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浪地球2》,继续构造中国式科幻宇宙

小西天大扛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2023-01-27


又是一年大年初一,桃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
今年春节,各地肉眼可见的比以前更热闹了。许多地区的旅游名胜爆满,车站机场里也是摩肩接踵。
微信群里,也不断地有人发送高铁抢票的加速包,让群友们帮忙点击,好趁早买到回家的车票。
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每年的春运变得远比过去要便捷轻松。科技已经切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换个角度来想,我们中国人对于生活独有的情感,却也在改变着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从赛博烧香到高铁出行,我们发展出了中国独有的科技产品。而当我们仰望星空,畅想着未来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时,我们也能看到独属于我们的科幻作品。 
那就是在这个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 
这几天,眼看着春节期间电影院中观众络绎不绝的人流,有不少人高呼“电影又回到2019年的那种热闹了”。
巧合的是,2019年大年初一,我们迎来了《流浪地球》。而2023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又迎来了《流浪地球2》。
如果说有《流浪地球》横空出世的2019年是“中国科幻元年”,那么年前有电视剧版《三体》,过年时有《流浪地球2》,我愿称2023年为“中国科幻再起航的第一年”。 

因为《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核。在中国观众心中,总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共鸣与感动。
不过,令包括桃在内的很多观众感到意外的是,《流浪地球2》虽然片名显示是续集,但是剧情上却是前作的前传。
基于前作的成功,导演郭帆选择内观,继续深挖《流浪地球》系列更深层的世界观,不急于推动剧情发展,而是让观众更深层次地了解“地球为何,又如何在宇宙中流浪”。在宏大的小说原著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科幻设定细节与温情的人文剧情。
比如影片一开场,吴京和沙溢所扮演的刘培强和张鹏两人走在破败的废土城市中,严肃却又不失温情地在路中心给他们牵挂的逝者烧纸钱,一边烧还在小声絮叨着对他们说的话。和很多中国人现在的生活一样,不论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对亲人的思念永不改变。
而在宏大的科幻背景下,《流浪地球2》对于围绕着前作剧情的“流浪地球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交代,通过三条线的逐步展开,向观众介绍人类在展开流浪地球计划前的三大前期铺垫工作:分别是方舟计划、移山计划和逐月计划。 
预告片中壮观的地月电梯就是承担着逐月计划工作的载具,将地球的资源搬运到月球,给月球建造发动机。

随着方舟计划的完成,逐月计划紧随其后。因为来自月球的引力巨大,为了能够让地球飞出太阳系,人类必须在月球上建造三台月球发动机,把月球推走。 
而最后的的移山计划,也让很多中国观众一听名字就能够“会心一笑”,脑中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而电影中的移山计划,也和我们文化中传说的愚公移山一样悲壮: 
随着地球改变了原本的自转和公转后,通过100代人进行接力,用2500年的时间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最终让比邻星成为人类新的太阳。正如愚公移山一样,随着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挡住人们前路的大山,终将被移除。 

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曾经说过:“所有神话都是隐喻。”而科幻片作为科学的神话,亦是如此。
在《流浪地球》的宏大叙事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隐喻。从移山计划到流浪地球计划,100代人中有99代人一生都看不到太阳,但是因为他们的信念和付出,第100代之后的人类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新的太阳照射下,繁衍生息。很像我们文化中经常听到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是后人也不会止步于乘凉。我们的文化同样强调“百善孝为先”,正是因为我们也非常重视对前人的感激之情。
之所以很多人看过前作《流浪地球》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科幻隐喻背后的现实,那就是千百年来,无数先人所争取来的今天。
桃作为18号提前观影看过《流浪地球2》的过来人,在这里必须实名点赞并推荐给大家,非常好看,强烈推荐。


相较于小说原著,《流浪地球2》有了更丰富真实的世界观,加入了很多新的细节。同时,在情感上也有着更中国式的温情与建议。 
比如在片中,虽然联合国主流上在努力推进流浪地球计划。然而这项耗时千年的计划对于个体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宏伟的计划之下,反对的力量暗流涌动。
诱人的“数字生命计划”在此应运而生。拥护数字生命计划的人,希望通过意识上传的方式,在数字世界实现“永生”。
尽管这些人对于百年后太阳氦闪摧毁地球的事情也是全然不管不顾了,但是对“即刻满足”的渴望,让这一派人集结了大量的支持者,并对流浪地球计划的前期工作展开了巨大的阻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机。
吴京所扮演的刘培强,以及张鹏,就是联合政府军拨乱反正,继续推进流浪地球计划的“坚定唯物主义者”。 

所有破坏分子,终将绳之以法!

如果电影只聚焦于此,那么这是一部好看但却过于简单的科幻片,有着脸谱化的立场以及浮于表面的思考。
《流浪地球2》自然不会止步于此。
随着“流浪地球计划”不断推进,数字生命这一消极抵抗的科技树分支也从法律上被彻底斩断。但是,科技本身是无罪的。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曾经说过:“非我也,兵也。”告诉大家杀人的不是兵器,而是使用兵器的人。消极面对自然灾害的“数字生命派”有错,但是不断发展数字科技本身,并没有错。
片中,刘德华所扮演的图恒宇就是一个坚持这样观念的人。他的女儿因为车祸而死,危急情况下,他将女儿的意识上传到了数字世界,并最终通过运算力强大的机器设备 550 C让女儿的意识在电脑中“再生”,并且还具有了帮助人类的能力。

尽管在片中,图恒宇受到外界的一再阻挠,但是凭着他对科学的认同,以及渴望给女儿一个完整生命的执念,最终让他实现了数字生命技术的突破,并且成功推进了“流浪地球计划”,化解了一个巨大的危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李雪健老师在片中饰演的周喆直,则是给这部科幻影片增加了一层厚重的真实感。 

一个计划的实施不仅需要一线的执行者,同时也需要统筹全局的管理者,而周喆直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管理者。 
片中,周作为联合政府中的中方代表,同时也是流浪地球的诸多行动的支持者和管理者。面对外界的质疑和诸多压力,需要巧妙的政治智慧来化解危机,为基层执行任务的执行者们“开路”。 
在流浪地球计划的前期工作遭遇阻挠最严重的时刻,联合政府内部已经开始离心离德。为了避免人类联合政府分崩离析,周喆直发表了振奋人心的“人类股骨”演讲。 
他向人们展示一根一万五千年前的人类股骨。以当时的条件,一个人的股骨断后如果没有他人照料,那么这个人必死无疑。可是,这根股骨愈合了。因为有其他人愿意伸出援手,与弱者共度渡难关。这就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现在,又有一条断裂的“股骨”摆在了人类面前,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如履薄冰。不过,老领导仍然完成了他的工作。从方舟计划开始,到最终的移山计划改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一切都在变化中,按计划进行。 
导演郭帆说:  “《流浪地球2》侧重的主题是'陪伴’,这种柔软的中国式情感表达造就了电影打动人心的底色。” 
片中三个主要人物,三条故事线,本质上都是关于陪伴。英雄们排除万难,无惧风雨,就是为了战胜困难后与爱人们相互陪伴。


每个民族的科幻作品,都是基于自己文化背景对未来的想象,也是对理想的终极追求。 
而从《流浪地球2》中,我看到我们的终极追求是陪伴、思念和传承。

因为渴望陪伴,我们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家人的身边。因为希望陪伴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在科幻世界的畅想中,纵使面对再大的灾难,也要带着整个地球陪着自己去流浪。 
因为思念,纵使是在艰难的时代,也不忘纪念已经逝去的故人。从片中开场的烧纸怀念故人,到片尾出现的“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戏里戏外,都是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因为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人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去建造行星发动机,去将地球送往远方,把希望传递给下一代,再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 

说句题外话,这次《流浪地球2》我看的是4K 120帧的CINITY高规格版本,片中的行星发动机、宇宙电梯,以及空战等特效场景犹如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大场面之后,总能长舒一口气。 
走出电影院更是让人感慨万分,幸好太阳没有异常,幸好地球没有停转。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家人之间的陪伴与传承,在这个祥和的新年继续存在着。
也正是这种基于我们中国人自己情感内容的想象力,让《流浪地球2》和现在的节日氛围有了独特的共鸣。
大年初一,桃再次给大家拜个年,也强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感受《流浪地球2》!
设计/视觉:壮壮



#推荐阅读#

 


小破球,起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