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能再“靠天吃饭”之后,我们还能喂饱世界吗?

追风的小透明 乐天行动派 2024-05-05

气候变化呼啸而来,造成愈加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正给中国、非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严峻的农业危机。既然我们无法再“靠天吃饭”,就需要拿出气候适应性的农业新技术,如耐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的作物新品种,对抗气候变化,消除饥饿。


暖冬还是冷冬?


春节期间,随着北极涡旋冷核大举南下,一次强大寒潮席卷了我国东部地区。在此期间,我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观测到-53度的极端低温,打破我国气象观测最低气温纪录。而广东、福建等省份也飘起了雪花,气温一度跌至零下。这样看来,这个冬天似乎很冷。但实际上,很反直觉的是,2022~2023年的冬天,不仅就我国而言,就全球大部分地区而言,都是一个暖冬。


2月初被寒流折腾地兵荒马乱的纽约,虽然一度气温降到-20°C以下,但此前的整个冬天,因为一直没有记录到有效降雪,纽约才刚刚打破了百年来冬季最晚降雪历史纪录,而322天干燥少降水的天候,也让纽约的火情警报一直高悬。


画面来到欧洲,更是让人惊讶。在冬天以前一直在囤电热毯、秋裤、暖宝宝的欧洲人发现,这个冬天的平均最低气温甚至与夏末秋初相仿,阿尔卑斯山等滑雪胜地甚至因为出现雪荒而不得不早早结束雪季,而希腊、西班牙的冬泳爱好者则涌上了海滩……



所以,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个冬天,那就只能是“极端”。这比可学医仪式上的冷冬或暖冬,可能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


按照科学家的估算,这种几近“疯癫”的冬天,会在未来更为频繁的出现,而且不止冬天,夏天也会是如此,甚至是未来的每一天。


因为气候变化呼啸而来,人类已经避无可避。


如何与这种越来越极端的天气和睦相处,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是一种致命的关切。因为曾经的“靠天吃饭”,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懂;未来的“不能靠天吃饭”,则是因为老天爷已不再赏饭吃。


毕竟,仅仅是“暖冬”两个字,对于农户来说就已经是让人头皮发麻的大问题。因为,暖冬,就意味着缺少降雪,而没有降雪,就意味着例如冬小麦这类的作物无法获得计划中的“休整”,肥料的需求就会增多;此外,因为没有融雪,干旱缺水则是紧接着而来的问题;再加上本就打不死的害虫们还能从容地过冬,病虫害的来临已经是板上钉钉;而如果再来一次倒春寒,没有积雪保护的作物根系,很可能因为霜冻遭受致命打击……


更糟糕的是,暖冬过后,一般就是旱涝交际。以我国举例,很可能在接下来的2023年就要面临北涝南旱的局面,像是最近云南部分地市气温突破30°C,海南一举冲破35°C,就是这一切的前哨而已。


改变不了天气,只能改变自己


面对这样、那样,一言以蔽之都是糟糕和更糟糕的局面,“靠天吃饭”肯定是不再可能。毕竟千百年积攒的农事经验,难以面对目前极端天气的挑战。而且,以当下的科技手段,改善天候也只存在于“人工增雨”、“火箭防雹”这种程度,面对剧烈的升温和降温,都有如蚍蜉撼大树一般。


要想不挨饿,人类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具体而言,在当下,大多数消费者还并不生活在饥饱线,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危机的直观感受,更多是凝结在纸面上的信息,甚至只是收银条小票上的阿拉伯数字——价格敏感远高于体感。但公平贸易、尊重并认可价值链附加值、乃至不浪费粮食等,都是当下、立刻、甚至很早以前就应该做到的铁则。


■ 2030年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受到的高温威胁


而比起消费者的幸运,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气候变化对他们已经带来了翻天覆地抑或是倾家荡产的变化。


仅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举例,中国是全球受气候变化相关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仅在2008至2018年间,中国农业因灾遭受的损失累计达976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农业累计损失总量的55%,其中旱灾是对中国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其次是洪涝和风雹灾害。而据预计,到2030年,季节性干旱可造成中国三大主粮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减产8%。


此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2019年所做的《气候相关灾害新特征分析与气候变化致贫关键风险评估》中就指出,尽管2021年2月,中国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但在全面脱贫之前,中国逾95%的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生态脆弱的农村地区,他们对气候风险的暴露度、敏感性和脆弱性尤为突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很可能使他们致贫或返贫——对于小农户来说,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性命攸关。


真的能做到吗?


从积极层面来回答,这个答案是“能”。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我国的宁夏。宁夏除去北部地区引黄灌区以外,占面积75%的西海固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降水量约200毫米,是我国排名前列的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利用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一。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就好像电视剧里讲的那样,为了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当地进行了大规模搬迁,并大力开展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成果斐然。


细究整个宁夏的农业结构调整,适宜干旱地区的经粮作物选择和节水灌溉的推进都是值得一提的重要举措。早前,宁夏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和玉米,都是需要大量水资源灌溉的作物,虽然随着雨带的北扩和西进,宁夏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因为极端天候的增多,春小麦的减产等原因,这种增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土地利用率和粮食自给率。


改变种子才是关键。自2000年起,宁夏陆续开展了多项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的育种研究,开发了节水抗旱小麦、绿色超级稻、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等优良品种,在减少耕种面积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了连年增产,保证了粮食安全;而葡萄、枸杞、高质量饲草等经济作物,则作为替代品种,种植在了曾经高耗水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土地之上,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实现了土地和水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此外,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例如滴灌技术、覆膜技术等,也让宁夏全区的取用水量由2000年的87.2亿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65亿立方米,整个区域都进入了更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能够实现稳定高产、具备抗旱抗涝等特性的 “绿色超级稻” 在宁夏的试验田


另外一个例子在非洲。这里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大陆,同时农业基础也最为薄弱,农作物主要依赖雨水灌溉,降雨的减少极易引发农作物歉收,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引发饥饿。


具体来说,在津巴布韦,这个面积大概与云南省相仿的非洲内陆国家,曾经也有着“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当地种植的玉米、小麦也曾大量出口。但是,同样受制于气候变化,当地传统品种的玉米、小麦的产量已经跌至丰年的50%,曾经的粮仓也已经不得不花费外汇进口粮食以缓解粮食缺口。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大量推广使用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开发的抗旱玉米品种,使得在干旱年份每公顷玉米产量仍能够达到近3吨,虽然这个数据听上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对比此前的每公顷不足1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津巴布韦穆雷瓦区的Mary Sikirwayi在田间展示她的橙色玉米棒 / R. Lunduka/CIMMYT


讲完上述的例子,不得不补充一句:这些都是以20年为期讲述的故事,人们经年的努力,才换来了当下让人保持乐观的结果。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而言,永远存在一个谁比谁快的问题。行动,是让我们在气候变化之前继续保有生存可能性的唯一方案。


冬天来了,春日不远。而后,酷暑、干旱、洪水、台风……也将接踵而至。


我们准备好了吗?


追风的小透明

加村博士在读中,

速冷试验幸存者


参考资料:

https://www.fao.org/3/cb3673en/cb3673en.pdf

https://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27531/building-climate-resilience-agriculture-sector.pdf

https://cn.ifpri.org/archives/5222

https://www.oxfam.org.cn/uploads/2019/12/051505393803.pdf


往 期 推 荐

4、3、2、1,阻止生命的倒计时


俄乌战争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了地球另一端的农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