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小学女生身上寻求母爱,这就是偶像大师给我的自信

菜包 情报姬 2023-06-30


文丨菜包 审核丨千里

排版丨鹿九


也许,大伙不久前都被一个奇奇怪怪的金发红衣面具男的一系列母亲表情包给刷屏了:



当然就算你看不懂这家伙是谁也没关系。反正,你就当这个奇奇怪怪的红衣面具男,是一个赛博老母感应雷达。他致力于在整个二次元圈里横七竖八地寻求任何能够被挖掘出“母性”之可能性的伟大女性。而他的寻母精神,也成为了网上无数刘沉香的心之所向。



不过,有一点点诡异的是——


大多数时候,这些刘沉香们,往往会选择从一些年龄稍稍有点不太“母亲”的角色身上,去寻求他们梦寐以求的“母性”。


这些赛博老母的年龄,先别说是不是“MILF”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们可能豆蔻未至,初红未达,连第一口红豆饭都还得几年后才吃。


(12-)


而《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 U149》,就是这次引来新一波母性追随者们的新舞台。



对没有接触过偶像大师这一IP的圈外用户来说,《U149》,大概率看起来像一个处处充满猎奇噱头的危险企划。所谓“U149”指的是“身高低于149cm”,意思显而易见,就是一群幼女组成的偶像团体。偶像制作人一步一步努力实现幼女们的偶像梦,助力她们将魅力与笑容传达世间。


这太过直白、太过过激、太过辛辣、又太过让三观警察们警钟长鸣的超危险设定,让《U149》在国内的舆论氛围如履薄冰。没有人敢多说几句发癫的话,只能用一些形似“母性”的夸张玩笑来一笔带过对本作敏感度的刻意回避,借一种类似加密暗语的形式,在小圈子内交流对本作的感想。



很可惜,即便如此小心翼翼,在播出第6集后,《U149》依然没有逃过一波舆论的轰炸。在中国正版番剧时代被《无职转生》划分为前后断代的当下,人人对敏感属性自危,所有深度二次元用户都产生了一种对“三观”相关言论的极端警惕。而像你瓶和泛式这几位动画区老up,就因为这次对第6话的一些轻松零碎的评价遭人断章,而被卷入了“人人都讨厌lex,人人都想当lex”的滑坡节奏中。


(就在不久前,他们也被卷入了《天国大魔境》

的魔怔节奏里。想说点话,叠甲一百层都不够)


其实,要搞清楚为啥现在网络魔怔不止、为啥所有人都超级敏感,我们还是得回过头来弄明白最基本的一件事:


《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 U149》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动画?


在此我先下个我的定论:


《U149》,是一部非常优秀又独特的偶像动画。他自知是在用“萝莉”这一卖点去吸引消费者,但也深知媚的“度”在哪里。比起角色阵容类似的众多纯粹卖萌二次元动画,《U149》反而是一部以“成人”视角、用尽可能写实的态度去描绘一群天真的少女如何在残酷业界与麻烦社会中奋力绽放的现实主义作品。


(妈妈1号)


毕竟,没了解过《偶像大师》这个IP的同学,有大概率会把《偶像大师》和市面上其他泛滥的偶像题材作品的刻板印象混为一谈。


大多数圈外人这两年第一次与《偶像大师》这个IP碰撞,还是因为去年的円香热度。


当时,来自闪耀色彩的樋口円香这名角色的抱憾终身文学掀起了一股刺激网友心中自卑舍己为人爽点的风潮,让円香以极度OOC的肤浅、片面、低俗的方式大范围出圈,最终只留下对着裤袜、黑丝与责骂发情的一地臭鸡小毛,就像去淄博收割流量的网红们一般。而原作中本具有深度细腻心思与情感刻画的樋口円香内在,则根本没人在乎。详情可见这篇文章:《用生命让円香抱憾终身,円P们扭曲的XP究竟从何而来?》



而《U149》也几乎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许多圈外人仅仅将目光停留在了“炼”的表象中便开始大力玩梗,实则完全不明白“偶像大师”这个IP根本不是个会按一般偶像套路出牌的玩意。



实际上,偶像大师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拥有一套相当“写实”味的养成框架和故事体系。尽管身为制作人的玩家视角少不了正常套路的“解开担当偶像们的心结”“帮助她们lesson”之类的标准GAL化内容,但与大多数偶像作品不同的是,本作还会采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业界”那充满人情世故和社会酸臭味的写实形状。对“偶像大师”而言,“偶像”与“偶像业界”,是无法分割的。



而《U149》亦是如此。尽管从题材上来说,一群幼女吵吵闹闹唱歌跳舞的故事肯定整体会让全篇的观感更注重于表现二次元老劣根的“萌”属性文化,大力展现所有幼女们那些一点也不现实的“卡哇伊”所在——但《U149》并没有把故事的节奏尽数放给平平淡淡的“萌萌幼女追梦”,而是以一种近乎病态的“虚实分离”的结构,把这些看似单纯天真的故事以带血的锋味徐徐展开。


虚的时候很虚,实的时候极实。所谓“虚”的部分,就是那些嗲声嗲气刻意用卖萌的方式去传统地展现每一位偶像萌萌二次元魅力的“点兔式”废萌桥段,相信大家应该都理解这是啥意思,所以我们略过不谈。


重点还是要来说说本作刻意、且用力的写实化处理。


这种写实,首先尤其体现在镜头语言上。在本作中,你会看到大量这样的“诡异”的镜头效果:



你可能没看清楚,可以再仔细看看。我随意截取的两个画面,其实会短暂发生一些微幅的上下抖动。而这种抖动,全片都是。


这种抖动的幅度,是刻意地为了拟真“摄像机拍摄”的效果而设计的。动画在空镜头和背景镜头加入大量轻微的、“摄像机没放稳”一般的镜头抖动小效果,仿佛摄像机被风吹了或者是镜头受外力影响而抖动一样——这样的写实镜头效果,几乎充斥着整部动画所有“写实”的环节。我截取的GIF帧数受限可能不太明显,原片中抖动会更为明显。这些看似没必要的写实镜头效果,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时刻在潜意识提醒观众本作的“写实”属性。


中山龙,好好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写实的。


而同样,为了极度分割虚实,本作将代表“业界臭”的角色同样画得极为写实,比如下面这位事务所小高层的画风,以及他背后故意阴沉做旧的背景色调:



你看,他的五官、表情和面部阴影风格,如果不说的话,一般人还可能以为这是奥浩哉或者押井守的哪部作品里的角色。而办公室的环境也极力凸显阴暗、沉重,且毫不忌讳地展示“抽烟”“酗酒”这类让人一眼就感受到社畜乌烟瘴气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职场压力。


而且,别说你怕炼铜,其实作品中的人一样怕。他们和现实的逻辑也是类似的:根本不敢碰这种“全是小学女生”组成的偶像团体,害怕惹出一身麻烦。



而被上司强行扶上位处理麻烦事的职场新人男主角,一直在四处拜访合作商寻求工作机会,但全都因为不敢碰“小学生”的理由而被打回。



是的,U149这个企划的从诞生开始,就不被看好,甚至受人忌讳。这时候可以再重复一次:这真不是一部纯粹讲述光鲜亮丽讲述少女们可可爱爱萌萌魅力的动画,而是一部充满了大人职场臭味的、充满了现实主义与成人视角的麻烦故事。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这有啥好看的?讲现实主义偶像职场的片又不是没有,以前《剧偶像》被喷死,之前《偶像荣耀》也有另辟蹊径,现在隔壁又还有一个《我推的孩子》,哪里轮得到你《U149》?



要我来说,《U149》确实在“逼格”上是要比前述作品都高出一等的。这要涉及到偶像大师系列另一个核心,也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虚实分离有重大关系:极端细腻的演出文艺性。


我们一直有提到,大人那乌烟瘴气的职场社会让U149的商业化道路举步维艰。少女偶像们被唐突调到这个企划,心想着能尽快出道,但所有的艰难险阻对于12岁不到的她们而言显得太过鸡蛋撞墙壁。


那难道她们就什么都做不到了吗?


并非如此。



而这,也是偶像大师之所以是偶像大师的最重要闪光点:无论社会职场世界规章有多残酷有多乌烟瘴气有多痛苦难耐——也挡不住少女们喷薄欲出的前进动力。她们那契合年龄又超越年龄的成熟,那被禁锢于本该玩闹欢乐年纪的灵魂,都在每一项与社会的接触中显得摇摇欲坠,却依旧能咬碎臼齿、扶摇而上。


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角色,樱井桃华。有不少沉香都是在桃华身上觅得了终极的“母性光辉”,她也是被喊妈妈竞争率最高的角色。许多圈外朋友可能还是通过某本好书认识的她,但都不清楚这名角色究竟是个什么性格。而她的魅力,被U149那神乎其神的文艺细腻镜头刻画得淋漓尽致。



“樱井”是偶像大师世界观中的一个名门贵族世家,所有人都会对樱井家的人毕恭毕敬——与此同时,也会将自己对于“名门世家”的刻板印象强加到樱井家身上。而为了满足世人的期待,桃华也压抑着自己,尽可能做着符合所有人想象中的“樱井家大小姐”。


这一点在U149的桃华个人回中有过极为精炼的展现。在这一集中,桃华受邀在炎夏酷暑时节参与一场被全程安排好台本的综艺节目录制。录制前,STAFF给P和同伴都分发了冰矿泉水,却唯独顾忌到桃华的大小姐家世而给她上了一杯“优雅的热红茶”。



而桃华本人的细腻心思和魅力,仅仅被下面这个一两秒不到的镜头展现的淋漓尽致。



她笑着接过了红茶,保持优雅,但满头大汗,视线时不时望向旁边爱丽丝手上的冰水。


仅需一秒,一个伟大又细腻的母性角色就这么诞生了。


她也想和其他人一样降暑解渴,她也对自己被如此安排感到诧异,但她依然尽数接受并保持克制——但又因为年纪尚轻的天真泄露,而掩饰得不那么完美。



这就是U149刻画角色的方式。没有一句台词,没有繁杂陈述,仅靠短暂一秒的眼神和镜头,用极尽写实简朴且克制收敛的方式,就把一个试图强装成熟的纯真玉立形象刻画得清晰可闻,令人心碎又令人着迷。


而正是这种似乎一碰即碎但她却又强装维稳的样子所散发出的抖动的包容,给人一种母性的怜爱感。这种母性,并非全心全意追求包容万象的妈妈的“阿拉阿拉”式的温暖和关怀,而是建立在一种不稳与临界间的走钢丝一般胡闹又随时会崩溃的浪漫。XP的事情,真的很难解释清楚。


(桃华蹦极前鱼眼畸变的镜头。不稳、不安、不快。

她的故作坚强和她内心的不安矛盾交叉。用镜头讲故事。)


而接下来,她面对“台本”的安排时“做自己”还是“做孩子”的迷茫,以及蹦极前后的心理转变,更是让人有一种浓厚的成长感——你会发现,她虽然只是个小孩,却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并融入进了“大人”的世界。她的成长让你欣喜又温暖,前一秒你还在为母性而癫狂,后一秒你又会感受到无与伦比的看女儿成长的温馨与满足。


(虚与实)


在米莉亚的个人回中,她过早地接触到了当代互联网抽象与邪恶的根源——生放送(直播)。作品毫不避讳地把一个单纯年幼天真的少女暴露在最恶毒的网络恶意中,并最终选择了一种相当浪漫又令人心碎的方式发挥了她的个人魅力化解了这次麻烦,让她心惊胆战故作冷静却安稳地结束了这场地狱秀。


(令人心碎的笑容)


除了她们两位以及第七集那唐突迪士尼味的演出风格外,本作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有着某种病态的心结。她们有的幼稚缺爱,有的故作成熟,有的已经走了极端,总之没有一个孩子是正常的——而制作人应当做的,就是保护她们免受偶像之路上的熏天荆棘,在这沉闷又复杂的世界里能够肆意开心地做一个符合她们年纪表现的小孩。


(仰面摔倒后直接转成单手俯卧撑

的臂力,小娘们恐怖如斯!)


这些故作成熟的小学生偶像们,在面对社会的突如其来严厉时,被爱与热情感化的瞬间鼓起勇气前行做自己,是我在U149里最希望看到的故事。


是的,唯独在偏写实的偶像大师系列里,我们有思考这个问题的必要:小学生真的有足够认知能力去明白偶像这一职业在现实世界中承担着怎样的商业性和消费属性吗?就算她们不知道也好,玩家/观众身为制作人,也应该尽力维护她们对偶像单纯天真的梦想憧憬,一边为她们的未来开路,一边悄悄并尽全力地把所有社会臭挡在身前。


(近几年动画,用颜色做挑染

状的阴影越来越流行)


本作刻意将写实之实和卖萌之虚分得很开,是让玩家/观众们在理解偶像那份学院派传统主义卖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身为社会人的责任与担当”。可能有一种更加严肃版的BA的味道。U149对偶像行业的塑造方式,并非单纯因为以“萝莉”为主角,就让基调化作纯粹一腔可爱与梦想的幼稚释放。他们仍然不忘掺杂不少社畜臭的描写,这种视角的插入也是时时刻刻提醒观众以“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一群可爱的孩子,要负有责任与保护欲,让她们得以在这臭气的业界不受禁锢不受侵袭地展示自己。这种能能让人感受到大人“责任感”的视角刻画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观众的“发情”,它激发的是观众的大人的责任感,更接近于养女儿的快乐,而非被迫往“性”的视角去看待她们。



为此,他们甚至敢挑战底线、直接在U149塑造了 的场梨沙 这样一个全身上下都充满底线警告的幼女角色。她虽身为小学生,却故作成熟地主打“性感”路线,追求时尚和潮流,不忌讳且试图积极展现自己的“性”魅力。但在这套做作的外观下,她只不过是一个渴求父爱的寂寞孩子。她的一切主动都来自于对父亲的崇拜,甚至屡次作出“日本的法律不行,不能和爸爸结婚”“我的梦想是当首相改变法律让父女能结婚”等等吓死人的大爆炸发言。



但就算是刻画这么一个全身上下都是危险点的角色,U149依然成功地解释清楚了她的逻辑和行为动机,用一种不扭曲她内心驱动力的方式改变了她一直以来insist的某种外在坚持——让她展现了“性感”二字以外的、仍然独属于她本人的魅力。她不需要用性感标榜自己,演麻花辫文静土妹子的她,一样是最耀眼的偶像。



了解这些过后,你还觉得偶像大师是一个会犯像炼铜那种低级错误的IP吗?


之前陷入争议的“第六集”,实际上并不是让“小学生偶像唱性暗示歌曲”这样的桥段。偶像大师的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风格的偶像组合,其中,以时尚、辣妹、性感风格的高中生偶像城崎美嘉为首的组合LiPPS,就是主打电子潮流性感御风格的组合。而对小学生来说,她们根本没心思去在乎什么歌词里蕴含的性暗示,只不过是一味地被舞台的气场震撼、一味地憧憬那个她们还差一步未能踏入的燃烧世界。


(两位小学生得到了机会做LiPPS演出

的伴舞,机会难得,仅此而已)


当然,这首来自高中生团体LiPPS的歌,本身确实是一首非常女团味的性暗示歌曲,大伙吐槽吐槽“你居然让小学生去跳这首歌的舞”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事情止步于此就足够了,因为无论从作品故事本身的角度还是从现实伦理来考虑,除了有心带节奏以外,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再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由头。它是偶像大师,他也许比你更懂界限何在。



如果你看过《体操武士》的第8集,那我相信你会对U149的角色刻画方式更懂。同样是刻画一群故作坚强与成熟的寂寞女孩,她们都用写实、克制的镜头将所有细节娓娓道来,以最少的语言讲最多的情感。


题外话,其实制作人P的性格也是每一部偶像大师最大的看点之一。和许多注重“代入感”的偶像题材游戏不同,偶像大师系列的许多P都有自己的角色特色,通常性格极为突出鲜明。P并不单纯只是纯粹的摄像头。而U149的P这次是一个冤大头职场新人的设定,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和其他高情商的P路线不一样。甚至还向玩家交代了其家庭成员和背景,为了鼓舞偶像还会穿女装(但这裙子好像是历史上的男装来着?)



看P如何成长,也是看偶像大师不得不品的乐趣一环。



回到开头,其实本作最核心的C位重量级角色橘爱丽丝才是沉香们追求的母性的第一根源。尽管她的个人回还没来,但我们都已经很清楚她的里里外外。毕竟她是真的,制作人走到哪,她就不放心跟到哪,纯纯的烂摊子管家婆吐槽役,不叫她妈都是不尊敬。


也许,我们P从爱丽丝那万物操劳的苦口婆心中感受到了许久未闻的小小母爱,而爱丽丝也从制作人身上感受到了她因家庭寂寞而略有弥失的小小父爱。我们父母爱互补互取,形成了完美的交叉。所以本文标题其实相当褒义且正能量,纯粹又无二心。这就是偶像大师给我的自信。



 往期推荐 点图可阅 

《知音漫客》休刊,二次元纸媒即将成为“保护动物”

炒作黄牛黑幕,被当“潮玩”运营的简中宝可梦卡牌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