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行12年,亲历众多体育历史时刻,她说记者要学会思考 | 人间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18-12-17

”现在的年轻人会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真的没有想法。但作为一名记者,有时候还是要多想想,自己到底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体育记者的邹甜已经从业12年,她也有不少自己的故事想要跟大家分享。


文/ 陈 新进   编辑/ 赵 晴

从业12年,她仍坚守着最初的体育梦


2002年是世界杯年,也是对中国足球意义深远的一年。那年夏天,邹甜从高中步入大学,彼时的她还是一个在电视机前,为中国队加油的小女孩,带着对体育的热爱,四年后,踏出校园的她选择了成为一名体育记者。


12年光阴飞逝,她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对现在的她来说,这份工作已经不再是对球员的崇拜,更多的是一名体育记者对新闻理想的坚守。


在谈到为何当初会喜欢上体育并且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邹甜说:“当年中国队打进了韩日世界杯,‘超白金一代’国奥队在世青赛的发挥也很惊艳,当时我受同学影响,一起观看这些比赛,很喜欢这些球员和比赛的氛围。和很多后来成为体育记者的人一样,刚开始都是因为喜欢某几个体育明星,然后就慢慢开始接近这个行业了。”


就这样,邹甜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韩日世界杯上的中国队


2004年亚洲杯在中国举行,邹甜抓住暑期实习的机会,成为了中国青年报体育部的一名实习生。两年后,邹甜先后在华夏时报、成都商报(北京分部)担任体育记者一职,在这些年里,邹甜出色的完成了每一份工作,为自己积攒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随后,邹甜回到自己的家乡广东,成为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信息时报》的一名体育记者。在这个岗位上她一待就待了10年,足球、游泳、田径、排球、马拉松……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她都曾参与报道过,如今,她已经是体育部的资深记者。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纸媒记者出身的邹甜却并未转变“报人”的角色,其工作内容仍是为信息时报体育部采编供稿。她说:“现在我的工作内容还是给报纸的体育部采写,虽然外界都认为纸媒已是夕阳产业,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但是我觉得,纸媒有它的价值和公信力所在,所以我愿意坚持。就是这样的信念,邹甜坚持了12年,给无数读者带来了有价值的体育报道。


传统纸媒受新媒体冲击严重


当提起过往经历,邹甜说:“当时从北京回到广州的时候,心里落差挺大的,觉得北京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个城市有各种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让你视野变得很开阔。但广州这边相对比较安逸,虽然很适合生活,但还是有点儿不习惯。”


但很显然,当时的感受并没有影响她作为一名体育记者的专业,无论是在哪个地方,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邹甜仍是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记者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


从2008年到2018年,广州足球经历从衰至盛的转变,中国体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奥运大国到全民健身的历史进阶。过去十年,邹甜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这些点滴变化。


在广州,她不仅是广州富力俱乐部的跟队记者,还是感受着十年来体育变化的亲历者。


2011年长沙金德南下,摇身一变成为深圳凤凰(广州富力的前身),当时邹甜开始关注及采访这支扎根于东莞的新深圳球队。由于资金链断裂,这支球队的命运摇摇欲坠,直到富力集团收购这支球队,凤凰队在最后一刻“涅磐”,并改名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得以继续参赛。邹甜作为一个记者见证并报道了这个俱乐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时刻。


在此后的这7年中,邹甜伴随着广州富力队一同经历过富力的亚冠时刻,也经历过灰暗的保级时刻,始终用客观公正的报道帮助球迷了解一个真实的富力。


不久前,她还获得了富力俱乐部颁发的“2017广州富力最佳媒体伙伴”奖,这也是一份实至名归的荣誉



邹甜(右二)参加颁奖仪式


在媒体人邹甜看来,富力虽然拥有本土企业的背景,但在外人眼里,却是一支所谓的“外来球队”,就像是一个“外地人”在广州扎根,是一个挑战者的角色,但富力从未因此而灰心丧气,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摸石子过河,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和风格


她说:“这几年来,富力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好,从一开始效仿豪门一掷千金来招兵买马,到如今积极培养本地球员,尝试改变打法,这支球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很多球迷的喜欢。”


而在提到印象深刻的事情的时候,邹甜说:“2014年富力客场对阵鲁能,这是富力冲击亚冠的关键战,前50分钟富力一直3:0落后,我们纸媒记者大多都认为局势难以逆转,连稿子都开始准备了,但从79分钟开始到最后一分钟,富力连追3球扳平比赛。我当时感觉,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在落后被看轻的时候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拼尽全力,最后的鲜花和掌声真的是拼来的。


邹甜与富力主教练合影


在邹甜跟队富力7年的历程中,这样的时刻不胜枚举。而几乎每个值得铭记的富力时刻,她都是站在现场见证的那一个,也是第一时间为我们分享这些时刻的那一个


除了她的富力“生涯”,她还跟我们分享了广州体育这些年的一些变化。她说:“我2007年回广州的时候,觉得它热衷举办国际大赛,像羽毛球中国公开赛、世乒赛、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亚运会等等,广州都喜欢争取。但近几年,广州的大赛并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这个城市开始更加注重全民健身,更加在意让本地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让他们得到运动。”


而她本人也开始报道这些全民健身运动,帮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体育。除此之外,她也成为了全民马拉松运动的跑者之一。她毫无疑问地成为这座城市体育发展变化的一位亲历者。


常年报道马拉松的邹甜如今也成了跑友


常年报道体育的邹甜坦言,广州的体育氛围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她说:“以前我比较懒,不太爱运动,但我现在已经开始跑马拉松了,这是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连我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都说如果我可以她们也可以,都说要一起跑马拉松。还有我以前很怕水,现在都已经学会游泳啦!”



“记者要学会思考”


作为一名记者,邹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再三分享了她的一个观点:“这个时代,能成为伟人的寥寥无几,但再平凡的普通人,只要努力,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也许你身处一个很普通的工作岗位,但其实你也是可以影响很多人的。”从她刚踏入社会到现在,她也是一直这么告诫自己的。


邹甜告诉我们,刚入行的时候,因为不是体育专业出身,专业体育知识的缺乏使她变得没自信,很害怕会出错,也害怕被老师批评。


但那个时候,她的老师告诉她:“体育新闻的精髓在于体育能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你该思考的不是会不会出错被批评,而是要去思考,你报道的新闻,会给别人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包括你采访的球员,看你文章的读者,这是最重要的。”


她很感慨地说:“我当时听到老师这番话突然开窍了。刚开始可能当记者觉得好玩,后来才发现,媒体人更需要社会责任感,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有力量。”


或许正因如此,在被问到能否给新入行的“菜鸟”们分享一些从业心得时,邹甜最先强调的还是思考。她说:“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脑袋空空没有想法。作为一名记者,你需要谨记自己作为媒体人应有的使命感,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去思考,你报道的东西才会有意义。在做报道的时候应该要有一个底线,否则做出来的很可能会是‘新闻垃圾’,甚至对社会有负面影响。”


在经历过无数个中国体育史上的重要时刻之后,邹甜对这个问题更为重视。她说:“还记得当年刘翔火遍全国的时候吗?很多记者根本采访不到他的,但有的记者会闭门造车,编一个专访给读者,他们根本不会思考这个事情的后果有多严重,这个事情真的很可怕。”


邹甜与高桥阳一(足球小将画家)合影


这对初入行业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在争相报道热门新闻的时候,我们的确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这是记者这个职业之所以还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这个资深媒体人还跟我们分享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她说:“很多采访你会觉得很难,可能是因为不了解采访对象或这个项目,或是因为平台限制,这种时候不要慌,刚开始总会很难,慢慢积累经验和信心,最终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邹甜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提前做好功课的基础上的。每个采访报道之前,都应该认真查看资料,多跑赛场,多参加新闻发布会,争取了解更多的情况, 唯有厚积,方可薄发。


这也是邹甜在多次报道重大赛事后积累的宝贵经验。谈到过往报道的大赛经历她说,这些大赛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赛场,过去她会提前了解球员和球童,找一些故事性强的对象和角度来进行更多的深度报道。


等待新闻发布会开始的记者


说到这里,邹甜告诉我们,虽然有的采访对象看起来有距离感,但在用心了解和沟通以后,他们也会像真诚待你。她说:“刚开始跑马拉松的时候很害怕,身边很多人在超越我,有次跟相熟的教练聊起,对方会告诉我‘按自己的节奏去跑,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虽然很多人会超越你,但同时你也会超越很多人,人生也一样,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就好’。”


这也许就是“厚积”这个过程所带来的一些小惊喜吧,除了能够“薄发”,还能收获友情,收获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东西。


采访结束之时,邹甜跟生态圈记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那我继续写稿子啦。”


平凡生活中保持对工作的热爱与激情,并且不断的思考,可能不光是体育记者的一条成功之路,也是所有职业想要成功的不二法门。



《人间》,是体育产业生态圈推出的一档体育人物纪实栏目。从时代风口上的弄潮儿,到兢兢业业的普通人,在体育产业奔涌的时代浪潮里,我们力图还原每一个人物最真实的面貌,因为正是无数个他们,最终构成了行业的全貌。


这里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如果您或身边的朋友愿意分享一段经历,不妨通过后台留言联系我们,不论是平凡世界抑或是英雄史诗,生态圈愿意成为这段故事的记录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孙思辰: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 | 人间

刘嘉远:入行是喜欢,如今是欢喜 | 人间

“从体院毕业一年了,我依然热爱体育” | 人间

我为什么离开北京、放弃高薪IT工作,到小县城做青训?| 人间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