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重磅论文:鼓励生育刻不容缓,别高估科技和教育应对老龄化

文章转自中国基金报


连央行的工作论文也关注人口问题了!


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工作论文,直指我国面临的人口严峻形势,直指应该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工作论文表示,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他们都逼走了,何谈创新。


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其长远发展的障碍。


要清楚发达国家消费率高有历史原因,其力图改变、但回天无术,因此不要以此为学习的榜样。


论文表示,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主要观点如下:


应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


房价太高把年轻人都逼走了,何谈创新?


东南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部分原是文科生太多。


发达国家消费率高有历史原因,不要以此为榜样。


养老改革要么降低养老金标准,要么多付出劳动。


这一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报告,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上一年同期,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


央行工作论文:


发达国家低估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危机,科技和教育,无法应对老龄化后经济的颓势,我国人口形势已经改变。



央行工作论文表示,工业革命以来,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继下降造就了人口转型,给世界带来人口爆炸、人口红利、老龄化和少子化。发达国家作为转型的先行者,其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而且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 2035 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要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


控制房价,房价太高逼走年轻人;


论文提出,要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


未来我国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


首先环境宽松。要抓主要矛盾,把握好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其次建立基本的社保体系。创新要冒风险,如果人们知道即便失败,也有饭吃、有房住、有病看,就会敢冒险、敢创新。


第三控制房价。创新创业靠的是年轻人,但其多半没钱。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他们都逼走了,何谈创新。


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其长远发展的障碍。


第四重视教育。


要重视母亲和少儿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提升教育覆盖面、教育公平性;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和科技进步周期长、见效慢、不可控(熊彼特也认为创新性破坏难找规律),因此我国当前还是要以人、财、物的储蓄为本,教育和科技为辅。


发达国家高消费率不可学。


论文主张,要重视储蓄和投资。


首先要高度警惕和防止储蓄率过快下降的趋势。要清楚我国不仅肩负发展的重任、而且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要明白没有积累何来增长。


其次要认清消费永远不是增长的源泉。


要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清楚发达国家消费率高有历史原因,其力图改变、但回天无术,因此不要以此为学习的榜样。


第三要重视投资。


要扩大国内中西部的投资,虽然我国总体的资本边际收益持续递减,但中西部的机器换人仍大有可为;要扩大走出去,尤其是亚非拉的投资,因为这些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仅存的人口红利。


推进养老改革,由支付型转为储蓄型


首先,养老制度要由即时支付型转为储蓄型。我国现有养老体制的初衷是考虑了储蓄养老的长远需要,但实际执行下来变为现收现付的Pay As You Go。


这在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尚能勉强维持、也简单易行,但遇上人口转型带来的老龄化危机,则难以应对。


其次,区分基本保障和个人账户。


绝大多数人混淆二者并将二者置于养老金下统一讨论,给我们的认识和行动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实际上,两者的目的、产品性质、资金来源、缴费标准等都有根本不同。


从目的看,前者是为了构建社会基木保障网,后者是为了解决短视造成的跨期配置。


从产品性质看,前者是公共产品(全覆盖、无差别),后者是市场化产品(有差异、有激励)。


从资金来源看,前者应财政兜底,后者则由企业和个人缴纳,政府不应补贴:从缴费标准看,前者是保基本,不应标准过高(基本而非奢侈),后者则可根据企业和个人条件、需求而变换缴费率和养老金待遇标准。


第三,妥善解决转制成本。


在区分基本保障和个人账户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个人账户。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转制成本,保持个人养老金缴费、支付连续,实现平稳转制。


第四,多项制度配合。有人认为养老改革可很快实现转轨,实际上任重道远。


改革要么降低养老金标准,要么多付出劳动,以实现养老金可持续。


前者可降低替代率,杜绝退休工资拿得比在职高的现象;后者可延长退休年龄,但要早做,拖得越久,越难解决。养老改革也需以税收制度完善、企业年金法律体系健全、养老金资产管理机构能力提升、居民养老保障和投资管理意识增强等为保障。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

呼吁放开生育,最大价值是贡献社会


回归券商没多久的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转发央行工作论文报道,并评论:有时想,当多大官?发多发财?作为一名学者,最大的价值是贡献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这几年呼吁新基建、放开生育、城市群、人地挂钩、新一轮改革开放……比最贵经济学家,这才是最大的荣誉。尽力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格调的人。



附:央行工作论文全文

作者:陈浩徐瑞慧唐滔高宏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继下降造就了人口转型,给世界带来人口爆炸、人口红利、老龄化和少子化。


发达国家作为转型的先行者,其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而且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 2035 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人口转型;老龄化;少子化;人口红利;生育



相关文章:

人口问题系列文章

国家探讨东北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伟大的改革即将开启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对公务员不再超生即开除:生育政策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别只盯着美国,警惕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互联网巨头的崛起

中国人口减少一半,人均GDP就会提高一倍吗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马尔萨斯陷阱

从归化球员和留学生事件,说说人口这件大事

21世纪最大的危机,可能是人口下降

生了9个孩子的90后夫妇是英雄:要致富,多生孩子别养猪

石油,永远也用不完

日本的昨天,韩国的今天,中国的明天

发达的日本,低欲的社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