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的工作与工作的未来 | YS 特别版

西昻翔 Yourseeker 2023-01-25

 


 

hi,从 2020 年初开始,除了特定话题/产品/公司的分析性文章之外,我还陆续更新十多篇特别版文章,包括但不限于:


2030 年的社交网络会是什么样?| YS 特别版

TikTok 的新敌人 | YS 特别版

我们正在见证美国互联网的终结之始吗?| YS 特别版

内容丰裕时代的幸运与不幸 | YS 特别版 

 

这个系列的初衷是基于我每周看到的海外 VC、创投媒体 newsletter 聊点我觉得有意义的话题。单条内容稍短,阅读压力很轻,但信息密度保持稳定。

 

过去一年解决掉比较重要的两个问题,所以接下来,我能肯定,特别版系列会以周更的节奏持续出现。它的性质保持不变,依然会是一份基于个人主观兴趣的、好看的周报。


至于每次具体聊什么,请期待。


 

本文有以下 4 条内容:


1)未来的工作与工作的未来

2)Bumble 收购一款新兴约会产品 Fruitz

3)金钱如何塑造艺术

4)“饥饿的艺术家”问题


 

 

1)未来的工作与工作的未来


 

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工作与休闲变得难以区分。尤其是在新兴的工作世界中,玩家可以通过玩游戏获得报酬,粉丝可以通过听音乐获得报酬。


看上去,这和“工作”没多大关系,但人们凭借消费、喜欢和分享获得报酬,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对经济有贡献。


比如,他们的使用为产品和算法改进提供了重要反馈,他们的早期支持有助于增加特定产品成功的几率,他们的存在使游戏/活动/服务对于实际买单的客户来说更吸引人。


这种“工作”看上去是非生产性的。但是少数人发明、改善产品,其他多数人在业余时间使用、消费,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现代商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偶然事件往往决定了一个产品的成功。


在这个经济环境中,正确的投入只是赌注(或者说彩票),正确的产出是那些恰好在正确时刻引起人群注意的产出。反过来,它们又被“算法”推动,把最初的成功变成最终的、绝对的成功。

 

在某些行业,公司通过避免创新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这就是为什么 21 世纪多数最成功的电影是对早期成功作品的翻拍或延伸。

 

但在其他行业,公司必须多次下注才能获得竞争机会。这时候,员工本身就是赌注。公司雇佣数以万计合格的人,是希望他们中的少数人会想出一个让这一切都值得的想法。

 

这种策略在科技公司中尤为明显,它们用过去成功赚到的资本押注在可能会取得未来成功的员工,从而获取更多资本作为更大的赌注。

 

但大多数公司过去并没有那么成功,也一定会有人不那么希望成为“员工”。


于是,新的押注人和想法的方式陆续出现:社交代币,使投资者能在非雇佣关系的同时参与其他人的价值创造;DAO,允许一群人将他们的时间和金钱集中在同一个目标。

 

如果没有意外,在未来的世界,不只是工作与休闲越来越难区分,生产与消费也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看作在分配某种“资本”。

 

 

2)Bumble 收购一款新兴约会产品 Fruitz


 

陌陌是国内 dating app 第一名,海外第一名则是 Tinder。在 Tinder 之后紧追不舍的叫 Bumble,Bumble 创始人曾在 Tinder 工作,曾和 Tinder 联合创始人是 couple,愤而离开 Tinder 时控告她男友在分手后有歧视和性骚扰行为。


作为一个女性友好向且更具包容性的产品,Bumble 很有格局,它的愿景是成为“杰出的全球女性品牌”,做更广泛的社区建设。


所以它坚持认为 dating 只是其中一个方面,2016 年推出面向纯友谊的 Bumble BFF,2017 年又推出面向职业社交的 Bumble Bizz。

 

最近 Bumble 收购的这款约会产品 Fruitz 值得一提。后者总部位于法国,和 Tinder 非常相似,但有不同。

 

Fruitz 最特别的点在于,用户可以选择表明他们约会动机的水果——桃子代表 sex 和床单上的乐趣,葡萄代表浪漫的关系,樱桃则代表自己希望寻找可以结婚的人。


这个功能打破了用户表达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社交尴尬,而且,他们可以付费解锁其他人的真实意愿。

 

其实在同类平台上,这个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始终没有一种较好的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表明用户到底是在寻找性还是爱情。

 

Fruitz 的这个解法挺新颖,有效避免了抱有不同目的的人相互打扰,且有助于用户更快地彼此对齐。


 

3)金钱如何塑造艺术


 

我最近看了一部 HBO 纪录片叫《The Price of Everything》,中文名《万物有价》,讲的是金钱与艺术之间的渊源和相互纠缠的关系。

 

里面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对象是杰夫昆斯。作为当代商业上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兔子》曾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最高价的记录——9100 万美元。


 

在纪录片中,昆斯自豪地展示了他的工作室,有数十名员工在努力制作“杰夫昆斯”的作品。很神奇,现在的昆斯本人已经很少亲自上手,而是让这个作坊操持一切。

 

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昆斯自己创作的,这些作品还算他的作品吗?


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万物有价》中比比皆是。随着昆斯和其他艺术家的出场,更多尖锐问题被引发出来:

 

什么是艺术?

人类为什么要关心艺术?

艺术品为什么有价值?


我在想,眼下这个一张 JPEG 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艺术创作,创造力和商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更令人好奇。毕竟,绝大多数人(如果不是所有人的话)难以理解它们的价值。


最后,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一个彩蛋——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来源于王尔德的一句话: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ho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很多人知道一切事物的价格,但对其价值一无所知。


 

4)“饥饿的艺术家”问题


 

Web3 世界里一个绕不开的产品是 OpenSea。因为最近看到艺术史的一个故事,刚好展开关于 OpenSea 的转售机制的讨论。至于它的更多功能,留待以后再提。


有种说法认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节点是 1973 年 10 月 18 日。


这一天被称为“Scull 拍卖日”——这位纽约出租车大亨 Scull 以惊人的价格在苏富比拍卖会上出售了他最珍贵的 50 件藏品。


纽约艺术界很震惊,因为在此之前,艺术从未如此赤裸裸的金融化。


但是有个问题。在 Scull 拍卖日期间,Scull 因不让艺术家参与他的财富创造备受争议。罗伯特·劳森伯格、贾斯珀·约翰斯和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作品曾被 Scull 低价入手,然后又在这个拍卖会上高价出手——但他们没有看到一分钱。


这引发了关于艺术家是否应该从作品的销售中获得版税的争论。一年后,艺术史学家罗伯特休斯提出一项计划,希望联邦立法保证艺术家获得一部分转售版税。

 

然而,半个世纪后,法律没变,艺术家仍被排除在作品二次销售的财富创造之外。


好巧不巧,过去一年多数字艺术的流行,不仅对作品价值产生巨大冲击,也对艺术家如何获取报酬产生了有意义的影响。

 

在大多数 NFT 项目中,创作者可以赚取转售的一部分。下图是一个 NFT 在 OpenSea 的转售交易记录,二次销售时,售价的 5% 会交还给最初的创作者:


 

我们假设,毕加索在尚不知名时,一件作品只值 100 美元。而他所有倾注在后期作品中的鲜血、汗水和泪水,都为其声誉和作品价值做出了贡献。若干年后,当初 100 美元的作品以 1 亿美元价格转售,毕加索只能从中得到 0 美元。


但如果有这个转售机制,他能够从转售中获得 500 万美元,以及之后每次转售的 5%。


我们很容易发现,眼下正处在这样一个时刻:


1)更好、更易于使用的工具让更多人更容易进行创作;

2)互联网正在为更多创作者解锁分发渠道;

3)数字艺术加速了金融化进程。这听起来很反乌托邦,但它也让有创造力的人更容易谋生。通过解决“饥饿的艺术家”问题,艺术与金钱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当更多人不必担心桌子上的食物时,创造伟大的艺术会容易得多。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给你觉得感兴趣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