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资“集体”押注本地化,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迎来“决战前夜”

风向标 高工智能汽车 2023-06-04

中国智能汽车的巨大潜在市场,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新车(合资+自主品牌)前装标配搭载L2级辅助驾驶上险量为224.27万辆,同比增长78.42%,即便是在芯片短缺的背景下,仍然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另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市场新能源车(合资+自主品牌)上险量为143.26万辆,同比增长203.96%。其中,搭载智能座舱及L2级辅助驾驶新能源车上险量占比达到28.65%,这个数字远超过全部新车的搭载率(6.72%)。


将更多资源投入在中国本土研发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传统外资车企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一致战略。这背后,还有法规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智能化、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增长趋势。


对于传统合资品牌来说,过去部署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无论是规模还是权重,都不足以支撑品牌战略车型的研发和上市。即便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车型,核心技术也大多数来自海外研发中心,本地团队更多是工程化配合。


但如今,这样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一方面,中国本土自主品牌以及新势力在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快速崛起,近年来加大中高端人才的引进,造成合资品牌研发中心人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本地团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保障,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本周,梅赛德斯·奔驰宣布,接下来将更多资源投入其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在北京和上海的研发基地人员规模将增加一倍,同时本月在北京正式打造新的中国技术中心。


1000个工程师岗位,新的技术中心规模是2014年成立的首个中国技术研发中心的三倍大小,同时,在很多方面将与奔驰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研发总部看齐。


一、


中国是2009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也是全球首个快速恢复的市场,按照机构预测,中国市场的年销量还将稳步增长,预计到2030年左右需求将达到3500万辆。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销售的新车中,约80%已经实现本地化生产;2021年,该品牌预计来自亚洲市场的整体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近一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超过44万辆,同比增长27.6%。其中,进口车销售增速更是超过40%。新产品方面,奔驰计划在下半年投放全新一代C级、EQA、EQB、EQS等纯电动新车型。


但梅赛德斯和所有合资品牌一样,除了特斯拉,还正面临着来自小鹏、理想和蔚来等中国本土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的冲击,尤其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科技功能,压力与日俱增。


以奔驰EQC纯电动车为例,今年1-8月国内市场新车上险量仅为3679辆,而相对应价格区间的蔚来ES8,同期上险量达到12384辆。其中,一个典型的对比,就是OTA功能,奔驰EQC因为并非最新架构,而无法实现整车OTA。


接下来,作为奔驰EQ系列的第三款车型同时也是旗舰级车型,奔驰EQS将基于全新MEA纯电专属架构打造,全面支持主流的智能化功能。而将于2024年亮相的改款EQC将采用全新奔驰模块化架构平台MMA,并配置最新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相比较而言,小鹏、理想、蔚来以及部分中国传统自主品牌已经在智能化上领跑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梅赛德斯·奔驰要在在中国市场战略押注本土化设计和技术研发,以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


“梅赛德斯在中国的客户平均年龄为36岁,比德国客户年轻约20岁,而且更懂技术,”业内人士表示,如今中国本地化的数字服务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对车内体验的诉求之一。比如,去年开始风靡新车市场的车载KTV应用。


“我能在这辆车里唱卡拉ok吗?”已经成为中国新车销售网点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被问到的功能,“在汽车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方面,中国消费者的要求是最高的。”宝马数字汽车业务主管Christoph Grote表示。


以雷石KTV为例,该公司目前已经有超过20款车型陆续在今年底前实现前装搭载卡拉OK应用上市,同时,与包括亿咖通、德赛西威、博泰、安波福、远峰、中科创达在内的汽车软硬件供应商完成技术联合开发,预计到2022年将有超过100款车型陆续搭载相关应用。


而在将中国本地化数字生态系统整合到新车上,合资品牌已经落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诚迈科技成立合资公司,以扩大本地化软件功能,并寻求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合作,”Christoph Grote表示。


在这一点上,梅赛德斯·奔驰同样清楚。


“接近这些客户和他们的需求,”该公司相关发言人表示,目前在中国技术中心约1.7亿美元的升级投资,就是为了确保相关的功能能够在本地进行一系列测试,而不再需要“回到”德国总部。


按照计划,除了新增底盘测试台以及其他测试设备,梅赛德斯·奔驰在新升级的技术中心还将增加一个智能联网技术的本地化研发团队,目的是为了满足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陆续出台的智能网联新规,涉及数据保护、网络安全、智能驾驶及人机交互、OTA等等全新的领域,本地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在政策和监管生效后,我们再对变化做出回应,那就太晚了。”


如今的市场形势,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也越来越紧张。


9月,蔚来、小鹏两家中国新势力车企月销量首次破万,单月销万辆,对造车新势力,尤其是新能源车企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比而言,类似大众的ID系列,4款车型单月累计销量刚刚达到5000辆。


2021年也被奔驰定义为“梅赛德斯-EQ之年”。今年下半年,梅赛德斯-EQ品牌将陆续推出奔驰首款新生代纯电车型EQA、中国市场首款豪华7座纯电SUV EQB,以及全新EQS纯电轿车等3款全新纯电车型。


显然,要想在已经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梅赛德斯·奔驰必须做出改变。而改变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本地化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


本地化的另一种策略,就是与中国供应商进行合作。


通用汽车正在中国市场加快布局,上个月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全新Ultium电动车平台,首款搭载该平台的车型——凯迪拉克LYRIQ智能纯电豪华SUV也将于年内开启预售。


同时,通用汽车正在快速拓展本土设计和工程实力,依托VIP电气化架构和5G服务大幅提升OTA软件升级能力。除了泛亚技术中心,通用汽车也加快了外部投资。


9月,通用汽车向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投资了3亿美元,为未来中国车型加速开发本地化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快速接纳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消费群体。”通用汽车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总裁柏历表示。


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加速中国本地化。


9月27日,博原资本官宣正式成立,同时宣布首支人民币基金——“博世中国成长基金I期”落地。这是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博世集团针对中国市场设立的市场化运作全新投资平台,重点布局汽车与出行服务等领域。


在此之前,博世已经在中国投资了包括Momenta、禾赛、驭势科技、主线科技、车联天下等多家本土汽车科技公司。其中,博世与车联天下合作,已经在中国市场量产座舱域控制器项目。


同样也在9月,全球另一家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与中国汽车AI芯片公司地平线正式签订合资合同,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提供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在地平线新任总裁陈黎明(原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看来,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需要产业各方紧密协同,开放、融合、合作、创新的生态将会是智能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亲身经历中国汽车工业大变革时代的见证者,陈黎明看到了当下行业的颠覆式发展趋势。软硬分离,预示着传统的“黑盒子”捆绑式业务模式宣告终结。而中国本土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则预示着新的供应链体系的重构。


而在更早的2020年,大陆集团已经与地平线达成合作意向,后者的征程系列车规级AI芯片和算法将被整合到大陆集团为中国驾驶场景开发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一年时间过去,这样的合作被扩大到面向中国本土以及全球整车厂商客户。对于地平线来说,定位Tier2,就意味着需要与Tier1紧密合作推进量产;而对于大陆集团来说,在中国市场需要快速抢占视觉+雷达的融合方案市场。


而在今年7月9日,大陆集团宣布在重庆成立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进一步体现作为传统Tier1加强本土软件和系统开发综合能力的承诺和决心。


“这也是集团本地化战略新的里程碑。”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恩先生表示,研发中心的成立也是大陆集团中国区提升价值创造战略的实施,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而对于在中国市场占据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和全景环视、泊车等ADAS功能不小份额的法雷奥来说,同样如此。


4年前,法雷奥在中国华中地区最大的研发中心“法雷奥中国技术中心”开业,这是法雷奥当年在华完成的首个投资项目,将成为法雷奥在车灯技术和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领域扎根中国、服务全球的重要支柱。


近日,法雷奥官方再次宣布将加强中国本地研发力度,大幅提升公司本土化创新能力。“有必要加强在中国的研发力度,”成为法雷奥满足中国市场特定需求的关键。


按照计划,法雷奥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加速启动一批新的创新项目,同时成立新的中国创新与出行中心,以争取与移动出行市场新客户保持密切合作。


而在关键的软件本地化研发上,法雷奥希望进一步壮大武汉软件运营中心,支持法雷奥中国的所有研发项目。此前,法雷奥已经在武汉成立中国第一个法雷奥汽车实验室CarLab。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整个ADAS市场竞争态势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规模化、高性价比之外,充分的开放化是市场对传统Tier 1巨头提出的新要求。这种开放化的典型特点就是本地化。


对于传统Tier1来说,现在是防守反击策略的最佳时间点。防的策略,是守住目前的市场规模;反击则是更好的贴近本地化客户的需求,做好服务。


在大陆集团ADAS业务对华战略中,本土化是关键词之一。这不仅包括团队的本地化,还有供应链的本土化,以及打造适合中国本土化的智能驾驶产品与方案。


“投资将是博世集团在中国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进一步扩大本土研发和创新优势的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不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