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 黄今言:近三十年来秦汉史研究概述(下)
本文作者黄今言,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秦汉史研究专家。
五、军事史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军事史的研究空前活跃,成果不少,仅中国军事通史就出版了多部,其中代表性成果,有中国军事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共十七卷,20册,每个朝代一本。霍印章的《秦代军事史》,共七章,对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秦代军制、国防、拓边战争、秦末农民起义、秦代军事思想和人物等进行了论述。陈梧桐、李德龙等的《西汉军事史》,共十章,对楚汉战争与汉初的富国强兵方针、巩固统一的战争、边防建设、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以及当时的军事思想和军事人物等,作了阐述。黄今言、邵鸿等的《东汉军事史》,共九章,对东汉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东汉的军制与边防、武器装备与后勤、东汉前期对匈奴及南方各族的战争、后期对羌人及周边各族的战争、黄巾农民战争以及当时军事思想和军事人物等,进行了论述。这些著作,皆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时代为经,以重大军事事件为纬的编篡体例。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军事史研究的新水平。下面分别介绍几个方面的具体成果。
(一)战争史: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编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孟祥才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二书对秦汉农民战争的背景、过程、性质和特点、作用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安作璋的《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将各种文献资料和汉碑、汉简中有关农民战争的记录,汇集成册,资料系统,兼有考证,是一部有价值的材料书,便于利用。
战争史的论文很多,大凡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统一战争等,学界都有过论述,例如:赵锡元《关于大泽乡起义的几个问题》(《思想战线》1981年第5期),彭年《秦末、西汉农民战争的特征》(《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蔡行发《试谈“楚汉战争”》(《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陈连庆《两汉之际河北农民军杂考》上、下(《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第1、2期),胡崇为《黄巾起义口号中的“黄天”涵义》(《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方诗铭《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近几十年来,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方面的文章少于五、六十年代。
(二)军事制度:目前看到的论著有,熊铁基的《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全书共十一章,对秦汉时期的士兵、军队、装备、军马、给养、营垒、军法、兵法等,分章作了论列,对文献资料有系统梳理和诠释,不乏新意。黄今言的《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全书共十一章,对秦汉时期的军事统御机构、兵员征集、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军兵种与编制、军队训练、武器装备、给养与转输、军事费用、军法与奖惩等,分别做了系统论述。该书试图阐明当时军制的内容、特点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力求在内容构建上有所创新。
军制的专题研究有:朱绍侯的《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和他的《军功爵制考论》(商务印书局2008年版)。二书对军功爵制的产生、发展、衰亡演变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对军功爵的性质、作用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多层次、全方面的探讨。新意迭出,成一家之言,是作者多年以来长期耕耘的力作,影响较大。廖伯源的《历史与制度》(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7年版),共收论文六篇,对汉代的皇宫宿卫警备、监军制度、将军制度、楚汉相争等分别作了论证。该书文献功力扎实,独具卓识。李玉福的《秦汉制度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其中也有专栏论述秦汉时期的兵役制度、军事建制、监军制度、军事法制。有些地方在观点上虽然与前人之说有重复之感,但史论结合,论述较为缜密。也不妨一读。
军制史论文较多,例如:陈连庆《汉代兵制述略》(《史学集刊》1982年第2期),莫任南《匈奴的军事制度》(《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臧知非《秦汉“正卒”辨析》(《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孙言诚《秦汉的徭役和兵役》(《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邹本涛《西汉南北军考辨》(《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林剑鸣《西汉戊己校尉》(《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黄今言《汉代期门、羽林考释》(《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和他的《汉代行募兵试说》(《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两汉京师戍卫军制中若干问题探微》(《文史》2002年第1期),胡宏起《汉代兵力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两汉军费问题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等。散见各种刊物的文章不时可见。
(三)军队后勤保障:近期受到学界关注。上官绪智的《秦汉军队后勤保障问题研究》(博士论文于2004年网上公示),共七章,对秦汉时代的军械生产与武器储备,军马的牧养、征集和管理,衣粮草料的供给与军资转输,通讯基础设施与军事信息传递,军队伤兵员的医疗与药物补给,军费的筹措与财务管理,以及军队后勤的发展阶段、特点和作用等,做了详细具体的论述。资料丰富,在理论构架和观点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见诸刊物的论文有: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龚留柱《秦汉时期军马的牧养和征集》(《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薛英群《汉代的符与传》(《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邵鸿《西汉仓制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黄今言、陈晓鸣《汉代边防军规模及养兵费用之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何双全《〈烽火品约〉诠释》(《考古》1985年第9期),唐志拔《秦汉时期的兵船》(《舰船知识》1988年第1期),庄春波《秦汉武库制度》(《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范学辉《两汉兵器交易初探》(《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王树连《秦汉军事测绘》(《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等。这些成果皆为务实之作,注重时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有些更新。
(四)兵学、兵书:近十几年来,学界对秦汉兵文书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陈伟武的《简帛兵学文献探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蔡万进的《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高大伦的《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巴蜀出版社1995年版)等,都是颇具功力之作。近期又见邵鸿的《张家山汉简〈蓋庐〉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全书分三章,内容包括蓋庐研究,蓋庐释文,蓋庐注译。该书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疏误,并对其思想内涵的阐释方面多有创获,值得关注和重视。相关论文有:黄朴民《秦汉兵学的建树及其文化特征》(《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西汉兵学的发展及其特色》(《光明日报》2002年11月19日),邵鸿《张家山汉墓古竹简〈蓋庐〉与〈伍子胥兵法〉》(《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李家浩《读张家山汉简〈蓋庐〉箚记一则》(《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田旭东《张家山汉简〈蓋庐〉中的兵阴阳家》(《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战国秦汉时代的兵书不少,有些问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六、思想、文化史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秦汉思想史的研究也很活跃,成果众多。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性思想史:引人注目的有多部著作,祝瑞开的《两汉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全书二十四章,对西汉前期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思想,西汉后期刘向、扬雄及东汉桓谭、王充、王符、仲长统等人的思想,都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提出作者独自的观点,在理论和观点上不无建树。金春峰的《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将汉代思想史中的些重大问题分为20余个专题进行论述,不囿陈说,注重创新,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突破,在众多的同类著作中,堪称一家之言,有较高学术价值。周桂钿的《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全书共二十一章,对秦汉时代的政治局势、思想融合、思想特点等等有较好的阐述。系统论述了当时400年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其中对陆贾和贾谊、董仲舒、王莽、王充、王符等人的思想分析尤具特色,也是近年来秦汉思想史研究难得的力作。
这方面的论文也多,例如:李泽厚《秦汉思想简议》(《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金春峰《汉代思想绪论》(《哲学研究》1985年第7期),林甘泉《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战国至西汉前期儒家思想与封建政治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刘修明《汉以孝治天下发微》(《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陈学凯《论先秦两汉天君同道观》(《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周桂钿《评董仲舒大统一思想的功过》(《北京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黄朴民《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文史哲》1988年第4期),施丁《司马迁与董仲舒政治思想相通论》(《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刘泽华《汉代炎黄观念与帝统和道统》(《学术研究》1993年第2期)等,均为较好的上乘之作。
(二)道家思想:主要成果有,熊铁基的《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后来,他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书名改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现在全书结构分为两篇,即《历史篇》七章,《思想篇》十二章,共十九章,附录三章。在《历史篇》中,详细考察了道家的形成过程,将《吕氏春秋》到《淮南子》定为“新道家”。而《思想篇》各章,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该书溯源追流,见解独到,取材宏富,是作者近20年研究的结晶。此外,还有吴光的《黄老之说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牟钟鉴的《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李春正的《道家与诸子百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杨有礼的《新道鸿烈—淮南子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著作,都是道家思想的研究成果,其中所论对人多有启迪。这方面的论文,有张维华《西汉初年黄老政治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彭正穗《黄老学派经济思想初探》(《经济研究》1984年第5期),姜生《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马勇《黄老学与汉初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等,不无新意。
(三)经学及其他各家思想:近期研究经学、诸子、儒家思想的学者不乏其人。晋文的《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简要纵论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演变,其他七章则分论经学政治理论的基本框架、经学对汉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该书对经学与汉代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华友根的《西汉礼学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共八章,前四章,以时间为序,分论礼乐制度、礼学活动及重要礼学家的思想与影响;后四章,实为专题论述。作者就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新说。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共五章,对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汉儒的两种政治学说、《公羊》学对西汉中期政治的影响、西汉后期和王莽的改制运动、汉室复兴的政治文化意义等进行了论述。该书引进政治文化概念,重点放在《春秋》对汉代政治演变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上,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多有独到之见。曾振羽、范学辉的《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分别从哲学、政治文化、经学三个方面,发掘《春秋繁露》的政治理念的真实内涵,指出它强调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儒士政治为核心的古代民主主义思想。孙筱的《两汉经学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全书共四章,对两汉经学兴盛的历史背景、经学的文化渊源、经学的传承与经说、通经致用下的汉代社会等做了系统论述。该书自成体系,提出了不少新的创见,论证严密,考辨精审,有些问题纠正了前人之说,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此外,还有汤志均等的《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张涛的《秦汉易学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等,对汉代的经学都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关论文有章权才《论西汉经学的流变》(《学术研究》1984年第2期),张舒亚《论汉代〈春秋〉三传的官学之争》(《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张志康《董仲舒建立新儒学质疑》(《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黄开国《汉代经学博士考辨》(《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董平《汉代谶纬之学的兴起》(《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马宽亮《汉代儒学发展的历史地位》(《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张涛《秦汉易学思想的发展》(《管子学刊》1998年第2期),杨天宇《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等,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新成果。
秦汉文化史的研究,涉及范围较广,主要成果有:李学勤的《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该书根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考察了东周列国及秦统一后的文明发展过程。认为在该时代是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井田制崩溃和奴隶制衰落、分封制向集权制过渡、思想上是百家齐鸣的繁荣和结束。思路清晰、功力扎实,颇具新意。韩养民的《秦汉文化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对秦汉时期教育与经学、哲学、宗教、风俗、杂技、艺术、乐舞、美术、体育、中西文化交流等进行了系统论列,并附有秦汉文化大事年表,材料丰富,简要通俗。王子今的《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分为三编,上编“秦汉时期的基本文化区及其文化风貌”,讨论了十二个文化区的人文风俗特点;中编“秦汉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区域文化传统的历史基因”,对人才的区域分布、乡土意识、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下编“秦汉王朝执政集团的区域文化政策”,对统治者的区域文化观和区域文化政策及其得失,进行了总结。该书对区域文化的特色做了较好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著作。张文立、宋尚文的《秦学术史探赜》(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诸子学说在秦之探赜”,下编“秦学术之各门类探赜”。在系统论述秦代学术史的基础上指出,秦代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上承先秦诸子下啓汉代经学,甚至对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学术走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新意迭出,有学术品位。马勇的《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十五章,对秦汉时期统一格局之下的政治与学术的关系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对当时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贯彻始终。作者对秦汉学术发展的内在关系作了重新探讨,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著作。姜维公的《汉代学制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全书共五章,对汉代的官学、私学、学校中的师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当时教育的地域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伦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学制研究推进了一步。
所见相关论文: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年第1期),林剑鸣《秦汉文明发展的特点》(《学术月刊》1984年第10期)和他的《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汉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江铭《两汉地方官学考论》(《华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韩养民《秦汉文化先成机制反思》(《社会科学评论》1988年第4期),刘太祥《汉代游学之风》(《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熊铁基《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华中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祝总斌《〈后汉书·党锢传〉太学生“三万人”质疑》(《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等,都是值得关注的成果。
七、简牍整理与研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公布了江陵凤凰山汉简、睡虎地秦简、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敦煌汉简、张家山汉简、尹湾汉简、里耶秦简、长沙汉至三国吴简等重要简牍、帛书,数量达几十万枚之多,极大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批简帛的相继问世,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多方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就简牍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列举如后。
(一)睡虎地秦简:1978年文物出版社刊布《睡虎地秦墓竹简》后,学界有大批研究成果问世。高敏的《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全书由二十篇论文组成,就《编年纪》的性质、秦的官制、土地制度、徭役制度、赐爵制度、租赋制度、法律制度、考核制度、户籍制度、廪给制度、上计制度、传递文书制度、以及仓库的类型、结构、设置、封堤、管理制度等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论及广泛,包含了秦简各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秦简的系统整理、爬梳、疏证,提出了很多富有新意的见解,是研究秦简的综合性专著。饶宗颐、曾宪通的《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云梦秦简《日书》研究”、“秦简《日书》中(奕)字含义探源”、“秦简《日书·岁篇》讲疏”等。该书见解深入,独具卓识。吴小强的《秦简<日书>集释》(岳鹿书社2000年版)和王子今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二书,也对《日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广泛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日书》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反映了作者的治学功力和严谨学风,是优秀的古籍整理作品。陈振裕的《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张守中的《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和郝茂的《秦简文字系统之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三书,是秦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无价值。
此外,台湾学者也有多部研究秦简的专著,例如:佘宗发的《云梦秦简中思想与制度勾摭》(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全书共四章,除绪论外,对秦简与诸子关系、秦简反映的制度等作了论述,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傅荣珂的《睡虎地秦简刑律研究》(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全书共五章,对秦之刑律的历史渊源,刑律内容及其对汉律影响等作了论述,着重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化疏理。徐富昌的《睡虎地秦简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全书共分五篇十六章,篇幅较大,但着重是对前人成果的综述。吴福助的《睡虎地秦简论考》(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全书甲、乙两部分,甲部为论著,由秦律的特征探析、《语书》校释、《语书》考证、《为吏之道》论考、法儒道思想交融现象剖析、秦时牛耕新证等组成;乙部为资料评价,由秦简十四年研究述评及秦简拟议等组成。该书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造诣。
研究秦简的论文甚多,主要有:黄展岳《云梦秦律简论》(《考古学报》1980年第1期),于豪亮《云梦秦简所见职官述略》(《文史》第8辑,1980年),张政烺《秦律“葆子”释义》(《文史》第9辑1980年),黄贤俊《对云梦秦简中诉讼制度的探索》(《法学研究》1981年第5期),韩连琪《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考证》(《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裘锡圭《<睡虎地秦墓竹简>注释商榷》(一)(二)(《文史》第13辑,1982年),李解民《睡虎地秦简所载魏律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1期),吴树平《从秦简<秦律>看秦律律篇的历史渊源》(《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2—3期),邢义田《秦简简牍与帛书研究文献目录》(邢著《秦汉史论稿》大东图书公司1987年),蔡饶洁《<睡虎地秦墓竹简>注释补正》一、二(《文史》第29辑1988年),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彭浩《秦<户律>和<具律>考》(《帛书研究》第一辑,1993年),吴振武《古玺和秦简中的“穆”字》(《文史》第38辑,1994年),陈公柔《云梦秦简出土<法律问答>简册考述》、《云梦秦简出土〈封诊式〉简册研究》(《燕京学报》新二、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7年),李学勤的系列论文《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秦律与周礼》《秦简与〈墨子〉守城各篇》《〈日书〉中的〈艮山图〉》《〈日书·盗者章〉研究》(均见李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等。这些都对秦简注释、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二)居延汉简: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居延汉简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校勘,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例如: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的《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收录了最早发现的一万枚简牍的全部照片释文,并附有中文考古发掘报告。该书对劳干的《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的《居延汉简甲编》(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中释文的一些错误,作了不少更正。
谢桂华、李均明的《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所录简文,以《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为底本,如《甲乙编》释文无误,乃照录,若《甲乙编》释文有误,则予以校补和更正。这样的工作结果,对《甲乙编》仍存在的错释、漏释作了进一步订正,校正2000多枚简的释文,较前多有创获。甘肃文物考古所编的《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燧》(中华书局,1994年版),收录了破城子、第四燧等地出土的汉简7933枚,对其做了释文和图版。除肩水金关的简牍目前尚未公布外,总的来说,对居延新简的整理是有成效的。
魏坚主编的《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收录了相关的考古调查发掘遗迹、实物及简牍图版、简牍释文、简牍内容考述、索引等,功不可没。孙家洲主编的《额济纳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汇集各方面意见,对《额济纳汉简》的释文作了进一步的校正,纠正了不少误释,增强了资料的可靠性。
除了对居延汉简的整理、校勘外,还有许多研究居延汉简的论著问世。其中突出的有:陈梦家的《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全书由多篇论文组成,重点探讨了汉代的边郡组织、防御系统、烽火制度等,是作者长期研究汉简的总结性成果,有重要指导意义。陈直的《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全书共分三十九目,对居延屯田性质、烽燧方式、戍卒来源、俸钱与口粮、边郡都尉、官吏考绩、邮驿制度、名籍制度、天田制度、上计制度、秋射制度、直符制度,居延物价、戍卒日常生活,以及名爵、社祭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该书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被学界广泛应用。薛英群、何双全的《居延汉简释粹》(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全书共二部分,一是甘肃汉简的学术价值;二是简文注释。该书从大批简牍中选择了两百多枚较为典型的新简进行注释,虽然不能反映居延新简的全貌,但对推动当时汉史研究起有一定的“救急”作用。薛英群的《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全书共八章,在“绪论”章中,首先对居延汉简的学术价值及整理情况作了介绍。然后,分章对居延地区的烽燧遗址、调查与发掘、简牍制度、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军事与防御、科技文化等做了全面阐述。其中对边郡的守御器备、邮驿、符传、簿籍、医药医疗的论证尤为精审。该书是研究居延汉简第一部“通论”性专著。沈刚的《居延汉简语词汇释》(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全书以词条笔画为序,将居延汉简中的语词汇集成册,介绍了同一词条各家的不同诠释,是一部有参考意义,使用方便的工具书。
研究居延汉简的论文甚多,值得关注的有:裘锡圭《汉简拾零》(《文史》第12辑,1981年),《〈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一、二、三、四、五(均见《人文杂志》1982—83年),于豪亮《居延汉简校释》《居延汉简从释》《〈居延汉简甲乙编〉补校》《居延汉简中的“省卒”》(均见《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李均明《居延汉简“南北啬夫”解》(《文史》第14辑,1982年)、《居延汉简“变事”解》(《文史》第27辑,1986年)、《居延汉简“適”解》(《文史》第32辑,1990年)、《汉代屯戍遗简“葆”解》(《文史》第38辑,1994年),初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居延烽火考述》,吴礽骧《汉代蓬火制度探索》,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边亭》,任步云《甲渠侯官汉简年号朔闰表》(均见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还有薛英群《居延汉简职官考》,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市》,谢桂华《汉简和汉代的取庸代戍制度》,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张俊民《〈建武三年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经济考略》(均见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等,都是研究有素的高质量成果。
(三)敦煌汉简:自本世纪初以来,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塞烽火遗址中陆续出土的竹、木简牍达2480余枚,经过长期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吴礽骧、李永良的《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1至1538号(枚),系新中国建立后出土的汉简,由编者径作释文;第1539至2484号(枚),系新中国建立前出土的汉简,是根据现有图版和各家释文校释的,凡诸家释文有误者,则根据图版及其他资料予以订正,而诸释互异或有疑者,乃均出校注。另外,还附有《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火遗址发掘报告》。该书对研究汉代敦煌、酒泉二郡的屯戍活动乃至西汉时期西北边境的政治、经济、军事、中西交通等,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胡平生、张德芳的《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简文共分五类,即:诏令、律令、司法文书与政治类;经济与地理类;悬泉置管理与事务类;使节往来与周边关系类;典籍文化及西汉元始五年四时月令诏条等。该书辑录选取了悬泉汉简(含帛书)的部分精辟资料,分类编排,重新进行了校释、订正、标点和考证,另附有四篇论文。这对研究汉代邮驿交通,政治法律及汉朝与西域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所见的论文有,何双全《敦煌汉简释文补正》(《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初师宾《关于敦煌文物研究所收藏的一组汉简》(《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何双全《汉简日书丛释》(《简牍学研究》第2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西汉与乌孙交涉史新证——悬泉汉简所见西域关系史之一》(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学报》1999年第12期),吴礽骧《敦煌悬泉遗址简牍整理简介》(《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西域屯田及其意义》(《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悬泉汉简羌族资料辑考》(《简帛研究》第4辑),张俊民《散见“悬泉汉简”》(《敦煌研究辑刊》1997年2月),甘肃文物考古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第5期)等,还有一些方面尚待继续深入研究。
(四)张家山汉简: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涉及西汉早期的律令、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内容。这批简牍的发现,学界倍加关注,拿出了不少研究成果。高大伦的《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版)二书,全面阐述了张家山汉简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的“研究篇”对《引书》的主要内容、导引术式、导引源流及其和道家的关系等作了详尽的考证和论述。“注释篇”则就原文有疑难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澄清了不少误解。该书多有创获。彭浩的《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科学出版社2001年),对《算数书》作了详细注释,并对其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审的研究,是一部《算数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朱红林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全书分为上、下篇,该书对《二年律令》原有注释过于简约或注释存在失误之处,作了补充和订正,做了有益的基础性工作。他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全书共四章,重点对刑事法规,经济法规,行政法规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新意迭出。
运用张家山汉简资料研究汉史的成果甚多,除前面列举的外,论文方面还有:李学勤的《<奏谳书>解说》上、下(分见《文物1993年第8期,1995年第3期》)、《试说张家山简<史律>》(《文物》2002年第4期),彭浩《谈<奏谳书>中的西汉案例》(《文物》1993年第8期)、《谈张家山汉简<行书律>》(《文物》2002年第9期),张建国《关于汉简<奏谳书>的几点研究及其他》(《国学研究》第4卷,1992年),李均明的系列论文,包括《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二十等爵制》(《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汉简反映的汉代诉讼关系》(《文史》第3辑,2002年)、《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适用刑罚原则》(《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张家山汉简所规范继承关系的法律》(《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1期),高敏《漫谈<张家山汉墓竹简>的主要价值和作用》,谢桂华《<二年律令>所见汉初的政治制度》,徐世虹《对汉代民法渊源的认识》(均见《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王子今《汉初查处官员非法收入的制度——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读札记》,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见规范人口管理的法律》,南玉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刑法原则》,崔永东《张家山出土汉律的特色》,张建国《论西汉初期的赎》(均见《政法论坛》2002年5月),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涉马诸令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1期)等等,都是富有创见的论文,有学术价值。
(五)尹湾汉简:1993年,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汉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涉及西汉后的行政建置、吏员设置、官吏迁除、户口、垦田、武库及上计制度等内容。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尹湾汉墓简牍》后,海内外学者高度重视,通过研究,成果丰硕。代表性的论著有廖伯源的《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全书由六篇论文组成,包括“汉代仕进制度新考”、“汉代郡县属吏制度补考”、“汉代地方官吏之籍贯限制补证”、“《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释证”、“汉书敬丘侯国与瑕丘侯国辨”、“东海郡官文书杂考”等。该书考订严密,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研究尹湾汉简的论文,近几年陆续刊发,例如:藤昭宗《尹湾汉墓简牍概述》(《文物》1996年第8期),谢桂华《尹湾汉墓新出<集簿>考释》(《中国史研究》1997年2月)和他的《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文物》1997年第1期),李学勤《<博局占>与规矩纹》(《文物》1997年第1期),刘乐贤《尹湾汉墓出土数术文献初探》(《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高敏的系列论文,包括《试论尹湾汉墓出<东海郡属县乡吏员定簿>的史料价值》及《尹湾汉简<考绩簿>所载给我们的启示》(分见《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3期)、还有他的《<集簿>的释读、质疑与意义探讨》(《史学月刊》1997年5月),高大伦《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的户口统计》(《历史研究》1998年5月)和他的《汉代上计制度论考——兼谈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东南文化》1999年第1期),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初探》(《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朱绍侯《也谈<尹湾汉墓简牍>的性质》(《史学月刊》2000年5月),于琨奇《尹湾汉墓简牍与西汉官制探析》(《中国史研究》2000年2月),卜宪群《尹湾汉简与汉史研究》(《光明日报》1999年4月2日)等等,都是较好的研究成果,对学界有启迪意义。
以上仅从七个方面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秦汉史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难免挂一漏万,只能说是一个“概述”。主要目的是出自教学需要,同时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学术信息和研究动态。
《秦汉史文存 》
黄今言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年
最后,谈几点展望
总观近三十年(1980—2008年)来的秦汉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和令人欣喜的成就,感到无比高兴。在这里,对今后的研究谈几点展望。
(一) 应重视史学理论的建树。
目前,存在“淡化”理论的倾向。有的文章只满足于对材料的搜集和简单归纳;而对问题的背景、本质、特征缺乏深入追索,就事论事,只见树木,看不见森林,缺乏必要的理论升华和理论支撑;有的文章,缺乏基本的理论素养,甚至出现观点错杂和混乱。今后,我们应该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加强史学理论建设,重视理论建树,用丰富的历史资料,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学。
(二) 加强薄弱环节的研究
从现有情况看,学界对东汉史、科技史、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以及中西比较研究方面,显得有些冷淡,成果不多,期望今后有更多的同仁投入其中研究。同时,有关秦汉社会的性质、特征、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许多难点、疑点问题尚未突破,望能加强综合性研究与专题研究,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从而拿出更多贯通性、高层次、反映历史规律的优秀成果。同时,要更加关注与社会现实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提供“资治”和“借鉴”,做到“经世致用”。有人花精力研究宫廷秘史及低级消沉的东西,实在没有必要。我们的研究应体现时代精神,总结历史上有启示作用的经验教训,弘扬先进的思想文化,充分发挥史学功能的积极作用。
(三) 提倡精品意识,讲究质量
当前不少文章,选题没有新意简单重复,追求数量的急就篇多,浮躁空气蔓延。有的急功近利,引用别人的观点,不注明出处,抄袭、剽窃现象时有发生。期望今后能转变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遵守学术规范,提高精品意识。学术论著的生命在于质量,在于创新,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运用新材料、新方法,这方面已有很多成果体现了“新”的标准,具有原创性,开拓性,是精品之作。但还不够,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还应有更多的精品成果问世,供人民分享。当然,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是无根据的任意发挥、标新立异。而是需要积累,需要坐冷板凳,“金字塔”不时一天造成,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乐于投入,勇于探索,崇真求实,开拓创新。
(四) 需要大力开展学术争鸣
关于学术争鸣和学术观点交锋的空气,现在不是很浓。检索出版目录和论文索引,每年有数百篇论文、多部著作刊发,除少数几例有学术商榷文章外看,绝大多数都是各自为战,各说各的,很少有观点交锋,很少有学术争鸣。书评也往往变成廉价的颂词,只说好的,不言其弊。看来,今后开展学术争鸣十分必要。学术只有在相互切磋和辩难中才能发展。在学术上额坚持百家争鸣,提倡思想交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学术批评与反批评,这是提高论著质量,批判不良学风,推进学术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办一个《史学评论》的刊物。
谢谢阅读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李杨
责任编辑:张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