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女足,能和男足「同工同酬」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女孩不下场 Author GirlsGameOn

上个月,中国女足时隔十六年重夺亚洲杯,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男足大年初一惨败越南。这一来一回,让舆论将女足捧上神坛,同时恨不得将男足踩下地狱。

而在最近几天的「冯巩」之争中,中国女足的待遇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一顿声讨中,网友也对此出谋划策:建议男足就地解散,把男足的工资全分给女足球员。而且类似这样的建议并不在少数。

球迷长期以来对中国男足「恨铁不成钢」,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那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看,社交媒体上那些关于男女足「同工同酬」的讨论,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文 | 刘雪婷 刘赫


Hello 大家好
这里是ECO氪体旗下「女孩不下场」
在这里 所有女孩都可以平视体育

Girls Game On

中国女足

能不能「同工同酬」?


2019年,美国女足曾指控美国足协存在着性别歧视以此起诉美国足协,原因是美国女足认为美国的男女足待遇不一样。而就在上个月,这项长达6年的性别歧视指控案件,终于达成了和解——最终,美国足协将赔偿2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18亿),来结束这场为期六年的同工同酬法律之争。

这2400万美元中,包括2200万美元的赔偿款以及200万美元的基金。这项基金将会在未来,帮助美国女足球员职业发展以及慈善事业。
 

结合中国女足重夺亚洲杯的冠军效应,类似的呼声也在国内越来越多。比如:

中国男女足,能不能也「同工同酬」?
 
其实早在老女足时期,女足艰苦奋斗的「铿锵玫瑰」精神为大众津津乐道。在媒体渲染中,中国女足吃苦耐劳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女足球员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当时就有舆论指出应改善女足队员的待遇,这样的呐喊由来已久。

不过,在回答「能否同酬」的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基础概念:俱乐部联赛的「薪酬」和国家队的「薪酬」,完全是两码事。
 
在目前的制度里,只有在俱乐部赛事中表现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才可以入选国家队,代表国家征战世界杯、洲际赛事及友谊赛等。国家队为国脚们发放的是补贴赢球奖金。

而在俱乐部赛事中,球员是代表俱乐部出战联赛、洲际赛事及友谊赛等,由俱乐部为运动员发放薪酬。
 
所以,中国国脚级足球运动员的收入=国家队集训补贴+国家队赢球奖金+俱乐部薪酬+其他商业收入。其中,俱乐部的薪酬是主要收入来源。
 
武汉车谷江大捧起2021女超冠军奖杯

其实,一些媒体将「限薪令」发布之前广州恒大队的男足运动员工资与女足国脚的国家队奖金做对比时,已经将工资发放方混淆了,所以巨大的差距,才令大家难以接受。
 
在目前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提下,职业男足运动员的生产力会比女足运动员高,也相应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这样的观点,也许放在当下两性平权的语境下多少有些政治不正确,但世界职业足球发展的脉络就是如此。
 
事实上,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让所有不同地区、身价、薪酬、商业价值的男足球员与女足球员的身价、薪酬、商业价值全都拉到一条水平线,是不存在的。我们姑且不讨论男女足之间见仁见智的观赏性,就连男足,同性别球员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同,个人能力水平不同,所得到的收入也一定不同。
 
实际上,美国女足也是从国家队的层面,对「同工同酬」做出了定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谈的「同工同酬」,是希望首先在国家队层面做到补贴和奖金相同,在非市场的范围内,合理地运用行政手段弥补男女足在长时间发展上的差距。
 
而根据北青报此前透露,中国足协这一次亚洲杯提供给女足的奖金,很可能超过1000万——也就是基本打平了,给中国男足承诺过的12强赛1000万元赢球奖的「同酬」水准。


从市场的角度看

女足联赛是什么水平?


从市场角度来说,职业联赛女足受制于竞技水平和市场竞争机制,在一个时期内无法实现与职业联赛男足同工同酬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并不是中国特色,在全世界皆是如此。
 
从球员的收入上来看,日媒曾透露,此前即使是常年在日本女足联赛排名前二的神户雌狮,球员月薪也不过十几万日元,而日本普通白领月薪20万日元非常常见(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日本女足功勋泽穗希也曾表明很多日本国脚仍要靠兼职补贴生活。

巴塞罗那女足俱乐部,已经算是女足俱乐部中投入的「天花板」级选手,每年的支出接近400万欧元(500万美元),而巴萨男足仅2019年的工资支出就已经达到了5亿欧
 
巴萨女足获得2020-2021赛季欧冠冠军

当然,和男子足球的百年历史相比,女足更像是一项「新兴」运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截止到现在,满打满算才刚刚经过了30年历程。

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部分国家才陆续开始女足职业化,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全职足球运动员。实际上,目前世界排名第13的日本女足(排名更新时间为2021年12月),直到2021年才建立了完全职业化的女足联赛「WE联赛」。
 
「WE」联赛2021-2022赛季海报 

而在国际组织的层面上看,国际足联(FIFA)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承认和接纳女足运动,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才成立女子委员会,1991年举办第一届女足世界杯比赛,相较于男足的发展史本来就滞后50余年。
 
虽然女足运动在近几年看似开始蓬勃发展,但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女足俱乐部大多都依托于男足俱乐部搭建,也就是说无论是转会费、工资还是基础设施,说白了都来自于男足营收的接济。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中超普遍欠薪的今天,也有一些女足球队面临着欠薪、解散,并退出目前正在举办的全国女足锦标赛,全国女足锦标赛也因此延期了一周。
 
所以,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非要把男足塑造为女足的「敌人」,也并不符合客观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皇马、曼联这种有着百年历史的豪门,直到2018-2019年间才陆续建立了女足球队和青训体系。在皇马女足的纪录片中,皇马女足(DC Tacón)创始人,不得不去说服弗洛伦蒂诺这样的商人:「女足球员同样具有商业价值,你的投资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回报。」
 
根据2021年FIFA发布的《2020世界女足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世界上仅有30%的女足俱乐部能获得盈利,换句话说,有70%的俱乐部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而在世界范围内,又仅有13%的女足俱乐部年收入可以超过100万美元,只有中国和日本的平均值高于这个数字。

女足俱乐部平均收入

观察世界上女足俱乐部的运营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在足球的金元世界观里,即使是五大联赛的豪门,对于女足的策略也是「小本经营」
 
目前,即使是在欧洲的女足俱乐部里,除了关注度较高的大赛(欧冠),考虑到球场的运营成本,女足联赛期间姑娘们很难到男子俱乐部那些著名的主场比赛,她们的主场实际上就是男子梯队的比赛场地。

而在比赛票价上,像巴萨女足这种女足「豪门」,也只能将联赛中各档位的门票的价格定到男足票价的1/10。而像凯尔特人这样的小球会,则会推出买男队季票送女队门票的方式,来促进一些球队死忠的入场。

在目前年收入超百万美元的女足俱乐部里,均有50%以上收入来自商业赞助代言费用。在收入较低的球队中,这部分收入占比不到30%。
 
 女足俱乐部营收占比

也就是说,在市场的发展环境下,女足薪酬的提升,绝大多数还要依赖商业化带来收入。
 
那会不会存在「黑心」俱乐部赚了钱,故意克扣不给球员发高薪的可能?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女超联赛的平均运营支出在女足领域排名世界第一,俱乐部平均支出近200万美元,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工资的支出能达到56%。结合之前提到的100多万美元的收入来看,俱乐部都在赔钱,总不能再让人「为爱发电」支付高薪吧?
 
女足俱乐部平均支出

而当年王霜选择从巴黎回到武汉,薪水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毕竟,在足球世界里以「有钱任性」著称的巴黎圣日耳曼,也只能给她开出约合50万人民币的工资。


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以女足为代表的女子运动缺乏关注度,也是导致其经济收入受限的根本原因之一。

好在,足球这个项目有着特殊的一点,它背靠全球广阔的足球人口,女子足球的影响力不说有质的飞跃,但是整体趋势是在持续上升的,目前全球最具有号召力的女性体育大型赛事也确实是FIFA女足世界杯。


而在世界的联赛、女足欧冠的比赛中,女子足球也呈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潜力。
 
2019年3月,马竞主场万达大都会创造了一个惊人的世界纪录:60739人现场观战,这是有史以来女足俱乐部赛事现场观众最多的一场比赛。根据西媒的报道,本月底巴萨女足同皇马女足的欧冠1/4决赛次回合比赛,已经售出了超过85000张门票,诺坎普球场或将迎来女足观赛人数的新高。

2018-2019赛季联赛平均上座率,美国的数据遥遥领先

大的环境向好,切实提升女足待遇应该怎么做?无非就是两点:在目前的客观环境中,市场与行政手段结合,依靠职业足球先富带动后富;以及普通球迷的支持。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只有职业足球市场的蛋糕不断做大,职业女足从中分成才会越来越多职业女足运动员的薪酬待遇会不断得到改善,而顶级女足球星的收入也会逐渐提高,才能再激励后来者:原来通过体育的方式能够得到更好的、更多的生活空间、生存方式。
 
在女足亚洲杯夺冠后,尽管对于女足比赛关注的呼吁铺天盖地,但几乎等同于女超联赛季前赛的全国女足锦标赛即使已经决出了八强席位,大众对于女足比赛的关注依然寥寥无几。

作为普通球迷,我们或许不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但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地支持一下女足事业的发展。比如多看几场比赛的直播(中国女足官方账号就会在多个平台直播各级女超联赛的比赛);买一件女足的球衣或者诸如笔记本、冰箱贴这样的衍生品;有机会的时候走进球场看一场比赛,亲自上场踢一场球。
 
而最重要的是,正如王霜所说,「中国女足需要更加长久地陪伴」,而不是拘泥于一时的热度。

她们,值得我们陪伴得更久一些。


(注:部分数据来源于2021年FIFA发布的《2020世界女足发展报告》已为最新版本,相较目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更多资讯
-《求求了,让中国足球躺平一会吧|点点专栏
-《别再给女子运动员「催婚」了
-《绽放欧洲!她扛起了中国足球的留洋新旗帜 | 专访》
-《她,也是中国足球的留洋旗帜 | 对话沈梦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ECO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