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整理史料入手推进广州湾历史文化研究

2016-12-19 武勇 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武勇)12月10-11日,由岭南师范学院主办的“首届广州湾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湛江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及美国、法国等国家的30余名学者( 编辑注:约50名学者参会,近百人参加开幕式),共同就如何深化广州湾历史文化研究等问题进行探讨。



广州湾会议合影 12.10


“租界”还是“租借地”?


广州湾租借地是一个长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忽略的研究领域。迄今学术界称广州湾为“租借地”,但仍不时有著述称之为“广州湾租界”、“法租界”。广州湾是“租界”还是“租借地”是首先要搞清楚的基本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费成康研究员指出,从事实来看,由法国租借的广州湾与胶州湾、旅大、威海卫等租借地的情势基本相似,而与包括各地法租界在内的所有租界都有很大差异。法国租借广州湾,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在中国建立海军基地,其面积也比租界大得多,在法国租借广州湾后,法国总统即颁布政令,确定由法属印度支那总督负责广州湾租借地的行政,司法制度方面,中外居民完全受租借地开辟国的司法管辖。而且,在广州湾租借地,从海外进口及向海外出口的货物都无须向中国政府缴纳关税。同时,与其他租借地一样,中国政府也不能在当地征收其他捐税。


他指出,在行政、司法、税收等方面,中国在租借地内比租界内丧失更多的国家主权,租借地已与被割让的领土相似。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湾租借地曾作为一处中国国际大通道的历史也为学者逐渐发掘出来。《湛江日报》主任编辑何杰考证了抗战时期广州湾至遂溪的国际邮路。他说,在1942年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驼峰航线尚未建立之时,广州湾作为国际大通道为抗战运送了大量物资。广州湾租借地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广州湾租借地的“双重性”身份


在法国殖民地当局的眼中,广州湾的地位和价值何在?巴黎第七大学安托万·瓦尼亚尔博士指出,广州湾对于巴黎或当地的殖民官员来说具有双重性:既不完全是租借地,也不全是殖民地,更确切地说是介乎两者之间的身份。而且由于法中两方的意见不合以及不同的利益混杂,这双重身份的天平不停左右摇摆。因此,广州湾当地问题不断,法中双方的负责人从来都没有达成长久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不仅使法中双方意见分歧,也令法国殖民外交官和行政长官难以团结一致。


他进一步指出,广州湾身份的双重性也源于法国殖民传统、外交的各种傲慢、欧洲人种的自我良好感觉、西方列强根深蒂固的强权政治观念,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广州湾经济的发展。

 

文献资料和语言能力仍是广州湾研究瓶颈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岭南师范学院景东升教授指出,1899年中法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后,中国政府将广州湾治权转移到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政府也先后设立公共机构,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些机构保留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法文资料可以分为档案资料与私人著述两部分,这些资料大部分为法文撰写,有少量英文和中文撰写的文献。


费成康说,广州湾租借地的法文资料主要收藏在法国巴黎、南特、埃克斯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法国已有数种出版的著作,其中载录的不少史实特别是大量的数据为中国学者所未知。目前,岭南师范学院主编的《广州湾租借地学术译丛》已将法国学者的《白雅特城》、《广州湾租借地:法国在东亚的殖民困境》等著作翻译出版,《广州湾史料汇编》(第二辑)也已出版。


岭南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钦峰指出,尽管湛江学界的呼声很大,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受文献资料和语言能力所限,对于湛江和国内学者而言,构建“广州湾学”依然是一项艰辛且尚未真正走上正轨的学术任务,而法国学者已经做出一些不错的基础研究。


王钦峰认为,法国学者今天研究广州湾是为了对本民族国家的历史和19至20世纪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政策进行反思,并力求发掘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中国学者的学术使命则在原来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批判西方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基础上,重点转向了文化研究、文化建构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同时也致力于追寻历史真相。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2月18日)





编辑:大米


投稿荐稿邮箱:ktwinf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