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车载雷达定点车型超100个,这家本土厂商又拿下头部车企4D成像雷达平台项目

企业报道 高工智能汽车 2023-06-05

当前,ADAS市场正在高速增长,1V5R方案开始成为了主流选择,毫米波雷达作为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也是国产化突围的主要阵地。

截止目前,以森思泰克、为升科、承泰科技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正在角雷达市场与国际巨头争夺份额,并且逐步在乘用车前向雷达、4D成像雷达等领域实现量产突围。

作为国内领先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研发商,森思泰克是目前国内乘用车前装77GHz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排名首位的国产供应商。现阶段,森思泰克已经与合资、国内一二线等主机厂达成合作,拿下了定点车型超过100个,这其中包含10多个77GHz前向雷达定点、20多个舱内雷达定点。

与此同时,在毫米波雷达的下一代技术演进——4D成像雷达领域,森思泰克此前已经推出了STA77-6高分辨远程雷达和STA77-8高分辨远程雷达两款4D成像雷达,目前已经拿下了头部车企下一代平台的量产项目定点。

现阶段,传统毫米波雷达已经进入了全球供应商激烈比拼的阶段。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面向L2+及L3/L4级的高阶市场,对于雷达的性能要求更加苛刻。谁先拿下该市场,谁将有机会占据未来自动驾驶雷达市场的制高点。

一、定点车型超100个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伴随ADAS市场的高速增长,前向摄像头、前向雷达、角雷达等车用传感器的需求持续高涨,1V5R方案已经成为了主流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前向雷达、角雷达的前装标配搭载量的增速十分明显。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市场新车前装标配搭载前向雷达、角雷达的搭载量分别是432.66万颗、379.57万颗,分别同比增长了42.3%、66.38%。

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快速增长,使得国产供应商有机会与国际巨头一同争夺市场份额。但截止目前,一大批国产供应商仅在角雷达市场实现了突围,尚未在乘用车前向雷达市场实现突围。

不同的是,森思泰克在乘用车前向雷达、4D成像雷达、舱内雷达等领域均已经实现“先人一步”。

森思泰克相关负责人表示,森思泰克已经率先在某自主品牌的高端纯电动轿车实现了前向毫米波雷达的量产突围,并且成为了第一个成功通过C-NCAP测评的国产雷达供应商。

据了解,该品牌车型搭载了森思泰克STA77-5前向雷达,实现了基于单雷达方案的AEB功能。在满分为8分的AEB CCR测试中,拿到7.738分;在AEB VRU Ped的测试中,以100%的得分率取得满分(3分)。

与此同时,森思泰克还在全新的舱内雷达、4D成像雷达、车门避障雷达等赛道实现了量产突围。相关负责人介绍,森思泰克的舱内雷达已经成功搭载在国内外主流车企的量产车型上面,成为生命体征监测车载毫米波雷达在国内首次实现量产。同时,全新应用的车门避障雷达也拿下了全球车型的量产定点。

截止今年11月,森思泰克已经拿下了20多个舱内雷达量产项目定点、10多个前向雷达定点车型,定点车型累计超过100个。

而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国产供应商市场竞争力TOP10榜单当中,森思泰克凭借产品领先的技术实力、量产规模等位列第一名。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森思泰克的雷达月出货量已经突破了20万颗,预计2021年全年出货量将超过120万颗,同比去年翻一番。

很显然,从角雷达到乘用车前向雷达、从ADAS到生命体征探测、从3D雷达到4D成像雷达等,森思泰克均已经实现了全面的突围。

二、抢占下一代传感器的升级机会

毋庸置疑,单一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高阶自动驾驶应对复杂场景与安全冗余的需求,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森思泰克认为,在未来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当中,毫米波雷达凭借全天候的超强能力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L2/L2+ADAS、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感知要求,传感器的升级也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比如角雷达从24GHz向77GHz升级、传统3D雷达转向4D成像雷达等的趋势十分明显。

而从安波福等给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图来看,4D成像雷达已经成为了全新的传感器组合中必不可少的新型传感器之一。

资料显示,4D毫米波成像雷达解决了目前市场主流传感器的瓶颈,包括从光线的复杂变化、恶劣天气的影响以及物体移动速度的直接获取等问题,同时彻底改变了传统毫米波雷达无法给出障碍物高度信息以及物体分类等问题。

到目前为止,包括大陆集团、采埃孚、安波福等传统雷达供应商,以及森思泰克等初创公司都已经推出甚至拿到4D雷达前装量产订单。

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森思泰克已经推出STA77-6高分辨远程雷达和STA77-8高分辨远程雷达两款4D成像雷达,能够实现距离、方位、高度以及速度四个维度的信息感知,并且具备高角分辨率、全天候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可以完美弥补传统毫米波雷达的短板。

比如STA77-6高分辨远程雷达产品采用了6发8收,作用距离280米,可以提供2°水平角分辨率和4°俯仰角分辨,不仅保留了传统毫米波雷达不受恶劣天气等影响的独特优势,还弥补了传统毫米波雷达缺少高度感知等缺陷,但成本仅比传统毫米波雷达增加30%。

相关负责人介绍,森思泰克的两款4D成像雷达产品均可以实现对距离、速度、水平、俯仰4D空间的高分辨成像,在宽阔的视野下和远程范围内可以同时追踪数百个目标,有效满足了FCW、AEB、ACC、TJA/HWA等L2-L4级自动驾驶的雷达需求。

现下,市场上的ADAS和自动驾驶功能越来越先进,感知技术的重点随之从早期的控制误警率转变为避免漏识别。这也是各大车企、自动驾驶公司纷纷做“加法”并选用4D成像雷达等新型传感器的重要原因。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接下来国内市场L2+及以上的新车搭载率有望在2025年突破50%。届时,4D成像雷达的搭载量占全部前向毫米波雷达的比重将有望超过40%。

不可否认,面对未来的高阶自动驾驶市场,森思泰克已经做足了准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