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世界三大赛事」之称的F1,本身并没有对于车手性别的限制。但在F1的72年历史中,能坐入F1赛车驾驶室的女性,却屈指可数。
文 | 刘雪婷
周冠宇作为中国首个进入F1的车手,在填补了中国这部分空白的同时,也让F1在国内的热度空前高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们发现,撇开看台上的车迷不计,除了零星家属和屈指可数的车队工作人员,在这个速度与技术的战场中,似乎根本没有太多女性存在的空间,女性车手更是屈指可数。有着「世界三大赛事」之称的F1本身并没有对于车手性别的限制,车手一旦戴上头盔没有人会注意分辨坐在驾驶座仓里掌握方向盘的到底男是女。但当我们回顾72年F1的历史,也只有「上古时期」的2位女车手曾参加过正赛。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能开F1的女车手这么少?以现在的F1来说,如果想要成为一名职业车手,在家里有矿的情况下,不断打怪升级,一步一步往上走。最早的三四岁,最晚的六七岁,先从开卡丁车开始,并在当地的卡丁车赛事上小有名气。如果从这时起,小孩展现出了不错的天赋,并且家庭条件也能继续负担,就可以尝试进入到低段位赛事里了,比如F4,欧洲的赛事竞争力更强,所以想要有长足的发展,车手基本都会选择去欧洲打拼。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升级,从区域F3到世界F3,这个过程中有可能获得各家车队年轻车手计划的青睐,拿到赞助再进入F2,攒好准入F1的超级驾照积分。对于新人来说,F1车队一般会看重一个车手的天赋,但有实力有天赋就一定能拥有进军F1的机会吗?不。毕竟只有20位车手,F1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特殊情况下,金主爸爸力量的介入也可以直接买下一个车队席位,比如小斯特罗尔的爸爸劳斯特罗尔直接在他没有F2经验的情况下买来了威廉姆斯的席位。当年和角田裕毅(本田赞助)、米克·舒马赫(姓氏加成)同台竞争不落下风的艾洛特因为没有大赞助依靠已经去跑IndyCar(虽然也不差),但实际上要说起来他的家庭条件也有上千万英镑,只不过在现在的F1里确实算是「穷人」。而根据赛车媒体EngineBuilder的测算,一名赛车手在进入F1之前从小到大的花费需要800-1000万美元,包含训练、装备购买、交通费用等。因此,很多情况下青年车手能最终走到F1的围场,都需要有厂商或是赞助商的长期支持。可以说,现在能够一层一层升级到F1的都是个中翘楚,金钱、实力、运气一个也不能少。众所周知,F1车手们在比赛中将承受巨大的速度、转向力以及闷热高温,尤其对核心肌肉、手臂肌肉以及颈部和胸部肌肉群有着不同于其它运动的特别要求。因此,每一位F1职业车手都有一个异于常人的「粗脖子」。因此包括红牛顾问马科在内,都有一种观点是「这个运动不适合女性」因为女性的身体完全无法承受F1的高强度。但在我们看来,男女身体素质有差异是客观事实,但也只能占到部分原因。我们承认同等条件下男性体能和力量确实更升一筹,但是实际上如今也有女孩能开战斗机,能成为航天员,虽说二者的培养方式并不一样,但是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只强调女性的身体原因则有失公允。当然有女孩能做到和男孩同场竞技这一点,只不过比例要更低一些,而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国足球培养总要聊到足球人口,那提到赛车我们也不得不说说赛车人口。欧洲还是赛车文化的主要发展区域,以赛车文化最浓厚的英国来说,16岁以下男孩女孩的卡丁车驾照持有者的比例都已经到了14:1,更不用说和赛车相关的工程师、安全人员等与赛车相关的职业,更是稀少。这样的现状确实也不难理解,一位非富即贵的「千金」,即使对赛车小有兴趣,父母真的会愿意她去开赛车吗?但是为了鼓励女性参与,FIA于2019年开启了一项只有「女司机」能参加的汽车赛事:W Series,使用的是F3级别的赛车。按照创始人的观点,W Series是一项能够为女性车手在赛车运动中争取更多曝光,为她们提供更多参与方程式赛车的名额,让她们磨练技能以参加更高级别(比如F1)的赛事。赛车是一项非常烧钱的运动,为了能不带给女车手太大的负担,W Series不设任何报名费的门槛,也就是说不存在付费车手,不需要「带资进组」换取出场席位。这也确实给了一些因为资金问题无车可开的女车手重返围场的机会。比如之前停摆4年的Alice Powell在获得W series年度季军后有车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有机会继续参加其他类型的赛车比赛。但是W series即将迈入第三个赛季,赛事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也开始凸显。连续两届W series的两届冠军杰米·查德威克(Jamie Chadwick)依然没找到往更上一级赛事进步的通路,新赛季她只能继续在W Series开车,这显然和赛事最初想要达成的目标有所出入。实际上,从这项赛事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诸多争议,其中不乏一些女车手,她们认为赛车运动的性别差异并没有显著到需要将男女选手分开比赛,创立W Series相当于一种性别隔离,实际上是在「开倒车」。经历了一系列的实践后,我们发现,目前来看只有一个W series确实是不够的,女性车手还远没有达到停止这个争议的数字。玛利亚·特蕾莎,是闯入F1世界的第一位女性,她于1958-1959年共参加过5场F1锦标赛的分站赛。莱拉·隆巴尔迪则在1974-1976年间参加过17个分站的比赛,1975年的西班牙站,她获得了女性车手在F1中的唯一积分:0.5分。但那场比赛由于严重的事故提前结束,因此所有车手积分减半。除此之外,还有诸如Divina Mary Galica、Desire Wilson、Giovanna Amati都曾入选F1车手的名单,但都止步于资格赛。而苏茜·沃尔夫(Susie Wolff,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FE车队文图里车队的领队和梅奔车队领队Toto Wolff的老婆)曾在2012年担任威廉姆斯车队的测试车手,并跑过练习赛。塔蒂亚娜·卡尔德隆(Tatiana Calderon)曾被签约为阿尔法·罗密欧车队的测试车手,并在2019年跑过F2,只不过客观来讲成绩确实比较一般。不过赛车领域也不止有单座方程式,她和曾经开过F3的索菲亚(Sophia Flörsch)都已经转投耐力赛,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2020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也已经出现了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车组。受制于能力和资金,近几年在方程式领域的女车手在W Series或者区域F4开车的居多,能够上升到更高级别赛事的属于凤毛麟角。经过一系列的挖掘,我们发现在众多车迷眼中,目前有这几位「正当年」的女孩称得上是女车手中的潜力之星:其中有蝉联两届W series总冠军的杰米·查德威克(Jamie Chadwick),她现在也正在担任着威廉姆斯车队的发展车手;有来自赛车世家的汉达·阿尔库伯斯(Hamda Al Quabaisi),她有望在新赛季跟随Prema开启FRECA(洲际F3)生涯;来自法拉利青训的玛雅·韦格(Maya Weug),她正在征战意大利F4(最具竞争力的四级方程式锦标赛);还有萝莉车手野田树润,她也将在今年开始在W Series比赛。而在认识到女性赛车手目前的发展困境,国际汽联成立了女性委员会,并启动了Girls onTrack-Rising Star项目,上文提到过的Maya Weug就来自于这个计划,她是20名年轻车手中层层筛选出的最优秀的女孩。除此之外,W Series赛事也尝试邀请过伦敦当地的一些女孩子们到现场观赛,来培养当地女孩对于赛车的兴趣。她们或许做不了赛车手,但她们在赛场里见过技师、工程师,也许就会在她们未来的职业规划里一个新的选择。当然,和「成为F1正式车手」这样的最终目标相比,目前这些姑娘们的确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但我们至少已经看到了在各方努力和帮助下,女性车手也有着不断成长的可能。我们也相信,在现有条件下,如果可以投入足够的金钱和耐心,也许下一位进入F1发车位的女车手出现得也会再快一些。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ECO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