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足球遇上综艺,20亿次播放量的《足球解说大会》目标何在?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18-10-29

俄罗斯世界杯接近尾声,而世界杯内容大战也逐渐走向终章。随着六强选手获得“PP体育解说员”证书,《足球解说大会》也在本周三画上了第一季圆满的结尾。而这档累计播放量接近20亿的体育综艺节目,显然还有更长远的考量。


文/ 曹 焱  编辑/ 陈 思怡


很多中国球迷的世界杯记忆,应当和改革开放“同龄”,始于1978年。


那一年,宋世雄在香港的一个酒店房间里,用央视“借”来的国际广播卫星公共信号,让中国电视观众仿佛置身热情似火的阿根廷。


作为中国足球解说第一人,宋世雄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身前来,但是当他用VCR的方式出现在了《足球解说大会》现场大屏幕上时,全场无论是作为评委的一线解说还是参与比赛的新生代解说员,均自发起立,在当时,想到的是两个字,传承。




足球+解说,目的不只有流量


7月4日晚,没有世界杯的比赛,而PP体育独家制作的中国首档足球解说类真人秀《足球解说大会》也终于迎来了第一季的总决赛。经过三轮激烈的比拼,苗霖最终获得总冠军,常锦洋、苑皓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近期荣登网综榜首、播放量已经接近20亿的《足球解说大会》目的却不仅仅只有流量。


足球解说大会第一季全国三强


足球解说员的职责之一便是梳理比赛的走向,为观众讲解比赛内外的故事。许多比赛,单纯的观赏性可能并不十分精彩,但却因为其两支球队的历史故事、球员之间的恩怨、主教练之间的对决而受到更多关注。


有的人第一次接触足球,或许就是因为听到激情的解说,而迷上了这项运动,但目前我们的解说员培养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比赛的需求。


伴随着时代的巨大变化,当下,人们对于足球解说的审美情趣、衡量标准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变得更加多元化。球迷看球,除了关注热门赛事之外,也有着自己更独特的口味。而这类赛事却仍然有很多比赛场次是没有解说来为大家梳理比赛的,自身的需求是这次赛事成型的原因之一。


而拥有国内最多足球赛事版权的PP体育,实实在在地给了学员们一个令人羡慕的巨大舞台。


4月22日凌晨00:15分,英格兰足总杯半决赛曼联对阵热刺的焦点战役。《足球解说大会》的优秀学员苗霖、陈文森、林梦鸽等进入PP体育的直播间,“荷枪实弹”展现解说风采。



5月7日的西班牙国家德比,《足球解说大会》安排学员吴桐与苑皓、常锦洋与秦晋分成两路,为皇马以及巴萨的死忠球迷带来特色鲜明的订制解说。



对于PP体育自身来说,《足球解说大会》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这档节目也让其形成赛事版权、内容、会员、体育节目、泛体育节目这样相对完整的生态链。


除了为补进更多的年轻的解说力量,充实解说团队,提升服务体验,形成产业链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档节目对足球解说行业的责任感。对于参赛选手而言,这样一档节目不仅为年轻的足球解说爱好者,提供一个圆梦的平台,更是一条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真实路径,也让更多人通过节目了解足球以及足球解说文化。


而《足球解说大会》节目组为了保证节目质量,在保证选手专业性方面,也是投入巨大。《足球解说大会》节目组的选手选拔,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共历时8个月,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重点高校,集结了当下全国足球解说的优秀青年人才,参与人数高达5000人,最终150人脱颖而出。


对于参赛的学员来讲,导师制的竞赛安排也让学员得以更大程度的成长。良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多参赛选手都表示,与黄健翔、董路、韩乔生三位导师的沟通,让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更加清晰。



除了三位常驻导师,央视名嘴贺炜、徐阳,PP体育的詹俊、苏东、李欣、刘越、申方剑、肖彬等多位大咖都来过节目,指导帮助学员,这同样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而无论是从节目组还是观众的评价中,黄健翔、董路、韩乔生三位导师的投入度,远远超出了节目开始时的预期。这个被戏称为“JS-Uncles”的大龄天团组合,用他们最职业的方式,为学员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他们真心希望给中国足球解说带来一些新元素、新变化,而年轻一代对足球解说的热爱和突破,也确实让他们意外和欣喜。


而三位导师自身的能力素养和带动气氛的能力,也让节目本身的效果上了一大台阶。对于这档节目的推广来讲,也是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帮助。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十四年前,央视曾举行《谁来解说北京奥运》大赛,大赛在全国分各分赛区选拔和中央电视台总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历时一年,参与节目录制并表现突出的邵圣懿、刘嘉远、刘星宇等人至今仍然活跃在体育节目制作一线。



体育+综艺,一场盛宴即将开启


回溯中国体育类真人秀节目,我们要往回走20年。1998年,这一年可以说是体育和综艺的第一次触电,十年后借助北京奥运,体育综艺类节目进入蓬勃发展期。早期的真人秀节目以大众体育和极限运动为主,凭借体育的对抗性和项目刺激性博得观众眼球。


2008年以来,由于全民运动大潮,加之受益于我国电视真人秀整体制作水平的提升,体育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2013年之后,娱乐、体育明星的参与成为体育真人秀的新亮点。


平衡专业性和娱乐性往往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坚持专业性,受众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坚持娱乐性,也会受到一些体育爱好者的非议。越来越多的娱乐明星跨界体育,带来了流量,却也带来了审美疲劳。找准合适的体育项目、定位准确的受众群体是体育综艺节目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而这也与我们在今年一直在谈到的圈层化现象,用户属性的变化脱不开关系。


在当下的综艺节目内容布局方面,“头部”和“圈层”始终是两大重要布局方向。如今,大众爆款的概率越来越低,相反,通过圈层爆发再蔓延到更广泛的人群,正是新的爆款常态和内容发酵路径,而在此基础上的产业化升级则是一个更加综合和复杂的议题。


而在商业层面,通过综艺节目的播放,赞助商除了曝光自己的品牌外,也可以无形之中将自己与节目中的团队、选手、故事本身结合在一起,惠而浦这次冠名《足球解说大会》就可以说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



此外,根据PWC报告,2016年全球体育赞助市场602亿美元,其中北美体育赞助市场规模达224亿美元,亚太市场为148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中国的体育营销赞助市场保守将突破4000亿人民币,而当前这一数字只有750亿人民币,仍有着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综艺视频产业和体育产业均处在上升期,合作空间广阔。我国广播电视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2016年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5039.77亿元,已经步入成熟期。同时,我国体育产业增长势头迅猛,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9011.3亿元,增加值为6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根据46号文件规划,到2025年将达到5万亿元,对应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7%,仍有很大空间值得探索和挖掘。


体育和综艺的结合将依托两个本身就很庞大的市场,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体育综艺的发展土壤将更加肥沃。



而在体育综艺节目中,无论是节目的设置,还是其本身的故事性,其传达出的品质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积极向上、公信力、正能量、健康、拼搏的特质。相信看过最终总决赛的观众,一定能记住两位在校大学生苑皓、崔正杰在6强赛中对决后,令人动容的场景。


最后,我们还是期待这一批优秀的年轻解说员能够走出自己的特色,让观众通过一句话、一串符号记住他们。就像他们的前辈如韩乔生老师的“意识流”、董路的“相声说”、贺炜的“诗人风”那样给球迷的观赛记忆打上了厚重的烙印,成为以后回忆中的青春与激情。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我们为何如此热衷于讨论日本足球?

高晓松你错了!世界杯,绝不是一场大骗局!

都在说冰岛是业余队?他们能逼平阿根廷,恰恰是因为职业!

天上15秒,人间近两亿:BOSS直聘、知乎、马蜂窝大闹世界杯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