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了18年,这篇硕士论文终于出版了

歴史之島 2021-12-27


后记
 
阮清华
 
    这是一篇迟交了整整1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尽管我没有拿到硕士学位,也不打算以此再去申请学位,但我仍然要特别感谢导师和母校的宽容。
    18年前那个乍暖还寒的4月,我当时工作的北方小城依然寒气逼人,道路两旁光秃秃的白杨树高高挺立,凌厉而倔强地伸向高空,满世界一片萧条景象。经过二十多个小时乘坐汽车、火车的长途跋涉,满怀期待与忐忑,我第一次来到了上海。说实话,我此前对上海的印象,完全来自影视作品,知道上海号称“十里洋场”,是一个高楼林立、流光溢彩的花花世界,但甫一走出上海火车站,我就被深深地震惊了。不是惊异于她的现代和伟岸,恰恰是那种熟悉而陌生的脏乱和破败——位于闸北的上海火车站及周边道路和房屋,均一派老旧低沉的样子,杂乱无序,毫无美感;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各种吆喝声,与我熟悉的长沙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或者信阳火车站,并无不同,甚至尚有不及。我在火车站周围转了好久,才找到明珠轻轨线(三号线),再次上了“火车”,这也是我第一次坐地铁(因我第一次看到“火车”在空中跑,我就称之为天铁,后来被同学嘲笑了好久)。轻轨风驰电掣地驶出火车站,驰骋于都市森林之中,新鲜感才开始扑面而来,眼中的上海终于与我想象中的上海有一点点重合了。轻轨终点站江湾站旁边就是复旦大学,校园里香樟树已经开始冒新芽,更显苍郁;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别有一番风味。校园整洁、静雅,朴实而不失大气,矜持中带着点骄傲,这是我喜欢的样子,也是我想要的校园。可惜当时是差额面试,而我的成绩不上不下,随时可能被刷掉,因而我无心欣赏美景,也来不及思考未来,担心依旧,忐忑不止。
    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我!2002年8月,我辞掉工作,卷起铺盖,身无长物地再次踏上了寻梦之旅。我在这个兵工厂子弟中学工作了三年,最后几个月还是在油印室度过的,每个月400多元的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端的基本生存需要;除了铺盖,我一无所有,因而我的离开也义无反顾,干脆决绝。我再次踏上上海这片神奇的土地,再次回到大学校园,用我的邻居略带讽刺的话说:“回炉去了!”作为我们村里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曾经多少被乡人寄予厚望;似乎也给村里带来了些许改变,在我之后的几年中,每年都有邻家小弟小妹考上大学。然而,可能谁也未曾料想,作为他们的“带头大哥”,我大学毕业后不仅未能“升官发财”,三年后反而重返校园了。邻居们谈不上幸灾乐祸,但我无疑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母亲其实也不理解,为何大学毕业后,我又要回到大学去读书,但她相信我的选择,只是偷偷告诉我,不要被邻居笑话了。虽然辞职的时候,我表面上意气风发,但内心其实充满焦虑:在这个北国小城生存尚且如此艰辛,几乎身无分文、赤手空拳的我又如何去闯上海滩?
    再次走出上海火车站,我还是被她和闸北的脏乱所震撼,这个地方看起来实在不“上海”,反而跟我见过的诸多县城不相上下。这种反复的震撼,可能就是我此后从事上海史研究的最初源头:我要了解真实的上海。当时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我尚来不及深入考虑未来研究选题的事情,我得先考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复旦大学是一所有爱的学校,我的担心基本是多余的。学校很快帮我们办理了助学贷款,安顿好生活。而且我还意外地获得了学校的补贴。原本以为,像我这种工作过的人,大家不太会相信你连基本生活费都解决不了,还敢再来读书:贫穷限制过我们的想象力,衣食无忧同样会限制另外一些人的想象力,幸而没有限制复旦老师们的人文关怀。复旦大学既没有让我们提交补助申请,也没有让同学们公开评选最穷同学,而是悄悄地往一些学生饭卡或银行卡上直接打钱。既顾全了我们可怜的自尊,又救人于倒悬,实在是非常人性、非常人道的做法,一直让我铭记在心;多年过去,再忆及此,依然感激不已。
    我是一个思维简单的人。由己及人,很自然地就想,我只是千千万万一无所有、赤手空拳来到上海的外地人中的一份子,不同的是我比较幸运,有复旦这样的好学校给我提供帮助。那其他人呢?他们如何度过最初的困难?尤其是那些更早来到上海的外地穷人,初来乍到之时,如何在上海“混生活”?正是从这个简单而现实的问题出发,我开始寻找和阅读相关书籍和史料,逐渐发现上海有数量众多的会馆、公所、同乡会等组织给各自家乡的人提供各种帮助。但这些同乡同业组织的力量与各地在沪商帮的人数和财力相关,其提供的帮助严格限定为同乡,并非普惠大众。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众多成功获得大量财富的前辈乡贤,其同乡同业组织一般力量较弱,难以给后来乡人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每个地方的同乡组织毕竟数量有限,初来乍到的异乡人一时半会也难以顺利找到它们,因而仍然会面临各种困境。进而我又想,会不会有那种面向所有需救助者的机构,不分畛域,不分行业,只要是日暮途穷者,都可以暂时栖身,获得临时温饱?于是我进一步扩大搜索和阅读范围,慢慢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原来上海曾经有过那么多善会、善堂,而且规模宏大,实力非凡,影响遍及上海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其时相关研究比较少,而且很多基本情况都不清楚,于是在与导师张济顺先生讨论后,我决定以上海慈善史作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始尝试进行学术研究。
    那时候,查方志要去图书馆一本本地翻阅,没有数据库可供检索,大多数时候可能一无所获;那时候,看档案要去档案馆,先查纸质版目录,然后抄录条目等待馆员调档,再将沉淀了岁月的档案打开,一点点查阅相关信息,很多情况下依然无功而返;那时候,查阅过刊、旧报要去上海市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漫无目的地翻看那些发黄的旧报纸旧期刊,冀望从中发现一点点蛛丝马迹,更多的时候收获的只是满手满鼻孔的历史尘埃。虽然不算乐此不疲,但我倍加珍惜“回炉”的机会,心无旁骛,埋首书报杂志和档案文献之中,寻寻觅觅,披沙拣金,慢慢积累起颇为丰富的材料,并将主题限定在“民国时期上海的民间慈善事业研究”上,开始着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到2004年底,我写出了8万多字,差不多完成计划的80%。幸运之神再次降临,我成功申请到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自2005年春季开始,我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本来应该在2005年完成的硕士论文就此搁笔,成为烂篇残简,一放就是10多年。
    博士学习阶段,我重新选择研究方向,以游民改造为题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并于2008年顺利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一方面继续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海社会改革改造相关的课题,另一方面重新拾起慈善史的研究,并随着阅历的增长而对此前的诸多现象有了新的认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将绝大多数人禁锢在家,有人“疫情期间写疫史”,我则疫情期间写慈善史。我从各种信息中看到民间慈善组织在抗疫中的作用和表现,以及民众对慈善组织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对慈善组织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遂集中精力重新修订书稿,利用各种数据库和此前积累的资料,大量发掘和补充各类数据,调整书稿的篇章布局,润色和修饰语言文字,前后相隔18年的研究,终于勉强成书。
    本书各篇章虽然完成于不同时期,但在此次整合成书稿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即中国传统慈善组织和慈善文化如何在租界开辟后形成都市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本书探讨的主题是民间慈善组织和慈善文化如何适应、参与、改造形成中的都市社会,进而探究上海老城厢精英和华人精英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积极影响都市社会形态。笔者发现,华人通过慈善事业在上海都市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得形成中的上海都市社会既是西人社区,又始终是华人城市;西方的各种有形无形的东西在两个租界乃至后来的华界均无处不在,但上海的、江南的、中国的各种有形无形的东西也在两个租界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尤其在两个租界的底层社会运行和维护方面,以华人慈善组织为代表的各种社团具有很高的存在度。上海城市的扩展,是租界不断扩张的结果,但随着租界扩张的是华人慈善组织。华人慈善组织最初主要设立于老城厢,兼及周边工商业发达的市镇,随着租界扩张,华人慈善组织也随之在新城区开始建立。而且,租界新建的慈善组织,最初大部分是老城厢慈善组织的分支机构,或者是受到老城厢慈善组织的影响,这其实反映出老城厢在上海都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上海老城厢的本地精英在上海都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依然是一个尚未被完全认识的课题,仍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本书的研究希望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主题是以善会善堂为代表的民间社团在近代上海的生存、调适、发展与坚守。现有的社团史研究,大都强调传统民间社团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或者是新式社团的创建等。通览全书,我们会发现很多慈善组织的确在不断创新、转化,不管是“庚子救援”还是模范工厂游民工厂的创建,都是上海民间精英利用传统慈善组织救助弱势群体的尝试和创新;慈善组织的规模化和网络化,也有适应新都市社会发展的一面。但是综观数百个慈善组织的发展,我们发现不仅很多百年老字号在调适中有坚守,即使是许多后来新创建的慈善组织,也依然走的是传统慈善组织的路,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从善举内容来看,都有坚守的一面。从这份坚守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上海老城厢慈善组织和慈善文化的影响,同样可以发现江南慈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和生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民间社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也有坚持、坚守的信念和信心。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空间,民间社团往往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扶助弱势群体,协助政府维持社会秩序,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
    本书各篇章的撰写过程长达18年,同时也就是我的硕士、博士阶段学习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18年。这期间,我求学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都是实力雄厚的院系;我经常参加学术活动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上海史研究中心和当代文献史料中心,学术交流活跃,大师云集,高朋满座,我有幸得到众多师友的提携和帮助,收获良多,内心感激不尽;10多年来,我也先后到国内外众多城市参加学术活动,本书的部分篇章也曾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宣读,得到过众多学界先进的批评和指点,使我受益匪浅。但我不敢在此列出长长的名单,把一篇单薄的后记写成一部史学时贤志;尤其是作为一篇迟交太久的学位论文,尚需各位师友批评、指正。万千感激,存乎一心,化为一言:真心谢谢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多年来的指点和帮助。
    合格的学位论文,其实是导师和学生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其中也必定凝聚着导师的大量心血。虽然是迟交的文字,但我的导师张济顺先生依然付出了大量心血。张老师自己研究上海史,而且又是上海老城厢望族张家后裔,后来更是无意中得知她家与我书中反复提到的慈善家黄涵之居然是亲戚。对于一个连上海话都听不懂的异乡人来说,张老师的指导是进入上海史研究领域的最便捷途径。张老师对上海如数家珍,我遇到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一经与她交流,即迎刃而解。张老师自身的学术素养,她对老上海风土人情的领会和理解,在解答我的问题的时候都给我以深刻启示,那种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看法,与我对上海的隔膜形成鲜明对比。但也就是在这种对比中,我得以逐渐去除隔膜,透过表象,去探究更深层次的历史与文化。张老师一直关心着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常提醒我拾起那半途而废的慈善史课题,并经常与我探讨相关研究。正是在张老师的督促下,也得益于近些年相关研究的发展,我才得以重新检视自己未完成的作品,终于在疫情期间完成了最后的补充和修订。如果这本书尚有可观之处,张老师功不可没。特别是书稿完成后,我忐忑不安地请求张老师赐序,没想到张老师一口应承,实在是让我喜出望外。张师作序,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了。再次感谢张老师!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深深地知道,这本书还有诸多不足,张老师序中提到的慈善思想与租界社会在本书论述中分量不够的问题尤其切中肯綮;另外,还有诸多论断尚需更多实证来检验。
    本书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历史教学问题》《晋阳学刊》《近代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过,收入本书时都有所修订,也感谢刊物应允收录书中。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关春巧老师耐心细致的编辑工作,为本书减少了诸多硬伤和问题,也为本书增色不少。
    25年前离家求学,从宁乡到武汉,从武汉到信阳,从信阳到上海,我离家越来越远,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少。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我们姐弟五个,如今她年事已高,我却远她而去,实在是愧疚至极。万幸的是,母亲跟哥哥弟弟们一起生活,儿孙绕膝,我才得以在外稍微安心。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母在家在,千里之外,白屋虽贫,也始终是我牵挂之地。我想把这本小书,献给所有家人,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和相亲相爱,正是因为有你们,我才得以天天躲进办公室,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才能有这本小书的最终完成。
    回首半生路,所遇者以善为多,虽无以为报,心底感激长存。写慈善史,经常被慈善家们的言行感动,他们未必都是富贵之人,但心底有善念,行动自然就多了一点温良恭俭让。未来的世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但愿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发一点光,出一分热,为社会增添一点点温暖,消融一点点冷漠,也许终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灯红酒绿虽堪醉,何若天天小善行,愿与诸君共勉。
    是为记。
2020年9月3日
于沪上东川路人文楼

作者: 阮清华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慈善与近代上海都市社会
出版年: 2020-12
定价: 68
ISBN: 9787309153095
 
作者简介  · · · · · ·
阮清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和上海城市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参与撰写多部新上海方志,并主持编纂《上海市级专志·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志》。
 
目录  · · · · · ·
序:新上海人的回馈 张济顺
 
绪论
一、从城厢到都市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资料及说明
 
第一章 同仁辅元堂的崛起(1855—1912)
一、1855年前后上海的善堂
二、同仁辅元堂的历史沿革与业务发展
三、同仁辅元堂的财产与收入
四、同仁辅元堂在上海慈善界的地位
五、小结
 
第二章 非常时期的民间救济与上海慈善组织的创新
——以救济善会与济急善(局)会为例
一、“庚子之变”后的北方灾难民
二、救济规模与过程
三、救难与上海慈善事业的新发展
四、小结
 
第三章 上海慈善团与慈善事业的初次整合
一、上海慈善团的成立
二、上海慈善团成员及关系
三、上海慈善团的主要活动
(一) 机构建设
(二) 殖产兴业
(三) 慈善活动
四、上海慈善团资产与收益
(一) 不动产规模及收益
(二) 捐款收入
(三) 其他收入
五、上海慈善团的特点
(一) 其他主要慈善组织
(二) 上海慈善团的活动特点
六、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20年代的游民工厂与上海慈善界的合作
一、游民工厂创设背景
二、模范工厂游民工厂之筹建
三、游民工厂之维持
四、游民工厂之归宿
五、小结
 
第五章 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与慈善事业再整合
一、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的成立
二、组织网络
三、主要活动
四、小结
 
第六章 慈善与产权——“寄柩所风波”
一、难民抢占“鬼屋”
二、慈善组织与市政府的交涉
三、“莠民”与“义民”
四、难民的自我组织与生活
五、市政当局的“为”与“不为”
六、小结
 
第七章 上海慈善网络的形成
一、慈善组织的网络化
二、上海慈善活动网络
三、上海慈善资金的网络化
四、与其他城市慈善事业的比较
五、战争与上海慈善网络衰落
六、小结
 
结语
一、慈善组织的兴建时间与数量
二、建立慈善组织的影响因素
三、慈善组织的区域分布与变迁
四、本地士绅、外地绅商、华人与慈善
五、慈善组织的“度”与“难”
 
后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