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盟东城区委副主委刘权从金融业人士转投实业,执着于不被看好的“收破烂”行业。二次创业15年,甘坐冷板凳,心无旁骛,永不言弃,充分体现了首都民盟盟员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企业家,刘权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城市垃圾治理路径方法,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注重将自己实践探索的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着力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垃圾治理工作。
刘权,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民盟北京市委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民盟东城区委副主委,东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再生资源和旧货行业协会副会长。
视频:【北京新闻】中国梦365个故事:垃圾分类达人刘权
2005年5月,刘权加入民盟。从这一年起,也开启了他持续15年与垃圾“较劲”的创业历程。
2005年,刘权所在的天龙公司由区属企业改制为职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刘权进入公司领导班子,担任董事、副总经理。
清华大学FMBA,有10年金融投资从业经历的刘权,这一次转投实业。刘权提出在总公司不要办公室,主动请缨带领总部8名分流人员二次创业,希望重振再生资源回收业务。为节省资金,仅在总公司待拆除的楼中选了一间办公室。没有暖气、空调,窗户漏风,煤火取暖;冬天在室内也需要穿羽绒服、棉鞋办公。就在这间办公室,形成了《崇文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可行性报告》并递交原崇文区政府;提出了要用品牌化建设思路,重建正规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注册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天天洁”商标,同时推出“天天洁”牌再生纸,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2008年,天天洁再生纸得到北京奥组委认可(右为刘权)
在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前所未有,可以说是到处碰壁。但刘权意识到这种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事必须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推进。刚加入民盟的刘权开始频繁提交社情民意信息。一是呼吁建立正规回收体系,解决居民区无照游商造成环境脏乱的问题;二是呼吁大力推广再生纸,逐步用再生纸替代原生纸,减少木材的浪费,用再生纸的推广促进废纸的回收利用。刘权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北京市政府的关注,并被作为范文在统战系统培训中点评学习。当时恰逢北京市商务局领导到各区县调研再生资源回收,刘权的前期调研成果、品牌化建设思路及阶段性推动成果得高度关注认可。2006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推进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发展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采纳了刘权带领的天天洁公司通过前期试点的部分成果经验。刘权带领团队提交建设崇文区回收体系的建议性操作性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2007年,崇文区政府回收体系建设方案出台。在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下,刘权带领团队建成回收网点60个,组建45辆车的物流车队,建成一个分拣中心实验基地。崇文区回收体系建设走在全市前列,2008年通过商务部专家验收,并得到市领导的表扬。2007年,时任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前排左一)考察天天洁回收网点试点(前排右一为刘权)刘权在全国首创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品牌,首家采用一线回收服务人员企业化员工制管理,签订劳动合同。建立严格的服务标准,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普遍采用网点承包方式的氛围下独树一帜。天天洁将原先的无照游商收编变为企业职工,给他们上保险,提供社会保障。天天洁要改变收废品人员没有组织、在社会底层、不被尊重的局面,要以崭新的形象、良好的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二、应对金融危机,提出“再生至尚、变废为善”环保新理念
2008年金融危机后,废品价格大幅下跌,2009年新版劳动法实施,也自这一年起,政府分三年取消再生资源增值税优惠政策。废品价格下跌,使得居民废品回收的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税负相应增加,企业运行日渐困难。2008年底,刘权带领团队开始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区再生资源化回收体系。2010年提出“再生至尚”的环保理念,倡导以“参与资源分类回收及使用再生产品”为标志的再生生活方式。制定“再生至尚低碳办公标准”,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资源再生低碳办公解决方案。但是反馈情况显示,许多单位的基层干部缺乏治理垃圾问题的环保意识。刘权想:如果从大学开始宣传资源回收再生利用的环保理念,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几年后走上工作岗位逐渐成为业务骨干,推广起来还会这么难吗?这个想法得到市商务委、文明办、团市委的支持。刘权在原有学生社团公益活动的基础上,联合25所高校的环保社团,发起成立“再生至尚大学生环保联盟”。天天洁提供收集工具,学生社团负责日常回收,天天洁公司负责定期上门运输,兑换再生产品。专门为学生设计制作了20多种再生纸学习本册。参加的学校社团逐渐增加到37所。每年都在各所学校举办20多场公益宣传活动。2013年,刘权代表民盟东城区委成立课题组,对居民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研,提交《关于东城区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及循环利用情况调研报告》。通过这次调研,刘权认识到,垃圾管理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严重制约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浪费了政府资源。可回收物由商务部门管理、厨余垃圾、其它垃圾由市政市容部门管理。商务部门把再生资源作为便民商业在管理,存在忽略了再生资源垃圾属性的问题,作为商业管理,又不能成为一个赚钱的商业。刘权针对如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行深入思考,认识到再生资源首先是垃圾,但它又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但资源的价值不足以在回收环节形成商业模式。基于这些认识,刘权提交了一份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纳入垃圾管理体系的建言信息,为市政府有关部门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参考。在2016年北京市机构改革中,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职能由市商务委划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这就从体制上解决了社区垃圾协同治理的问题,在全国尚属首例。2013年至2014年,再生资源回收价格下跌了30-50%。价格跌了,居民不愿意卖了,捡废品的也觉得不划算了。而人力成本却在不断上升,正规回收网点连年亏损,只能靠筹集资金不断输血才能维持。回收体系的出路在哪里?垃圾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企业内部人心浮动。刘权认识到,过去“变废为宝”以获取资源价值补偿为动机参与资源回收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必须以新的理念替代,于是他提出“变废为善”的理念。卖废品参与资源回收应该不只是换点小钱,更重要的是善待环境。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崛起,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服务体系,给居民提供更大的方便也可以促使更多人参与。这样一个以“再生至尚、变废为善”为核心理念的移动互联网智能回收系统工程开始启动。刘权(前排左一)向建设部、海淀区调研组介绍垃圾分类体系刘权的项目思路得到市商委的认可,并获得资金支持。这个项目在全国同行业没有先例,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完全要靠自主摸索。2015年,“绿猫”移动智能回收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完成了移动互联技术对传统回收业务的改造。居民只需在手机上一键呼叫,回收人员就可20分钟上门回收,居民还可评价服务质量,可在手机上完成公益捐赠,用“废品成就善举”,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资源回收的便捷水平。回收人员由原来守株待兔,变为应答服务,为整合其它服务内容创造了条件。
三、面对垃圾分类困境,探索“两网融合”垃圾分类治理模式
2014年至2016年,刘权多次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提出居民区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实际上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公共产品,完全靠市场机制已不能解决通过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的问题,政府应该购买服务保障回收体系的可持续运行。同时,为了提升这一公共产品的质量,应该充分整合一线服务人力资源增加解决垃圾问题的服务内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厨余垃圾分离的宣传、运行服务整合进来,一揽子解决可回收干垃圾和湿垃圾的问题。刘权(右一)向市政府研究室介绍再生资源智能服务系统
从2014年提出,经过一年的反复沟通,到2015年这个想法终于得到东城区领导的认可,同意开展试点。经过半年的调研和方案设计,2016年2月“绿猫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工程”实验在东花市街道5栋楼,518户居民区范围展开。刘权给这个工程起了个名字叫“挑战不可能”。他和团队认真分析过去宣传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出几个关键原则,一是垃圾分类是做人的工作,要以居民为核心,建立互信,首先要相信群众,其次要让群众相信你。建立互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透明。二是要走“极简”路线,宣传方式、宣传内容、操作方法要容易理解、容易做到。三是要积累原始数据客观反映实际进展,探索规律。四是探索的模式要可复制,不搞集中大投入造“盆景”。刘权(左)指导厨余垃圾收集工作
半年后的实验数据给了刘权团队以极大的信心。根据数据推算,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达到30%以上。2016年底更多的原始数据让刘权更加坚信实验成功了,完全可复制。也就在这一年,刘权作为民盟北京市委相关课题主要负责人,牵头由盟内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对居民区推行垃圾分类的模式进行调研。结合自己的实验工程最终完成了《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主网”,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厨余垃圾分离“两网融合”》的建议。此次调研成果转化为民盟北京市委在2017年初市政协全会上的书面大会发言,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的可操作性建议。2016年至2017年,刘权多次受邀参加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研讨会,提出抓住垃圾分类主要矛盾,重点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和厨余垃圾分离两项工作。这一建议为北京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参考。刘权(左一)利用周末为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讲
2019年以来,垃圾分类在全国开始掀起热潮,但热潮之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现象。刘权又多次建言献策,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联合撰文在中国环境报发表《垃圾分类五种倾向要不得》,文章给垃圾分类热潮中的形式主义泼了一下冷水。该文章同时被《求是》等多家媒体转载。刘权深入校园,宣传垃圾分类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启动实施《北京市垃圾分类条例》。15年的坚持和坚守,终于迎来垃圾治理法治化的曙光,但垃圾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刘权仍将继续行进在与垃圾“较劲”的大路上。
推荐阅读(请点击标题阅读)
1. 建言 | 宋慰祖:发展旅游产业,亟待建立安全规范标准
2. 致敬白衣战士!民盟北京市委举办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
3. 著名法学家钱端升先生与中国政法大学民盟组织的不解情缘
4. 学习 | 开门问策“十四五”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