查看原文
其他

【首个中文述情障碍量表】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青衫Aspie 青衫Aspie 2022-10-20

青衫取得了OAQ- G2(Online Alexithymia Questionnaire )量表作者Jason Thompson授权,将量表翻译成中文版:OAQ- G2述情障碍在线测试。网页在线量表由@拖拉机实现在青衫Aspie网站上,测试请见下文「阅读原文」。Jason著有与述情障碍相关的两本书:


我那不会说话的潜意识啊!

它要承担所有情绪

却不让意识知道

承受不住了

就带着我笑着痛哭


它在努力争取我的注意

它与我争夺控制这个身体

我一会痛哭

却又不知为何而哭


我轻松前行

而潜自我拖着所有重担

假装轻松

直到它倒下

我还没有看清它的负重


这是我2月份ptsd伴抑郁发作巅峰时写下的真实感受。我当时和自己的各种感觉严重脱节,包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渴、什么时候想上厕所。在医生指导药物增量的第三周后,这些与身体脱节的尴尬逐渐消失。


上述身体感觉脱节术语叫做人格解体,属于压力应激下产生的解离性障碍(中文以前叫臆病)。与身体信号脱节会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与情感情绪脱节同样如此。我们下文所说的述情障碍与此类似,但是是对情绪的感受障碍或者不能,也是我上面诗的内容。


什么是述情障碍?


现阶段认为述情障碍不是一种疾病,而更多是一种特质、一种障碍(和孤独症谱系相类似)。述情障碍的核心特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感知、辨认、描述和解读困难,同时经常伴有社交问题、具象思维特征和局限的想象力。


述情障碍可由以下4点概括:

  1. 难以辨别情绪,难以将身体对情绪的反应和心理感受区分开;

  2. 难以向他人描述自己的情绪;

  3. 想象过程受限,很少有想入非非;

  4. 认知过程以外部刺激为导向。


人群中大约13%存在述情障碍,而且述情障碍和年龄存在正相关。述情障碍在东亚文化氛围中可能更常见,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很多情绪的描述其实是身体感觉,比如心疼、心碎、伤心这样子。也有研究为亚洲述情障碍偏高提供证据。


根据1999年的研究,男性述情障碍约是女性的2倍,可能与社会对男性情绪的压制与忽视相关。


述情障碍会引起什么问题?


首先,因为不能准确体会他人的情绪,述情障碍人士会因此存在情感共情困难,导致一些人际关系问题(相信孤独症谱系的朋友们对此深有体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没有眼力见」,真真的被从小骂到大


不过虽然孤独症谱系存在述情障碍的概率很高(近50%,相比nt只有约5%),还有整整一半的孤独症谱系人士没有述情障碍。这部分孤独症谱系人士可以感知他人的情感并有很好的情感共情能力,虽然因为asd的原因还会存在其他社交相关问题。


并且有研究认为,情绪相关面部表情缺乏更多与述情障碍有关,而不是孤独症谱系本身。


其次,不能感受自身情绪也有很大的问题。情绪在生存中起到极大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帮助生物体在复杂环境中学会趋利避害,比如糖分与能量摄入相关,可激发快乐积极的情绪;而捕食者、危险与生命安全相关,可激发惊恐、害怕等等负面情绪。


佛洛依德百年前提出潜意识学说,而现在神经生物学的进展告诉我们,我们的脑功能大部分是在意识层面之下的--可以称为我们的潜意识。情绪就是潜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正常条件下,脑对环境进行判断后产生的情绪会上报给意识,参与后续决策。而如果意识中没有情绪,可能会造成决策的收益减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说「跟着直觉走」----意识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但是情绪反应告诉我们,有什么东西可能不适合自己,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


对情绪的忽视、压制,或者就是不能感知和焦虑、抑郁、神经功能障碍等很多问题相关。在述情障碍中非常常见的描述是有很多躯体不适的症状,这些用心理学的语言是被压制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但是神经生物学告诉我们,虽然意识不到某种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依然在潜意识中存在。产生情绪的脑区域和控制躯体症状的区域有大量链接,还是可以驱动身体对情绪的反应。只是没有情绪的感知,这些孤零零的躯体症状看起来很奇怪。


以本人为例,我存在多种情绪引起的躯体障碍,包括dsm5的转换障碍,也叫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官能症。其实这种表现常人中也有,比如考试前拉肚子。我存在情绪激发的哮喘,并于2月份和ptsd一起发作。还比如在应激时,我有大量躯体反应,包括上吐下泻、无食欲、冷热感失常等等。


有趣的是,我在评估asd做述情障碍量表之前,并不认为自己有述情障碍。做了两次量表得分都很高之后,我还让家人做了他评量表,结果也很高。


之前同事在一个开完会的早上问我,0-10分,你给这个早上打几分。我说8分。他:我就打4分,因为早起开会。我:我早起恶心想吐,但是我还好啊。他:那如果早上你睡到自然醒去吃早茶打几分。我:9分。同事无语。谈话结束。我当时还觉得他很情绪化(笑),人还好好的干嘛打4分。


做过很多量表之后才开始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情绪主要有3档:好、不好、非常不好。平时大部分时候都是好(包括平静),高兴的感觉不敏感,觉得平静就是一种高兴。负面情绪更敏感,也能分出来愤怒等情绪,但是微妙一些的还是容易无视。另一个例子是,之前用哮喘喷剂,医生说可能有焦虑感,但是我感到的就是心悸无力难受,没什么情绪感觉。


述情障碍怎么办


我的医生建议我时不时检查一下自己的情绪,我一直这样做,稍有进步。而且,记住特殊的躯体反应代表什么情绪很重要。比如:心悸--》焦虑相关--》为什么会焦虑呢?--》找到焦虑源 —》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来判断情绪。比如:拖延 —》我抑郁容易拖延  —》是不是抑郁了?/ 是不是这件事有什么特殊原因导致更多压力?


就这样反复问自己,可以使用纸上自我对话方法手撕焦虑症:那些缓解日常焦虑的小技巧


从前认为情绪不理性,不重要。这几年才发现,情绪和身体才是最忠实的伙伴。哪怕不愿意去面对情绪,它们也会诚实的告诉你,哪些事情对你好,哪些对你坏。现在,当自己的情绪跳出来的时候,我学会了珍惜,并感谢潜意识的我。


OAQ- G2量表简介

--翻译自Jason Thompson原介绍

 

在线述情障碍调查问卷创作于2005年,旨在针对以前的述情障碍调查问卷(例如Bermond-VorstTAS-20)的缺点:首先,之前的量表关于想象过程有限的针对性差; 其次,述情障碍被试者搞不清楚他们是否能识别正常的情感范围第三,公众无法接触到那些检测工具。

 

这些被忽视的问题中的第一个涉及想象的本质,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正确针对问题。与许多述情障碍人士的讨论显示,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想象能力是完整的,导致他们对白日梦,想象或幻想的能力的问题回答是。根据爱德华·凯西对想象行为的控制性及自发性区别的介绍,述情障碍缺乏的想象能力是“自发的”或“无意识的”想象,而不是受控制的想象。根据这些知识,OAQ问题的编写反映了这种区别,例如; “我的想象力主要用于实际操作,例如,如何解决问题或构建有用的想法或物品,”和“我的想象可以被我控制使用,一般不会自发、突然出现,”或反向评分的“我的想象总是自发、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

 

第二个缺点与旧的问题措辞有关,针对难以识别和描述情感。虽然这些是述情障碍不可或缺的特征,但述情障碍人士可能会认识不到所问的问题。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试图改写或删除一些过于直接的问题,例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愤怒”这样的问题没有被重复,诸如“我有我无法正确识别的感觉”之类的措辞被一个不太确定的替换,“我辨别不了我隐约感到的情绪正在我身上发生。”我们还提出了另一组问题,询问其他人关于述情障碍者的情感沟通说些什么,并减少了假定个体具有“自知之明”的问题数量,以了解他们在情感交流中的缺陷。例如,“人们告诉我,我不会正确听取他们的感受,事实上,我正在竭尽全力去理解他们所说的话!”或“人们默认我应该了解或猜到他们的需求,我不喜欢这一点,好像他们让我读他们的内心一样!”和“人们总是让我多描述一下我的情绪,好像我说的不够多一样。”

 

第三,我们希望为全科医生和公众提供一个免费问卷。自我评估诊断可能表明需要进行更彻底的临床评估。目前公认的述情障碍问卷很贵,如果没有相关学科的临床学位很难获得。我们希望OAQ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OAQ的其他功能包括两个子类别; “感情的替代解释”和“性困难和不感兴趣”,针对是述情障碍的人际关系问题。关于第二个问题,与述情障碍成人的广泛讨论揭示了性关系和性行为困难的共同经历,描述了令人不安的身体感觉(与情感相关)以及关于性欲和他人感受的困惑。尽管该个体的性欲可能在健康的水平,但关于性亲密的情感成分的“伪恐惧”(Krystal 1988)表现为不愿意沉迷于性行为,或者对感情因素较少的行为偏好。

 

20075月,在线述情障碍调查问卷对9个问题进行了修订--2,7,11,12,13,16,23,28,33与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中的措辞相似或雷同,重复被更基本的措辞取代。修改后的问题已获得版权所有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的作者批准用于OAQ-G2。由此产生的OAQ变化创建了第二代问卷(G2),反映了其持续演变,与其他述情障碍量表无关。

 

OAQ- G2量表原作者Jason Thompson著有Emotionally Dumb: An Overview of Alexithymia一书,在亚马逊Kindle可购。https://www.amazon.com/Emotionally-Dumb-Alexithymia-Jason-Thompson-ebook/dp/B0038VZJ9U/

 

 请根据直觉回答下列问题----点击「阅读原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Le, Huynh-Nhu, Howard Berenbaum, and Chitra Raghavan. "Culture and alexithymia: Mean levels, correlates and the role of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s." Emotion 2.4 (2002): 341.


Chen, Li, et al.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alexithymia among adult prison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sychiatry 17.1 (2017): 287.


Salminen, Jouko K., et al. "Prevalence of alexithym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Finland."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46.1 (1999): 75-82.


Poquérusse, Jessie, et al. "Alexithymia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complex relationship."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2018).


Kinnaird, Emma, Catherine Stewart, and Kate Tchanturia. "Investigating alexithymia in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Psychiatry 55 (2019): 80-89.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people-with-autism-can-read-emotions-feel-empathy1/


Trevisan, Dominic A., Marleis Bowering, and Elina Birmingham. "Alexithymia, but no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Molecular autism7.1 (2016): 4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