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门外说书007 想在秦汉停一会儿

罗不特 随读随写 2019-04-10



前篇 辛德勇“《三国志》本名《国志》说”质疑 谢谢各位老师和朋友鼓励


《族属的考古》,[英]希安·琼斯著,陈淳、沈辛成译,上海古籍2017.4

拿到书后,才知道这是“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的一种。其他四种分别是伦福儒和巴恩合作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戈登·威利的《秘鲁维鲁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态》,艾尔曼·塞维斯的《国家与文明的起源》,肯特弗兰·纳利《圭拉那魁兹:墨西哥瓦哈卡的古代期觅食与早期农业》。据刘庆柱先生在“译丛”总序中的介绍,这五本书“堪称在世界考古学范围内的相关学术领域的重要著作,其内容涉及考古学学科综述、聚落考古、农业起源、文明探源、民族身份考古等五个方面,涵盖了当今世界考古最为重要、最为关注、最为前沿的学术问题”。


这本书的“敌人”是“考古学文化”,而考古学文化仍然是一个中国考古研究范式中的一个关键分析单位。陈淳在《译后记》中指出,考古学文化概念有三个特点:一是用来分界,构成文化区;二是认为考古学文化内部是同质性的实体;三是认为这种同质性是历史传承或传播接触的产物,而物质文化的差异和不连续是由于社群之间沟通不畅。也就是说,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往往在考古学文化与族群之间划等号,认为两者存在对应关系。


然而,人类学的族属理论对此持怀疑态度——“用文化来定义社群,犹如用语言来建立族群认同一样,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构建”。“现在我们意识到,物质文化的多样性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除了族群差异之外,它们还可能反映了时空、生态环境、性别身份、可获资源、当地手工业生产和装饰传统、贸易方式、地位竞争、性别身份、群体间通婚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且,过去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学“已经从物质文化表面的分析转向更深层次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探讨”。

 

《纽约无人是客》,沈辛成著,中西书局2017.5

沈辛成是《族属的考古》的译者,也是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有个副标题:一本37.5℃的博物馆地图。——这样一来,大概就不会把它误以为一本散文集了。


首先读了《你这个种族主义者》,很喜欢这样直白、直接的陈述,确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种族歧视”的言行到了大洋彼岸就无所遁形了,赤裸裸一览无遗。由此,本书就与坊间的旅游导览手册拉开了一点距离,“其中有些是我在纽约和美国其他城市的见闻,有些是我当下或过去的研究课题”。当然,仍葆有攻略的价值:作者把纽约四十多座博物馆按照建筑、藏品、参观的趣味分等排序,让我这样尚未去过Big Apple的人也能开开眼。

 

《仪礼丧服服叙变除图释》,徐渊撰,中华书局2017.4

看了前言、后记和序篇,不由得不佩服。把常人望而生畏的经学研究(先秦丧服服叙和服制)图表化,明了可读,便于查索,实在是功德无量。

 

《秦汉帝国》,[日]西嶋定生著,顾姗姗译,社科文献2017.4

相当精彩的秦汉史通俗读物,不愧大家手笔。为此专门读了好几种跟秦汉史有关的著作,写了一篇读后感。个人感觉本书对二十等爵制的分析、对儒学变成国教的考察,让人拍案,颇受启发。把秦汉史放在东亚世界来观察,是日本学者研治中国史的本国立场的体现,也是东洋史的一大特色。对大陆读者来说,这本书翻译得太迟了,现在也只能用later better than never来自我安慰了。


出于精益求精,提两个意见供出版方考虑:1.排版似乎还可优化,图片效果差强人意,如有办法解决,应改进;2.参考书目部分错误稍多(作者对参考书目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劳幹(误作劳干)、孙毓棠(误作孙毓堂)、徐苹芳(误作徐萍芳)等。

 

《文书行政的汉帝国》,[日]冨谷至著,刘恒武、孔李波译,江苏人民2013.9

前两年看过同一作者的《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印象颇深:原来木简竹简里面藏着那么多有意思的学问。那是一本普及读物,但写得真是好看。连同上面介绍的《秦汉帝国》,不得不说,日本的优秀学者真的很愿意、而且有能力为读者贡献通俗读物,在这方面中国学界好像还是差了一大截。


按照作者的定位,《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其实是“書記の文化史”,而《文书行政的汉帝国》属于“書記の政治制度史”。大体翻阅了一遍,感觉还是很有收获。比如说“以亭行”和“以邮行”的区别,比如如何解释“十里一亭”和“十亭一乡”的矛盾,比如简牍长短的意义。举一个具体一点的例子,《论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被当作儒家愚民思想而大遭挞伐(当然我一点都不懂、也不喜欢什么国学和所谓新儒家)。如果回到历史,特别是本书所指出的,在文书行政面向官吏而不是民众的条件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大意是:有什么不能做的、禁止做的,就得告诉民众,让他们知道,没有明文禁止、不让做的,就任其自然。


当然本书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秦汉帝国处在一个以简牍传送政情的时代,而简牍这种文书材料有它的独特性,作者称之为“视觉简牍”,就不是拘于内容来考察,而是从它的形态和功能来考察文书行政。


作者指出,公元2世纪初蔡伦改进了纸张制造的工艺,由此开始了漫长的纸张取代简牍的过程。东汉末年,简牍书册还相当普遍,直到4世纪初书籍基本上用纸张书写。也就是说,纸与简牍并行的年代持续了两百多年。作者认为,册书简牍消失于东汉末年,而随着书写材料的演变,汉代文书帝国走向终结。这两者是否存在作者所说的对应和因果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作者提出这个问题,展示出本书的议题背后的视野和旨趣。


附带说一句,在中西书局微信公众号看到童岭兄主编的“中国中古学术思想书系”第一辑第二种即是冨谷至先生的《汉简语汇考证》,这是他在《文书行政的汉帝国》跋文里预告的,不禁为之一叹。


末了,说两个瑕疵,一是“公诸于众”(应作“公之于众”),一是把“夏鼐”写作“夏鼎”,前者出现了很多次,后者就我印象所及就有两处。

 

《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北师大2016.6

光读罗志田教授的长序,就很有收获。“徐中舒、蒙文通二先生都曾说过,川大历史系培养出的学生,吴天墀是最好的。”


作者最关注的是宋史和四川史,加上他为纪念刘咸炘、蒙文通、徐中舒三位大儒而写的文章,大概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惊雷十年梦未醒:档案中的晚清史事与人物》,孔祥吉著,广东人民2017.4

都是考据文章,爽利。什么光绪皇帝的岳父、鲁迅的祖父、国学大师杨守敬、义和团的庐山真面目、辛亥革命前后的朱启钤与北京、不一样的李鸿章……

具体目录,有兴趣者可查豆瓣。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韩策著,社科文献2017.5

在朋友圈读到尚小明教授写的序。对自己指导的学生不吝揄扬、鼓励,让人大为感动。当然这也是一种自信。


读了绪论和结语,大体了解本书的旨趣和贡献。一是讨论清末的科举制改革,“既往研究更多侧重于督抚方面,在中枢、礼部、翰林院方面相对薄弱”,于是本书从科考新章、开进士馆两条脉络展开论述,对科举改革的过程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观察,而不像其他很多论著那样侧重阐发废科举的影响;二是对科举考试活生生的参与者有所关注,并尽力描摹了最后的进士群体的浮沉进退与流风遗韵,认为他们“在科举废除后既未明显地边缘化,也未笼统地出路更宽”。

 

《政变时期的八股》,卜永坚、徐世博主编,(香港)中华书局2017.4

卜永坚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老师,徐世博兄于2016年取得博士学位。师生合编的这部书副标题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会试试卷分析。


本书是“中国科举制度”课的教育与学习成果。分两部分:一是对1898年戊戌科会试“头场首艺”试题的分析,要求标点、分段、注释;二是八股文写作练习。当然附有指导教师的批改意见。


大学毕业这么多年,我时常反省的一点是,本科教育“训练”太少。读书、写作、翻译、古文句读等,都应是必备的练习,而且要有足够的量,才可能养成一个合格的史学从业者。


从这个意义说,参与本书计划的35位同学是很幸运的,翻到该书最后各位同学的自我介绍,也很有意思。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界译介日本“中国研究”文献目录简编》,马军编纂,上海书店2015.9

杨国强教授作序。所谓“中国研究”,不只是学术研究,还包括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探查。


《凡例》第一条“收录范围”说得很明确:本目录收录了约2000条中国人士研究、翻译、评论、介绍和辑校日本“中国研究”的文献条目,该文献应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3日首次用中文出版、刊印的专著、译著、论文、文章或一文等。


本编或不免有遗漏,但查阅很便利,因末尾附有人名索引。

 

《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黄达远、袁剑主编,三联书店2017.5

对拉铁摩尔了解太少,本书正好可以拿来补课。

 

《吴清源回忆录》,陈翰希译,后浪出品,2017.5

几乎一口气在火车上读完的。翻译得好,文字朴素清朗。吴清源之于我,就是一个符号。原来以为他是棋神,读了这书才知道,除了迷围棋,他还“迷信”——对宗教信仰极虔诚。转念一想,也不奇怪,甚至就应该这样,如果没有这种沉潜和专注,吴清源怎么会是吴清源呢。


好多年前放暑假的时候,在家看电视,有时候就看围棋比赛解说,记得贵州台和央视体育频道有这节目,但终究还是没学会下围棋。后来也看了一点点棋谱,再后来,略微知道一点新布局的故事。原以为是吴清源一个人的天才,现在知道了其实主要是吴清源和木谷实两人带来的“新布局的青春”,毕竟“围棋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艺术”。从小目定式到三三、星、天元这种布局,其实反映的是视野的改变、观念的改变。从这里面深入下去,可以得到很多启迪。的确,围棋成了一种道,里面是有智慧的。



~~谢谢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