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仇鹿鸣《读闲书》出版

随读随写 2019-04-10

《读闲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相信很快就能读到啦。

封面是机密,不过暂时可参考《历史的那一幕》脑补~


《读闲书》后记

仇鹿鸣

    

这本小书收入的是我近年来撰写的部分学术随笔。坦率地说,对我而言,这是一本“意外之书”。尽管我的老师辈中很多人擅长用两支笔写作,同时面向专业读者与一般公众发言,不过我自忖没有这样的精力与才分,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念想。同时,以我稍显保守的认知,一直觉得学者职业的本分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工作。因此,收入本书的大部分文章所以能够问世,首先要感谢陆灏先生在主持《上海书评》期间的督促与鼓励,让我有不少机会体验到在周一中午截稿之前,交出当周文稿的惊险与刺激。当然也要感谢王荣鑫、王晚舟两兄的盛情,使这本小书有机会付梓。

 

尽管文字相对随意,不过写作的态度是认真的,我很早就意识到这类文字的读者要比论文多得多。特别是在光华楼电梯的上上下下时,若被师长们问及前日报端所作某文,总难免有些困窘。我倒不是说学者不应该进行稍具公共性的写作,事实上,二十年来《读书》、《书城》、《上海书评》等读物也一直伴随着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只是自己从教十年来,越来越感受到学术有些过于热闹了,大量会议、演讲、出版带来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毋庸讳言,支撑这种繁荣的是各个层级学术资助的大幅增加,但同时也将学术工作表格化与规制化了。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发达,也大大推动了学术议题的公众化,但这种热闹是否有助于推动学问本身的进展,至少在我心中仍存有疑问。与不少老师辈时常怀念八十年代的热闹不同,我一直觉得1990年代以来“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现”的变化是向常态的一种复归。近年来,这种常态又受到上文言及各种“热闹”的冲击,长远来看,对于学术研究利弊究竟如何,虽很难断言,但作为体制内的受益者,保持适当的自省或许仍有必要。

 

收入本书的各篇文章,除了少数几篇做了一些增补,大部分仅做了文字上的增润,订正了若干明显的讹误,其余大体一仍其旧。其中三篇谈石刻研究方法的文字,因写于不同的时间,内容略有重复,还请读者见谅。《读闲书》这个书名是我自己的主张,或许有些文不对题,因为书中的多数文章仍在我专业研究的范围内。起这个书名,主要是因为我自小就被父母、老师认为是一个喜欢读闲书的小孩。我并不太能确定“读闲书”是不是沪语中特有的成词,不过由于上海话中“闲”与“害”谐音,记得还比较小的时候,当父母抱怨我在读闲书上花费了太多时间的时候,我还曾一脸茫然地问过父亲,我读的书虽然和功课无关,但谈不上有害吧,当然父亲后来笑着跟我解释了原委。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已开始感受到课业负担及升学竞争带来的压力,这使得读闲书这个爱好显得有些灰色,它当然远谈不上“有害”,但似乎不如学一些更加光鲜的才艺或多做几张卷子来得实在。

 

感谢父母从小到大的宽容,一直允许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爱好,支配业余时间,我至今仍怀念每年寒暑假跟父亲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的日子,尽管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图书馆实在没太多像样的书。正是这种宽容使我在历次升学表格的特长一栏中都能心安理得地填上一个大大的“无”字,因为在很多教育制度的设计者眼中“阅读”从来都不能算是一种特长。正如当下不能变现为论文脚注的阅读,似乎也正在变成一种奢侈。



目录 

1、复数的上官婉儿

2、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四个保母

3、上官婉儿墓志悬测

4、题有剩义的上官婉儿墓志 

5、安史之乱的另一面

6、一位“贰臣”的生命史

7、聂隐娘时代的魏博 

8、未完成的转型:从金石学到石刻研究刍议

9、读者还是观众:石刻景观与中国中古政治

10、言词内外:碑的社会史研究试笔 

11、《东晋门阀政治》重读随记

12、作为学术事件的《怀柔远人》

13、书生金应熙

14、冷战中的南非和古巴 

15、读经已死,经典教育万岁

16、今月曾经照古人:河洛考察散记

17、“走进”与“走出”博士论文     (点击可读)

附录:仇鹿鸣谈中古士族社会(彭珊珊采访) 

后记


【封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