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艾兰《湮没的思想》序
来个开胃菜,以示120同庆(大家去转辛神的,转他一个120万加):
艾兰《湮没的思想》序
李学勤
2009年初,我应约为商务印书馆《艾兰文集》写一“总序”,在那篇小序之末,我说到:“听说艾兰教授正在酝酿一部新著,希望问世后即付翻译,更快地同中国广大读者见面。”现在这一期望终于实现了,就是作为《艾兰文集》之五的新书《湮没的思想》。
实际上,艾兰教授在准备这部新作的几年过程中间,并没有向我或其他有关友人透露过书的主题和要旨,但我们从她这段时候学术活动的范围,以及一系列演讲的内容,已经猜测到会与中国近年出现的竹简的研究有密切关联。果然,《湮没的思想》一书的副标题是“出土竹简中的禅让传说与理想政制”,这是一部以新公布的战国竹简书籍为主要依据的学术专著。
熟悉艾兰教授的读者都知道,她早年的作品是以中国传世文献为主要对象,同时结合甲骨文、青铜器的考察研究。例如《艾兰文集》之一的《龟之谜》,更多是以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去探索商代的“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而《文集》之二、之三《世袭与禅让》、《水之道与德之端》,侧重于传世经子典籍的地方便更多些。她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及美国达慕思大学长期讲授的课程,也大多关系中国传世典籍的研究。
自90年代以来,有几批非常重要的战国竹简典籍发现,成为学术界的大事。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等等,都吸引了中外学者的注意,陆续蔚为显学。艾兰教授是最早关注这些发现的外国专家,她不仅及时认识到这些发现的重要性,而且把握时机,直接组织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最值得称道的,是1998 年于郭店简刚刚公布之际,在达慕思大学便召开了有中外学者共同参加的研讨会。有关合作后来还一直延续和扩大,举行了很多国际会议,印行了种种专著和论文集。这不但是对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对于中外学术交流也有非常有价值的推动作用。艾兰教授在这样的工作中间,深入研索新出现的竹简典籍,《湮没的思想》这部书正是她努力的成果。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湮没的思想》,我想大胆地在这里提出三点建议,供大家参取。
首先,我建议关注这部书的各位,先去看一下作为本书先驱的《艾兰文集》之二《世袭与禅让》。《世袭与禅让》是她早年的专著,通过中国传世典籍里存在的传说,特别是有关尧舜的种种记载,去探寻其间蕴藏的历史奥秘。就这一点来讲,《湮没的思想》似乎只是《世袭与禅让》的续篇,仅仅是在引用史料上扩大到了竹简典籍,然而必须指出,《湮没的思想》并不是《世袭与禅让》的直接继续,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简单延展,而是在理论方面有其显著的发展和完善。看到这些进步,不难体会艾兰教授这些年来投入多么大的思考精力。
其次,我建议读者在看过这部书的“导论”之后,不妨先跳跃一下,接着去读书的第八章,包括“竹简”和“政治理论”两节。这一章作者虽然称之为“余论”,实际是全书不可缺少的理论性的概括与引申,由之还可以体会艾兰教授是怎样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做出综合和前瞻,从而在书的各个具体部分提出种种重要的历史问题的,又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给予她自己的回答。
再有,我建议《湮没的思想》中译本的读者,请不要忽略书中各篇竹简的英语译文。大家知道,像战国竹简典籍这样的文献,要去整理、写定和注解,已经是非常不易,将简文用今天通行的汉语译出,又是何等困难,何况是要转译为英语?对原文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没有很好的理解,哪里谈得到正确的翻译?大家细看艾兰教授对简文的翻译,广泛吸取了中外学者有关的意见,加以折中融会而达到自己的见解,颇有精微之处,值得大家仔细吟味。
今年,也就是2016年,艾兰教授将自达慕思大学退休。最近,在德国爱尔兰根关于清华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许多中外学者纪念和感谢艾兰教授的学术贡献。我们当然知道,像艾兰教授这样的学者,她的学术思维和工作是不会休止的。让我们再次期待艾兰教授有更多的新作于不久的将来问世。
2016年6月24日
于北京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