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类文阅读全套 含答案(可下载可打印)
三年级下册语文类文阅读全套
(温馨提示:需要电子打印版请下拉至文末领取)
三下类文阅读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完整版)
古诗三首 古 诗 三 首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 )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 )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 ) 柳枝( ) 树荫( )荷叶( ) 荷花( ) 蝴蝶( ) 蜻蜓( )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 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 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 ) 藜( ) 沾( )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 )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 )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1.jì lí zhān
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
4.BC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完整版)
燕子 燕 子
识 鸟
我住在山里,清早,将醒未醒的薄冥间,窗外林间的鸟语渐次进入我的意识。凭着它们各不相同的叫声,我识得了不同的鸟,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一只聪明欢快的鸟。我惊讶地怔住细听,它却戛然而止。
鸟的音符只有不多的几种——滴、嘟、咯、咕、叽、喳、啁、啾,拼起音来,却婉转曲折,变幻多姿,极是含情达意。情侣的喃喃,夫妻的依依,母子的切切,至伙伴的交谈,合众讨论,都有足够的语言。鸟之语,是它们那小脑袋里流泻的灵光。
谁知道鸟儿有多聪明?它斜掠过你的头顶,短暂驻足于你的窗前,对你的生活它心明眼亮。《聊斋》上说,有县官召懂鸟语的道士来解说,道士解道:“蜡烛一百八,银珠一千八。”县官脸红,这正是他受贿的数目。道士接着翻译:“丢官而去,丢官而去!”县官大怒,将道士逐出,不久果丢官而去。
人说鸟,鸟也正在说人呢。
冯骥才有幅画,是浅灰的深冬,疏密有致的枯枝交错,枝间聚着数只鸟,都是背影,垂颈萧瑟,不知望向何处。题为《春天还遥远》,妙极。
要极有爱心的人才画得出来吧。
1.作者“识鸟”,识的是鸟的 。
2.“我惊讶地怔住细听”,“我”为何惊讶?在短文中用“ ”画出原因。
3.文中引用《聊斋》中的故事作用是( )。
A.说明鸟有独特的语言 B.说明鸟非常聪明 C.说明鸟对你的生活心明眼亮
4.文中的“妙极”是由于什么?
1.声音
2.画出: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
3.C
4.画中的几只鸟在冬天畏缩不前,看不到希望,找不着目标,故而题为《春天还遥远》很恰当。
燕 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 )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 )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 )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 )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分享 报告 撞 衔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 )的。
A.着急 B.充满希望 C.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 )的活动。
A.建房子 B.唱歌 C.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1. 撞 衔 报告 分享
2.B
3.A
4.燕子勤劳的精神。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完整版)
荷 花 荷 花
牵 牛 花(片段)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
未尝:
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多选)。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 C.制作架子,期待开花 D.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1.承受不了,不能忍受。 并没有。
2.画: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
3.BC
4.例:作者在种花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快乐,感悟到很多的道理。
从出乎意料的牵牛花变化中,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得到了乐趣。
紫 罗 兰
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曲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阿姨告诉我,可以把断枝再插上,它又能生根了。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2.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紫罗兰的叶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概括。
4.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颜色 样子 味道
2.A
3.颜色是紫色的,形状和竹叶差不多。
4.画: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
昆虫备忘录
昆虫备忘录
螳 螂(节选)
法 布 尔
螳螂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它可不总是这样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昆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1.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法布尔描写昆虫非常生动,比如本文中,他就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螳螂小腿锯齿上的钩子比成了 ,把螳螂小腿锯齿上长着的双面刃的刀比成了 。
2.读了短文,我们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螳螂的腿。
A.强壮 B.锋利 C.坚硬 D.巨大
3.螳螂是怎样捕捉昆虫的?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螳螂的形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金针 剪刀
2.B
3.画: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松 鼠(节选)
布 丰
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把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
1.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下列语句体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请选一选。
A.敏捷 B.警觉 C.漂亮 D.聪明
(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 ( )
(2)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 )
(3)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 )
(4)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松鼠。第一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第二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
1.画: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2.(1)C(2)A(3)D(4)B
3.外形 生活习性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
守 株 待 兔
守 株 待 兔
争 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 ( )
(2)竟斗而讼於社伯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 ;弟弟的意见是
;社伯的意见是 。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拉 争吵
2.把大雁煮着吃 把大雁烤着吃 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
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鹬 蚌 相 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②曝:晒。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④禽:同“擒”,捕捉,抓住。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 国和 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 国比成了渔者。
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1.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燕 赵 秦
3.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完整版)
古 诗 三 首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 )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 )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 ) 柳枝( ) 树荫( )荷叶( ) 荷花( ) 蝴蝶( ) 蜻蜓( )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 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 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 ) 藜( ) 沾( )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 )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 )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1.jì lí zhān
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
4.BC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完整版)
燕 子
识 鸟
我住在山里,清早,将醒未醒的薄冥间,窗外林间的鸟语渐次进入我的意识。凭着它们各不相同的叫声,我识得了不同的鸟,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一只聪明欢快的鸟。我惊讶地怔住细听,它却戛然而止。
鸟的音符只有不多的几种——滴、嘟、咯、咕、叽、喳、啁、啾,拼起音来,却婉转曲折,变幻多姿,极是含情达意。情侣的喃喃,夫妻的依依,母子的切切,至伙伴的交谈,合众讨论,都有足够的语言。鸟之语,是它们那小脑袋里流泻的灵光。
谁知道鸟儿有多聪明?它斜掠过你的头顶,短暂驻足于你的窗前,对你的生活它心明眼亮。《聊斋》上说,有县官召懂鸟语的道士来解说,道士解道:“蜡烛一百八,银珠一千八。”县官脸红,这正是他受贿的数目。道士接着翻译:“丢官而去,丢官而去!”县官大怒,将道士逐出,不久果丢官而去。
人说鸟,鸟也正在说人呢。
冯骥才有幅画,是浅灰的深冬,疏密有致的枯枝交错,枝间聚着数只鸟,都是背影,垂颈萧瑟,不知望向何处。题为《春天还遥远》,妙极。
要极有爱心的人才画得出来吧。
1.作者“识鸟”,识的是鸟的 。
2.“我惊讶地怔住细听”,“我”为何惊讶?在短文中用“ ”画出原因。
3.文中引用《聊斋》中的故事作用是( )。
A.说明鸟有独特的语言 B.说明鸟非常聪明 C.说明鸟对你的生活心明眼亮
4.文中的“妙极”是由于什么?
1.声音
2.画出: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
3.C
4.画中的几只鸟在冬天畏缩不前,看不到希望,找不着目标,故而题为《春天还遥远》很恰当。
燕 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 )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 )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 )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 )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分享 报告 撞 衔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 )的。
A.着急 B.充满希望 C.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 )的活动。
A.建房子 B.唱歌 C.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1. 撞 衔 报告 分享
2.B
3.A
4.燕子勤劳的精神。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完整版)
荷 花
牵 牛 花(片段)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
未尝:
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多选)。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 C.制作架子,期待开花 D.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1.承受不了,不能忍受。 并没有。
2.画: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
3.BC
4.例:作者在种花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快乐,感悟到很多的道理。
从出乎意料的牵牛花变化中,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得到了乐趣。
紫 罗 兰
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曲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阿姨告诉我,可以把断枝再插上,它又能生根了。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2.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紫罗兰的叶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概括。
4.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颜色 样子 味道
2.A
3.颜色是紫色的,形状和竹叶差不多。
4.画: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
昆虫备忘录
螳 螂(节选)
法 布 尔
螳螂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它可不总是这样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昆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1.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法布尔描写昆虫非常生动,比如本文中,他就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螳螂小腿锯齿上的钩子比成了 ,把螳螂小腿锯齿上长着的双面刃的刀比成了 。
2.读了短文,我们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螳螂的腿。
A.强壮 B.锋利 C.坚硬 D.巨大
3.螳螂是怎样捕捉昆虫的?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螳螂的形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金针 剪刀
2.B
3.画: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松 鼠(节选)
布 丰
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把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
1.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下列语句体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请选一选。
A.敏捷 B.警觉 C.漂亮 D.聪明
(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 ( )
(2)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 )
(3)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 )
(4)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松鼠。第一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第二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
1.画: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2.(1)C(2)A(3)D(4)B
3.外形 生活习性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
守 株 待 兔
争 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 ( )
(2)竟斗而讼於社伯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 ;弟弟的意见是
;社伯的意见是 。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拉 争吵
2.把大雁煮着吃 把大雁烤着吃 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
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鹬 蚌 相 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②曝:晒。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④禽:同“擒”,捕捉,抓住。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 国和 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 国比成了渔者。
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1.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燕 赵 秦
3.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文末可下载打印)
电子课本: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库”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由本公众号 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库 精心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