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与性别主义——对《东方学》的一些思考
碎片思考,请谨慎阅读~
图片来自:sohu.com
打开这本书以前,我以为《东方学》是关于中国,至少是关于东亚的书。要是你也也有这样的假设,我得告诉你,它是关于一个相对于“西方”存在的“东方”,而且主要是关于穆斯林的书。我也曾以为它是一本社会学书籍,事实证明(这本)文化批评可比(我读过的)社会学要啰嗦得多,作为一个实用主义的读者,读到后面常常有一种硬啃《追忆似水年华》的感觉。这个观点你不是在100页以前陈述过了么?为什么又用另外几个文本重新论证一遍?
当然,这种看到“东方”就想到中国的做法,也有中国中心主义的嫌疑。本书成书于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中美仍未建交(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中国对于身处美国的巴勒斯坦裔文化研究学者萨义德来说,还算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甚至没有足够的文本去研究一个想象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对于中国着墨甚少,她也在书中解释过是没有足够的研究材料的原因。
“东方主义”是什么呢?以我的理解,是以二战以前的欧洲、二战以后的美国为中心,由“西方人”创造的,跟随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发展起来的,“西方”对穆斯林的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具体到生活中就是你可能听到过的那种:穆斯林都很脏,穆斯林都很奇怪,穆斯林女人都没有自主意识,穆斯林不在乎人权,穆斯林淫乱……“东方学”则是奉行“东方主义”而建立和发展的学科,是为“西方”的统治服务的工具。
我们现在还有没有“东方主义”思维方式的残余呢?美国在2017年由总统颁布了13769号行政命令禁止来自利比亚、伊朗、伊拉克、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和也门等7国国民入境美国。当然除了需要严防死守的伊斯兰以外,还有“迅速崛起”的中国。各种关于中国的阴谋论也层出不穷,给中国人民涉及对外交流的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川普居然还有过“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这样的言论。中国是铁板一块的吗?中国人是铁板一块的吗?是一成不变的吗?恐怕这样想的“西方人”没有深入思考过。
“东方主义”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呢?我把穆斯林换成亚洲人,换成中国人来阐述一下,当然这个主体还是“西方人”:中国人就是素质差,中国人都不顾一切地爱钱,中国人都很粗鲁,中国很不发达……我想举我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以前在我与西方人初次见面的时候,总会有人“夸”我英语说得真好,问我是不是台湾人或香港人。在一开始我还觉得挺开心的,好像我挺出类拔萃的,被(来自西方的,高一等的)人看得起,被放在“更高级的”群体里了。当我开始觉察这个评价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我还不能讲出具体的原因,直到有非英语母语并且可以跟我旗鼓相当可能还略逊一筹的“西方人”居高临下地给我“好评”,我内心开始犯嘀咕:Who the f**k you think you are?是不是这些“西方人”都有一个想象:中国大陆的人很少受过高等教育,肯定没有几个会说英语的,更别提能聊天的了?
还有人开非常种族主义的玩笑,影射中国人都喜欢乱穿马路,缺乏教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等等。自从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种族主义的)印象,TA们就很容易找到印证这种这种印象的现象。发生了什么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TA们并不去了解事实真相和背后的原因,在社交场合和人当笑话讲起来,一句“You are in CHINA”或者“THEY are CHINESE”,一切问题就马上得到了解决。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我们身边突然(或许没那么突然)兴起的反对穆斯林的言论和行为,有人断章取义地把纪录片里的影像剪出来,有人传播捕风捉影的事件和言论,突出穆斯林有多“极端”“危险”“不可理喻”“没有人性”,从而证明TA们是与我们不一样的人。这种对“东方主义”的本土化继承也让我思考:我写的马来西亚行记(一)(二)是否也有这样的嫌疑?
这与性别又有什么相关呢?我把刚刚用来阐述东方主义的话用性别来阐述一遍:女人就是没有上进心,女人就是脆弱,女人就是小心眼,女人就是爱买东西,女人开车就是差,女人就是喜欢勾心斗角搞事情……这样的言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无穷无尽,中心思想就是相对于作为中心的“男人”,女人是低一等的,未开化的,愚蠢的。所以她们不值得被认真对待,她们可以被随意触碰,她们的意愿可以任意违背……她们在家里的工作不值得付薪水,因为她们在职场上也不用被付与男人一样的薪水。这种“性别主义”不是也成了一个系统吗?它发展的时间可比200多年的“东方主义”还要长呢!即使到了9102年,我们不是还有女德班吗?
我们对于这样明显荒谬的“性别主义”现象、言论起码是有了一点敏感度了,可是那些已经内化的、微妙的、你觉得不对却无从下手的、甚至你都不知道不对的那些呢?我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小例子,有一次我和5位成功女性讨论坐在一起妇女问题,话题是欧美一些国家在政界和企业的管理层设置性别比例是否合理。成功女性的反应一致是,不合理,这样会削弱女性争取管理层职位的积极性,会让别人认为她们只是因为这个硬性要求才上来的。作为在场唯一的不成功女性,我还觉得挺合理的,毕竟我们的女性CEO屈指可数,女性高管在各种催婚、催生、催回家的声音中节节败退,只剩下一个还伫立着的“董小姐”。我清楚记得有一位白人成功女性说道:我是会帮助女性下属的,但是有些女领导真是bitch。男领导碧池不碧池呢?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因为他们不是女的。
还有一次讨论是与一位女大学生展开的,关于买化妆品和读书的问题。我说,如果你有1000块,那你当然可以去买一瓶面霜,但是你也可以去买书,或者报个班学某项技能,你也可以去旅行。她回答,那我就是想要花在化妆品上面,我图上这个面霜美美的就让我开心,其他的买书学习和旅行都不能让我这么开心,那我也可以“选择”买化妆品呀!那么化妆品为什么会让你开心而读书学习旅行等等都不会呢?化妆品会让你变美的概念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开心呢?“变美”为什么会让你开心呢?这可能不是一个最合适的展示我们“性别化”自己的例子,但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接受了这套“性别主义”的话语体系以后,我们也成了强化它的效力的主体。
《东方学》这本书还讨论了权力与知识的关系。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也是知识,这种知识会带来权力吗?当然会!可是在中文社会中,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带来的权力是和其他知识对等的吗?这些知识所带来的权力的大小是否和知识与资本联系的紧密程度相关呢?如果确有相关,那么现代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否应该像“东方学”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扶植下产生一样值得警惕呢?
我不知道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在全世界总共卖了多少本,但是奉行“向前一步”的思想在各个妇女论坛走穴,倡导不管起跑线怎么样,女性都应该“向前一步”的大有人在。这些“向前一步”了的女性好像并怎么不宽容那些没办法向前一步的女性。换句话说,如果你没能得到那个职位、没有社会意义上的成功,那全部是因为你没有向前一(十、百)步,你的“不成功”是由于你不够努力。你老公不支持你的事业,让你在家做家务、带孩子?那你怎么不找一个支持你的老公呢?什么“结构性不平等”在这些中产、中上产阶级妇女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论调真的是“女权主义”吗?这些人真的是在奉行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原则来传播这样的“知识”的吗?这种理论到底是在为谁服务?这样的(假使它是)“女权主义”跟“为99%的女权主义”正相反,是为了1%的女权主义,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为了“自己”的女权主义。
早前听一个podcast,播主说了一句我深以为然的话,大意是这样的“不是你有了知识,有了学位你就是知识分子了。知识分子门槛很高的,你得有一种公民责任感,还得奉行这种责任感去传播知识,才能算是知识分子”。也就是说,当你有了一定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带来了相应的权力和社会地位,而你非但没有用这个知识说真话做正确的事,却用它服务于权力、谋自己的私利,那你就不配称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
文章到这里其实就结束了,可是还要推荐一篇文章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幸读到路易莎·沙因(Louisa Schein)的《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是一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中国凯里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论文。内部东方主义指的是并非以西方为主体针对东方——此处为中国——的东方主义,而是东方内部持有更多(甚至全部)文化/政治权力的一方对文化/政治权力较少(甚至没有)的一方的“东方化”客体化。除了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内部东方化”以外,少数民族自己也在按照外部的想象“东方化”自己;而少数民族妇女,作为“少数民族”这个意向的主要表演者,也在同时被同民族男性“东方化”(性别化)。
图片来源:Sohu.com
备注:
-纯粹是在用文字思考,有情绪,有偏见,谨慎阅读
-文内的东方主义为“Orientalism”、种族主义为“Racism”、性别主义为“Sexism”
-本文基于作者对本书的理解产生的思考
-推荐阅读《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
-推荐阅读《为99%的女权主义》
-欢迎留言指出错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
请客官打赏让我们继续坚持做下去吧!
-----------------------------------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与平权”,也可在微店购买产品支持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