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一家情趣公司操起了共享篮球的生意,这只“猪”能借着风口飞起来吗?

2017-05-08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在各大共享自行车动辄上亿融资和巨头争夺的背后,自行车改变了城市的脉络和人们的出行方式,而当“共享”遇上了“体育”,二者会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吗?


文/ 刘 金涛

编辑/ 葛 思文


在共享单车出现后,人们的出行习惯有了巨大的改变,“共享”的概念逐渐被摆放至台前。以此衍生出来的业态不胜枚举,在共享充电宝引发热议,余波未了时,一张共享篮球的照片又火遍了朋友圈。



做这个共享篮球生意的公司叫做“猪了个球”,注册于2016年12月,主营日用品和计生用品销售,目前共享篮球业务的主要投放地为嘉兴地区的部分高校。


在各大共享自行车动辄上亿融资和巨头争夺的背后,自行车改变了城市的脉络和人们的出行方式,而当“共享”遇上了“体育”,二者会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吗?



都说共享好复制,篮球也一样吗?


猪了个球”的篮球租赁业务借助于球场边实体的篮球柜。篮球置于柜子中,扫描柜上的二维码后即可进行租、还球与存放物品等操作,柜子上方还安放了一个摄像头,用以录像操作。


而收费方面,用户在使用前需缴纳29元押金,单次使用价格从之前的1.5元每半小时降低为1元每半小时,此外,柜子的旁边还较为人性化的配备了打气筒。所有的交易均在微信公众号内完成,在公众号操作界面,也配备了一整套的使用说明,包括使用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29元押金与1元/半小时单次使用价格的水平设置,对于工作人群来说几无压力。但对于共享篮球潜在的主力消费群体——在校学生而言,这样的价格会否形成压力尚待考察。换言之,究竟是买球划算?还是租球划算?


对于这类资源投放获利的模式,无论我们称之为“共享”还是“租赁”,尽管他们解决了部分人的需求,但称之为刚需还尚且勉强,甚至未必是对准了用户的痛点。


但另一方面,篮球与摩拜、滴滴不同,篮球存在的需求相对较小且单一,尤其是在共享模式尚未成熟的当下,也很难对其后续商业模式的延伸做出定论。共享经济的本质,在于它意图解决资源过剩的问题,而非资源供给。无论是篮球还是充电宝,仅仅只是一种另类的供给改革。


而从“猪了个球”的微信认证资料得知,“共享篮球”也并不是该公司第一次涉足共享经济领域了。其最早的业务,是以“寻偶”而命名的共享......“情趣”业务。


账号主体:嘉兴市单身狗贸易有限公司



从经营范围的介绍中,我们对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好奇这家公司,从情趣产业跨界到体育产业的动机。或许,伴随着体育市场越发的成熟,体育用户的场景逐渐增多切丰富,共享设备的生意,的确还存在一丝微光。



体育市场来到了共享时代了吗?


据介绍,篮球柜自带太阳能充电板,重量为60公斤。而除去球柜本身的成本,无论是校园还是公共球场,土地资源的占用成本也不可忽视,再加上押金较低和监管设备不足等因素,投放后实际上难以解决篮球被盗、换的情况,而装载芯片的篮球成本则更高。


不过,对于当下的共享经济来说,运营上的高成本阻碍似乎不足所忧。据亿欧报道,“猪了个球”在近日已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马笛儿投资。本次融资主要用于加快球场铺设,升级优化后端管理系统及新一代产品的开发。




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篮球的模式同为分时租赁。但问题在于,共享篮球是否会将校园,作为业务的主要投放区域


正面来说,大学生的运动需求普遍较高,且校园相对于商业场馆,入驻的成本与门槛都更低,使用场景也相对封闭,降低了篮球的丢失等社会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损失;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因素也很明显,共享篮球所服务的用户范围被缩小了。


纵观所有体育设备的分时租赁,具有真正刚需的,或许还存在于高端运动器材,例如滑冰雪项目、潜水和卡丁车等具备一定装备门槛的项目上,球类运动所存在的装备需求相对较低,另外对于复合型的运动场地,共享体育装备也还需丰富。


或许,在商业模式以及用户培养这两个方面,共享篮球也需要长时间的“试错”阶段。据创始人徐敏表示,团队在短期盈利方面看得很宽,做好了长期坚持苦战的准备,此外他还提到,共享篮球首先是一个重公益的项目,希望提供更大的便利。



运动装备的“共享”开拓


赛事、广告和场馆服务,共享体育装备需要的是什么?


在盈利模式方面除了收取租金,“猪了个球”团队还计划加入出租广告位的模式。此外据了解,团队计划做用户流量的生意,并逐步打通赛事运营等方面。


在这只篮球柜如自动贩售机般规模化之前,我们可以想象到,在体育场景之下,共享篮球所解决的人工成本并不高,更谈不上装备使用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在公共区域,无论是篮球还是私人物品的存放,远比一瓶水要贵重的多,因此在安全监管上所投入的成本是必要的考量。


在地域选择上,很多共享生意首先瞄准的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无论是积累用户还是投入使用,运动装备也是一样。不管是进驻公园、校园、场馆内外还是商圈,进驻更多的体育场景将成为首要选择,这背后需要的不仅是自身服务过硬,更依赖大量的资本助推,尤其是进驻商业场馆。


而当在做好服务和规模化并将用户流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或许其商业模式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届时所有的赛事运营和其他商业模式也有了呈现的基础,但在这之前,做好用户服务,永远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重点。




如前文所说,共享体育装备本身是对传统租赁形式的搅动,但体育装备的产业链并不是由器材所引导,它依附于体育场景和群众的消费习惯,也更多的聚集在可共用的器材之上。“共享”的思路对于体育制造业而言能否掀起波澜,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有答案。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推出冰雪、海外版APP后,咕咚又打起了共享单车的主意 | 专访申波

共享经济巨头UBER,为何如此执迷于体育营销?

搜达足球创始人韩庆山:做数据是个慢活,下一步想实现免费数据共享

火辣健身徐威特的2017:从创业到投资,最重要是先活下去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