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戳破了东京奥运的「防疫气泡」

ECO氪体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2-04-25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东京都27日下午确认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848例,这一数字,也成为了东京疫情期间单日新增病例的最高纪录。

对于日本而言,从世界各地涌入的11000多名运动员和近7万奥运相关人员,的确使其防疫压力陡增。如今赛程已过1/3,东道主的防疫工作,究竟做得如何呢?


文/ 刘金涛

编辑/ 陈点点、殷豪男


01

「泡泡」里的中国首金


「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了,赛场里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正在做记录的手已经不听使唤,抖得写不下任何一个字。心脏狂跳,声音盖过了场内的喧哗,清晰可闻。」


承担「首金」报道任务的新华社记者林德韧,在赛后记录下了最后一枪时紧张动人的一瞬间。


「从子弹上膛到扣响扳机,只需要短短的半分钟。但这是我经历了十余年体育记者生涯中最为漫长的半分钟。」


2020东京奥运会的首金,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意义非凡。而对于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而言,同样特殊。这是运动员首次在《防疫手册》的约束下进行的奥运比赛和颁奖仪式。


而杨倩,也成为了历史上首位强制要求带着口罩,站上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



「日本对于奥运会的防疫工作十分重视,我们每天都需要提交一份唾液样本用于检测。」林德韧介绍道。而在现场采访时,记者与运动员之间被栏杆隔开了1米多的距离,可以把录音设备放在小桌子上,远距离提问,远距离回答。


实际上,自海外人员下飞机那一刻起,东京奥运会的严格防疫规则就已经开启。


根据流程,记者们先需要登记信息、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然后等待结果,确认无误后激活奥运证件,居住在奥组委指定的酒店里,并且每天都要在名为「OCHA」的应用中填报身体状况。


除此之外,在抵达日本后,海外人员要在住所隔离三天,每天接受一次核酸检测,之后视情况变更为每4天或每7天一次。14天后的检测阴性后,记者们才被允许走出「泡泡」所涵盖的驻地与比赛场地,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到东京的各地进行采访拍摄。



根据《防疫手册》,媒体人员入住的前14天,房间禁止打扫,也禁止记者前往市场中的饭店堂食,只可外卖。但是,在奥运期间,媒体酒店仍然对社会开放,这一点是「泡泡」防疫中,极易埋下隐患的一点漏洞。


如今,复杂的防疫规则已经更新到第三版,从20页增加到70页,多次违反警告将会被处以吊销证件的惩罚。例如组委会不会提供口罩,参会人员必须确保口罩数量充足、规定口罩的制作材料等细节方面,也在防疫手册中被提及并给予了建议:「佩戴纺织物制作的口罩,必须确保每天高温清洗,还要保证口罩至少两层,最好是三层」


据前方消息,这份规则还将不断更新,无论是记者还是运动员、参赛人员,都将视东京的疫情发展,而被做出更严格的要求。


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联合发布的《疫情应对措施手册》,其中包括针对运动员、赛事转播商、赞助商、媒体、国际单项组织等各个细化版本


一旦问题变得严重,东京奥运会还存在着「随时停办」的可能。



02

「泡泡」防疫,成效几何


回望现代奥林匹克的历史,2020东京并不是第一次遇到疫情的奥运会。


100年前,1920安特卫普奥运会就被夺去5000万性命的西班牙大流感的阴影所笼罩。在当时,全球2600名运动员齐聚的安特卫普顺利举办了奥运会,成为人类社会之后抗击流行疫情的标志性事件。

 

2021年的东京,应对新冠疫情的防疫科技和管理措施相较于一个世纪前,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但即便如此,奥运会期间的防疫效果如何,对日本国内和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未知数。


早在奥运开幕前,东京奥组委CEO武藤敏郎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排除在最后一分钟停办东京奥运会的可能。」

 

据7月27日数据,截止发稿时,东京奥组委公布奥运相关人员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自7月1日以来已累计达155例。东京都的确诊病例,也已经连续几天超过1000例,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在部分检测点于上个周末关闭状态下统计的,业内人士推测实际可能更高。


换句话说,无论是奥运会搭建起来的「泡泡」,还是在这之外的城市,仍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疫情风险——这还是在东京已经将7月12日至8月22日,设立为第四轮紧急状态的情况下。



在日本武道馆举行的柔道比赛中,海外选手摘下口罩庆祝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比赛,运动员们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而在他们之外,还有来自全世界的22000名媒体人员,这一数字也超过了运动员的总数,因此在疫情管控之下,采编工作也一样处处受阻。


在以往,记者们可以近距离地与奥运健儿们做采访,第一时间传递赛场声音,还可以在混合采访区获得很多金句、爆料等等,但如今运动员只能在这一区域停顿90秒,这给采访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除此之外,如今的采访还需要提前一天在网上预约,以保证现场符合防疫要求。原本记者可以在多个场馆来回穿梭,但如今必须要通过后才能入场。再加上前往赛场需要乘坐组委会的专用巴士,而不能私自乘坐公共交通,更进一步降低了通行效率。


《钱江晚报》记者拍摄的奥运媒体大巴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到奥运金牌诞生之后,却少有冠军的采访画面。像是2016年傅园慧在赛后喊出「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的那般真性情,也愈发离我们远去,杨倩对着看台上记者比心的画面,已经是本届奥运会期间难得的一抹风景。


不过,据前方多家媒体的经历,即便是有着「泡泡」的概念,但这样数万人的大赛显然难以实现严格的管控。记者们的媒体间和大巴人满为患,社交距离(规定安全距离为两米)已经是形同虚设,再加上夏季炎热的天气,口罩在鼻子下面的景象数不胜数。



03

疫苗接种,是否能确保防疫成功


尽管与奥运相关的病例数字仍在上升,但从截至目前的防疫效果来看,东京奥组委的防疫手段仍然是值得认可的。


在上个周末,「樊振东欲摸又止」和「许昕欲吹又止」的两个话题冲上热搜,国乒为了防疫规则做了非常大的调整。根据东京奥组委规定,比赛时间之外,运动员被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为避免接触,赛前赛后运动员之间的握手和拥抱被禁止,教练被要求避免反复呼叫姓名。不过,在7月25日国际奥委会公布的新规中,获奖运动员扩大间距站在领奖台上时,允许其摘下口罩最多30秒以便拍照。




同时,疫苗的接种工作,目前也仍在日本稳步推进中。


在5月底,日本方面曾宣布,在6月1日全面启动对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日本运动员代表团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对象预计为约600名运动员以及教练等相关人员共约1600人。


据报道,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也将疫苗无偿提供给各国和地区代表团,原则上建议间隔3周接种2次。根据计划,7月23日奥运会开幕前,基本可完成所有对象的2次接种。


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奥运相关人员发表的公开信透露,国际奥委会确认84%东京奥运代表团成员已接种了新冠疫苗,国际奥委会团队疫苗接种率也已经达到近100%。而媒体记者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也已经达到了约70%至80%。


此外,据NHK消息,截至25日,在东京年满65岁的老年人中,也已经有82.02%的老年人完成了一次接种,二次接种率66.10%。奥运村附近医院的医疗资源相对富裕,对于此后比赛的举办而言也留足了缓冲空间。



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东京奥运会接下来的举办前景会一帆风顺。要知道,此次有11000名左右的海外运动员前来,其中绝大部分人在奥运村当中驻扎,这给了就餐、交通等环节众多接触的风险。而在东京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27日下午,据日媒《每日新闻》消息,当日确认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848例。这一数字超过了1月7日创下的新增2520例的纪录,成为东京疫情期间单日新增病例的最高纪录。另外,东京27日的重症患者比26日增加4人,达到了82人。


而疫苗的接种,也不能完全保证被接种者安全——例如目前已确诊的患者中,其实有不少已接种了新冠疫苗。这与病毒变异以及辉瑞疫苗的实际有效数据统计,都有着关联。



如今来看,与其说「停办奥运会」是在制造恐慌情绪,倒不如说是一剂「防疫针」。尽管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感染,但东京所创造的「泡泡」距离安全放心的防疫环境,还相差不少。而代表团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自己的防疫部署——例如日本乒乓球队、摔跤和柔道队等队伍,为了免受疫情威胁,居住在了奥运村以外的地方。


现代奥运一百多年以来,比赛的项目、规则乃至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但奥运精神却一脉传承。这里不仅是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竞技场,奥运会也见证着人类抗击瘟疫大流行这个「老对手」的精神力量。


无论是运动员、代表团职员、志愿者还是媒体记者,这届奥运会对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是一次不凡的经历。「泡泡」里的防疫效果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对抗疫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信在奥林匹克倡导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感召下,世界会因体育而更团结。






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更多奥运资讯

-《体育教培行业,该不该为「双减」欢呼

-《空场,让东京奥运损失了多少钱?

-《她,点燃了东京奥运主火炬

-《东京奥运会,为什么非办不可?


推荐关注:

长按识别 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ECO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