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居然有25万人评论过他,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晚来风 奇遇电影 2018-10-22


约三年前,网上流传一份烧脑电影片单。诸如什么《记忆碎片》《彗星来的那一夜》之类恐成最大受益者,它们年年出现在类似的榜单上,常客还有《穆赫兰道》、《搏击俱乐部》。


当两个烧脑影迷相遇,他们握手寒暄起来是这样的——


「您好啊,您也喜欢《七宗罪》啊!」


「是啊,大卫·林奇是我最喜欢的导演。」


「我特喜欢他的《搏击俱乐部》,看了好几遍。」


「还是《穆赫兰道》经典。」


「太烧脑了,就是难懂,这导演厉害啊,风格差别这么大,部部还能驾驭住。」


「就是嘛,诶,他新拍了一个《消失的爱人》,特棒,推荐给你。」


此类惨剧层出不穷


简直人间惨剧。那,如何分辨这两人呢?


如果你费解于角色神神叨叨,或者纳闷于角色总是凭空消失又突然出现,在最后大脑短路,不要怀疑,这绝对是——大卫·林奇



林 奇 感



时光倒流二十年,在中国,时髦的年轻人都在听打口碟,而这一年,最受欢迎的是电影《妖夜慌踪》的原声大碟。


肾上腺素和荷尔蒙激素爆炸的《妖夜慌踪》(1997年),又名《迷失高速公路》。1996年震惊全国的南京碎尸案受害者刁爱青,据说也是打口碟爱好者


大卫·鲍伊。玛丽莲·曼森。九寸钉。碎南瓜。Trentreznor。


恨不得一张碟就是一部摇滚传奇。


那时候Win 95才刚推出没两年,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可没人愿意在朋友面前承认这音乐太吵太闹听不懂。


像对一切感觉的迷恋,大卫·林奇热爱声音,他真心诚意爱着音乐。林奇电影里那不可思议的鬼魅感至少有一半应归功于声音。


为了给短片《祖母》制作音效,他同他半盲的音效师艾伦·斯普莱特忙活了63天;遇上作曲家安杰洛·巴德拉门蒂之后,林奇激动得不能自已,安杰洛成了他的专属电影作曲,他说「只要把我的感觉描述给他(安杰洛),他坐下来开始弹钢琴,我知道就是这个了」。


大卫·林奇和约翰·奈夫组了一支乐队,叫Blue Bob,发表过专辑,也在巴黎登台演出过。


《穆赫兰道》原声中的「go get some」和「mountains falling」即他俩的合作品。

又回到了《穆赫兰道》。


这应该是林奇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一部电影,豆瓣足有25万人标记看过。应该也是林奇主义的最巅峰之作。


《穆赫兰道》迄今豆瓣有25万人标记评价过,豆瓣8.3,盘踞Top 250多年


林奇最喜欢的电影是《日落大道》,拍《橡皮头》之前他总放给大家一起看。这样,也就不难理解《穆赫兰道》中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旧好莱坞感。


《日落大道》波兰版海报。比利·怀尔德执导,一个过气女演员的末路。与《穆赫兰道》从名字到内容都形成一种微妙的对称


他抓到了冥冥中的那条大鱼——


漂浮在洛杉矶空气里好莱坞之表与里


在这之后五年,林奇才又推出了一部《内陆帝国》,然而比起电影,它更像一个实验品。


《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2006)


用导演来定义大卫·林奇实在失于狭隘——可能用水瓶座导演更为贴切。


同是水瓶座的费里尼,同样以喜欢「梦」为主题。一个小彩蛋:费里尼与林奇同一天生日,而爱伦坡与他们的生日只相差一天。我们水瓶座的特征如此显见——放荡不羁思维飘逸。


他从没停止过画画。


给萝卜丁和Sony拍林奇主义十足的广告。


Supreme推出联名Tee,上面印着《蓝丝绒》和他自己的画。



设计了「沉思之眼」系列珠宝。



还在巴黎开了一家夜店,名叫silencio,几乎连家具都全由他自己设计。


也太林奇了吧......可以列入《穆赫兰道》粉丝一生不得不去的一百个景点之一


今年,又组织了自己的festival of disruption音乐节。


也许正如别人所言,比起艺术家,林奇更像个艺术玩家。


劳拉·邓恩和贾斯汀·塞洛克斯点名林奇参加冰桶挑战赛。林奇点名了弗拉基米尔·普京。


加了咖啡的冰桶倒下时,身穿黑衣、白色头发的林奇手捧小号,吹着「somewhere over rainbow」——那正是《绿野仙踪》的主题曲。


痛 恨 时 尚



1990年,《我心狂野》为大卫·林奇赢得了第43届戛纳金棕榈。比起单纯的荣誉,纯金棕榈叶奖杯更像一个具象化的巅峰譬喻。


《我心狂野》夺得金棕榈当天。林奇把它视为这个暴力世界上的真正的现代罗曼司:「一幅在地狱里发现真爱的图景」。影片改编自巴里·吉福德同名小说,虽然林奇篡改了结局,吉福德仍对电影表示赞赏——林奇的运气可比他的偶像库布里克好太多了。


1990年,是名符其实的林 奇 年——


《双峰镇》上映于这一年。


他举行了个人画展,好评如潮。


迈克尔·杰克逊请他为自己的新专辑《危险》拍摄预告片。


林奇与MJ


同安吉罗·巴德拉门蒂和朱莉·克鲁斯——前者是他的俄耳甫斯,后者则是他的塞壬——合作了实验音乐剧《工业交响曲1号》登上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舞台。


乔治·阿玛尼亲自电邀他为香水「吉奥」拍广告;他还拍了圣罗兰的「鸦片」和CK的「迷恋」两款香水广告。


他这时的爱人则是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即《蓝丝绒》里神秘性感的多萝西,也是英格丽·褒曼与罗伯托·罗塞里尼私奔后生下的女儿,她的前夫是马丁·斯科塞斯。


伊莎贝拉饰演的多萝西,这个名字是在向《绿野仙踪》致敬。在《我心狂野》里,林奇干脆使用这个童话作为明喻。《绿野仙踪》也是他最爱的电影之一


一时间,林奇主义宛如飓风过境,林奇俨然成了新一代时尚icon。


而不过此前的十二年前,他的《橡皮头》还只能同《洛基恐怖秀》一道,在地下影院上映,只有邪典影迷肯捧场。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是「命运」。


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时,林奇整天穿着松松垮垮的裤子,衬衫纽扣一定要扣到领口。他的着装原则是:不穿牛仔裤


直到今天,林奇依然把衬衫纽扣扣到领口,不然「没有安全感」


「大卫痛恨时尚。」说这话的是他的前妻。


林奇自己则用三个关键词自我概括:鹰牌童子军密苏里蒙大拿


童年时代,林奇一直在中西部的小镇间辗转,以致于变得恐惧大城市,在纽约的外祖家小住期间,他最害怕的是地铁。


成名后,他话里话外对五十年代留恋甚深,觉得那时候「人人奋发向上」。


可惜,他的成年落在了六十年代。


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是那个时代最广为人知的精神符号之一


又一个精神符号——鲍勃·迪伦。林奇年轻时去看过他的演唱会。图为迪伦和女友苏西,他形容她,「遇见你就像走进《一千零一夜》」


1967年,林奇同女友佩吉奉子成婚,当上了学生爸爸,过上了稳定的家庭生活——「我们可能是最后两个还没嗑药的大学生,」佩吉回忆道。


也是在这一年,他找到了电影。


「突然之间,她就这么出现了。」


这句出自《橡皮头》里的暖气片女士的话用来形容大卫·林奇和电影的奇遇意外很恰当。


暖气片女士,在《橡皮头》冰冷的工业世界只有她真的爱亨利。像林奇的许多其他人物,她也是来自于冥想世界


从十四岁以来,林奇一直沉迷绘画,现在,他得到了电影。相对于文字和绘画,电影在将视听结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种「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艺术形式能更好地展现他的「梦」。



林奇习惯这样称呼他的灵感,他擅长陷入冥想,捕捉一个接一个的梦,最后织成一个每秒二十四帧的巨大梦境。


整个1970年代有大约五年被贡献给了《橡皮头》,据说这部片子得到了库布里克的赞誉,多年后,他谈起这件事时还甚为自豪——那可是库布里克啊。


《橡皮头》发行后不久,梅尔·布鲁克斯请他拍摄《象人》。虽然拿到了八项奥斯卡提名,最后却颗粒无收。


《象人》,由安东尼·霍普金斯,约翰·赫特和约翰·吉尔古德主演


当年击败《象人》获奖的《普通人》,由罗伯特·德雷福执导。诚如梅尔·布鲁克斯所言,已经很少人提起这部电影了


据说乔治·卢卡斯曾想让林奇执导《星球大战3》,这个计划没有成型。


不过若对林奇执导的科幻大片好奇,可以看看1984年上映的《沙丘》。这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双双失利——林奇将之归咎于没有掌握最终剪辑权,他把这个教训铭记在心。


林奇信奉「平衡」,他认为有巅峰,肯定就有低谷。反之亦然。听来颇有些佛教意味。


在《蓝丝绒》里,他终于找回了自己。四年后,凭借《双峰镇》,林奇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


《蓝丝绒》,绝对「林奇」


现在,是他决定「时尚」的时候了。



红 房 间



现在看起来,《双峰镇》似乎只是一部颇受好评的旧肥皂剧,只有少数死忠影迷或爱好者或研究者才会顺着链接爬回去观赏。


但它在1990年掀起的盛况绝对是空前的。


《双峰镇》第一季,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肥皂剧


《双峰镇》之后曾掀起过一股以超自然、飞碟、怪异之物为主题的电视剧潮流,《野棕榈》《美式哥特》,甚至《X档案》都有它的影子。


近年大受好评的《怪奇物语》正是继承了这股所谓八十年代气质,异度空间的刻画与《双峰镇》异曲同工


大卫·林奇却坚决反对将《野棕榈》这种电视剧同自己的《双峰镇》相提并论。


「这些偷来的东西没抓住它一丝一毫真正的感觉,」他轻蔑地说。


感觉,这大概是大卫·林奇作品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和标准。影评人甚至专门为他的「感觉」发明了一个形容词:


Lynchian(林奇主义)


林奇画作-I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at is Going on These Day


他有个太幸福完整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双亲对他的艺术事业的支持可谓模范:拍摄《橡皮头》期间父亲也在经济支援他,而离经叛道的《蓝丝绒》也并未使他们对林奇有什么隔阂。


尽管总是被当成精神分析电影的范本,大卫·林奇反对用弗洛伊德来解读他的作品,他自称从未读过精神分析相关的著作,而他的电影——「那是用来视觉和听觉来感受的。」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总是感觉到「恐惧」,因为「蓝天和鲜花固然很好」,但存在「另一种势力。」


「一种痛苦、腐烂的势力如影随形。」


林奇画作-mister redman


几乎所有专访的主持人都曾问过他,他那些奇思妙想从哪里来。


林奇总有很多比喻,有时他说灵感就像一群鱼,他举起手里的网捕捞;


有时又像他脑子里有台电视机,灵感出现如影像。


「它们早就存在了,在另一个地方,我就是把他们拿过来,」


林奇笑得很和蔼,像大卫·柯南伯格一样,是个英俊的良家老头,「哎,它们就在那里。」


大卫·柯南伯格(图左,图右是法鲨),邪典大师,他的成名作《变蝇人》与《象人》同为制作人斯图尔特·康菲尔德发掘。又一个「大卫」,好吧——图右的伙计也演过一个「大卫」,那个大卫制造了「异形」


这种敏感非天才不能解释,他仿佛天生具有一种诗人的通感能力。


他可以把自己变为世界的感受器,穿入「另一个地方」——可能是那个红房间——传出的是创作物,是电影、绘画、音乐。


《双峰镇》中的红房子,是「另一个地方」,巨人、小矮子、邪恶的鲍勃以及死去的劳拉在这个空间


把所谓「悬疑」作为林奇作品的卖点似乎是一场可笑的错位。


他把谜面与答案的碎片随手放在电影里,不断追求谜面,而不在乎解答谜题。他毫不执着于「叙事」和「逻辑」,只想要「诚实的」作品。


林奇视卡夫卡为精神上的手足兄弟,他曾设想拍摄《审判》,还是因为预算问题作罢。


创作《双峰镇》的初衷,也只是在于反映「真实的美国生活」的肥皂剧。在林奇眼里,这种生活当然是小镇式的。


「在美国,生活中有一种非常天真、纯洁的特质,同时也有恐怖和病态并存。」


《蓝丝绒》和《双峰镇》正是林奇对「真实的美国生活」的绝妙个人翻译。



双 峰



2017年《双峰镇》第三季由showtime电视台推出,几乎保留了原班人马。


然而同第一季时恰恰相反,这次《双峰镇》万众瞩目,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双峰镇》第三季,库珀探员在异界度过了二十五年


1990年,《双峰镇》第一季推出时,ABC电视台并不看好,因为不够「商业」,它被安排在一个不理想的时间段。


没想到,观众被「劳拉·帕尔默之死」勾起了强烈的兴趣,收视率一路飙升,很快突破纪录。


林奇确实是在冒险。


电视剧行业远比电影保守得多,在《双峰镇》之前也从没有哪部电视剧胆敢在其中加上许多神神叨叨的超自然力量,甚至涉及乱伦题材。


然而,从第一部长片《橡皮头》以来,林奇就不是一个会为了观众改变风格和自我审查的创作者。


延续林奇的一贯作风,《双峰镇》里有许多「突发的灵感」。


譬如鲍勃,这个纯粹邪恶的化身,其实只是一次在片场林奇偶然听见工作人员提醒布景师弗兰克·西瓦尔别把自己锁在柜子里而临时起意加上的。


杀死劳拉的真凶鲍勃(图右),一个头发油腻穿牛仔服的家伙,代表人性的极暗面


而饰演劳拉的雪莉·李起先只是被找来扮演尸体的西雅图本地少女,因为表现过于出色得到了更多戏份——值得一提的是,《双峰镇》最初的灵感来源,就是林奇与搭档马克·弗罗斯特讨论起一具顺水漂来的尸体。


雪莉·李饰演的劳拉·帕尔默被评为「美剧史上最性感尸体」。她有机会饰演劳拉的重要原因是:省钱


劳拉·帕尔默的原型Hazel Drew,1908年她被谋杀后扔进了湖里,至今仍未抓到凶手。这个故事由另一个编剧马克·弗罗斯特讲给林奇听,《双峰镇》中每个人物几乎都可在Drew凶案相关人一一对应


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双峰镇的拍摄地斯诺夸尔米小镇成了旅游胜地,而小镇附近作为重要取景地点的双R餐厅更是每天要接待好几车来自日本、德国或澳大利亚的热情观众。


在第二季「劳拉之死」的谜题揭晓时,为了防止泄露剧情,林奇找来饰演利兰的雷·魏斯与饰演本杰明的理查德·比默各拍了一个版本,以混淆视听。


「劳拉之死」真相揭晓,收视率立刻大大下滑,不久后,《双峰镇》被砍的消息传来。


奥黛莉与库珀探员。

剧中的天真富家女奥黛丽本来与库珀探员暧昧不明,这条线中途却不了了之。后来,饰演奥黛丽的雪琳·芬恩证实,因为当时与库珀扮演者凯尔·麦克拉克伦陷入热恋的拉拉·鲍尔(下图)——后者正是劳拉好友唐娜的扮演者——大吃飞醋,导致这条线草草了结。雪琳·芬恩对此的评价是:「It’s so stupid.」


拉拉·鲍尔。你可能没看过《双峰镇》,但你很可能见过这个表情包


大卫·林奇倒不怎么难过,他怕被没完没了的电视剧绊住,又对第二季结尾表示满意。


后来,他拍了《与火同行》,圆了自己的劳拉情结,并让她说出了那句「二十五年后再见」。


fire walk with me!


《双峰镇》的影响力却一直都在。


电视剧《贝茨旅馆》的创作者阿瑟·卡尔顿·库兹明确表示《双峰镇》是他的灵感来源。游戏《塞尔达传说》《寂静岭》也受到了它的启发。去年颇受欢迎的《cube escape》更几乎照搬了库珀探员的形象。


cube escape中被谋杀的女孩名叫劳拉


乌鸦先生,舞台令人想起《穆赫兰道》


第三季的归来必然引来国内媒体一阵跟风热推,不少人——比如我——连夜加入补剧大军。


但相隔二十五年,许多桥段不再新鲜,宁静小镇下的罪恶这种故事在林奇之后被翻来覆去模仿解构过不知成千还是上万次。


不少观众习惯了明快的商业节奏,因为不适应林奇主义,看得一头雾水愤而弃剧,转而在豆瓣评论区怒骂打高分的人「装逼」。


你确实没办法叫所有观众都满意,就连费里尼都有人喝倒彩。


并不是说完全不考虑观众,但处处以观众口味为先谨小慎微叫所有人都称赞真就是「好」电影吗?


「影片应该具有自己的力量,否则你拍出来的就是不咸不淡的垃圾。」


大卫·林奇本人如此说道。


作者 ✎ 晚来风

编辑 ✎ ROOT


《撞死了一只羊》世界首映

等了多少年,这部神作终于拍剧

论烂片之王,他暂居世界第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