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40周年,当今马拉松的使命是什么?| 专栏

ECO SPORTS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0-02-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添加星标留住圈哥


2018年末,关于马拉松的讨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生态圈专栏作者探讨了有关商业与文化的内容,而在近日关于马拉松竞技化的讨论之中,什么是马拉松运动的真正使命,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新问题。


那么,在探讨大使命的同时,不妨让我们看看一些小故事,看看马拉松诞生与运动最开始时的真实模样。


不止于商业,马拉松热催生新讨论


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赛事的井喷,不仅让马拉松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盘活了体育产业中有关参与型赛事的部分,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有关其意义的探讨,成为如今的热门话题。


从“中产阶级的广场舞”到“中华土味马拉松”,部分媒体人一次次的春秋笔法,在伤害这个产业,伤害这项运动参与者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行业的冷静思考与沉着反击。


要知道,截至到11月2日,2018年800人以上路跑与300人以上越野赛已经达到1072场,参加人次530万,盘活了涉及赛事组织、市场营销、跑者服务、品牌传播、转播技术、互联网渠道等六大产业化环节的产业规模上亿的整条产业链,成为了中国体育产业中不折不扣的活性因子,这对于体育产业、旅游业乃至城市GDP的拉动,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除了商业角度,马拉松也是凝心聚力的载体之一。毕竟,诞生于雅典卫国战争的马拉松,本身就极具文化与精神价值,在新时代下同样承载着一代人的精神使命,这让马拉松成为现代都市人热爱体育、热爱国家的文化图腾。


圈哥注意到,近日来,一篇名为《国家荣誉与体育精神同等重要》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也为马拉松行业进行了正名。文中,针对近期关于马拉松的种种热议,作者跳脱出舆论的混战,用从容理智的文笔,为激愤的网友带来了关于中国马拉松真正价值与使命的冷思考。




大使命前,不妨先看看马拉松的小故事


事实上,在严肃辩论的同时,在2018年刚刚进行了马拉松初体验的圈哥,也开始有了更多关于马拉松真正价值的新思考。那么,我们不妨先跳出有关价值观具体的讨论,来看看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关于马拉松的感人瞬间——


在南昌马拉松,有一位父亲,右手放着儿子的照片跑完全程,完成了儿子生前一起挑战马拉松的承诺,而在无锡马拉松,一位父亲手持因车祸离世的女儿的护照,带着女儿的护照冲过终点;


徐州马拉松,比赛刚刚开始时残疾人选手任耀不慎摔倒,身旁的跑友急停返身帮助他站起来,重新奔跑,同样在徐州马拉松,退伍军人马超施救倒地跑友,并陪同其前往医院;


首届汶川马拉松,10年前在灾难中失去右腿的牛钰站上赛道,用时3小时53分完成半程马拉松;


快递员罗书坚则推着他患有脑瘫的儿子小柏,一起完成了36场马拉松,带着喜欢热闹的儿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75岁的上海奶奶在丈夫去世后深受打击,却坚持跑马拉松8年,在马拉松赛场跑出悲伤……

 


事实上,正如这些刷屏网络的感人瞬间所展示的那样, 当马拉松的文化在体育产业、在城市文化中扎根,其中蕴藏的正能量文化因子,具备着极强的力量,指引着我们跑步前行的方向。


在跑马过程中,圈哥还认识了这样一位中国马拉松圈的大叔——他名叫“李小白”,今年61岁,是新丝路集团的创始人。然而,比起“时尚教父”的称号,他更喜欢称自己为“一个朴素的马拉松跑者”。


圈哥了解到,仅仅在八年之前,他也曾大腹便便。一次偶然的走戈壁之旅,让他加入到了马拉松运动中来,成为他人生脱胎换骨的开始。八年间,李小白跑了近140个全马,身披五星红旗跑遍世界,也成为了马拉松圈里风度翩翩正能量满满的知名大叔。



有人告诉生态圈记者说,李小白大叔跑到哪里,哪里就有飘扬的国旗。曾经将“中国的美”传递给世界的他,正用奔跑的方式再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精神与自信。


正如前面动人故事展示的那样,李小白的经历只是万千国人通过马拉松运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之一。42.195公里中,蕴藏着千百万人的人生故事,也蕴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文化勃兴。




40年改革开放路,马拉松见证体育强国梦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蓝图上,体育同样有着一席之地。在运动员方面,姚明、郎平、许海峰榜上有名,激励了一代人通过体育感受国家的蓬勃发展。而在大众参与方面,马拉松这样的全民赛事则同样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以被誉为“国马”的北京马拉松为例,这项走过了37年历程的赛事,刚好见证与记录了改革开放中的体育成就。在1981年,首届北马仅有86名专业选手参加、仅设置男子全程项目,到2018年3万名选手参与,数十家赞助商加持,与揪住发展中一些小问题相比,这整体上的巨大进步,在每年办赛的一点一滴中体现着。


而从北马到如今千余场比赛贯穿全年、数百万人次参与的蓬勃景象,可以说,中国马拉松的发展也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历史性转变的缩影,正在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今天,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接近中国梦,体育强国梦也从未像现在这样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在这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在每个人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中国马拉松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是否也呼之欲出了呢?



自2014年10月2日,那份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46号文”发布至今,中国马拉松产业的发展确实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也为体育展现城市发展成果提供了一个万众瞩目的机会。


在承担产业发展使命的同时,马拉松以其简单易行、开放包容的特质,承担起引领全民健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为“全民健身”赋予了新的意义。


事实上,中国马拉松正在帮助更多人投入到全民健身大潮中来,这唤醒了更多人的健康意识,引导大众开启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正在打造属于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更进一步来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健康的情感,进而产生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毫无疑问,中国马拉松正在积极传播健康主流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



在这条持续数年的发展高速路,全年上千场比赛之中,自然也并非毫无瑕疵与失误可言,但如果非行业人士过分强调马拉松的竞技属性,以赛事的“专业性”为幌子,不冷静地看待赛事操作上的一些瑕疵和失误,将体育精神与爱国主义对立起来,不仅会打击所有赛事组织者的初心,打击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每一个全民健身参与者的热情。


中国马拉松若只是纯竞技的平台,则丢掉了最为本质的使命——男女老幼共同参与,专业和非专业选手同台竞技,是中国马拉松和全民健身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新时代里,中国马拉松不应仅是一场体育的竞技场,更是一个全民健身的舞台,是凝心聚力的载体。


最后,让我们回溯马拉松与运动最开始的模样吧——为国报捷,为健康锻炼,为快乐而全力奔跑。我想,这可能不光是马拉松诞生时的模样,也是我们每个人刚刚开始参与到体育运动时的模样,更应该是如今体育文化的发展的前进方向。



编辑:郭 阳,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更方便的在众多账号中找到圈哥呢?

按照下面操作只需三步就可以啦!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商业+公益=马拉松运动的光明未来 | 专栏

被“土味”代言,中国马拉松有点冤

从诸暨马拉松的圆满完赛看《奔跑中国》的变与不变

上百页媒体手册里,或许有中国马拉松向世界大满贯的前进方向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