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血型里的大熊猫——稀有血型

CACLP CACLP体外诊断资讯 2020-01-27

什么是稀有血型?


某种血型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小于千分之一时就被定义为稀有血型。目前最新研究确认人类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36个,其中与临床相关最常见的有ABO和Rh血型系统,此外还有 MNS、Diego、Lewis等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已经被鉴定出了多达54个不同的抗原因子,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D-抗原,它是引发临床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抗原之一。

现状调查


相比于ABO 血型系统,稀有血型在人群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其人数的统计也会相对困难,在较为发达的地区记录可能会比较完善,但这也仅仅占据了极少数一部分,在相对落后、医疗水平不足的城乡统计起来就更加不便利。其次,我国民众还暂且没有意识到了解稀有血型到底有多重要,认为知道自己是ABO血型系统就可以了,大多数人感觉自己没有必要专门去检查自己是否是Rh(-)血。有少数人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就会减少献血次数,甚至拒绝献血。以上种种原因都会导致血源不足,当真正遇到急需稀有血型的时候就耽误了治疗。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达,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比如建立网站,招募稀有血型朋友,建立稀有血型站点、稀有血型间朋友圈等等,大力倡导大家互惠互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检测技术


在临床输血意义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除了一些常见血型系统外,还有许多稀有血型,若都用常规方法检查,难以检测出所有血型,极其容易出现误判血型系统,造成输血医疗事故。这绝不是随便敷衍了事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寻找一个既廉价又能让患者负担得起,还能快速检测、灵敏性和准确性高的方法。


血清学技术:是一种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来进行判断的技术。在输血中免疫性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在输血拯救生命的同时患者体内也会出现之前体内没有的血型抗原,新的抗原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此类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当再次输入相同抗原红细胞时就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进行多次输血的情况下,接受外来的抗原越多,产生不规则抗体的种类就会越多,找到相应的血液也就越困难,进而影响患者的救治以及抢救时间。大多数的稀有血型抗体都属于IgG抗体,它具有较小的分子量,Fab段间距非常短,只能结合在一个红细胞上使红细胞致敏,但不呈现可见的凝集反应,所以稀有血型抗体检测需选择以下四种方法:


(1)抗球蛋白试验(试管法):其原理是利用加入抗球蛋白试剂将致敏红细胞Fc片段与抗球蛋白的Fab片段连接产生凝集现象,这是最传统的检测方法。

(2)酶处理法:蛋白水解酶可以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减少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降低红细胞之间相互排斥力,使红细胞之间距离缩短,有利于IgG抗体与红细胞进行凝集。

(3)聚凝胺法:聚凝胺是高价阳离子聚合体,在溶液中形成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相邻红细胞距离拉近,呈现出非特异性可逆的凝集,当加入带有负电荷的重悬液后,可以结合聚凝胺的正电荷,使聚凝胺引起的凝集散开,从而判断是否存在IgG不规则抗体。

(4)微住凝胶法:红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在凝胶中进行,如果二者相对应则形成特异性的大分子物质,离心后不能通过凝胶孔而滞留在凝胶表面或凝胶中,未结合的红细胞通过微柱凝胶分子筛孔沉积到凝胶底部。


不规则抗体对输血影响


在临床上,通常将除了抗-A、抗-B之外的其他血型抗体称做不规则抗体。利用血清学技术进行检测有利于发现稀有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研究表明,1000例患者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5%,而且大多数患者是妊娠女性,因此在紧急情况下输血时,尤其对象是女性,更要采取不规则抗体的检测,防止输血不良反应危险发生。在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症研究中表明:Rh阴性孕妇产生的抗-D抗体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具有免疫性抗体的孕妇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因而对此类孕产妇更应该进行产前预防检查,输血前更要重视相容性试验,以此来防止再次妊娠时产生的抗体带来的风险。

稀有血型的供应保障和措施


对于自身,应积极主动献血,扩充稀有血型库,树立正确的互助意识。不仅可以在危急时刻自救,还可以在他人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积极倡导拥有稀有血型的人献血,宣传输血知识,耐心解释充实稀有血型库的益处。只有在他人紧急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自己受到危险的时候才能及时受到他人的帮助。


对于当地政府等单位,应该经常联系公益组织开展稀有血型检测活动,作为公共事业的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把充实完善稀有血型库的工作放到首位。积极组织献血动员工作,鼓励大家自发走进医院检测血型,让公民了解认识稀有血型,树立正确的献血和输血观念。


对于医院方面,在公开输血价格的同时,对正常的供血流程进行公示,这样才能让患者家属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快速抉择。若患者急需进行手术,而必须进行输血,则鼓励患者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若不符合自体输血的指征,则动员患者家属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但近期统计数据表明,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间输血极易引起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死率高达90%,所以应尽量避免直系亲属间的输血。在血液输注之前要对血液进行辐照灭活淋巴细胞,从而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对于血站方面,要积极开展筛查工作,各个采血站点对疑似稀有血型人群进行免费检测,确定是否为稀有血型;定期宣传爱心活动、无偿献血知识,鼓励他们走进稀有血型库团队中;对稀有血型亲属进行无偿检测,这样就会提高稀有血型检出率;号召当地稀有血型人群登记成为无偿志愿献血者,定期进行回访,在重要节日送上温馨礼物和祝福,定期举办联谊活动,让稀有血型献血者感到温暖,更加积极扩大献血队伍。同时还要保证稀有血型献血者不流失,继续从多渠道拓宽献血队伍,有效保证血液供应工作。


对于研究人员,近期有研究学者尝试通过人造血来解决稀有血型困境,从事干细胞研究的学者将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为成熟红细胞,这条途径有可能从医学角度解决稀有血型配血难、输血难的困境。


文字整理:天蝎


— THE   END—

 声明:

本公众号“CACLP体外诊断资讯”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826699172】。

本公众号“CACLP体外诊断资讯”所发表内容未注明来源的,系本号原创发表,任何个人、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文首位置注明转自“CACLP体外诊断资讯”,并注明作者。

 声明:

推 荐 阅 读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汇总!

►盘点三大凝血巨头产品

►2019 POCT行业专题报告

►基因检测的最全市场应用(附44项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喜欢,就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