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胡朋志教授“先秦区域治理话语的英译与传播研究——对地方典籍外译与传播的一点思考”讲座顺利举行
2022年11月2日下午,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胡朋志教授应邀莅临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带来题为“先秦区域治理话语的英译与传播研究——对地方典籍外译与传播的一点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郭国良教授主持,吸引了翻译专业众多师生的热情参与。
讲座共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胡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领衔的团队从事的四大主要研究课题:
1. 治道思想外译研究:整理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的治世思想,研究其外译与传播情况;2. 典籍外译研究:建立佛家十三经和儒家十三经汉英平行语料库,展开儒释两家典籍的英译及对外传播研究;3. 阳明学外译研究:阳明学典籍在海外的译介情况,探究其当代价值;4. 宋韵文化外译研究:梳理宋代名人作品和典籍的译介和海外传播情况(以陆游为主)。在第二部分,胡教授从越文化出发,对团队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当下,越文化相关翻译有限,仅有《国语》、《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等几个英译本。有限的参考资料给译本对比研究带来一定挑战和限制。该团队现有研究以潘文国教授的“文章翻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分析,对先秦区域治理话语的英译与传播展开研究。
基于文章翻译学的“道”(译事之难信达雅)与“器”(译文三合义体气)之分,以及传译过程中“义(意义)、体(形式要素)、气(神气与文章内脉)的三合”要求,胡教授及其团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义体气”的考察参数,如下表所示:
考虑到《国语》、《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具有主题互文性,且都包含儒家、道家、兵家等的治道思想,胡教授及其团队对这三本典籍及其英译本进行文本解读和翻译对比研究,并分析其中儒家、道家治道思想术语的分类及翻译。例如,针对某些道家治道术语,《国语》和《越绝书》存在不同的意义解释,相应产生了不同的英语表达和翻译策略。胡教授介绍的这一研究体现了文章翻译学自身建构的层次性和对典籍翻译诠释的有效性,为地方典籍外译与传播提供了宝贵启示。
在第三部分,胡教授向在座师生分享了他对于中国典籍翻译与传播的几点思考。首先,他以《庄子》为例,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典籍的外译现状,指出虽然译本数量不少,但相关研究有所欠缺,中国译者的版本对传播的贡献非常有限,且近几年受关注情况不升反降。对于这一现状,胡教授向大家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为何要走向世界?哪里是世界?传播中国的什么?如何传播中国?
针对这些问题,胡教授提出了“传播导向型翻译”概念。基于这一概念,首先,要深入探索文化之间的本质相似之处,从而找到文化传播的突破口,形成有效的文化“渗透”,并构建正向的文化体验;其次,要构建文化交融的共享空间,从而让学习者和传播受众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沉浸式感受,于无声中建立起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和信任;再次,要创造共同发展的可能路径,来解决不同文化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传播导向型翻译,实现从单向翻译转为双向对话,从一厢情愿地言说转为两情相悦地接近,从单向面对世界转为全面理解世界,从坚持普世性转为追求“和而不同”。
胡教授结合具体文本解读和译文对比分析,并加入自身经验,深入浅出地对中国典籍的英译与传播加以思考和探究,在座师生从中得到极大启迪。
文/林心怡
图/李雨飞
审校/高睿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