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文新推|你有一份考研复试大礼包待签收……

瑶湖读史 瑶湖读史 2022-05-21
 

瑶湖读史

读史,我们是认真的

关注


旧文新推,助力考研!



推荐语

本次推送的是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历史学专业部分学生在研究生推免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们中陈蕾推免至华东师范大学,王林秀推免至暨南大学,李杨推免至重庆大学,张丽君推免至华中师范大学,蒋玉琪推免至首都师范大学。


这些体会提供了研究生面试时考官会提出哪些基本问题、遇到什么突发情境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不仅是冷静、诚实对答,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学习过程如何累积)。值得留意的是,她们都谈到要认清自己,知晓自我感兴趣的方向或领域,对于学专业知识不单是教材内容,更是围绕主题系统性地读书,这点尤为她们强调,理由是面试中老师们的提问是环环相扣,步步紧追。


在此之外,作为历史系专业学生接触一点原始材料,不管是何种类型或形态的(正史、民间文献抑或纸本、简牍等)都显得非常必要,这是老师们青睐有加的发问,也常是一道要命题。她们还试图表明要在同等类型的学校竞争形势下突围,能提供重要筹码的是有篇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原创论文,这是显现准研究生素养的前奏和表征。


应该提及,并非所有同学一心向着学术研究之路,而是选择中学历史教学,这预示着应该把握每一次课堂说话或展示的机会,寓历史教学的实战于日常课堂。


最后,作为向这些同学约稿的老师和瑶湖读史指导老师之一,甚觉欣慰的是她们中有四位曾是或现在仍是瑶湖读史编辑部成员,也大都曾在本人开设的专业课上表现积极。这次利用读史的平台,推送她们的体悟文字不仅是为身处考研最前线的同学提供经验教训或面试指南,更重要的是为低年级学生尤其是想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生活的镜鉴。唯有如此,或不枉费五位同学提笔写就,亦不辜负教师育人的一片苦心。

——温海波老师


注意!前方干货出没!!!

期待!尖叫!!!!!!


1

陈蕾

班级:16级历史学1班

录取学校:华东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推免面试经历

预推免报名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以上学校都获得了复试机会,其中,我参加了华东师大、南京师大的现场面试,湖南师大的视频面试,放弃了华中师大(因为面试时间和华东师大冲突)和东北师大(因为通知时间太晚)。


面试后,获得了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三所学校的拟录取,最终填报了华东师大。


具体推免经历

1.南京师范大学:9月23日,上午报道,下午面试。

抽签第三,但最后是第一个进去面试的,面试时长约10分钟,面试官有5位。面试由自我介绍(英文)、学科专业知识问答(现场抽题)、教师技能及素养知识问答(现场抽题)、考官提出的其他问题四个环节组成。自我介绍环节中,我原本准备的是中文自我介绍,但老师现场要求英文,所以最后算是临场发挥了。学科专业知识题和教师技能及素养知识题随机抽取,抽完后有5分钟思考时间,题目较有开放性。考官现场的提问主要围绕自己提交的简历展开。


2.湖南师范大学:9月23日,视频面试。面试时长约15分钟。

主要环节为自我介绍(中文)和考官提问。因为当天下午正好也是南京师大面试的时间,所以我面试完后立刻就近找了一间旅馆等候视频面试。因拍摄视角原因视频上只能看见两个老师,但提问的有5、6位老师。提问主要围绕着我的自我介绍和之前交的材料展开,涉及到学业成绩、竞赛情况、报考学校(例如你还报考了那些学校)等。


3.华东师范大学:9月25日,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笔试时间为两小时,题目为论述题,共三大题、五小题,答题纸作答,难度中等,没有考察特别细致的史实问题,但是问题较有深度和开放性,比如最后一题是康有为和章太炎关于立宪还是革命的论战。面试时长约20分钟,面试官有6位,面试环节主要为自我介绍(中文)和考官提问,其中考官提问中包含一个英语问题和思政问题,提问范围很广,既包括学术研究问题(例如你这个课题的研究情况、论文的主要观点),学习情况(例如你系统地读过哪些书),学生工作问题(例如当你在学生工作中遇到重大分歧时如何处理),也包括人际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宿舍矛盾)等。个人感觉问题较多,每个老师都问了两三个的感觉,而且问题较杂,感觉“五花八门”又“猝不及防”。


推免面试心得

1.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根本。无论是材料初审还是推免面试,扎实的专业基础都是老师们的重点关注内容,材料初审时,一般都会要求上传成绩排名和成绩单,如果成绩不够很可能连初审也过不了。而在复试中,老师们几乎都会问到有关专业知识的问题,更不要说有些学校还有专门的笔试。所以我深感打好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尤其,这个基础不单单指学好教材,还包括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比如在华东师大的面试里老师就明确地问我除了教材外还系统地读过哪些书。


2.充足的准备是必要的。虽然每个学校的面试都有所不同,但其实也大同小异,所以对于自我介绍、常见的面试问题等我们可以提前进行一些准备。比如我参加的南京师大的面试,由于未明确说明要用英文,加上我准备不足,所以当被要求用英文自我介绍的时候我是有一些慌张的,流利性和准确性都有不足,可见事先做准备十分重要。


3.自信和冷静是面试的法宝。我们作为双非学生(非985、非211),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确实很容易产生不自信,但一定要顶住,能够充满自信的完成面试我认为就成功了一半。首先,面试时间都不长,更多的其实是我们给老师的一个状态、一种感觉,落落大方、声音响亮、敢于和考官对视等,更容易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其次,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慌,冷静下来,尽量地回答两句自己知道的,然后坦诚地和老师说自己对这方面还不太清楚。在华东师大面试时,老师让我用英文介绍我的课题“禅宗文化对当地的影响——以宜丰县为例”,我当时就有点懵了,因为我甚至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说禅宗文化,最后是有些慌张地说了两句,我觉得表现地很不好,老师后面也说,她其实只是想听一听我的英语水平,可见如果当时我能够更加冷静沉着,应当能有更好的表现。


4.待人接物的诚恳态度是加分项。在这些面试中,除了专业问题等,老师们也会问到一些“日常问题”,例如你如何处理同学矛盾等,毕竟也是要相处几年的学生,个人感觉,老师们招学生除了看重你的学术能力也看中你的为人处世,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保持真诚的态度,而不是过分吹嘘或不懂装懂应该会更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保研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付出的努力不亚于考研,过程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吸取我们的经验教训,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坚持努力的人一定会收获最好的结果!



2

王林秀

班级:16级历史学1班          

录取学校:暨南大学

录取专业: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

大家好,我是16级历史1班王林秀。今年有幸获得推免资格,并参加通过了两个学校的复试。以下是我的推免复试经历和心路历程,在此分享给有心推免或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说到此次推免,我之前也是未曾想过的,因为我之前的计划是先找工作,之后再读研提升自我,但机会来了,总是要努力抓住的。确定推免资格之后,我便开始选择学校,因之前没有先读研的计划,对推免流程也不是很清楚,导致未及时了解一些学校的信息,错过了几个比较理想学校的预报名。经过调整之后,我决定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下手选择学校。我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秦汉史和明清史感兴趣,于是选择学校时通过官网信息和网络信息查询中国史较强的学校,最终确定预报名暨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最先同意我参加推免复试,并且还可以选择视频面试。南京师范大学的复试通知极大的鼓舞了我的信心。于是我也开始通过其官网了解其具体的师资状况、专业特色,准备复试。


同一天晚上,我收到了暨南大学的复试通知,并通知9月22~24日参加复试,于是我马上订了车票并于第二天赶往广州。暨南大学的复试有心理测试、笔试和面试。暨南大学的唐宋史、中外关系史、交通史较强且独具特色,每年复试都会考,在笔试之前,我也专门复习这几方面的知识。虽然可能今年不会考,但准备了总比不准备强。中国史下有五个方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此次笔试是在22号晚上考,中国史是统一试卷统一考试,共有四道大题:


1.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2.从“礼仪之争”的角度谈明末清初的中外关系。。


3.从鸦片战争以来到民国时期中举两个例子说明近代中国并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根据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列举三个朝代的著作,谈谈我们该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这四道题虽与我复习的方向有些偏差,但也涉及了中外关系,并且考到了之前看过的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和大学期间历史地理学这一课程的知识。总的来说,这四道题凭借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积累,还是能答的出来。


第二天上午便是暨南大学的面试,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老师面试。英语面试就是一些一般问题,如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你家里有几口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专业老师面试会问你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我感兴趣的方向是明清史,这时文史古籍所所长,也是研究明清史方向的刘正刚教授便问我读过那些明清史著作?我列举了几本书,像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吴晗先生的著作,史料笔记陆容的《菽园杂记》,并且专门提到了方志远教授的著作与论文。刘教授并接着问看过方志远教授的哪些书?我列举了几本并强调了他的论文《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老师问我传奉官是什么,这篇论文大致讲了什么?我之前专门看过就一一作答。从这一系列问题中我总结出一点经验:在面试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方向,并且阅读关于这一方向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了解这一方向的一两位大师并精读一两篇论文。而且在面试时一定要尽量往自己熟悉的方向作答,不要说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容易给自己挖坑。之后便是其他两位明清史方向的老师问问题。其中一位老师问我明后期的倭寇指什么,前后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在温海波老师的课堂中学过我也专门去了解过,也就顺利回答了出来。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另一位老师问我有没有看过家里的族谱。我没有看过,因此回答的是我没有看过我们家的族谱但我看过我们县的地方志。最后一个问题便是所有学校都会问的:你还报了哪些学校,如果其他学校的复试也过了,你会选择哪个学校?这简直就是送命题。我的回答是如果我能通过暨南大学的复试的话我会选择暨南大学,因为我对明清史更感兴趣,而南京师范大学我选择的方向是秦汉史。


南京师范大学的视频复试是9月26日下午。在面试之前我也专门准备了关于秦汉史方面的知识,也专门去重新复习关于这一方面的学术著作与论文,像钱穆先生、吕思勉先生、林剑鸣先生、黄今言先生的著作。南京师范大学的面试也分为两个部分:专业老师面试和英语面试。因为我选择的方向是秦汉史,面试的老师也是秦汉史方向的老师。首先问的还是你读过哪些关于秦汉史方向的著作?我便一一作答。之后问我看过哪些原始史料?我说看过《史记》《汉书》的一部分。老师说研究秦汉史最看中的是阅读原始史料,你看过湖南的里耶秦简吗?我当时懵了一下,然后回答我没有看过里耶秦简,但我知道云梦秦简。老师便问,你知道云梦秦简关于法律有哪些内容吗?我确实没有看过云梦秦简,但记得云梦秦简补充了关于《秦律》的内容,也就这样回答了。其中李恒全教授研究生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他也专门问我中国古代史老师是谁?我回答是卢星老师。英语面试因为网卡,我全程只听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家里有几口人?南京师范大学的面试自我感觉很糟糕,也让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原始史料看的不多,而研究中国古代史最重要的就是史料。所以建议各位学弟学妹要多看看原始史料,同时提醒一下如果复试学校可以视频面试,一定要戴耳机并且选择一个网络环境良好的地方进行面试。


总的来说,这两个学校的老师在面试时都很温和,面试时也感觉就跟聊天一样。因此面试时千万不要慌张,遇到自己不熟的话题就尽量往自己熟的话题上说。26号下午我收到了暨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综合老师的意见和自己的兴趣,我最终选择了暨南大学。


历史学推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前三年的刻苦努力。可以说我是幸运的,今年推免名额增多,而我也凭借着专业成绩拿到了推免资格。而复试过程更多的是凭借自己大学三年的历史知识积累,历史素养。如果希望推免,大学前三年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如果有能力可以发表一些论文或参加校级以上的活动。同时一定要熟悉一下推免的过程,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参考老师的意见和自己的兴趣。无论是推免还是考研,在大学期间要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不断积累,请一定要记住历史学学习重在积累与阅读。广泛阅读,让自己对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不断阅读中发掘自己的兴趣并确定自己的方向。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机会来了也一定要努力抓住。



3

李杨

班级:16级历史学2班

录取学校:重庆大学

录取专业:中国史

一场修行苦旅

可能与其他保研的同学经历不同,我是从备考厦门大学到保研重庆大学的。在九月中旬学院审查推免生资格之前,我一直在备考。因为备考的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内心多少有些慌张。庆幸的是,在温海波老师的指导下,我有计划地进行了专业课、英语和政治的备考。囿于自己并非考研成功上岸者,关于考研也就不敢多说,只讲备考期间个人感受比较深的三点:一是要有计划地学习,注重效率,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二是要及时了解高校的招生信息。今年有很多高校相继退出自主命题回归统考,这种重大变化直接关系到备考内容的调整。这里有几个微信公众号可以同大家分享:历史学考研与就业、青史考研帮、长孙博历史学考研、范无聊历史学考研、历史学考研营和考研微课。前五个与历史学考研相关,能比较有效地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当然,最可靠的还是各大院校的研招网站),最后一个有利于获取政治和英语的相关资源。三是要有两个“研友”,相互督促,经常交流,避免闭门造车。漫漫考研之路,无异于一场修行苦旅。愿认真备考者,成功上岸。

重庆大学文字斋


一场华丽冒险

关于保研的那些事儿,在经历了预报名、复试、正式填报志愿和录取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有篇自己的论文真的很重要。


南京大学孙江教授曾说到:论文很重要,构成了学生生涯的底色。论文是“护照”,是你与他者交流并被他者认知的媒介;论文即“写照”,反映了你的风格、学识和见识,文若其人;论文如“拍照”,写论文犹如拍照,写好真不容易。我在预报名和面试环节都被论文所困扰过。在预报名填写申请表时,有“科研工作、课外科技活动、学术成果情况”一项。在面试时,重庆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老师都有问到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及是否有学年论文。在本科期间,我虽然拿过一些奖学金、得到了一些荣誉称号。但说来惭愧,我却没有课题、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很感激的是,温老师提醒了我“瑶湖读史”带给我的收获:学术讲座的通讯稿撰写、学术论坛的交流机会、文章推送的筛选编辑······这让我在遇到科研和论文问题时能化险为夷。


二、要系统地看书。


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的面试,老师们大都会问及学生本科期间的看书情况:看了哪些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本、为什么印象最深刻、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问题都是连环相扣、步步紧逼。系统读书的好处,既能让自己受到很好的学术训练,在回答时能从容面对、条理清晰,又能让老师们较快地了解你的学习情况,而这是一个准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三、学会联系学长学姐和老师。


如果自己有意向院校,最好要联系那边的直系学长学姐,了解专业和复试的相关情况。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联系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复试、掌握意向院校最前沿的招生情况。我的保研之路,从院校选择到复试内容准备,再到志愿的填报,都有联系相关的学长学姐和老师,在此表示真心感谢!最要感谢的是温海波老师和廖涵老师(重庆大学),没有温老师的推荐和廖老师的帮助,我的重庆大学复试机会就无从而来。


我的保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五天时间,三座城市,两场复试,发生了太多事情。庆幸的是,有老师的指导、家人的支持、室友的鼓励和丽君的陪伴······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出发时不迟疑,前进时不畏惧,归来时不遗憾,回首时不后悔!


4

张丽君


班级:16级历史学2班

录取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成功保研到华中师大,是意外是惊喜是感动。大二从商学院转到文旅学院,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开始了一段新的学习路程,其实没有想到这次选择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从递交推免材料到获得保研资格再到参加高校预报名面试,以及最后被华中师大录取,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对于我来说却是漫长难忘的一段路程。尘埃落定的那一刻,自己终于能够平静下来,给已经过去的三年一个交代。关于经验,每个人的情况经历与学习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在这里就不写一大篇鸡汤了,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我关于这三年的学习以及这次保研路程的一些感受:


1.学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制定具体的目标。


我会在每个新学年的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比如说大二要过四六级,专业课程都要达到90分以上,多拿奖学金,大三要参加教师技能竞赛,拿到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多听学术讲座等等,在年终的时候,我会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否达成了目标,接着开始反思自己。我觉得制定目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样你才会很清楚大学我该做什么,朝什么方向前进。这样才不会变得很盲目,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一直在虚度时光,最后大四在做简历的时候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如果你是从大一就做好保研的准备,就更应该好好规划自己未来三年的大学生活。


2.努力提高专业成绩。


专业成绩对于参加推免的同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在参加面试时,其它学校也尤其重视你的大学专业课程成绩以及排名。每一节课程,都应该认真地听课,有准备去参加考试,不应该只是求过,随便应付过去,而是通过努力拿到自己应该拿到的分数。再次强调成绩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你所有的奖状、才艺、技能、证书才能有机会去展示。


3.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觉得自己喜欢学术研究,可以往学术方面发展,觉得自己更喜欢历史教学,可以往学科历史方面发展。想去做什么,首先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对什么方向更感兴趣。大二开始我们就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课程,大三就开始真正接触历史学科教学,课堂实践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其实你能明白自己到底更喜欢哪一个方向,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它会一直推动你朝着相应的方向发展。


4.多读书,多反思,多积累。


在这次面试的过程中,感触最大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归根究底还是书读得太少,眼界不够开阔,基本功不够扎实。当教授在问你是否看过某本书,或者对某学术著作有何看法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过于浅薄,会开始没有底气,更加紧张。我在准备这次面试的时候,出现了很尴尬的情况,就是开始吃老本。我把以前读过的书与文章整理出来,再重新反复读几遍,庆幸的是当时读得还算认真,笔记都还在。也就是说,专业课程所带给我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平时还需要多读书多积累,所以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要重视课外知识积累的过程。


5.多尝试,调整好心态,多请教有经验的人。


如果想走学科教学方向,我建议多参加教师技能类的比赛。我们在课本与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其实很难深入掌握,只有你真正去做教学设计,拿到讲台去展示,你才会发现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之后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另外,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害怕失败,多去尝试,多去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发现自己是在慢慢进步的。在此之后,要扩展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向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请教。她们都是过来人,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只要你注意礼貌问题,我相信学长学姐们都是很愿意帮助你的。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未来其实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如果现在的你已经下定决心,那就开始行动吧!



5

蒋玉琪


班级:16级历史学2班

录取学校:首都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当因为喜欢而做一件事时,

运气都不会太差!

刚拿到保研资格时,各种问题扑面而来。读什么专业?选什么学校?去哪个城市?所学专业有哪些导师?等等。所以拿到保研资格的第一时间不是开心,而是紧张。就我自己而言,面对这些问题,最坚定是我选择的专业——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大多数本科生对此可能都比较陌生,知道更多的是“学科教学(历史)”,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硕自然也比专硕的学术性更强。中学历史教学法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中学老师,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带我们探究比教学法更广的历史教育的奥秘。它听上去比其他专业更枯燥,也更冷门,甚至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研究,但在保研过程中,我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专著,发现这也是一门深奥、有趣且无穷无尽的学科。

 

在准备的过程中幸得周围的老师、学长、学姐帮助,克服了许多问题。当自己在选择学校犹豫不决时,赵玉洁老师说“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就是,我喜欢什么。抛开各大高校的招牌,我想,如果我接下来的时间要更进一步学习、研究,那一定是为了我喜欢的历史教育坚持付出,才会创造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学底蕴深厚,北京更是文化中心,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去深造,对我来说算得上是完美学校。

 

保研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多好的学校以及一线的城市,而是让自己明白了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索,多反思。学校和城市并不完全决定自己的未来,只是为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只有通过读书、努力把更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专业基础和未来研究方向相关的书),书读的好,面试的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保研成功后,一边欣喜自己毕业后可以去首都师范大学读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边回想本科的时光。如果让我再回到大一,我一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喜欢付诸实践。

 

保研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变更好的机会,对我来说,或许更是一次让梦想有可能实现的机会。然而,保研成功只是一个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求学之路,要因为喜欢,努力付出;因为付出,更喜欢。



本文文字仅代表约稿者个人观点,欢迎留言交流。

希冀推文或能激励诸君奋勇前进,或指点迷津,如此足矣。



读史线


本期编辑:艾泽麟;林奇祺

责任编辑:蒋玉琪

瑶湖读史出品 | 欢迎分享 | 转发朋友圈

瑶湖读史

瑶湖读史

Big History Reading Club

读史讲座 “瑶湖畔读大历史”读史论坛

观影活动 | FULFILL(蜂房)读书会

“正大史学新秀” | 参观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地方文化宣传系列活动 | 读史系列活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