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亿的科学探索奖,能改变什么?
pixabay.com
编者按
“科学探索奖”宣布后,科学界普遍赞赏,认为很有意义,但对于其具体作用,有各种不同思考,恐怕一个奖不可能面面俱到。希望有更多支持我国科研工作的奖项,也希望我国的科研体系能够继续完善。如何支持科学家,如何让中国科研人员发挥最大创造力,如何让中国科研更进一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讨论。下面是一位一线年轻科学家的一家之言。
撰文 | 王立铭(浙江大学教授)
● ● ●
昨天,在腾讯公司创立20周年的纪念日当天,腾讯基金会宣布联合一批华人顶尖科学家,设立“科学探索奖”。在新闻通告中,这个崭新的科学大奖,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未来”感。它的目标,是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推动中国出现卓越的基础科学、先进的应用科学,为中国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原动力,为造福人类提供共享的智慧结晶。
在过去几年,以面向终身成就的“未来科学大奖”和面向未来的“科学探索奖”为标志,中国的顶级企业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曾经寂寞的科学研究领域。这当然是一件可能对中国科学产生持久和深刻影响的好事。
非常荣幸,在科学探索奖酝酿的过程中,我也作为青年科学家的代表带去了我的感受和建议。昨天一整天,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我也一直在和很多朋友同事议论这个大奖可能的影响。尽管具体的评奖机制还处于制定阶段,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也许科学探索奖的成立会成为中国科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多少年之后回望,可能会有很多重要的变化会从此刻悄无声息的开始。
不过在这里,抛开尚未彻底成型的”科学探索奖“不谈,我特别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更泛的问题。想要创造中国科学的美好未来,到底需要做些什么?
之所以从这个角度提问,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么一种现状:尽管中国科学在过去这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中国在整体上仍然是一个缺乏科学传统、缺少科学领袖、没有产生太多真正的原创性科学成就、同时科研投入仍然不足的国家。政府也好,科学共同体也好,腾讯也好,其他的民间力量也好,都难以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这个局面。
但是,这当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只能耐心等待变化的到来。在某些局部,也许一些大胆的举动能像杠杆一样撬动中国科学领域的某些固有问题,像催化剂一样推动中国科学领域的某些变化。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诺贝尔奖。
这个大奖当然家喻户晓。但是较真的说一句,我们很难说每年发一次的诺贝尔奖,除了确实改善了诺贝尔本人的公众形象之外,到底对于推动科学研究本身起到了什么直接的作用。最简单的,我想应该没有哪个科学家会以获得诺贝尔奖作为终生科学职业的目标;反过来,成千上万的、压根没有希望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好像也仍然在情绪稳定地努力给人类文明大厦添砖加瓦。
但是,诺贝尔奖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具备相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科学大奖,其实是给整个人类世界提供了一个理解科学发现、近距离围观科学家、把科学话题作为谈资的机会。这种机会实际上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在绝大多数时候,科学家个人也好,科学共同体也好,和大众之间的交流障碍是很难逾越的。诺贝尔奖最大的意义,也许是让科学时髦起来(至少是每年十月初时髦一阵子),激发公众的科学热情,消除他们对科学的陌生和隔膜,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甚至投身于科学研究。从这个角度衡量,诺贝尔奖每年几千万人民币的奖金总额,能起到自带超级网红气质的全球宣传效果,这一根杠杆撬动的影响力不能说不惊人。
建设中国科学的未来,也许可以用上同样的杠杆。
比如说,几年前由中国顶级企业家和投资人捐助成立的“未来科学大奖”,效果上也许就可以对标诺贝尔奖。实际上在过去几年,未来大奖还真的起到了让科学家成为明星、让中国的科学成就广为人知的效果。每年一度的未来大奖年会总能吸引广泛的关注。
但是未来科学大奖旨在表彰基础的终身成就,获奖者大多是已经功成名就的著名科学家。我们还有没有什么类似的杠杆可以利用呢?
在我看来,也许一个可能的支点,是为中国挑选、支持和鼓励下一代的未来科学领袖。让这些未来科学领袖成长起来,再去撬动更大范围的科学变革和进步。
在我看来,科学领袖至少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内涵:
在研究成果上,科学领袖站在人类认知和改变世界的最前沿,拓荒的道路上也许寂寞,但他们的身后会慢慢聚集一大批追随者;
在文化建设上,科学领袖能够凝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进行勇敢和纯粹的科学探索,催生类似量子力学革命的智力爆炸;
而在人格感召力上,科学领袖是公众认识科学的人格化形象,也许会吸引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把科学作为终身梦想。
创立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建立了新遗传学的摩尔根,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科学顽童费曼,在公众心中永远斜靠着轮椅的霍金,其实都是这样的科学领袖。
冒着被骂的风险我还是得说句心里话,按照这样的标准,今天的中国科学界还没有诞生几个领袖级的人物。当然了,这本身倒是没什么可抱怨的:毕竟在咱们国家,真的有闲钱不计回报地投入科学研究、真的有人衣食无忧地开展自由探索,真的培养出一批职业科学家,也不过就是最近的事情。科学领袖也需要成长,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但是识别出那些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科学领袖的年轻人,支持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舞台,也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了。
一方面,在最近这十几年时间里,中国科学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速上升,中国年轻科学家的“critical mass”(群聚效应)已经形成。另一方面,作为青年科学家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不希望这一代年轻科学家在成长和成熟的道路上又重新掉进传统科学体制和科学文化的“坑”里:搞帽子,占山头,抢资源,扶植嫡系……如果真的如此,那中国想要真的建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可能又要再等一代人的时间了。
在这个时间点上,从现在开始,去慢慢发现青年科学家里的潜在科学领袖,让他们能更安心、更自由、更有勇气去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有一天成长为真正的科学领袖;也让更多的人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科学的魅力和光芒,去努力成为更下一代的科学领袖,一定是一件特别特别美好的事情。
这件事情对中国科学的未来也至关重要。
对于未来的科学领袖,当然需要把他们从茫茫人海识别出来、然后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使之成长为真正的科学领袖。
如何挑选识别,这个问题太难,超过了我的阅历和能力边界。只好留给更有远见的人去思考。
那在选出来之后呢?具体又该做什么,去支持和鼓励这些未来的科学领袖呢?
这个我倒是可以从青年人的立场出发谈谈看法。我觉得,至少有三件事是可以做的。
第一,让他们能够从容不迫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曾经是贵族的职业,科学家们要么是富二代要么是有幸得到了某个贵族的垂青和资助。在二战之后科学研究慢慢平民化、职业化,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这也给我们这样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有了探索世界秘密的机会。
但是,虽然科学家不再需要贵族血统,但是科学研究这件事,我觉得还是特别需要一种从容自在的贵族“范儿”的。原因很简单,科学研究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需要随时接受失败和意外的工作。一个科学家如果总是急吼吼地想要获得期待中的结果、想要发表论文来晋升和获奖、生怕哪个课题失败了或者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几乎可以肯定,他不可能处在真正的科学前沿。
与之相对应的,在美国欧洲日本,职业科学家的收入差不多处于中产(最多中产偏上)的水平,不会大富大贵,但是也不太需要担心房子首付和孩子学费。在很多研究机构,还有所谓的终身教职系统保证他们的研究自由。在咱们中国传统里,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说法,有传统士人耕读传家的传统。
但是国内的情况却差得远,一直到现在,把钱花在看得见的仪器设备上还是很多大型项目的优先选择,有钱买仪器没钱养活用仪器的科学家是经常出现的事情。前一阵子贵州“天眼”工程“十万年薪招不来科学家”的新闻言犹在耳,很多大城市生活的“青稞”“青椒”们对生活压力对自嘲也并不罕见。我也曾经专门采访了十几位比较熟悉的青年科学家(只找了熟悉的,是因为不熟悉的大概不会透露这些私密信息给我)。他们当中有超过六成需要担心房子问题,攒不够首付、掏空了六个钱包弄得自己负债累累,就算是租房,一家几口要住压力也不小。想要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安家,就算考虑到工作单位的支持,平均而言也还有200-300万人民币的缺口。当然了,中国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是不是合理不是我能说清楚的,但是无论如何,生活压力特别是房子压力已经在干扰这一代青年科学家的生活和工作了。科学家也是人,如果每天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想思路,和学生讨论数据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这个月房贷怎么还,房租怎么付,小孩去哪里上小学,他怎么可能从容不迫地做科学!
我的建议是,通过给予个人资金支持,让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们能够安顿自己的小日子,从容不迫、安安心心地工作。中国当然还不是一个富国,让一小部分科学家从此过上“贵族”式的奢侈生活我认为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应该至少让科学家们能够不用睁眼就发愁房贷和学费,让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专注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反过来,科技发展的成果最终也一定会回馈给整个社会的。
是的,谈钱可能很俗,但是这批拿了钱做了俗人的科学家,却有可能做出最不俗的事业!
(必须在这里说句题外话,我所在的浙江大学给我提供了远低于市场价的住房,所以我反而可以问心无愧地帮更多的年轻科学家说句话。)
第二,让他们发挥影响力,建立全新的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这个东西,听起来虚无缥缈,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每一个科学家的工作。设计一个课题,是为了发一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还是为了真正解决一个科学问题?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是为了给明年的杰青申请造势,还是为了真的和同行讨论?申请基金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发短信拉票还是好好准备自己的研究计划,看到一个意外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明年的论文怎么办还是这个数据可能说明了什么新问题……在所有这些抉择时刻,我们每个科学家其实都会受到我们所处的科学文化的影响。
到了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我在想,围绕一批具备潜力的未来科学领袖,我们有没有可能推动一次自下而上的科学文化建设?比如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除了奖励科学家本人、让他们安居乐业之外,有没有可能撬动更多的资源,让青年科学家们放手去发挥影响力,去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探讨科学问题、分享和交流成果、开展合作的机制?
要知道,和工程方向的集团攻关不同,大多数重要的科学合作都不可能被“计划”出来,他们往往是科学家们聚在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咖啡厅里、甚至是海滩边的酒吧里兴致勃勃的“聊”出来的。在生命科学史上,著名的RNA领带俱乐部,冷泉港实验室和Woods Hole实验室的传统夏季聚会,催生了远比一般传统学术大会要丰富的智力成果。
我相信,如果有资源能够支持年轻科学家们的“非传统”学术活动和学术组织,让这些人能够抛开对帽子对团队对经费对影响因子的执念,真诚地彼此讨论、批判、合作、欣赏,一种新的科学文化自然会从下而上生长出来。等到这一代科学家真正成熟之后,这种全新的文化也许就能自然而然成为中国科学体制的一部分。
而这种文化也许最可能诞生在中国!我有时候会悲观地观察到,世界范围内的主流科学文化也似乎有退步的趋势。至少在我工作的生物医学领域,大佬们把持了太多的话语权和经费、年轻人为了发表在三大顶级期刊削尖了脑袋和期刊编辑套近乎、学术评价的方式越来越简单粗暴、学术不端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也已经成为了房间里隐形的大象。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在科学传统仍然非常薄弱的中国,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科学文化的生长机制,那一定会具有跨越文化和国境的生命力。
第三,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科学偶像。
其实,从传统上说,科学其实不需要偶像。作为一门总在破旧立新的学问,偶像(和权威)在很多时候反而会成为科学的包袱。但是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科学事业一定需要人格化的的偶像。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当然首先是因为,科学研究的巨额经费在今天主要来自国家、来自每个纳税人。因此科学共同体有义务去解释为什么我们天天要做这么烧钱的工作,为什么不把钱拿去扶贫或者帮助孩子上学。另一个原因是,今天的科学已经发展的太深太广,一般老百姓几乎完全没办法理解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具体工作(我也一样,一个物理学家或者火箭专家的工作对我来说都如同天书一般)。这样一来,公众对科学的冷漠、隔膜甚至反对就很难避免。
今天的科学需要偶像。再没有什么,比让孩子们在中学课本里看到中国科学家的方程,更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梦想了(想想中学书里的欧洲和美国面孔);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一个精灵古怪但又可亲可敬的天才科学家,更能让公众觉得科学有温度了(想想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
我其实非常期待,这一批未来的中国科学领袖,这些头顶光环的年轻科学家当中,会有一些人成为让老百姓一提科学家三个字就想到的人。而当老百姓真的想到他们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形象,是有着鲜明个性的科学偶像。
发现中国未来的科学领袖,
支持他们能够从容不迫的生活和工作;
支持他们凝聚起更多的科学家,自下而上建立全新的科学文化;
支持他们成为中国公众心中的科学偶像,让科学有温度、有吸引力。
这就是我对中国科学未来的一点小小的期待,而且我知道,这点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年轻科学家的期待。
那么怎么才能开始做点什么呢?
我仍然相信,想要塑造中国科学的未来,最庞大的力量仍然来自政府和科学管理结构——也就是“体制内”。说到底,中国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持续培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才是中国科学未来的保障。毕竟在这个时代,科学研究已经变得太贵、太复杂、太壁垒森严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特别期待来自“体制外”的力量。“未来科学大奖”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也很期待腾讯基金会设立的“科学探索奖”会成为另一个成功范例。民间力量的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固有体制的一些问题也许很难一夜之间改变——比如我讨论过的人员经费的问题、非正式学术活动的问题等等——但是民间力量可以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引发公众的科学热情、推动自下而上的文化建设、塑造新一代科学偶像这些方面,民间力量也许能做的更好。
而且,“科学探索奖”也许也代表着一个起点。如果能有更多的企业家、慈善家受到激励,一起来帮助建设中国科学,那未来的想象空间将会无比广阔!请容许我在这里胡思乱想一下:有没有可能把触角伸的更远,从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就开始广泛的支持和鼓励未来科学领袖的涌现(想想美国的西屋/英特尔科学奖)?有没有可能在体制外为那些最有风险、最有野心的研究提供经费支持(想想美国的HHMI)?有没有可能催生中国本土的一流科学组织和科学期刊(想想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有没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世界级人才来到中国工作(想想二战后的美国)?
好了,想象到此为止。用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从现在开始,从腾讯的“科学探索奖”开始,我会很期待开始畅想,中国科学的美好未来。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识分子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