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体育科技展落地,窥见行业风口背后的挑战与未来
第一届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展览会的落地,让“体育+科技”这一力量踏踏实实地走在了向前行进的路程中。
文/ 李 亚丽
编辑/ 郭 阳
11月10日,杭州温润明媚,清洁的街道,新崭的楼宇,空气中弥漫着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勃发之气。热情的出租车师傅们忙碌来往于酒店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之间。这里就是G20峰会举办地,在后G20时代,为这展馆及周边带来了本不属于郊区的活力。
而这天,中国第一届以“体育科技”为主题的博览会——2017年全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展览会如期上演。主打“科技助力体育升级”,此次参展的企业多是现如今在我国体育产业大军中初耕科技赛道的排头兵。
这次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了近百家国内“体育科技”相关企业参展,此外,许多地方体育局及体院高校也特地进行了体育科研成果的展出。
体育产业生态圈作为官方合作媒体,也于现场搭建了展位,为大家呈现前沿体育科技产业动态,而生态圈最新推出的“体育人才招聘”小程序服务也在展会上进行了相关呈现,对体育人才需求痛点的解决受到来访展商和观展人士的好评。
这样一场中国首个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展览会参与下来,生态圈不仅收获了“体育人才招聘”服务收获的口碑,也对处在风口之上的“体育科技”行业有了新的发现与思考。
政府力量深度参与,这里有体育科技新航向
在与各参展商交流的过程中,生态圈注意到一行往来巡访的团队,据了解,这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科教部部长、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李业武在进行体育科技企业的相关考察。李业武在展会开幕式上提出,“要落实十九大报告中的体育强国目标,就要充分重视科技助力体育升级的重要作用。”
而同时出席展会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科技处处长张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桂华、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小平、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以及十二所高等体育院校的校领导。
从阵容不小的政府出席团队,就得以窥见国家层面之于体育科技发展前途的重视。
我们注意到,与这次体育科技博览会同期举行的,还有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科教部主办的国际体育科技高峰论坛。论坛分为“科技助力奥运”和“科技助力全民健身”两大主题,具体涉及到国家队科技需求、科技成果向奥运项目备战转化、互联健康国际标准、互联网大数据在体育装备和场馆设施的应用、健身行业科技、校园体育科技、体育科技投资促进全民健身等领域。
在与许多参展商的对话中,生态圈了解到,这次体育科技博览会,政府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也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些专业的发展方向,比如研究可穿戴设备数据的可靠性等。
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政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政府力量在科技领域的深入助推无疑更是一剂强心剂,这里涌现出的具体政策导向,为一头扎入风口或正处于风口之上的企业大军们,提供了一些可预见的方向。
体育科技风口下的千军万马,同样面临巨大挑战
风口之下,企业纷纷入局体育产业,又聚焦在了“体育科技”的周围。然而眼下的事实是,体育科技风口下的千军万马,如今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程蜀琳在论坛上分享“竞技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转化作用”时谈到,运动过程中监控心率是关键,现在市面上已有很多相关的手环、APP、测试等,但目前国内可穿戴设备的数据是测出来还是估算出来,所得出的信息是否有效,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不同体力活动监测方法所得到的能量消耗状况,有时会得出“高达两个冰淇淋热量“的误差。
而这样的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中国的体育科技行业,正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景况。在与不同展商的交流过程中,生态圈了解到体育科技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三大挑战:
第一,原有体育科技方面基础差,加上人才的缺乏和资本变现能力弱,导致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即使有政策助推也需要至少3-5年的时间去改革。
同道伟业总监郑昌庆告诉生态圈记者,在他看来,体育产业将是未来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消费升级的关键领域。近两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体育科技类公司遍地开花,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也得到了大量资本的青睐。但变现能力弱,商业模式待开发,同时消费者的认知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引导,导致目前我国的体育科技发展还有许多挑战。
其次,体育科技行业的监管还大有提升空间,例如程蜀琳教授提及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数据的科学性,如何加强对该类产品的质量把控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体育大数据服务商元太体育产品总监李治钧告诉生态圈,“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硬件数据基本都存在误差,比如心率,品牌在宣传时可能会说误差一分钟3次,跑动跟踪在10cm,但经测试实际误差甚至会出现10倍不止的情况。对于运动员而言这样的错误应该提前告知,表明误差范围,否则长此以往会对其身体带来伤害。”
第三,如何在自主研发体育科技产品的同时将国际先进的解决方案本土化,使其真正“为我所用”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实践的课题。
在本次展会中获得“2017全国体育科技成果贡献奖”的晓数聚,其运营总监李明告诉生态圈,“可穿戴设备对于运动员日常数据的监测,给教练和科研机构一个非常便捷且及时的成果,但重要的是,不论是从业者还是旁观者,新的科技进来都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绝对不能盲目跟从。”
而针对这一点,李治钧也进一步谈到,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智能硬件,中国的解决方案较国外来说虽更具本土特色,但只有真正落实到运动员身上,切实解决问题,体育科技才能发挥价值,而不该都是照搬同行。
“未来的智能硬件是人工智能训练师对接处方服务或者营养师,科技的直接效益是数据的准确性和背后的价值方案。期待中国专业的运动员以及机构能够和企业开放合作,深度合作,实现共赢”。
然而除此之外,身处体育科技大环境中的企业们也各自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这次展会和论坛上,许多企业道出了个中不易。
主打“互联网+球星卡”的NB球星卡向生态圈感叹到,“人才昂贵”是其业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致力成为“中国足球人才库”的同道伟业告诉生态圈,足球行业市场太大,竞争压力除了来自和同样做数据的国内同行,还有大热的青训,场地,经纪等领域,而且还面临着技术成熟的国外同行的竞争,此外,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的控制、产品上线和市场需求的协同,几乎决定着公司的成败;深耕体育大数据的云太体育表示,“最大的挑战是目前智能硬件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这个我们需要大量验证和采集,最终找到合理的区间和模型”。
而在论坛过程中,无锡体育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谈及现今体育场馆的科技转型时也感叹到,“淘汰售票处的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市场发展速度”,他进一步指出,难题是需要用科技转化场馆,以互联网思维来提供便民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
可见,风口下的体育科技,想要顺利起飞也并不容易。
直面挑战,科技助力体育升级
现实是骨感的,但未来依然前景光明。虽然挑战重重,但体育科技的发展已势不可挡且具有深刻意义。
正如本次国际体育科技高峰论坛所提出的“科技助力奥运”、“科技助力全民健身”,科技之于体育社会的正面能量已慢慢凸显。不论是在中超联赛中首次引进视频助理裁判,还是光猪圈、觅跑等一个又一个智能健身领域的创新与尝试,体育科技已悄然深入如今的体育生活当中,开始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晓数聚运营总监李明在接受生态圈采访时展望到,越来越多从事全民健身的企业所研发的产品受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欢迎。当下的年轻人往往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最少的时间以获得最大效益的锻炼,以及实时掌握身体的各项数据,而这些,都需要体育科技。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下,老年人健身需求上升,而目前在此领域开发的欠缺,也是体育科技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亲历这次体育科技盛会之后,元太体育产品总监李治钧向生态圈谈到了发展体育科技的重要意义:
就全民健身层面来说,体育科技一方面让运动者更清楚运动的效果,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同时让运动变得有趣,让跑步健身者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pk或分享,增强了运动的积极性。
就经济效益来说,体育科技的发展促进体育产业消费规模增加,其中包含了内容消费、低成本器材消费、专业设备消费、康复消费等,最终的产业链条服务都会迎来大消费时代,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收益。
再者,带动就业,体育科技的深入发展促进市场规模增加,从而使更多企业接触到体育,也使职业运动员退役后就业机会增加,从整体上推动整个产业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科技也打破行业界限从而使体育产业与地产、旅游的横向发展加快,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产业融合,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近些年火热的体育旅游小镇便是有力的说明。
长按可扫描二维码
在亟待解决的难题出现之后,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第一届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展览会已经顺利落地,并且在展望着未来。政府助力,时代创新,企业砥砺发展,已让“体育+科技”这一力量踏踏实实地走在了向前行进的路程中。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曾笑傲CES,2016却经历跌停与裁员,GoPro能依靠无人机和VR绝处逢生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