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志远:“知行合一”与王阳明的“三不朽”

方志远 瑶湖读史 2022-05-21

瑶湖读史

读史,我们是行家

关注

Copyright©原文载自《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0日14版),作者方志远,感谢方志远教授授权本公众号推送。篇幅所限,注释从略。

  编者按   

王阳明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但是,几乎历史上所有的伟大人物都逃不了世人对其毁誉参半的评价,王阳明的“心学”,被贴上了“主观唯心”的标签,曾经被视为“邪说”,而在气节、文章、功业即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中,黄宗羲和后来的“王学”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忽略王阳明学术过程中功业和气节的作用,而对王阳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家”的这个层面,而总是忽略掉王阳明的“实践家”的身份,方志远在文中说到“在王阳明那里,没有不落在功业上的学术,也没有离开学术的功业,他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肯定了王阳明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方教授将王阳明的“心”与“物”,“行”与“知”合一,辩驳世人对王阳明“主观唯心”的刻板印象,又认为黄宗羲提出的前后两个“三变”,构成了王阳明“求圣”之道的三部曲,即入道、揭道、传道三部曲,最后举例肯定了王阳明在功业和气节的作用,说明了以“良知”为灵魂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留给世人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知行合一”与王阳明的“三不朽”


何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古代“圣贤”的标准,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而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何谓“知行合一”?方志远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而关于“知行合一”,这是我们早就不陌生的一个概念,至今还一直成为莘莘学子的学习路上的指导思想。在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过程中,“知行合一”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正是这种以“良知”为灵魂的“知行合一”,才成就了王阳明的“三不朽”。


01

知行合一、心物一体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的“心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人们说成是“邪说”,被贴上了“主观唯心”的标签,这也是王学一直被诟病的一点,作者这里举了两个例子,其中有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说花故事,事情发生在江西赣州或南昌。王阳明和弟子薛侃等在花圃除草,薛侃感慨:“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王阳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未培未去耳。”他随即借物说事:“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见薛侃不理解,王阳明继续解释:“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王阳明的意思十分清楚:天生万物,本无善恶之分。若以自己心中的“好恶”作为判断事物“善恶”的标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如果以此为例,我们或许就不会把“主观”的帽子戴在王阳明头上了。


有一次学生徐爱等人曾经就“知行合一”向王阳明提问:既然是“知行合一”,先生为何有时只说“知”、有时又只说“行”?为何有时只说“心”、有时又只说“物”?王阳明回答:“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


这种方法,恰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所有的言论和文字,都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展开。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直截了当、简洁易懂,问题是容易被断章取义、被各取所需。虽然王阳明有时因“物”说“心”、因“行”说“知”,有时又因“心”说“物”、因“知”说“行”,但在他那里,心和物、知和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所以,我们研究他们的思想,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而需要对他们的思想脉络、表述特征特别是“语境”有真正的认识。


02

入道、揭道、传道


这一部分作者从黄宗羲对王阳明的两个“三变”入手,而这两个“三变”,就组成了王阳明“求圣”的三部曲:第一,从立志“学为圣贤”,到体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寻求到“入圣”的门径。但何为圣人之“道”,却只是有所悟,而无法用文字、语言概括出来。第二,从“龙场悟道”,到在江西揭“良知”,揭示出“圣人之道”的精义,这也是王阳明学术即“心学”的核心和真谛。第三,从揭“良知”开始,到在江西南昌、赣州、吉安等地,在绍兴等处,倡导“致良知”,倡导“与民不亲而亲”,倡导与“愚夫愚妇”同好恶,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这个“三部曲”,既是王阳明通向“道”、揭示“道”、传播“道”,即入道、揭道、传道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从提出到注入“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


伟大的思想只有灌输到大众之中,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才是它真正价值所在。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从孔子到孟子,从二程到朱熹、从陆九渊到王阳明,首先都是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学术,他们的言论和主张,都是为着解决社会问题,为医治时代弊病开具药方。


03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这是对王阳明的崇高的评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以“良知”为灵魂的“知行合一”,这体现了王阳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后世仍有巨大意义,而以在气节、文章、功业即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中,黄宗羲和后来的“王学”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忽略王阳明学术过程中功业和气节的作用,而对王阳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家”的这个层面,总是忽略掉王阳明的“实践家”的身份,这种导向的结果,是后人更多地关注王阳明的“心”而忽略“物”、关注王阳明的“知”而忽略“行”,并进而视其为“唯心”且“主观”。但是,王阳明的学术从来就是和功业相互激发的;而学术和功业的终极动力,是气节,是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王阳明的身上,他的学术即“心学”,是为立言;他的功业即实践,是为立功;他的气节即担当,恰恰是立德。这才是王阳明的真“三不朽”。


当王阳明“懵懵懂懂”向往“学为圣贤”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圣贤”为何物,但少年时代埋下的种子、少年时代萌发的志向,其实是一种为国家、为社会效力的担当,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气节”。所以,在15岁时便有出居庸关考察“虏情”的行为,有向皇帝上书陈述对于边关防务意见的动机;在刑部主事任上,敢于革除监狱积弊、敢于处死背景深厚的罪犯;在兵部主事的任上,敢于直斥时弊,虽然因此得罪权贵,受廷杖、下诏狱,贬谪龙场,但初心不改。虽然此时王阳明尚未提出“知行合一”,但事事都在“知行合一”。在王阳明那里,没有不落在功业上的学术,也没有离开学术的功业,他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


王阳明用自己的行为给世人做出了示范: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这才是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的“知”,既是对事物的认识,更是“良知”。是非之心加担当精神,是为“良知”。以“良知”为灵魂的“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在王阳明身上,立德、立功、立言融为一体,不可或缺。

读史心得

就像前面所说的,王阳明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思想家,也不是一个埋头苦干的实践者,王阳明的成功之处就是他懂得了“知行合一”,他将事功与学问真正的统一了起来,在学问中践行事功,在事功中升华学问。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他的思想是留给世人的永恒的精神财富。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要“知行合一”的思想,以前,我总以为,知行知行,是要先“知”后“行”,于是便只在乎知识上的积累,却忘记了要获得知识最重要的步骤,即实践。而著名教育家陶文浚先生改名为行知,认为“行”在“知”之前,我认为也是不妥的。“知”与“行”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不应人为的去分离它们,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更好的去学习生活。

——艾璐瑶

谢谢阅读


本期编辑:艾璐瑶

瑶湖读史出品 | 欢迎分享 | 转发朋友圈

瑶湖读史

瑶湖读史

Big History Reading Club

读史讲座 | “瑶湖畔读大历史”读书会

参观江西省博物馆 | 读史论坛 | 观影活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今日推荐


《阳明学述要》



作者:钱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