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构大师系列--富勒

鼓手 iStructure 2022-09-16

We are all astronauts.

Do not fight forces,use them.

Do the most with the least.

Think global, act local.

Architecture, out of laboratory.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富勒(1895-1983),美国富有远见的发明家,同时也是一位没有执照的建筑师。他留传在世的建筑作品很少,但关于建筑、人类、地球、宇宙的思想超越时代、影响深远。他发明或着发展的Dymaxion思想、短线程穹顶、张拉整体概念、索穹顶至今仍是结构工程研究的前沿。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富勒 (1895-1983)


富勒和他的发明



 

Dymaxion思想


富勒崇尚科学技术,他对自己的描述是:“一个彻底的,未来思想、科学设计的探险者。” 21岁时,富勒加入美国海军、海军士兵学校学习。对海洋、舰艇、技术的热爱促成了他最主要的思想Dymaxion,“用少的材料创造最多”的终极理想(像在海洋中的舰艇一样质轻、高效)。

Dymaxion是由Dynamic,Maximum,ion派生而来,意思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以最少的材料提供最大的创造力。


富勒读了勒·柯布西耶的《迈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 1923)后深受启发,将Dymaxion思想与建筑设计融合,画出了一系列稚嫩的草图。这种建筑集灯塔、电力塔、飞艇塔和高桅帆船桅楼的特点于一身。


富勒设计的塔(1928年)   

Copyright: Kyle Vanhemert为富勒绘制的插画


1929年,富勒设计了相对成熟的Dymaxion房屋模型。六边形的楼板,通过张拉索悬挂在中央动力支承柱上。包围房屋主体是张力更大的张拉索网格,网格表面覆盖绝缘的双层透明材料。浴室、厨房、通讯设备所需能量都将通过标准插口由中央动力柱接入。[拉力与压力分离也是张拉整体结构思想的萌芽]

Dymaxion房屋模型,1929年

Dymaxion汽车,1934年

Copyright: Corbis


在1927年左右,富勒发明了以矢量平衡体为基础的综合能量几何学(Energetic Synergetic Geometry)。他研究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几何,开发了一种对球面三角测量和投影制图的新策略,也被人称为Dymaxion地图,方法是把球面地势转换成一系列平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几何。


 富勒与Dymaxion地图(1945年) 

 Copyright: Kyle Vanhemert为富勒绘制的插画


“通过有效地控制了投影绘制时产生的扭曲,使地图上陆地的大小能够与现实保持较为准确的比例。因为这些几何元素可以重新排列,我们也就能用无数种不同方式“剥开”地球。” [Dymaxion地图是短程线穹顶的萌芽]




富勒理论中最清楚易懂、受人欢迎的部分是在1969年出版的《地球号太空船操作手册》(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书中富勒将地球比喻是一艘太空船行驶在宇宙中、资源有限,人类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员,必须停止过度使用资源,正确运行地球才能幸免于难。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有人说富勒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方面的先驱者。富勒毕生都在讨论人类的未来、地球环境与宇宙的秩序。他想“改变建筑(architecture)的名称,改称为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designing),就是想以这种思想来定义环境与宇宙。”




 

 短线程穹顶


富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他将Dymaxion地图想法和能量几何学结合,发明了短程线穹顶。短程线(Geodesic Line)是连接曲面上两点、线长度最短的线条。“可以将二十面体描绘成由31个大圆交错排列形成的球面三角形网络,而二十面体可以分解为八面体并进而分解为四面体。富勒由此找到了三角形与球体之间的联系,并意识到可以用这一方法做成一个半球形结构或圆屋顶,球体上的三角形表面是四面体露在外的一面,这些四面体均指向球心并且牢固不可分离。”



正二十面和正十二面球体的设计专利 

Copyright: cinventors.about.com

上图左下方的分别是正二十面(三角形)和正十二面(五边形)构成球体的基本单元。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能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的向量系统,如有机物或金属中由四面体晶格,基本单元四角锥体与八面体聚合后便成为最经济的覆盖空间的结构”。


1949年,富勒将这一完美的几何体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制作了直径4米的短程线穹顶,并成功进行了载荷试验。新的穹顶结构形式十分轻便、牢固。之后在希尔顿饭店音乐厅(1959年,直径44m铝制凯泽kaiser穹顶)、圣路易斯的生物化学馆(1960年)、北极圈雷达站穹顶相继成功应用。


北极圈的雷达站穹顶

北极圈雷达站的建造过程

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上,富勒和Shoji Sadao设计了一座直径为76m的3/4球形建筑---美国馆,外表面覆盖着透明的亚克力板。这座展馆成为美国先进科技的象征,引得世人瞩目。

富勒和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1967年)


球顶内部


1976年,球顶在改造过程中遭受火灾,外装饰被烧毁,外露的结构清晰。

Copyright: wikipedia.org

富勒设计建造了3座Fly's EyeDome(1965)

Copyright:waaaat.welovead.com

 

有趣的是,1985年H.W. Kroto和R.E.Smalley发现了继金刚石和石墨之后碳元素的第三种晶体形态--碳原子簇结构分子C60,并猜想它具有类似球形的结构,便命名为“富勒烯”(Fullerenes)。后来证明,C60的分子结构的确为球形32面体,碳原子以20个六元环和12个五元环连接而成,具有极强的分子稳定性。

富勒烯

Copyright:wikipedia.org

 【注】实际上,富勒并不是第一个建造网格球顶的人——早在1923年,德国工程师Walther Bauersfeld就为蔡司公司在德国修建了一座同样结构的天文馆。

 



张拉整体结构

 

“Small islands of compression in a sea of tension” (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之中)。富勒比喻宇宙中的天体就像是漂浮在张力的海洋之中、受压的孤岛,万有引力是一个平衡的张力网,而各个星球是这个网中相互独立的受压体,大自然符合“间断压连续拉”的规律。富勒创造了一个新词“tensegrity”(张拉整体)来描述这种平衡,由“tensional”和“integrity”两个词的缩写组合而成。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稳定的自平衡结构体系。


 张拉整体结构的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921年,当时雕刻家K.约翰逊在莫斯科的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展出了一个平衡结构,它由三根杆和七根索组成,并由第八根非应力索控制。三杆八索的模型并不具有刚度,任一根索的收缩都会使模型产生机构性位移。这个模型与后来经典的三杆九索自平衡体已经非常接近。

 

K.约翰逊 三杆八索模型张拉整体


三杆九索的张拉整体结构


二十世纪50年代,K.斯内尔逊的极具艺术性的雕塑给了人们灵感。之后富勒、P.G.Emmerich、瓦尔耐O.Vilnay、莫特罗R.Motro、汉纳A.Hanaor等基于数学和图形理论研究,创造了多种张拉整体结构体系。

K.斯内尔逊设计建造的针塔needle tower,30米高


富勒  基于短程线穹顶构造的20面体张拉结构(Icosahedron)


遗憾的是,这些张拉整体结构或用于雕塑作品,或仅停留在模型层面,没有在建筑空间上应用的案例。

 



索穹顶


1960年富勒构想出超大尺度的保护罩覆盖整体曼哈顿城区,是一种技术乌托邦式的假想,可能是未来建筑结构的极限。

富勒的曼哈顿大穹顶概念(1960年)


1964年,富勒在张拉整体结构、短线程穹顶思想的基础上发明了Aspension Dome。Aspension是根据ascending suspension structure(向上升的悬吊式穹顶)创造出的新词。Aspension Dome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利用环向和径向拉索将立柱层层向上抬起排列,形成穹顶形态。由此开启了大跨空间结构的新篇章。


富勒设计的悬吊穹顶Aspension Dome,1964年


可惜富勒没能亲眼见到这个伟大发明成为现实建筑的那一天。在他去世以后的1986年,盖格尔(D.H.Geiger)在富勒创造的张拉整体穹顶的基础上,发明了支承于周边受压环梁上的一种索杆预应力张拉整体穹顶体系,即索穹顶。索穹顶是Aspension Dome张拉整体结构的进化,但它还没有严格实现结构自支承、自应力的原则。盖格尔将索穹顶结构体系成功应用于汉城奥运会的体操馆(D=119.8m)、击剑馆(D=89.9m)、美国的红鸟体育馆(椭圆91.4m×76.8m)和太阳海岸穹顶(D=210m)。


1992年M.莱维(Levy)设计了一种稳定性更好的三角形网格穹顶,作为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主体育馆---乔治亚穹顶(Georgia Dome)平面呈椭圆形(193m×240m),双曲抛物面型张拉整体索穹顶的用钢量仅30kg/㎡。


M.莱维(Levy)设计的乔治亚穹顶(1992年)




富勒的著作有:《Nine·Chains·to·the·Moon》、《思想与整合》(Ideas·and·Integrities)、《地球号太空船操作手册》、《乌托邦或湮灭》、《直觉》、《巨人之现金抢劫》,以及与E·J·爱普尔怀特合著的《协同:几何思维探索》等。


富勒不是一位传统意见的建筑师,他甚至没有执照;也不是一位传统意见的结构工程师,他的设计大多从几何、图解的角度出发。但他的思想、发明、设计,对现代、未来建筑结构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2004年发行的富勒纪念邮票,画面上有很多他的发明和构想


 

 本文由iStructuer根据富勒生平资料编辑整理。


参考资料:

1.  全球前景: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留下来的财富.

2.  Dymaxion_富勒生态设计思想的启示, 倪丽君,吕爱民.

3.  www.wikipedia.org

4. 《Buckminster Fuller: Poet of Geometry》,KyleVanhemert.

5.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iStructure微信公众号


开设iStructure公众号的初衷是想分享结构工程领域的见闻、优秀的结构设计,以及一位普通结构工程师不太成熟的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