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泉先生年谱

李涵 鲁西奇 编 随读随写 2019-04-10

石泉先生


石泉先生年谱


1918年(民国七年)1月17日

生于北京。取名刘適,字蘧孙。祖籍安徽贵池。曾祖刘瑞芬,字芝田,晚清历官苏淞太道、江西按察使、江西布政使、署理江西巡抚、出使英俄等国大臣、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广东巡抚等职。祖世琛,一名霖雨,号润卿,贡生,捐为三品衔候选郎中。父诒善,字季若,民国时曾任职国民政府财政部。母淮安钱氏。適为其父母之第二子。后过继给六叔祖刘世瑗(字蘧卿,贡生,捐为候补同知;继室张仁会为张之洞之女)为嗣孙。

 

1923年

  入家馆,读古书两年多。

1925年秋—1928年夏

  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受新式教育。

1929年冬—1932年夏

  南下上海,入华华中学和附属小学,读完高小和初中一年级。

1932年秋—1935年夏

回北平,相继入成城中学(1932年下半年)、精业中学(1933年上半年)、北平市立第四中学(1933年秋—1935年夏)。读完初中。

 

1935年秋—1937年夏

在北平汇文中学读高中一、二年级。其中,1937年6月6日至7月25日,参加在西苑举办的北平市学生军训(主持军训之副总队长为何基沣),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军训结束离营后三天,北平沦陷。

1937年秋—1938年秋

在北平育英中学读高中三年级。

 

1938年9月—1941年1月

在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读书。相继师从洪业(煨莲)、陆志韦、聂崇岐、翁独健等先生,并得识时为研究生的侯仁之先生。参加燕京大学抗日团体Saturday Group,为负责人之一;自1939年3月起,参加燕京大学基督教“牛津团契”运动,亦为负责人之一。

 

1941年2月—1942年8月

1941年2月,离开北平,经上海入内地,相继在福建、江西工作了一年半,特别是在江西豫章中学(时流亡在赣南兴国县)任教一年。

 

1942年9月—1944年7月

1942年9月,流亡成都的燕京大学重建,回校复学。相继师从郑德坤、徐中舒、陈寅恪等先生。1944年春,在徐中舒先生指导下撰写本科毕业论文,题为《春秋吴师入郢地名新释》。1944年6月,获学士学位。继续参加成都燕大“基督教团契”及“牛津团契”运动,为负责人之一;1942年12月,在成都燕大恢复Saturday Group的组织活动,为负责人之一;1944年7月,在成都燕大成立Creative Team(创社,简称“C.T”,是燕大民主学运的核心团体之一),为负责人之一。

 

1944年9月——1948年8月

相继在成都、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导师陈寅恪教授。其中,1945年1月至9月间兼任陈寅恪先生助手,并于1945年9月陪侍陈先生由成都赴昆明(陈先生复由昆明转机赴英国治疗眼疾)。硕士学位论文题为《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之中国政局》,乃陈寅恪先生所指导学位论文中惟一属于中国近代史领域者。论文选题之初步确定在1944年冬,此后即逐步搜集史料,着手准备;然因抗战胜利、复员北平等原因,至1947年春,方正式撰写。历时年余,至1948年夏完成。1993年复得原文后,略事清缮,由三联书店于1997年出版,改题为《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1947年夏,Creative Team(创社)并入“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联”,共青团的前身之一),转为“民联”成员。1947年7月,与缪希相(李涵)结婚。


石泉、李涵夫妇

 

1948年8月—12月

因参加民主运动,遭国民党政府之“8·19”点名拘捕,得师友相助,脱身离校,进入华北解放区,入时在正定县的华北大学一部十三班(政治班)学习。改名“石泉”。

 

1949年1月—1954年1月

参加接管北平工作,相继任北平市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军管联络员(1949年2月至5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科长(1949年5月至10月),教育部高教司副科长、科长、秘书(1949年11月至1952年12月),高教部教学指导司研究员(1953年1月至1954年1月)。1951年3月,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属教育部支会,历任小组长、支会干事。1951年9月至12月,参加安徽省阜阳县回溜区“土改”工作队。

 

1954年

2月,由高教部调到武汉大学历史系工作,任讲师。4月,即开始讲授“宋辽金元史”;8月,编成《隋唐五代两宋讲授提纲》,下半年讲授“隋唐五代史”。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直属武汉市小组组长(1954年6月)、民进武汉市分会筹备委员会组织处副主任(1954年12月)。


武汉大学

 

1955年

  撰写《古郢都、江陵故址考》(第一稿),次年在校内学术讨论会和湖北省历史学会年会上(第二稿)提出讨论。

1956年

春,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次年春又讲了一次)。

1957年

3月,收到宜城县文化馆《调查古“皇城”的初步情况报告》,写成《古郢都、江陵故址考》第三稿。担任民进武汉市委会秘书长(1954年2月—1958年9月)。

 

1958年

“拔白旗”批判了他的中国近代史观点。他认为中国近代史的禁区太多,自己又不愿作违心之论,从此不再讲授“中国近代史”。3月,女儿石莹出生。9月,担任民进武汉市委会委员(至1966年5月)。

 

1959年

  撰写《绿林故址考》(1961年9月发表在《江汉学报》1961年第1期)、《古竟陵城故址新探》(后发表于《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二文。


1961年

确定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秋,开始讲授“中国历史地理专题”,并编写了部分讲义,不久即逢“四清”、“文革”,停开此课;直到1981年后,才又重开此课。冬,赴宜城进行实地考察和民间访问。修订《古郢都、江陵故址新探》(第四稿)。

 

1962年

  撰写《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初考》(发表于《江汉学报》1963年第2期)。6月,担任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委员(第四届,至1966年5月)。


1963年

开设《史学名著选读》(至1966年上半年,连续讲授了四年),相继以《汉书》、《三国志》、《史记》与《资治通鉴》为主。针对黄盛璋先生《关于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及其相关问题》(《江汉学报》1963年第9期)的辩驳,撰写《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后发表于《文史》第6辑)。

 

1964—1965年

致力于古郢都、江陵城之相关问题的探索,撰写《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县故址新探》初稿,修订《古沮漳二水及郢都、江陵城故址新探》(第五稿)。开始探讨古云梦泽问题。1965年2月至6月,在湖北省政治学校学习。

 

1966—1972年

1969年春夏间,在“文化大革命”的间隙期间,相继撰写《古云梦泽故址新探》、《古巫、巴、黔中故址新探》、《六朝时期南平、天门、宜都、建平四郡地望新探——附吴、蜀“夷陵之战”地理考辨》及《古夏口地望考》等论文的详细提纲(后两篇未全部完成)。1969的秋,赴襄阳“政治野营”(至1970年夏)。1970年夏至1972年秋,在沙洋武大分校“劳动锻炼”,科研工作完全中断。1972年10月,回到武汉大学历史系。12月底,即恢复了研究工作。

 

1973—1975年

1973年初,重新担任一些教学工作。1973年春,为湖北省考古训练班(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大学历史系合办)讲授“湖北古代地理”,编撰《湖北古代地理概述》讲义。与历史系学生一起去襄阳县邓城遗址参加湖北省博物馆主持的春秋战国墓葬考古发掘工作,撰写《古邓国、邓县考》初稿(后发表于《江汉论坛》1980年第3期)。修订《古郢都、江陵故址新探》第六稿。1974—1975年,受“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干扰,科研工作又陷入停顿。1975年冬,开始与武汉水电学院协作编写《中国水利史稿》,主要是帮助解决有关历史与历史地理方面的疑难问题,并审阅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1976—1977年

与安徽蚌埠淮河流域规划办公室“淮河史编写组”协作编写《淮河史话》,撰写《关于芍陂(安丰塘)和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始建问题的一些看法》(提供给淮河流域规划办公室《淮河史话》编写组,供内部讨论之用,后刊于“《安徽水利志》编辑室”编选之《芍陂水利史论文集》,1987年11月)及《古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境考辨》(后刊于河南省水利史志编纂办公室编《河南水利史料》1988年第1期)二文。

 

1978年

  讲授“中国历史文选”;5月,晋升为副教授。撰写《古云梦泽故址新探》初稿。担任民进武汉市委会工作组成员(3月,至1980年2月)。兼任湖北省地理学会理事。


1979年

讲授“古代荆楚地理专题”;撰写《先秦至汉初“云梦”地望探源》(后收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主编《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发表《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文史》第6辑)等论文。担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至1984年);兼任湖北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至1986年5月)。12月,担任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常委(第五、六届,至1985年4月)。

 

1980年

春,赴襄阳、宜城、南漳三县(以宜城为重点)进行野外考察。结合考察所得,撰写、修订《齐梁以前古沮漳二水及荆山、景山、临沮、漳乡、当阳、麦城、枝江故址新探》、《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县故址新探——兼论楚皇城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5月,晋升为教授。发表《古竟陵城故址新探》(《江汉考古》创刊号,1980年4月)、《古邓国、邓县考》(《江汉论坛》1980年第3期)。5月,晋升为教授。担任民进武汉市委会常委(2月,至1984年6月)。

 

1981年

获准担任中国古代史专业历史地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重新开设“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课程,编成《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讲义》,油印发给学生。发表《关于“江”和“长江”在历史上的名称与地位的变化问题》(《地名知识》1981年第2、3期)。在武汉成立“湖北省楚史研究会”(后改名“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任理事长。

 

1982年

1月,招收硕士研究生两名(张国雄、侯甬坚)。开设“历史地理专业史料学”(面向研究生)课程(1987、1992、1995年各讲授过一次);发表《齐梁以前古沮漳源流新探》(《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2期)、《楚都丹阳地望新探》(与徐德宽合作,《江汉论坛》1982年第3期)。秋,为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办的“地方志编写人员培训班”讲授“史料学”。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1983年

秋,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硕士点。11月,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第七届中央委员(后历任第八、九届中央委员,至1998年6月)。

 

1984年

发表《楚都何时迁郢》(《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宋元木渠考》(与王克陵合作,《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创办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并担任主任;硕士研究生张国雄、侯甬坚毕业(论文题目分别是《江汉平原垸田之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地理分析》、《丹江通道的历史地理考察》,答辩时间分别为1984年12月、1985年1月)。6月,担任民进武汉市委会主任委员(至1988年1月)。

 

1985年

2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第二届,至1992年6月)。发表《楚都丹阳及古荆山在丹淅附近补证》(《江汉论坛》1985年第12期);硕士研究生徐少华毕业(7月答辩,论文题为《西周至春秋时期南阳盆地、随枣走廊地区诸侯国历史地理分析》)。4月,担任政协武汉市委员会(第六届)副主席(至1988年3月)。接待日本政府文部省派遣的访华团,就考察中国古代遗址问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西东大学亚洲学系蒲百瑞(B.B.Blakeley)教授建立起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女儿石莹与赵兴中结婚。

 

1986年

1月,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第七届中央常委(后历任第八、九届中央常委,至1998年6月)。9月,建立历史地理学博士点,是国务院第二批审批的博士点授权单位,获准担任博士生导师。12月,担任民进湖北省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至1988年2月)

 

1987年

3—5月,应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之邀,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访问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西东、加州(柏克莱)等大学,作有关楚史和荆楚历史地理的学术报告数场,并出席美国“亚洲学会”第39届年会(波士顿)。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张国雄、徐少华、陈伟)。发表《史料学简介》(收入武汉大学主编《思维·空间·切入点》,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88

2月,担任民进湖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届,后续任第二届主任委员)。3月,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4月,担任政协湖北省委员会(第六届)常委。10月,专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宜城县沿革考辨——兼论楚皇城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11月,发起、组织并主持召开“楚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武汉—荆州—宜城),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1989

4月,担任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后续任第七届副主席)。6月,硕士研究生晏昌贵、梅莉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淮北汝颍地区诸侯国历史地理分析》、《洞庭湖区垸田经济的历史地理分析》)。发表论文《春秋“百濮”地望新探》(唐嘉弘主编《先秦史论集——徐中舒教授八十诞辰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秦赵长平之战与邯保卫战的历史教益》(河北省历史学会编《赵国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及回忆文章《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与李涵合写,收入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追忆先师寅恪先生》(刊《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90年

整理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后刊于王永兴主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1月,出席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国际中国历史地理讨论会”,为谭其骧先生庆祝八十寿辰,在会上作了题为《古云梦“跨江南北”说辨误》的报告,受到欢迎。兼任“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1993年起任副会长)。外孙女赵妍出生。

 

1991年

10月,硕士研究生王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论文题为《上古至春秋时期巴人、巴文化的分布与巴楚关系》)。开始主持编纂《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1992年

6、10月,博士研究生徐少华、陈伟、张国雄相继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分别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南阳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区历史地理与文化》、《楚“东国”地理研究》与《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研究》)。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时期荆楚地理新探”(1995年底完成)。12月,获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

1月,兼任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3月,担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至1998年3月)。主持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托项目“丹江口库区历史地理调查与研究”(1997年10月完成)。

 

1994年

9月,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发言。原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改建为历史地理研究所,担任所长。发表《汉魏六朝华容云梦泽(巴丘湖)故址新探》(王永兴主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我的治学道路与方法》(收入张艳国主编《史学家自述——我的史学观》,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1995年

10月,率政协湖北省委员会代表团成功访问香港、澳门(担任团长)。12月,专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甲午战争前三十年间政局概观》(《燕京学报》新一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古夏水源流新证》(与鲁西奇合写,《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博士研究生鲁西奇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汉魏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地名移位之探究》)。

 

1996年

 1月,专著《古云梦泽研究》(与蔡述明合著)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之《楚国历史文化辞典》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楚都研究”(2000年完成)。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历史地理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题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两点体会”的大会发言。发表论文《古湘、资、沅、澧源流新探》(与鲁西奇合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4期)。博士研究生晏昌贵、李步嘉相继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分别为《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考察》、《汉末魏晋南朝江陵城历史地理考补》)。

 

1997年

5月,民进湖北省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因年事已高,辞去民进湖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改任名誉主委。专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由三联书店出版。11月,主编之《楚国历史文化辞典》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三等奖”。主持武汉市政府委托项目“武汉市历史地理研究”(2001年完成)。博士研究生陈再勤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边境地带蛮族的地理考察: 西阳蛮、大阳蛮、南雍州蛮研究》)。

 

1998年

1月6日,武汉大学为石泉教授八十寿辰举办了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湖北省政协有关领导、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民进湖北省委会主任、民进武汉市委会主任、武大党委书记任心廉、校长侯杰昌等,历史系党总支书记王秀华、历史系主任冻国栋以及他的老友和弟子、历史系部分教师等70余人,参加了庆祝会,对他的各方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1月,离休(仍任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12月,专著《古云梦泽研究》(与蔡述明合著)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博士研究生王红星、杨果相继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分别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理研究》、《宋代两湖平原堤防与镇市的地理考察》)。

 

1999年

11月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先师寅恪先生治学思路与方法之追忆(补充二则)》的发言(后刊于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撰写《“赤壁之战”地理新探》一文(此后两三年间,一直撰写、修改此文,直到2002年底,才完成定稿)。

 

2000年

发表论文《古夏口城地望新探》(《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001年

11月,专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荣誉奖”。博士研究生袁为鹏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清末汉阳铁厂布局研究》)。

 

2002—2003年

整理、修改旧稿,编集《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及《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增订本)》。

 

2004年

1月,专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5月,《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增订本)》由台湾高文出版社出版。9月,获评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开始编集《石泉文集》。

 

2005年

  5月4日,因病辞世,享年88岁。                                         

                            (李涵、鲁西奇编)

 

【悦读】

鲁西奇:在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发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