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见全国无重名奇迹——冶底村名的来历
村名,是一个村庄独有的历史文化符号,“冶底”这一村名也不例外。“冶底”二字,既呈现了其经济与行业发展的特点,又融入了地理地貌特征,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方便叙述,先从冶底的“底”字说起。冶底的“底”,表明该村特别的地形地貌。
冶底,环村皆山。大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东岳庙碑》载:“其地形胜,东望晋普高峰,西连王城远阪,面临佛头山,背靠土地岭,层峰迭嶂,远峙四围,杂卉繁花,春秋烂漫,青龙蟠于左,白虎踞于右,水秀山明,地灵人杰,村栖于此,曰冶底。”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东岳庙神祠记》亦云:“泽西南三十里许有镇曰冶底,群山叠绕,泉水环流,东临晋普,南接佛头,北连皇王,西达横岭。”四山合围之中,形成一个袖珍的盆地,而村庄处于盆地的底部,这就是冶底村名中“底”字的来源和涵义。
这是上天赐给当地百姓的一方宝地。四山怀抱之中,冶底河潺潺流淌,滋润了片片沃野。如同一个“聚宝盆”,赋予了人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再说冶底的“冶”。冶底村亦称冶村,因在泽州历史上最早开始进行冶炼生产而得名。这在古人已有论说。清嘉庆三年(1798)《太清宫重修碑记》载:“环冶皆山也。罄山之所藏皆石也。与夫韫玉而含辉者,虽贵贱迥殊,而其利足益人则无不同也。以故,生斯地者,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无不缘此作生涯,而村名之取义似亦由此,其所从来者盖已久矣。”
这段话说得有点绕口,用大白话讲,就是这里富有炼铁的原材料,搞生铁冶炼极为方便。老百姓靠采煤和冶炼而生,因此村名也就叫冶底。
据《晋城县志》记载:“晋城县冶炼最早的地区是大阳、南村、冶底和龙化村的乌政观。”“我县的冶金工业为最早,春秋战国时期即开始有冶金生产。特别是近百年来,进入了一个较兴盛的时期,手工业炼铁遍及全县各地,较为集中的有大阳、冶底、南村、辛壁等地。”
冶底村的西山有矿有坩,东山和南山有煤有炭。这就为冶底村煤炭和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而且冶底的煤炭埋藏浅,易开采。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这里已经有三里窑、白家沟窑、四合窑、忠义窑、南窑上、下河窑、岭南窑、沟滩窑、坪窑上、大岭坡窑等十数家煤矿开采。
1919年,日本农商部技师山根新次对泽州煤炭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撰写了《山西省泽州附近石炭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民国初年,村人阎九州、阎根成在冶底东南沟开有忠兴山等三座煤窑。董小中在南坡开有南坡窑。忠兴山煤窑6个工人,每天生产3300斤。炭价每百斤60-70元。南坡窑4个工人,每天生产3750斤,炭价每百斤20元。全部开采的是第一层的香炭。
民国10年,著名实业家、后来任晋城大德制针公司经理的高平人祁鲁斋,曾在这里进行煤炭探矿,矿区面积达1.64平方公里,折合2458亩。后因欠矿税而被撤销。
冶底煤炭品质好。村民讲,东山煤矿出产的炭,打开炭口,如同镜面,用白衬衣去擦都染不上黑。另据《太岳区煤炭生产概况》(1948年):“晋城冶底之炭,质量更硬,能炼金子,战前曾为美国人化验认为是世界高等煤炭,含炭素百分之九十五,热度两万余卡,实为罕有之佳炭。”“战前:冶底之炭,每年行销汉口约六万多斤以做炼金之用。”
至今,冶底村东部至晋普山脚下,依然排列着200余个煤矿井筒。这些井筒粗细不同,最初的井筒较细,至明清以后的井筒较粗,改革开放后的规模更是不同。人们推测,冶底村的煤炭开采业至少在宋元以前就已有了。
良好的资源条件,使冶底成为古代冶炼技术的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这里采用的土法炼铁法主要是坩锅炼铁法。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这种炼铁法在春秋战国之际早就发明了。坩锅炼铁法自从宋代开始就己经在太行山地区流行。直至近代,全国土铁的总产量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是山西省太行山地区运用这种炼铁法生产出来的。
今天,在冶底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坩锅炼铁的遗迹,村庄的角角落落,到处可以看到废弃的坩锅,它们或被弃之于墙角,或摆放之院墙。而更多的被古人当作建筑材料使用。村里遗存的一些旧屋老房,许多墙体是用废弃的坩锅修建的。
然而,更加使人惊叹的冶炼遗存,是村东、村西两个巨大的塘坡——冶炼废渣堆积而成的大圪堆,像两座小山一样。
东塘坡在村东老君庙以东,河岸边上,塘坡的长和宽,达到100-150米,覆盖了三十亩地的面积,地面以上高度达十多米。而塘坡下面的埋藏有多深,没有人知道。西塘坡比东塘坡的占地面积还大,达三十六、七亩,但没有东塘坡高。这两个塘坡,就如同两座巍峨的城墙,矗立在村的东西两面。究竟行了多少年炉,才形成这样大的两个塘坡,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这是冶底悠久冶铁历史的最有力的物证。
但是,可惜的是,改革开放后,为了新村建设的需要,推平了这山一样的塘坡,在上面修建了新房,建设了新村。据说,当时用推土机、铲车,整整推了两到三年的时间才将其推平,炉渣数量的巨大可见一斑。
在炼铁的同时,冶底人也搞铸造。传说在最红火时,曾有十八座锅炉。直至现在,村民说家里的铁锅、翻鏊等都是本村原来的铸造厂生产的。
煤炭开采和冶炼生产历史过程中,人们产生了对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信仰。清康熙26年,村人董华宇即创修了太清宫,祀老君,其后屡次重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 《太清宫补修碑志》云:“是以吾村东向有老君庙一所,居民崇祀多年,而炉户窑场尤相凭依,以赖神之锡福也。”
村民讲,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炉上集体割二斤刀首,到炉上去献老君爷。写一个牌位,用黄表叠一个三角,上面写“太上老君之位”几个字。炉上所有的人,包括煽风箱的人都要参与祭祀活动。
最后,冶底这一村名,在全国各地都没有与其重名的。他是独一名片,特有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