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AS的生活经历:我的路程及我的需要
本文作者
小蓝
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在台湾的AS伙伴。
前些日子有投稿一篇自己的心路历程:《【个人故事】我是一个温暖的光》。很高兴能再续写一篇与大家分享。
这篇我侧重于就学的经历以及社会上的风气,愿透过如实的呈现,能以第一视角,缓缓道来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帮助及相对应的制度。
愿在最后能使大家从中看见彼此的珍贵价值。
本文基础稿费及赞赏由作者捐赠资金池~感谢!
目录
确诊之路:特殊班级全方位的协助,是否就是最好的帮助?
确诊之路:非特殊专班的另类升学辅导
2015年前的社会风气
2015年后:风气大转折
2016年后:AS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心理特质
现实情况与实际作为,及寄望未来愿景
附:书和影视推荐
01
确诊之路:特殊班级全方位的协助,是否就是最好的帮助?
约莫十几年前,当我还在念小学时,社会上对于过动(ADHD)这个单词或多或少都还是负面的声音居多。
更不用提及亚斯伯格综合征(AS,asperger syndrome)这个专有名词了,超过八成的人对此很是陌生。
我只能说,我很幸运。
因着小学的老师也有一个AS的女儿,因此,当我在课堂上常常打不住性子插话发言,抑或检查作业发现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涂鸦时,她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些 "独特"。
于是,她联系我的母亲,并且推荐一间心理诊所,自此开启往后我不同的人生。
在台湾,每学期间都会有一次特殊生鉴定。基本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参加这个鉴定,主要还是取决于家长是否同意参加。
若是评估通过,孩子在未来国中、高中以至于大学,都会由特别的班级进行照顾。
然而也正因如此,一些家长会产生排斥心理(担心孩子就此被扣上标签)。故许多孩子并不一定有进行过鉴定。
当然,缺少这个鉴定,并不会使他们未来的路就黯然失色。而参加过这个评估的孩子,也未必就是一个问题学生。
而我因着对老师的信任,以及当时处于对这些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决定参加学期间的评估鉴定,最后并未通过。
评估的标准十分严格,除非极需要特殊辅导等资源,不然评估人员并不会因为孩子有明显的表现就让ta进入特殊班就读。
我在国小及高中时各做过一次。
印象中,负责鉴定的老师微笑地看着我,并向一同陪我前往的母亲表示:若孩子能透过学习等方法补强,并不一定得接受特殊教育。
现在想起来,我非常感谢。
因为一旦进入了特殊班,虽说能在升学及就业上有更积极的辅导及协助,但恐怕我会在自我探索的年纪里,视自己的特质为一个缺陷,必须得进行协助才得以实现个人梦想,进而放弃挖掘出自身的潜力。
02
确诊之路:非特殊专班的另类升学辅导
上面讲到的特殊班级所提供的全方位服务,是指:经过严谨的评估流程后,确定需要特别教育协助,进而透过缴交书审资料的方式,完成阶段性的升学。
这条路虽然不用考试,但未必比较轻松。
往往因为特殊班级之故,AS孩子在校内多少还是会受其余人的霸凌嘲笑。
也因审查条件严苛,多数的AS孩子基本会以另一条路完成升学。
那条路称之为“特殊比序”,仍然透过一般的考试入学,一如正常的考生升学。若是想进入明星高中或是知名学府,依旧得在考试中取得佳绩。
但往往AS容易偏科问题严重,所以进行排名比分时,会让具有手册(确诊证明书)的考生互相竞争。
在这个过程里,具备数理优势的学生或是其他科目优秀的孩子,并不会受限于科科满分才能进入心仪学校就读的标准,不用让天赋做无谓的牺牲,反而可以进入某些重点培训的学校,完全彰显长才。
然而,上述的这个做法虽听起来不错,实际情况却是:有些学校的招生缺额过多,导致无人竞争下,学生为了校名而忽略自己本身的状况,进入一所不适合的学校就读。
往往进得去,却不一定毕业得了。
在这个升学制度下能说:知己者,善用其器;不知己者,受器毁伤。
就这个制度而言,我认为善用者能开启自己的路,盲目者反而褪色了自己的特质,甚至不快乐。
03
2015年前的社会风气
就2015年以前的台湾来讲,AS是一个相当少人知道的专有词汇,多数的孩子也不能清楚自己的这些特质。
如同确诊前的我,总不明白为什么无法融入班级的圈子里,曾经一直往错的地方更改,以为不当一个爱告状的孩子或是佯装凶狠就能被大家喜欢。
但毕竟特质与生俱来,要去抹掉终究有点困难。
在成长的过程里遇到霸凌问题,我相信是每个人都有的历程。霸凌层出不穷,要完全躲掉近乎不可能。
记得当母亲与班级导师解释过我的状况后,虽然导师也不是很清楚,但愿意在课堂间以故事的方式补充,让同学能够明白我这个人。
日后虽无法躲掉同侪间疑惑的眼光,但至少目光的注视下多了点理解。
04
2015年后:风气大转折
2015年,有位知名度颇高的公众人物,在某次受访时因为失言风波引了媒体及大众的关注,而他也在镜头下,首次说出了他也是AS一族。
自打那时候开始,因着他的高曝光率,及影响力,在媒体的推波下,他的故事成了大家报导的题材,也让大家更加关注AS在专业领域下的超强潜力。
早期较具负面意思的“特殊生”一词,也有了一个转折突破。
但不得不说,媒体之下,呈现的多以阳光正面为主。而阴暗及艰涩的成长过程,还无法在刹那间就能被大家知悉。
05
2016年后:AS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心理特质
承于那位公众人物持续在台湾发挥影响力,媒体开始做一些更深入的报导,最多的是以连续剧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稍稍转变了以往男神女神的浪漫偶像剧,那段时间不少关于AS题材的戏剧陆续上映。
而台湾在近几年的影剧产业亦多是拍摄社会写实及悬疑题材。或许是观众口味的转变,在影视主题转向时,AS的题材也被大众接受。
剧中的主角也能在镜头下呈现出现实中别人较不易看到的一面,大众对AS的理解也在此时跃上高峰。
06
现实情况与实际作为,及寄望未来愿景
虽然大众对AS有了较以往更大更广的认识,但多数的理解还是流于表层,而表层仅是AS最浅的一层外衣。
无可否认,特质能被理解已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比理解更重要的,莫过于陪伴及学会团体适应。
台湾也有AS的社团(主要分为儿童家长区、青少年区还有成人区),也会在社团内分享经验并且互相鼓励支持。
当我还在念国中时,很幸运在社团里受到大家的鼓励及帮助。
我印象很深刻,当我第一次发文,收到反馈的那种感觉,很是兴奋。
在学校里我很难遇到一个愿意听我说话甚至明白我感受的人,所以当下除了感动外还觉得快乐。
以我自己而言,虽然被归在ASD里,但我并不排斥与大家聊天畅谈。
只是,在聊天中我容易陷入自我方无止尽地表达,进而使别人失去回话的机会,造成在一次次的交谈里失去倾听的对象,于是躲回自己的星球独自欣赏。
尊重是社会共好的核心价值,也是AS的一个里程碑,但教导AS孩子也要学着尊重倾听者的意愿、适当地留给别人表达的空间,我觉得更为重要。
因为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循环的圆,也不会再让每个兴致勃勃的孩子躲回星球孤芳自赏。
作为一个写稿者,也是一个当事者,我曾想过,究竟心中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
或许健全的制度仍不可或缺,但身边可以具体改变并且简单可行的,可能更加简单:我会需要一个陪伴及拥抱。
曾经,我的母亲甚至爱我的老师也欲寻求一个更加良善的制度,可是他们没看到的是聊天时我那开怀的脸。
如果说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身为一个普通百姓,陪伴、教导、倾听、拥抱,我认为是治愈我心最好的方式,也是让我学着笑和爱人的最佳方针。
(图源网络,侵删)
(图源网络,侵删)
《当过动妈遇到亚斯儿,有时还有亚斯爸》
《山不转,我转!:花妈反转亚斯的厚帽子》
书的话,我推荐这两本,这两本书是昵称花妈的人所写(也就是台湾AS社团那个群组的创办人兼任社团管理人,台湾媒体甚至称呼她为亚斯教母)。
注:花妈,即卓惠珠,为网站“帮助高功能自闭与亚斯伯格症理解人际互动困难和情绪障碍”(helpasperger.blogspot.com)的版主,以及Facebook粉丝页“帮助高功能自闭与亚斯伯格症”(www.facebook.com/aspergerhouse)的管理人。
(图源网络,侵删)
电影/影集的话,我推荐4部。
按照发行年份排序,前三部来自台湾,最后一部来自韩国,主角都是AS。
① 电影《爱情无全顺》(即《追爱大布局》)
内容讲述一名AS理科天才喜欢上校花的故事,偏喜剧类。
② 公视人生剧展影片《征子》
讲述一名父亲与爱好围棋的亚斯儿的故事。
线上观看地址:
http://ptsvod.sunnystudy.com.tw/contentPage.aspx?cid=1&scid=17&vgid=52
或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ArKhYH_d2s
③ 影集《谁是被害者》
2020年推出的惊悚悬疑连续剧,内容讲述一名冷静办案但人缘欠佳的鉴识警官查找离奇命案的过程。
内容没有灵异成分,除了微镜头下拍出AS的职场生活,也拍出了AS在处理事情时的SOP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标准作业程序)。
④ 影集《我是遗物整理师》
这部主角有着超强记忆力,本身从事遗物整理师的工作,偏感人。
ASD与影视作品 既往相关文章
(欢迎大家留言推荐更多~)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题图来源网络,侵删。
就诊避雷,请看地图文评论区,持续更新,点击【菜单栏-资源-地图】查看。
编辑 | 披垒
中文转载请联系青衫:
qingshan.aspie@gmail.com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