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归化运动员泛滥,“拿来主义”真的那么灵吗?| 读懂冬奥
在本届冬奥会的冰球项目上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披着韩国的队服在赛场上搏杀。这就是归化运动员,为什么有人愿意放弃捍卫祖国荣誉,从而选择为他国征战?
文/ 赵 晴
编辑/ 萧 深
平昌奥运会在单板滑雪女子U型池的决赛中,00后美国天才少女克洛伊·金不负众望,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摘金,成为了美国最年轻的单板女子奥运冠军。
克洛伊·金身披美国国旗庆祝胜利
作为美籍韩裔,克洛伊现场赢得韩国人和美国人双重喝彩。韩国单板协会曾经长期关切这个韩裔家庭,苦劝克洛伊可以代表其父的祖国征战平昌奥运会。但克洛伊的父亲很坚决,尊重孩子为美国出战的决定,韩国的冬奥人才招募计划为此受到重挫,但并未因此停止脚步。
在本届冬奥会的冰球项目上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披着韩国的队服在赛场上搏杀。
为了加强自己在冰球项目上的劣势,韩国为本届冬奥会一次性归化了10名加拿大冰球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144名韩国运动员中,有19位是改变了原始国籍的选手。其中冰球是最大项,男女合计11名,而在越野滑雪、雪橇、冬季两项中有俄罗斯和加拿大选手加盟。
这一幕,是否有些违和?
何为归化运动员?简单来说,指的是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运动员。
其实韩国在冰雪项目上成绩并不差,但对于家门口的奥运会,韩国希望自己可以更上一层楼,为此他们采取速成的手段,即归化外国运动员。
这种做法的好处不言而喻——利用金钱在最短时间内为国家争取到荣誉,只是这样的金牌含金量多少会遭人诟病。一旦归化的运动员数量过多,也可能被舆论指责背离了奥林匹克的精神。
然而对于运动员来讲,被归化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比如,出生在德国的女子雪橇选手菲舍尔就很坦率地说了大实话。自1964年雪橇项目被列为冬奥会以来共产生了129枚奖牌,德国包揽了其中75个。如果继续留在德国这个雪橇大国,她很难参加奥运会,竞争的压力甚至迫使她在22岁的年纪就选择了退役。
然而三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发现借道韩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她学了三个月的韩语,会唱了韩国国歌,温习了韩国历史关键知识点,一次性通过了入籍测试,开始代表韩国参赛并顺利参与了平昌冬奥会。
菲舍尔并不期待能在平昌摘牌 能参赛已是她的梦想
菲舍尔的故事,和过往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颇有相似之处。
自己国家竞争激烈,自身水平有限,想要站在更高的世界舞台,对于运动员来说接受归化也是一种捷径。运动员原来所在的国家,由于项目竞技水平高、人才储备厚,也不会有太多激烈的反应。
但还有一种“归化”的方式,它所引起的争议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乒乓球集体“出走”日本的历史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何智丽在1989年宣布退役后同日本工程师小山英之结婚,后改名为小山智丽。在1992年宣布复出后,小山智丽代表日本出战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击败邓亚萍摘金。而她赢球后便口喊“呦西”,加之“出走”之前和中国队千丝万缕的复杂锚段,使得这种行为更激起了中国球迷的广泛不满。
同样“出走”的乒乓球运动员还有韦晴光,他是奥运冠军赴日第一人。韦晴光曾先后获得第39届世乒赛和汉城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冠军,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退役。次年韦晴光前往日本打球,1997年时加入日本国籍改名为韦关晴光,还曾经代表日本征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
乒乓球赴日潮远没有在90年代就此终结,2003年生于日本仙台的张本智和,父母均来自中国四川省,都是乒乓球选手出身,她母亲张凌曾与邓亚萍、乔红并肩作战,并多次在全国锦标赛中获得冠军。2014年3月他和父亲妹妹三人一同归化日本,正式加入日本国籍。
赢得比赛庆祝胜利的张本智和
在获得日本国籍后,张本智和高调表示,他的梦想就是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代表日本队出场并获得金牌。这在当时引发了剧烈的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平昌冬奥会花滑项目,日本的羽生结弦夺冠后,张本智和在自己的推特上表达了对前者的祝福之意,宣言更努力提升自己,这再度引发网友热议。
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舆论对运动员被“归化”的相关解读,更多停留在国家、民族这些层面。但事实上,除了向往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国的举国体制也是运动员被归化的一大原因。
近两年,除了乒乓球这种传统优势项目,篮球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也成了被“掐尖”的重灾区。因为国内体育的职业化的运动员收入不高,年轻运动员在成为球队主力之前并没有多少经济来源,相比国家发的固定工资,外面的条件确实比较诱人。通过不同媒体的报道来看,李明阳代表日本队出战,与不菲的“归化费”不无关系。
原国青女篮主力李明阳,现已加入日本国籍,改名杉山美由希
除了丰厚的收入,之前有被归化到日本的篮球运动员表示,日本的保障体系也十分完善,不仅在运动员时期会有很好的报酬和生活,在退役之后,还会分配稳定的工作,给予高额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虽然中国也有“运动员退役后分配工作”的传统,但很多成绩不突出加上学历偏低的选手,依然会面临“退役即失业”的窘境,有的甚至难以维持生计。
与此同时,面对日渐增长的“归化”需求,我们的邻国日本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归化产业链:
先由基层教练或者“中间人”挖掘有意去日本读书的球员,然后联系当地的学校,不论初高中,一经录取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补贴,毕业后,即使不打职业比赛,也会推荐到不错的公司上班,生活安稳,也具有了一定的移民条件。
所以面对别国不断挖走自己国家的人才,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可以效仿,也采取归化手段弥补我们在某些项目上的空白呢?答案恐怕是:很难。
首先,中国的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其次,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条件相当苛刻。
外国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需要满足3个条件之一:
1、拥有中国国籍的近亲属;
2、定居在中国超过8年;
3、以优秀人才身份“特批”引进。
而满足这些条件且有心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凤毛麟角。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外国人新近加入中国籍的不超过300人。一度呼声很高的中超外援穆里奇、孔卡,就没能顺利为中国队出战。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中国体育采用较多的“归化”手段,一是引进出生在海外的华人选手,二是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外援”。
前者的典型是中国冰球。昆仑鸿星俱乐部先后引入多位具有华人血统的海外球员,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出生在加拿大,但父母均是华人的袁俊杰。而国家队也曾在加拿大进行专门的海外选拨,以期吸引更多海外华人为国出战。
后者的案例则是中国棒球。由于世界棒球经典赛(相当于棒球的世界杯)对“归化”球员的条件较为宽松,不涉及国籍的改变,所以中国队过去几次参赛都使用了所谓的“外援”。特别是长期在美国打球的张宝树,屡次为中国队建立奇功,成为中国棒球过去十年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延伸阅读:中国棒球浮世绘:15年钟摆发展,「世界杯」1分窘境与正在燎原的星星之火
尽管上述两个项目的案例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已经逐步做出改变,在政策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增强国家队的竞技水平。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体育人开始意识到“归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因素。比如姚明,就给出过他对中国运动员归化日本的看法。
姚明当时的表述是:“目前我们国内的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我们的总人口很多,但其实真正注册的运动员并不多。中国的教育也没有把体育真正的重视起来,导致中国的体育发展从青少年时期就落后于欧美国家,中国的很多运动员一直是默默无闻、得不到很好的机会,所以就会出现归化外国的现象。”
我们还必须看到的是,日韩在一些项目上的突飞猛进,也并不单纯是“归化运动员”的作用,这和他们长期以来的项目基础建设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归化只是术,而道则是整体的人才培养。诚如姚明所说,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着手很好地解决人才问题,那么无论是“归化”别人,还是被别人“归化”,那都只能是争一时而非争一世。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没有空中技巧30年的奋斗,就没有中国冬季项目的飞跃 | 读懂冬奥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