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展览策划研究系列 | 儿童展览阐释的表达方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博物院杂志 Author 周婧景

导 言

近来年我国博物馆纷纷开设儿童专区,或为儿童策划临时展览,这类展览虽人满为患,却大都不尽人意。提升儿童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而表达方式的科学选用一直是制约儿童展览质量提升的一大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

根据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CM)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全球拥有300多家儿童博物馆,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

儿童博物馆始建于美国。目前,在美国,儿童博物馆已遍及各大洲的城市、城郊和农村地区,其展览均围绕儿童特点进行构思和设计。据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CM)统计的数据显示:每年超过3,000万人次的儿童及其家庭参观了美国的儿童博物馆。



法国的卢浮宫特意根据馆藏内容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设计了10条路线,以供给学校团体访客游览。


德国的博物馆则鼓励儿童通过试听、制作/创作、触摸/实践和操控模拟进行学习,据统计德意志科学技术博物馆每年近200万观众中一半是学生访客。




2016年11月18日,英国150家博物馆、历史名屋和遗产地等机构和场所联合策划并举办“占领博物馆日”活动,把博物馆交给观众,这一天里,超过4,000名的儿童和年轻观众参观了博物馆。



可见,开发儿童展览已经成为国外不少博物馆实现服务分众化和精细化的重要举措。

近来年我国博物馆纷纷开设儿童专区,或为儿童策划临时展览,尽管此类展览数量不多,但往往一经推出即人满为患。如广东省博物馆2016年6月1日开放的“文物动物园”儿童专题展,其参观总人数超过25.62万人次,到访率达35.28%。

尽管如此,近年来国有博物馆策划的儿童展览,尤其是儿童专区,因经验匮乏、动力不足和研究薄弱等原因 ,面世后大抵多有诟病。因此,提升儿童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而表达方式的科学选用一直是制约儿童展览质量提升的一大难题。

与强调视觉传播的成人展览不同,儿童展览需要照顾到儿童受众认知和情感的阶段性差异,强调互动参与,因此表达方式通常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往往会令缺乏儿童策展经验的博物馆人士无从措手。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儿童展览阐释中可能被运用到的表达方式进行梳理,从碎片化的手段中归纳出几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并选用相应案例予以解释,据此再进一步反思,以期探寻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儿童展览阐释的四种表达方式

儿童进行博物馆学习的主要手段并非观察,而是参与。因此阐释儿童展览时,表达方式需要致力于如何激发儿童主动并持续参与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博物馆这一物质场所内完成具有个体意义的体验与学习过程。

1

用于感知的符号设计

——两种形式

1

用于阅读和聆听的符号设计

(1)普通说明文字

儿童展览的普通说明文字,根据文字规模可划分为两类:标签式说明文字、解释性说明文字。它们主要用来标示展品信息,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藏品中心向观众中心转移,说明文字成为展品信息挖掘和公共教育的阐释工具。在儿童展览中,展品通常首选两类:一是那些为儿童所熟悉的,一是能引起儿童兴趣的。

儿童熟悉的展品,由于频繁接触,说明文字可避繁就简,采用标签式。以纽约科学馆展品说明文字为例。在“跟着水走”展项中,蘑菇、仙人掌、塔兰图拉毒蛛、蜥蜴、老鼠标本被置于圆柱形玻璃柜中,展品说明牌上标示“蘑菇90%水”、“仙人掌85%水”、“塔兰图拉毒蛛65%水”(图1)、“蜥蜴65%水”、“老鼠65%水”(图2),信息由名称和水含量两项内容构成,简洁、直观地揭示海陆空生物都离不开水的道理。

图1 “跟着水走”展项中塔兰图拉毒蛛的标签式说明牌(上图左)

图2 “跟着水走”展项中老鼠的标签式说明牌(上图右)

能引起儿童兴趣的展品,为激发儿童注意、想象和自主探索的欲望,说明文字多以问问题、讲故事等方式呈现。以儿童发现博物馆为例,展品资料中有采用问问题方式进行解释的,如“这不仅仅是食物”展项,在一个开放式展柜里展示有大量饮料、零食、日常用品等复制品,说明牌写道:

“你可以买到很多产品,这些产品是用在麦克莱恩县长大的庄稼和动物做的。你知道奶牛可以做什么吗?宠物食品、钢琴键、肥皂、塑料和电影胶片等。你知道猪可以做什么吗?明胶、防冻剂、织物、火柴、油漆刷等。你知道玉米可以做什么吗?洗涤剂、砂纸、口香糖、胶水等。你知道黄豆可以做什么吗?动物饲料、医药、汽车蜡、防晒霜等。”

说明文字首先介绍展品都来自当地,它们是由动物和庄稼制成,再用儿童熟悉的动物和庄稼发问,最后公布答案将动物、庄稼和这些眼前可以触摸的展品发生关联。这种循序渐进的问答和可视化的关联,不仅浅显易懂,而且直观有趣。

解释性说明牌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也常常为儿童喜闻乐见。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为例,在“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中,“挖掘现场”部分,说明文字描述:

“我们的现场挖掘是根据来自蒙大纳州拜纳姆的李斯特一家真实的挖掘现场。夏天的每个周末,李斯特夫妇和他们七个孩子会驾驶800公里去一个遥远的采石场挖掘恐龙化石。韦斯·李斯特发现斑比盗龙时是14岁。他的妹妹和弟弟发现几个慈母龙。而后1997年,他的爸爸挖出了蛇发女怪龙。你可以在恐龙展区发现这些龙。”

此处的说明文字用李斯特一家发现恐龙化石的故事来生动述说本展区的策展依据,鼓励和激发小观众像李斯特的七个孩子一样参与到恐龙化石挖掘的互动游戏中。

(2)操作和体验说明文字

区别于传统展览,参与是儿童展览阐释的核心方式,因此操作和体验说明文字在此类展览中屡见不鲜,并且色彩鲜亮、图文并举。以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爱的星球”展区为例,由于该儿童展区展品资料多为采用动画多媒体、3D新科技的互动展项,因此通常配有大量操作和体验说明文字。如“情绪星球”说明文字:

“这是一个能让沉重的心情转换成明亮好心情的神奇星球。勇敢地张开手臂,拥抱沉重的蓝紫色星球,看!光球变色了,坏心情也会跟着转变。让我们一起用好心情与满满的爱,通过能量显示器的考验,一起前往各星球冒险喽。”

这类说明文字除了注重色彩、字体等形式特征外,内容上也鼓励多使用情境性的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等。

(3)音频说明文字和讲解导览

满足于听觉体验的音频说明文字和讲解导览,尽管不是符号系统的主要形式,但也是儿童多元感知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台湾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中局部展区大量使用了音频说明文字,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它集中于“台湾工业的发展”展区,如“出口导向——‘制作王国’萌芽的1960年代”部分“纺织工业”单元,独立柜展出“太子龙制服”,辅以说明文字:

“磨不破、磨不破、太子龙不怕货比货;不会缩、不会皱、太子龙只怕不识货。这个广告词,清楚表达太子龙制服的特色。就因为太子龙实用耐穿,在经济不甚富裕的那个时代。哥哥姐姐穿不下的给弟弟妹妹穿,一件衣服就这么传过好几手。”

一旁安置了一块看板,显示中文和英文的按钮,用于听展品“太子龙制服”的语音说明。这类特殊的说明文字解决了儿童无法长篇累牍阅读的难题,使得他们参观博物馆的方式更为多元、轻松。

据山东科学院教育中心研究表明:听觉记忆比视觉记忆更有效果。然而,如何减少语音说明文字的相互干扰是使用这类说明文字不得不优先虑及的问题。

讲解导览通常分为电子导览和人工讲解两种:


儿童电子导览

是指专门为儿童开发的儿童版讲解词。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6-12岁儿童及其家庭准备了一款语音导览器。


人工讲解

需要培养一批服务儿童的专业讲解员队伍。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儿童学艺中心培养了接待儿童及家庭观众的志愿讲解员。这类讲解中以团队预约、边讲解边体验的方式最受欢迎,如犹太儿童博物馆,该馆教育人员通常会将散客组成一个团进行定时导览或根据学校团队预约情况配合导览,过程中不断鼓励儿童与展品互动。此外,还有一种做法在国内也较为盛行,但褒贬不一,即“小小讲解员”项目。它以博物馆馆藏为依托,通过招募、培训、选拨和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们担任讲解员,促使获得职业体验的同时也为同龄人提供讲解服务。如四川博物院截至2016年已经举办过十二届“小小讲解员”,北京自然博物馆从2004年至今也已培养出超过2000名优秀的“主持人式的小讲解员”。

(4)出版物

配套儿童展览的出版物,可用于参观前、中、后,它通过纸质或电子媒介将多层次信息进行传播,加深博物馆记忆,并优化博物馆体验。出版物包括导览手册、展品单页/折页、教育项目日程、教育项目单页、任务单、展览绘本等。


针对儿童博物馆内的出版物

如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2015年6月的出版物,有包含展区、展品、位置、时间、票务等信息的导览手册;有涵盖项目名称、目标年龄、举办时间和历年图片的教育项目日程;有根据感官屋暑期家庭活动项目制作的单页;还有以地球魅力项目为主题的明信片等。


针对传统博物馆中的儿童出版物

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5年6月的出版物,其中面向儿童的主要有:包含展品位置、今昔对比、猜展品和动手画等内容的家庭导览手册和标识项目名称、活动时间、地点、目标观众、预约方式和项目内容等信息的儿童及家庭教育项目折页。

2

用于触摸的符号设计

博物馆应当欢迎并承诺为所有儿童提供服务,包括残障儿童,用于触摸的符号设计可用来满足残障儿童与展品直接交流的需要。

希腊雅典的触觉博物馆,主要服务于包括儿童在内的视障观众,馆内所有展品均来自希腊其他博物馆的高仿石膏复制品,说明文字采用可触摸的盲文。同时,博物馆会举办6-12岁教育活动,让视力正常的孩子带上面罩通过触摸的符号设计来感受并理解视障儿童在观展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

用于观察的视觉设计

——两个作用

观察是儿童在博物馆学习的重要方式,用于观察的视觉设计不仅可以为儿童构筑观察平台,还可以为展览营造氛围。观察平台除了要将儿童看得见的东西可视化外,还要致力于把他们看不见的东西可视化。而对于看得见的东西,实现对观众注意力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

视觉设计用于构筑观察平台

看不见的东西(如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抽象世界)在博物馆内可以克服时空与视听的局限,运用某种手段实现可视化阐释。在搭建观察平台时,除了单一展品的形式,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

(1)展品组合

展品组合是指因出土、形制、用途、文化意义等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一系列展品,它们不仅仅是指实物展品的组合,还包括实物展品和辅助展品甚至辅助展品之间的组合。纽约科学馆在独立展柜中将人类、黑猩猩、海豚、狗、乌鸦的大脑并置构成一个组合(图3),一方面展品规模化较易引起儿童注意,另一方面还能产生直观对比,激发孩子思考与探究。

图3 纽约科学馆独立展柜中,人类、黑猩猩、海豚、狗、乌鸦大脑构成一个展品组合。

(2)展品语境化

何为语境化,严建强解释道:“展品承载着一定的传播目的,被嵌入特定的故事线,成为故事叙述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就构成理解展品的语境。”如曼哈顿儿童博物馆“大脑”展项,食品、运动、睡眠等展品都围绕在用金属制成的大脑模型周围,分别承担着阐释“食品为大脑添加燃料、运动给大脑提供能量和睡眠使大脑新生”等相关功能,反过来也使得儿童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大脑中这些展品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图4)。

图4 曼哈顿儿童博物馆“大脑”展项用大脑模型构建展品阐释的特殊语境。

(3)放大/缩小的展品

将展品放大/缩小也是搭建观察平台的常用手段,它的采用一方面为宏观或微观世界的物件在博物馆空间内展示创造可能,另一方面放大的展品也有助于控制儿童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宏观或微观世界物件的可视化还克服了我们视觉、听觉等感官局限性。匹兹堡儿童博物馆中“好饿的毛毛虫”展区,将故事中的每一页内容放大,变成一本可以参观的故事书。

(4)视频影像

过去的、未来的、宏观的、微观的、抽象的都能借助视频传播,相较于平面媒体,视频影像内容丰富而且生动有趣,同时随着3D、4D技术的应用,观众还可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尤其适合儿童。因此,视频影像不仅被安置在展品一侧起补充阐释作用,还出现在小剧场等专设空间内。如富兰克林学会“生命改变地球”展项中,单独隔出空间播放视频影像,再现地球生命变迁的38亿年历程。

事实上,视频影像如果使用得当,可在展览不同序列中发挥两种独特功能

1

观众导览

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儿童学艺中心,通过导览视频向小观众介绍了展区的内容结构和明星展品。

2

揭示传播目的

如可口可乐博物馆通过宣传视频播放了世界各地采风照片等,让儿童观众易于理解“可口可乐是世界的”。

(5)模型

模型能够将无法直接观察的或者复杂的现象进行直观展示,以供儿童互动,有透明模型、剖面模型、微缩和放大模型等多种类型。如加州科学中心 “消化晚餐”展项将一个成年男性雕塑从食道开始剖开直至肛门,等比展示了食道、胃部、大肠、小肠等人体消化系统(图5)。

图5 加州科学中心“消化晚餐”展项中一位成年男性内脏剖面模型。

(6)塑化标本

生物塑化技术是由德国的哈根斯于1978年发明的,采用该技术制成的塑化标本常见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能够帮助儿童看到生物类近似活体组织的情状。如以儿童受众为主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2012年举办塑化动物标本展,展出了约100个动物塑化样本,他们是由解剖学家冈瑟·冯·哈根斯团队打造的。

(7)借助媒介

借助媒介在儿童展览中尤为常用,它有两种主要的形式:

1

借助设施设备

如放大镜、显微镜、声光电装置等。以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很好奇”展区为例,在1万平方英尺(929平方米)的体验式学习中心,摆放着数十个专业级的显微镜和光电数字成像系统,观众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探索6000多件藏品,借助高精度的设施设备,展区变成了互动式的科普教育场所。

2

借助特殊介质

将抽象原理转化为观众可感知的现象。如富兰克林学会“光合作用”展项,在一个放大的树苗模型内部用不同颜色的电流动态演示在可见光照射下,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过程(图6)。

图6 富兰克林机构“光合作用”展项,借助电流将光合作用现象可视化。

(8)活态演示

所谓“活态”有两类情形:一是有人参与,二是是动态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活态展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表演性能激发观众身心的互动参与,在现代博物馆,包括儿童类博物馆大受推崇。以儿童免票的可口可乐博物馆“瓶子生产”展区为例,整个展区将可口可乐瓶的生产过程搬到现场,动态展示瓶子经过验瓶机和压盖机等一道道工序的机械化生产流水线。

2

视觉设计用于营造展览环境

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外部环境。因此,蒙台梭利提出要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只是为儿童而非成人安排的,是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物质环境。所以相较于传统展览,视觉设计在儿童展览中还承担着环境营造的特殊功用。如儿童发现博物馆的“乳牛场”展区,农田里种着小麦,一旁安置着收割机,三头奶牛正低头吃着饲料,通过辅助展品的情景再现,展区俨然成为一个缩小版牛奶饲养的现场。

3

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

——五种体验

1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体验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验是一种儿童易于介入的感官体验,这种逼真、多维的体验除了采用视觉设计,还可综合运用听觉、触觉设计。如匹兹堡儿童博物馆“很笨拙”展项,地面铺满柔软的地毯,并伴有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巨型的草丛用柔软的材质制成,孩子们一走进这个展区不仅能从视觉,还能通过触觉,感受到步入大自然的真实环境。

2

线性故事与团块故事体验

20世纪中后期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出现叙事转向,视觉传播领域也逐步意识到我们的观众生活在一个故事塑造的世界。因此,按照叙事思维,通过陈列语言来构建博物馆的叙事语法结构,出现叙事性展览。这类展览尤其受到儿童喜欢,儿童通常听着故事长大,对于这种具象的、有生动情节的故事更为着迷。故事体验的表达方式一般包括两种:

线性故事:整个展区完整体验

如曼哈顿儿童博物馆“迪亚哥的世界”展区,该展区通过一个8岁小男孩迪亚哥营救和照顾动物的冒险故事展开,引导孩子们掌握动物科学知识、学会尊重环境和帮助别人,并开启他们了解世界的热情。

团块故事:在某展区局部实现完整体验

团块故事的体验设计常常是在一个同一主题下的分支,既相对独立又服从整体。如请触摸博物馆“欢跃的城市”展区的单独展项“诺亚船长和他的神秘方舟”,主要是取自费城地区的一个儿童电视节目,“诺亚船长”帮助成千上万的孩子在电视上学习绘画和分享他们的画作,以及当地的艺术、普及历史和科学知识等。该展项虽然讲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但是在整个展区与“莱特超市”、“贝特西厨房”、“帕特鞋店”一起,只是儿童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

3

同一题材体验

题材是展览取材的范围,受到馆藏资源、观众需求和策展条件等因素制约。同一题材下不同向度的材料被组织在一起,不仅可在视觉上产生和谐统一的秩序感,还能吸引注意力,加深记忆,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心理倾向,达到易于理解和习得的惊人效果。人文题材的案例如休斯敦儿童博物馆由美国银行赞助的“儿童之城”展区,以货币美元串成一个完整的展览体验,小观众可以到儿童之城内的快递公司、宠物店、警察局等处完成角色体验,赚取或消费美元并生活于其中。科技题材的案例如富兰克林学会“电力”展区,将“富兰克林静电发生器”、“避雷针”、“我们用电来沟通”等展项,关联到电力的题材之下,物理、医学、电信等知识在博物馆内打破了学科壁垒,展现电力在现今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处不在。

4

多元感知体验

人脑的生长变化依赖着输入的新奇性。新奇的输入会促使神经元的重新分配与形成更好的神经联结而实现脑的重组,其中多元感知的刺激输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具身认知理论”也告诉我们需要重视物理身体。由于18岁以下儿童的认知经历着由感觉认知、感性认知、具象逻辑到抽象逻辑的发展过程,因此相较于成人,儿童更加依赖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以获得直观、丰富的身体感受,促成知觉建构的倾向。

听觉体验

如美国纽约儿童艺术博物馆的“声音隔间”。除周四上午不开放,其他全部时间孩子都可以来这里使用乐器录制音乐,并且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会以邮件形式发送至他们本人。

触觉体验和嗅觉体验

触觉体验和嗅觉体验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很好奇”展区中都被采用,如“触摸头骨”(图7)、“闻一闻科学(坚果和乳制品)的味道”两个展项。

图7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很好奇”展区“触摸骨头”展项,观众可以触摸头骨化石。

味觉体验

如可口可乐博物馆“尝一尝”展区,该区能让观众品尝到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等世界各地不同口味的可乐,从味觉上来感受可口可乐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图8)。

图8 可口可乐博物馆“尝一尝”展区,观众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可乐。

5

剧场表演体验

受商业化表演实践的影响,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首先将这种与观众直接对话的策略应用到博物馆内,使历史通过场景重建、角色演绎得以再现,尤其适合阐释具备久远历史的藏品,一般包含故事性表演、主题性表演和活动性表演等。这种表演原来更多的是博物馆为观众表演,但是在互动中也将观众纳入其中。尔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开始注意创设情境,将表演元素引进博物馆,使得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儿童轻松参与其中。如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剧场中,在视频、灯光和音响辅助下,机器人娴熟地表演《茉莉花》《三岔口》等舞蹈。

4

用于参与的探索设计

——五种类型

1

触摸

早期博物馆由于受传播意识、藏品价值和保存条件等制约,展品通常是“请勿触摸”的。但随着博物馆强调观众体验,观众与展品沟通的途径多样化,对温湿度等无特殊要求、文物价值不高的藏品或者是复制品、活体等可采用触摸方式进行探索,藉由触摸感受,观众觉得有趣并加深了对展品的理解。如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 “霸王龙大腿骨”展项中,将2岁、14岁和25岁的霸王龙大腿骨化石并列展示在展墙上,采取裸展方式,观众可直接触摸。

2

动作与运动探索

儿童通过动作与运动接触世界,推动体质增强、语言发展、认知提升和个性形成。儿童展览中不乏以此作为教育目标的探索设计。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科学中心的“创客”展区,木工制作中心有钻床、电钻,艺术中心有工艺品制作材料,电子区域有激光切割机和3D打印机,鼓励儿童借助工具动手探索,使动手探索成为兴趣和自觉,学习动机也因此变得深刻,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独立创新能力。

3

认知探索

认知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或活动。儿童认知具有一般规律,感知觉逐步发展完善,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10-11岁成为这种过渡的关键年龄。因此,儿童展览中的认知探索设计,要在符合儿童阶段认知特征的同时,促成不同阶段思维的过渡。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互动性科普教育空间——“很好奇”为例,整个展区在策展过程中有7位青少年介入,反映出他们探索自然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认知需求。

4

语言探索

语言探索在儿童展览,甚至传统展览中都不常见,但语言发展却是衡量儿童智能、调节和概括儿童心理的重要指标,它同样是一个既规律又连续的过程。但是,儿童展览中语言的探索设计难度较大,这种以抽象语词符号为传播对象的展览为数不多。

5

情感社会性探索

自儿童从生命自然实体过渡到社会实体后,良好的人格和社会适应性影响着他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的生成,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因此,国外有不少儿童展览将情感社会性培养视作展览的传播目的。如请体验博物馆“欢跃的城市”展区,就将社会科学的体验拟定为传播目的,强调培养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然而,我国的儿童展览在情感社会性方面的探索设计与国外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三、儿童展览阐释表达方式的几点反思

博物馆的空间性特征,使多样化手段在博物馆应用具备了无尽的可能性。无论是剧场、实验室还是作坊、工厂,表达方式的实现边界不断被打破,并且随着新技术的问世,还在继续被突破。儿童展览阐释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尽管很多手段看似与成人展览相近,但实际上内容和侧重点迥异。据此,作出以下几点反思。

(1)儿童展览阐释中,表达方式的选用始终应当鼓励儿童参与。

参与是儿童博物馆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和探索设计是儿童展览阐释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针对体验设计:

1

首先要能吸引儿童注意,帮助他们获得较完整的体验,如果它被安排在展览开始,更容易激发孩子好奇心,促成他们产生学习冲动。

2

其次,最好创设标志、任务等将展览空间关联起来。

3

再次,强调时空背景的联结,注重氛围营造出的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自然沉浸。

4

而后,在每一个中心展示的周围,尽量安排教育性的辅助展品,帮助儿童进行深入体验,最好主题下的重点部分都有独立探索的机会。

5

最后,故事线不宜太长,保证局部连贯的同时,观众具备自由选择的空间。


针对探索设计,且无论何种探索设计,应注意五点:

1

与儿童现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2

主题鲜明,参与过程容易,轻松愉快;

3

每个探索展项应该设定可检测的学习目标;

4

重点展项可考虑与展演相结合;

5

高科技和多媒体手段运用适当并服务于内容。

(2)尽管用于参与的体验和探索设计至关重要,但它们的重要程度在各个阶段有所区别。

0-3岁婴儿期与学步期儿童

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尤为重要;

3-6岁、7岁幼儿期儿童

虽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依然重要,但用于参与的探索设计逐渐浮出水面,然而这种探索设计需注意和感性经验相结合;

6岁、7-11岁、12岁童年期儿童

主张将体验设计和探索设计融为一体,在体验中去探索语言、动作与运动、认知和情感社会性;

11岁、12-18岁青少年时期

儿童体验设计式微,此时强调的是深入的探索设计。

可见,儿童早期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更重要,晚期用于参与的探索设计逐步取而代之,时间大致是在儿童10岁左右。

(3)表达方式的选择和不同展项的教育动机密切相关。

表达方式的选择,无论形式怎样多变,设计思路都应服从不同阶段儿童的教育动机,教育动机最终决定了表达方式侧重点及其所依托的内容的差异。如11岁、12-18岁时期强调抽象逻辑思维教育,在做用于感知的符号设计时,版面文字要启发青少年深度思考,鼓励自主探究,致力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4)就0-3岁低龄儿童而言,环境营造成为表达方式选择的首要目标。

此时需要关注用于参与体验设计和用于观察的视觉设计,用色彩、体量、灯光、材质等元素来打造儿童安全且熟悉的视觉与体验环境,借助这个环境,使得这个“感觉机器”能够不断通过各种动作来建立亲子关系和认知世界。

尽管是儿童展览,但是观展中常常有成人相伴,尤其是学前儿童,因此儿童策展的表达方式选择中,也应当考虑到成人的生理需求、学习需求和引导作用。特别是符号设计中,面向家庭观众时,除了考虑儿童阅读,更要考虑成人,以发挥成人助推者(facilitator)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博物院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现文在改编自《博物馆学习的媒介:试论儿童展览阐释中的表达方式》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数据的更新。

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17年第4期(总第4期)。

[作者简介]:

周婧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原创文章,严禁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