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绍振、潘新和共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课堂实录

熊芳芳 生命语文熊芳芳 2021-10-10



前言:

孙:在我接触的中学语文教师中,熊芳芳无疑是相当杰出的,她对文本钻研的深度和教学设计往往出奇制胜。她的敬业精神和学业修养为她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这个课堂实录就总体而言,可能并不是她发挥得最出色的,但是,其优长很值得珍视,就是不足之处,也并不是她个人的,而是许多相当优秀的老师共同的。正是因为这样,请允许我作过细的、也许是吹毛求疵推敲。

 

潘:从当下语文教师的评价标准上看,熊芳芳老师堪称语文教育——阅读教育的高手。她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的才华、智慧,令语文界前辈汗颜,同辈敬畏。她的才智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力与开掘的深度上。她的学识、理性与哲思(往往被认为是男性专擅的领域),使大多数男名师相形见绌。她是中语界最好的教师“之一”——为了表明我不太“特立独行”,只能作这样较为保守的评价。我相信,以她的才华,如果她的学术成长期是在高校,即便是在我的恩师孙绍振先生门下转悠一下,也定会让我没自信的。当我浏览她的书稿时,既为她痛惜,也为自己庆幸。当今的语文应试教育及“阅读本位”的教育文化,不但坑害了学生,也坑害了老师。好在熊老师还年轻,而且悟性极高,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让我体验到汗颜的滋味的。

 

【课堂实录】

师(边打开幻灯片边问):文章昨晚读了吗?

生:读了。

师:感觉怎样?

生(笑):幽默风趣。

生:尖锐讽刺。

 

孙评:学生的直觉很准确:这是一篇幽默散文,和一般抒情散文不同。很可惜老师没有抓住这个契机,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发挥。

 

潘评:孙老师由学生的回答中,敏锐地关注到“文体”问题,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人将这篇文章归为“杂文”,他称其为“幽默散文”,这是孙氏分类,很有道理。因为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议论很少,显然不宜作为“杂文”。

由于王小波是一个大家,他的写作自成一格,堪称“创体”者,因此,用现有的文体很难对其作品进行归类。但是,在“写作-存在本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体感”培养极其重要。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必要对文体作一番讨究。

我以为该文本是否可称为“写意小品”。它既不同于论辨性的“杂文”,也不同于“写实性”的散文。有点像“写意画”, 以“象”彰“意”,“叙”而少“论”,所以不是杂文;“象”随“意”生,“象”基本上是虚构的,似乎也不宜归入散文。——如果用现有的文体来衡量,有点类似于“寓言”,我更倾向于将其归为“寓言”。我的观点也未必对,提请大家讨论,目的是为了让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多关注、研究文体。

在阅读教学中最好在文体上要逗留一会儿,让学生品味、感受、辨析一下文章“体式”。阅读与写作都是文体思维。指向言语表现与存在的阅读教学,在言语智能层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式感”“文体感”。要让学生明白,某一文体是什么样的。明白了某一文体共性,才可望进入写作——作者的写作风格、个性是没法复制的,是不可学的,王小波、鲁迅都是学不来的;可以、必须复制的是文体共性,文体共性是可教、可学的。良好的文体感驱动了相应的写作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文体问题是必须纠结的,培养文体感至关重要。

师:艾略特说,四月是残忍的月份。有人说,每年的四月,我们都会纪念两个人,一个是……(生:张国荣)对,张国荣我们已经纪念过了,另一个就是王小波。如果张国荣代表了美,那么王小波代表了什么呢?

潘评:以此导入是很妙的,能作这样的比较很不错。因为,学生可能更了解张国荣。然而,我以为二者实不可相提并论。既要比,就要比清楚,就要分出高下。要让学生明白:百年、千年以后,王小波还在。王小波才是真正不死、不朽的。——贯穿语文、阅读教学的当是言语生命的唤醒,是写作动机的激发。要让学生悟到:追星就追王小波。言说表现欲、写作欲、精神创造欲的传感、挑逗、强化,是语文教育之首务,语文教师之使命。这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人文关怀特殊性所在。

叶思齐:真。

师:对,真,也就是智慧。应该说这堂课是很适合在你们班上的。

潘评:这里点评、过渡得有点潦草:真,不就是智慧。美,才是智慧。王小波不是用“真”或“智慧”可以评判的。当然,熊老师这里只是为了导入“正题”,一语带过,不展开讨论情有可原。

生大笑齐叫:因为我们都是猪?!

 

孙评:学生这句话,是很精彩的,他们凭直觉感受了,这篇文章的主题。那就是,人(作者)和猪的关系。文章写的是猪,但是,影射的是人。

 

师(惊笑):呵呵,怎么会?不是有一句话说:男人不能不读王小波,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你们是理科班,男生多,自然要多读一读王小波。

潘评:这话引用得很好。如果能多说一句为什么“男人不能不读王小波,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就更好了——男人较为理性,缺的是感性智慧;女人较为感性,缺的是理性智慧。

生笑。

师:“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嗯,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或者说,从哪些角度,表现了它的“特立独行”呢?

叶思齐:对比。

师:很好。对比反衬。用什么对象来跟它对比?

生:肉猪。

生:种猪和母猪。

师:我把它们归纳为“一群听天由命的猪”,可不可以?

 

孙评:这句话抓住了文章的要害。文章的思想就聚焦在:自己的生命却要听人安排。

潘评:归纳得对。“听‘人’由命”可能更贴切。

生:可以。

师: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听天由命?

生:人给它们的生活做了安排,它们的生活主题就是长肉。

师:嗯,它们的生活主题就是长肉,还有没有例外?

生:有。譬如种猪和母猪。它们的任务是交配。

师:嗯,它们的生活主题是繁衍后代。这原本应该是猪的幸福人生,是猪的爱情与婚姻。应该很幸福快乐才对,然而它们感觉如何?

生:不情愿。“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

师:但它们还是……

生:“接受了”。

 

孙评: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的领悟到位了。

 

师:所以,这是一群听天由命的猪,作者用它们来做对比,反衬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除了对比反衬之外,作者更多的篇幅却是浓墨重彩地在如何表现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呢?

叶思齐:正面描写。

师(笑了):这……也太顺了吧,好像看过我的设计思路似的,你怎么那么了解我啊?

叶思齐:我不是了解你,我是了解猪。

(全体爆笑。变着法子骂人。唉,不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孙评:这个玩笑开得好,活跃了课堂空气。

点击幻灯片:

对比反衬:一群听天由命的猪

正面描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师:好,那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的描写,看看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会些什么别的猪不会的事情?

生:“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

    师:像刘翔一样啊!跨栏高手!(点击幻灯片——)


师:这幅画是2009年4月11日画的,知道这是个什么日子吗?

生:王小波的祭日。

潘评:在这个档口,也许我会这么说:是的,王小波是在1997年4月11日逝世的,他只活了45岁,他的人生是短暂的,然而,他的作品与精神与世长存。一个人活得多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什么。王小波无儿无女,他的作品——精神创造物,就是他的儿女,是人类共同的儿女。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肉体生命的传宗接代并不重要,如果留下的是不肖子孙,还可能是祸害。重要的是言语、精神生命的传宗接代、生生不息。同学们,如果你不想白活一世的话,打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

师:对。那么,知道为什么画作者单单挑选了这篇作品来画画纪念他,而我们今天第一次讲王小波的作品,我也单单选了这一篇吗?

生(齐):因为王小波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潘评:这个问题设计得好。熊老师第一次讲王小波作品选择这一篇无疑是很有眼光的。学生答得也好:“王小波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是一个“有效生成”的好机会,别放过啊!可以作进一步的渲染、强化。诚如弗洛伊德所言,每一篇作品中都有一个“作者陛下”。王小波确实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是“知人论世”解读作品,更是激发、引领学生言语动机的好时机。可以讲讲王小波是怎样特立独行走上创作之路的。给学生介绍《时代三部曲》“总序”《我为什么要写作》,让学生具体感受一下什么是超功利的“存在”的言语生命,什么是精神自由。如果这不是“预设”的,应抓住机会随机“生成”。哪怕“旁逸斜出”讲它一节课也是值得的。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王小波为什么明知自己处于“反熵”过程中,还是义无返顾地走上创作之路,明白什么是存在、诗意、“无所为而为”的言语人生。也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欣赏这只猪。因为这只猪是理想人格的象征:掌控自己的命运,过自由、自主、创造、大气的不苟且的人生。

师:很好。继续看。除了像山羊一样敏捷,会跨栏,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还像什么动物?有什么特殊本领?

生:像猫。能跳上猪圈的房顶。

师:对,它还能上房。继续看,它还有什么特殊本领吗?

生:会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

师:模仿各种声音,在表演艺术上叫什么?

生:口技。

师:很好。它还会口技表演。

生哄笑。

师:它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呢?

叶梓轩: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生齐笑)

师(亦笑):呵呵,它谈恋爱了,而且是自由恋爱。可是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呢?它身边不是也有吗?

生:“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

师:嗯,它爱美爱自由,不愿意被安排、被设置,它要“选我所爱”。

 

孙评:这里的“不愿意被安排、被设置”,是文章的主旨,如果能强调一下这就是“自由”,就更好了。“选我所爱”,应该是从属于“自由”的。

 

潘评:以上是熊老师引导学生解读该猪是如何“特立独行”,即如何追求“自由”的,这是本文必须破解的“秘妙”,这个问题是有价值真问题。

是否可以对该猪事迹做这样的分析:一、像山羊、像猫:体能上的“超猪”;二、学汽车响、拖拉机响:智能上有求知欲、创造欲;三、追求村寨里好看的母猪:情感上懂得审美。联系下文,四、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与“学汽车响、拖拉机响”表面上看是一回事,但性质完全不同),故意恶搞:思想上蔑视、挑战权威。——这四个层次,再加上下文的第五个层次:价值观上的“野生动物”立场(与“人类”划清界限),共同构成王小波“隐喻”“象征”的“理想人格”。这是一个由低到高、井然有序的理想人格“结构”。

王小波擅长运用反讽、象征、隐喻手法,他笔下的每一个细节,看过去像是信手拈来的,但匠心独运,所有细节都有着内在的深刻意蕴,教学的任务不是破译文本“说什么”,这是一般人都读得出来的;而是要破译作者“怎么说“——为什么要这么说,要把文本背后一般人看不见的秘蕴揭示出来。比如:

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

这部分一般读者可能会忽略了,或者仅注意到这是表明“我”对“猪兄”的“偏爱”,以致引起了“其他猪”的妒忌:“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联系上文“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我们就会发现,王小波想说:猪有接受的,也有不接受的:在大家受到同等待遇的时候,再痛苦,也会接受;当大家受到不同待遇的时候,即便不痛苦(仅仅是吃得差一点),也不能接受。——说的是猪性,其实是人性:不患寡患不均。

同样,“……但我和它都不在乎。”这似乎是不经意地捎带一笔,更容易被忽略,当我们读到:

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

这时我们就会悟到王小波这一笔不是随便写的,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在不伤及“我”自身时,不论其他猪怎么抗议,“但我和它都不在乎”,“我”与“猪兄”是站在一起的;在可能危及自身时,本该与猪兄并肩战斗的,因不敢对抗领导,而背叛了“猪兄”,“我在一边看着”。这么写,是为了揭示人性的卑劣:虚伪与狡黠。

这样,我们才能理解:

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这“心怀叵测的人”,指的便是“我”啊!是“我”在“猪兄”危难之际袖手旁观,使“猪兄”寒心,才有“猪兄”脱难后,“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之所以“猪兄”以前容“我”走近,是因为它误以为“我”、知青,是与其他要设置人的人不同;经历了危难后,它才知道这个曾经与自己称兄道弟的人也是靠不住的,是“心怀叵测”、见死不救的。这告诉我们的是:不但要提防“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也要提防“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要防心怀叵测的“小人”,也要防心怀叵测的“伪君子”。——至此,“猪兄”完成了价值观上的划界与切割:我是野兽,你们都是人类。你们人类都是一伙的,是我们“兽类”的敌人,还是离你们远点比较安全。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可以看作是王小波“理想人格”的升华,是“理想人格”结构的第五个层次、最高层次:价值观上划清敌、我界限。这也许才是本文最深刻、独到之处。这使“寓言”的含义进一步得以拓展、丰富、深化。

 “阅读本位”教学,关注文本“是怎样”,破解的是文字表层的“然”,只告诉学生文本说了什么;“写作本位”,更关心的是文本为什么“是这样”,破解的是文字深层的“所以然”,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怎样运思、构思、表达,为什么要怎么写,这么写好不好,换一种意图、构思、写法好不好,等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一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悟到写作行为的奥妙,逐渐形成写作“行为感”,迁移到自身的写作实践中去。

在写作智能层面,阅读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两感”:文体感、行为感。文体感,即明白好文章是怎样的;行为感,即明白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有了这两感,就具备了写作基本智能的轮廓。

师:接下来,就是它人生中最英雄的事迹了。是什么啊?

生:和几十个带着枪来的人战斗。

师:对。几十个人,还带着枪,来对付一只猪,是不是很讽刺啊?


生(笑):是啊。

吴展国:而且最后还让它跑掉了。

师(笑):是啊,太幽默了!而且这只猪真是有智慧啊,它居然懂得战略战术:“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

叶思齐:老师啊,贫僧(这小子周末理发了,近乎光头)有一事不明:这是真的吗?这只猪真的存在吗?

师(问大家):你们说呢?

有人认为真实,有人觉得虚构。

师:原型肯定是有的,大家看过王小波的个人履历了,他曾经下乡插队,有很丰富的生活积累,肯定有过那么一只猪,也有那么一点特别,但夸张成分也是一定有的,这是一篇讽刺杂文,讽刺的本质就是夸张。继续看,结局是什么?

孙评:这里抓住了文章的第二个特点:讽刺、幽默,但是,没有充分展开,仅仅说“讽刺的本质就是夸张”是很不严密的。抒情有时也是离不开夸张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等。夸张是修辞的一种,可以为不同的文章风格服务。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提出来,原因是,在全国语文课堂上,哪怕是很优秀的老师,也很少能够把抒情的幽默作到位的、切实的分析。

 

潘评:这里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只猪真的存在吗?”这又是一个“有效生成”的良机。因为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写作观念:“真”与“美”的矛盾,“写实”与“虚构”的矛盾。按照惯性思维,熊老师回答得不错:“原型肯定是有的,大家看过王小波的个人履历了,他曾经下乡插队,有很丰富的生活积累,肯定有过那么一只猪,也有那么一点特别,但夸张成分也是一定有的,这是一篇讽刺杂文,讽刺的本质就是夸张。”——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我以为王小波之所以能创造出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主要不是有没有“很丰富的生活积累”的问题(其实王小波在农村的时间很短),我也插过队,在农村的时间比王小波长得多,虽没喂过猪,也见过无数的猪,但再怎样也写不出如此深刻的寓言,写不出《黄金时代》之类的小说。生活是粗糙的,写作更需要的是对生活之“真”的“审美”“理性”“诗意”观照,一般人缺乏的不是生活,而是“美感”“哲思”“诗性”。更不是靠“夸张”这一手段的运用,不是“修辞”技术问题,而是靠心灵驱引下的想象与虚构,自由能动的精神创造。——试想,如果学生问王小波《东宫西宫》是真实的吗?难道我们也能说他是在“丰富的生活积累”下的“夸张”吗?

总之,写作是一个生命化、心灵化、个性化的创育过程。其中最关键的不是“生活”与“写作技术”,而是良好的心智背景的建构(这包括上面说的“体式感”“文体感”以及想象力等)。从生活或技术层面诠释精神创造就落入俗套了。这是一个普遍的写作观念误区。

没有心灵化的原生态的生活,是一钱不值的,永远不会变成文章。只有被丰饶的心灵同化、氤氲过的生活,被活跃的想象力、创造力解构、重组过的生活(不是生活的生活)才是文章。生活谁也不缺,只要你活着,想没有、不要,想不丰富都不行;缺的是心灵,心灵是文化、生命、思想、情愫滋养、浸润出来的,不是想要就要得到的。语文教育不是一个劲地赶学生去观察、贴近、体验生活,而是要培育学识丰满、精神自由、人格健硕的言语生命。

生:这只猪逃到了野外。

师:这只猪成功越狱,进入荒野。“我”在甘蔗地里与它邂逅,发现彼时的它已经变了。什么变化?

生:“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

师:它已经从家养的牲畜变为野生动物了。它摆脱了人的设置,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回到了生命元初的那个原始野性的世界。这让我想到了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有谁读过吗?

 

孙评:这里,老师总结式的点拨,很到位,很深刻,特别是点出了“摆脱了人的设置,获了完全的自由,回到了生命原初的那个原始野性的世界”,这样的概括是挺深邃的。说明她对文章读得相当透彻。

 

潘评:“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家猪就是回归山林也不可能长出“獠牙”的。这也可以看出作者不是对“生活”原型的艺术“夸张”,“夸张”是指在原有基础上的夸大,而这是压根儿没有,是无中生有,是从表现意图出发的随心所欲的大尺度的“想象”与“虚构”。这“獠牙”是王小波替它安上的,——不但 “獠牙”是王小波说它长出了就长出了,就连前边说的跨栏、上房、口技、挑对象等,都是虚构的。你别指望这世界上能找到这样的猪。作品是作者创造的“第二自然”。不了解这一点便不懂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也是“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是有道理的。即便在“写意小品”或“寓言”中,他的想象也极自由、奇绝。要让学生知道,想象力是写作心智建构智慧层面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没有什么也不能没有想象力。

熊老师讲到“它长出了獠牙”是表明“它已经从家养的牲畜变为野生动物了”,这很好!但还有极重要的后半句:“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半句才是王小波想说的重点:回归野性,很理性地与“我”切割,与“人类”划清界限:你们都是一伙的,人类是动物的敌人。

我以为,如果王小波这篇文章仅仅是讲摆脱“设置”,获得“完全的自由”,那并没什么太高的价值。而在于他还讲到了“兽类”,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自然界,都被人类所设置,人类是兽类、自然界“自由”的天敌、公敌。这样,文章的寓意就丰富、深刻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从这貌似平静地叙述中,可以感受到他深切的不忍、悲哀与歉意。

有两三个同学举手。

请曾钰鹏给大家讲了一下故事梗概。

我做了一点补充:“巴克是一只杂交狗,它生命里有潜藏的狼性。原本是美国南部的一只家犬,后被盗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巴克在种种生存斗争中成为胜利者。在艰难的跋涉中,狗们依次死去,巴克在绝望等死的时候被约翰·桑顿所救,从此巴克与这个叫做桑顿的主人建立了真正的友谊。  巴克与主人心有灵犀,感情笃厚,巴克曾两次不顾生命危险救了桑顿,在湍流中的那一次,巴克还断了三根肋骨。它更是为了主人毅然拉动了一个载有一千磅盐的雪橇,为桑顿赢得了一大笔金钱。巴克一直感觉森林中有一种神秘的呼唤,但当它准备抛弃一切奔向森林的那一刻,他又猛然回头,为了桑顿,为了在人类社会中最后一点难以割舍的眷恋,他还是回头了。桑顿最终死在了印第安人的手里,巴克发疯一样咬断了很多印第安人的喉咙,为桑顿报了仇。主人已死,巴克对人类社会终于毫无留恋,也了无牵挂。于是,他追随着长久以来他所深深渴望的那神秘的野性的呼唤进入了森林,他从心底热烈回应着它,从此与狼共舞,过起了原始动物的生活。然而每个夏季,它都会穿越森林来到山谷的空地凭吊,它会在那里久久地沉思,离开之前还会发出一声悠长而悲伤的嗥叫……而这份感情则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死生契阔。”

孙评:用杰克.伦敦的小说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用的是类比手法,这个类比相当到位,因为接触到主题“与狼共舞,过起了原始动物的生活”。其特点,是带着很强的悲剧色彩,如果能稍稍指出这一点与王小波的幽默感、喜剧性不尽相同就更好了。下面老师引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话,其实更贴切,更深邃,

 

潘评:一般老师的课上到文本的结尾,“猪兄”回归野性,基本就结束了,而熊老师的课到此才揭开序幕,真正的好戏、重头戏才开场。她的深邃的理解力、洞透力,对文本的哲理剖析,是她的致胜法宝。

熊老师适时地引进《荒野的呼唤》与该文比较,这种“互文性”解读很重要,做得很好,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认识——但重点不应是比较它们的“同”,而应放在比较其“异”上。“同”是什么,一目了然:巴克与猪兄都回归野性。“异”是什么,就需要做具体分析了:巴克虽回归了山林,仍带着对主人的眷恋之情;“猪兄”则义无反顾,与人类彻底决裂;巴克是野性的复苏、觉醒,而“猪兄”是被人类逼上梁山的,是真正的觉悟。正因此,《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意蕴才更深刻,才不是《荒野的呼唤》的翻版。王小波才超越了杰克.伦敦。——相似的事物须求其“异”,相异的事物则求其“同”。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自由与冒险是一种神秘的诱惑力,是一种潜藏在我们生命深处的原始的冲动。这种冲动并非简单的“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话来说,它其实是一种“自性”,一种“集体无意识”。“自性”也就是心、性、或本性。“集体无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是原始的,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这种荒野的呼唤,以及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最终逃往荒野,其实都是源于这样一种心理,不是简单的“自由”、“随心所欲”,而是灵魂深处的那一种“返回元初”、“成为我自己”的欲望。

但是我们又隐约意识到,只有巴克才能真正追随那神秘的野性的呼唤,而被日益异化的人类,或许只能在自造的炼狱中永行轮回,担负着困苦与磨难,面对着生命与死亡,以及承载着希望与失望的无止纠结。我们做不到的事,巴克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都做到了,所以它们才会带给我们深刻的震撼。

 

孙评:老师这一段发挥,很深刻,把单篇文章的主旨向更为普遍的哲学心理学的规律升华。这样的学养,在当前中学教师中,凤毛麟角,可谓不同凡响。

 

潘评:熊老师的“野性”即“自性”的理性洞彻,看到了“自由”背后“返回元初”的生命动因,这是一般教师达不到的理解深度。正因此,熊老师是可敬畏的。

但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具体分析。不论是“野性”还是“自性”都有二重性(或者说多面性),不能简单地说“回归”好,或“回归”不好。在巴克、“猪兄”是好的,在人类未必就好。人类的野性,就是动物性,但人类的“自性”未必就是动物性。人类如果听任野性的呼唤,返回野性,意味着人性的异化,同样是没有出路的。

同理,“设置”、“自由”等,也有二重性。可以这么说,如果只有“自由”,没有“设置”,便没有“秩序”,没有“社会性”,也便没有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在社会体系中生存,人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必定在“设置”他人,同时,也渴望被“设置”。因此,“设置人的人“与”被设置的人“之间并没有俨然的界限。接受”设置“是人类的常态。人在超越自然性的过程必定要被设置、被异化,这是不得不付出的成长的代价。没有人会因为恐惧异化而宁愿永远作为一个与世隔绝的自然人。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也是人性不同于动物性的地方。这也就是人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回归野性的原因。

在阅读教学中,要摆脱对文本欣赏、接受的“理解”视角,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笛卡尔说“我在怀疑,我有思想”。要让学生知道即便是优秀的文本,在欣赏、吸收、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没有质疑、反思。从阅读的本质上说,文本是拿来质疑、误读、批判与超越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指向表现与存在的有效阅读。

 

王小波在表现这只猪的特立独行时,除了运用了对比反衬、正面描写的手法,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看看哪些是侧面烘托?

林岸修:领导们专门为它开了一个会,而且派了大部队来抓它。

师:很好。除了领导们的反应之外,还写了哪些人的心情用来侧面烘托?

生默思。

师:这只猪有没有说过自己“特立独行”啊?它有没有说:“我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喔!”

生:没有。

师:对啊,如果你问它,它一定会这样回答你:“我本来就是这样的啊!一直都是啊!”在心里认为它特立独行的人,是谁?

生:我和知青们。

师:对。写“我”和知青们的心理,就是对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侧面烘托(点击幻灯片:侧面烘托:知青们的心情;我的心情)。说说知青们是怎样的心情?

生:把它当宠儿,喜欢它。

师:对。正因为它活出了我们都活不出的潇洒,所以我们心里多么喜爱、崇拜和羡慕它!那么“我”的心情呢?“我”也把它当宠儿,也喜欢。但是,看起来比知青们的心情要复杂一些是吗?

生:是。“我”除了喜欢还有尊敬。

师:怎样表达他的尊敬?

生: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

师:当“我”知道猪兄即将被“专政”的时候,我的心情如何?

生:不为它担忧。

师:就是对它很有信心,是吗?(生答是)嗯,“我”在心里说:你们可奈何不了它!“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可是等到我发现这回人们带了枪,形势严峻的时候,“我”心情又如何?

生:矛盾。

师:为什么矛盾?

黄琳芸:想跟它并肩作战,又觉得太过惊世骇俗。“我”没有冲破世俗眼光的勇气。

师:除了没有冲破世俗眼光的勇气,“我”还没有什么勇气?

生:“对抗领导”的勇气。

师:对,“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所以,在猪的面前,我们都只能自愧不如。再后来发现猪兄的镇定和智慧之后,“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生:佩服之极。

师:嗯,佩服。再后来在甘蔗地里遇见它,它还认识我,但已经不容我走近,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生:痛心。

师:痛心的同时,还有什么心情?

生:赞同。

师:对,人这种东西,太居心叵测了,站在对猪的关切的立场上,是应该保持距离。最后,当我年届不惑,回想当年,我的心情又如何?

生:怀念。

师:很好。我们看到作者用了那么丰富的词汇来表现他从始至终复杂丰富的情感,对这只猪始终不能忘怀,终至于用了如此多的笔墨来记录这猪兄的一生,这并不像是在写一只猪,倒是像在写什么?

生:一个人。

师:什么样的人?

徐徵:一个自己很喜爱、很欣赏、很尊敬的人。

师:类似于自己的偶像,是吗?

生:是的。

师:所以,这篇文章看起来是在写猪,实际是在写人。作者告诉我们:有些猪,真是活出了人样!有个性有思想有尊严有自由!

点击幻灯片:——

有些猪,活得像个人。

学生齐笑。

师:下一句,你们都应该知道了吧?

生笑:有些人,活得像只猪。

点击幻灯片:

有些人,活得不如猪。

学生笑,似乎觉得“不如猪”有点夸张。

潘评:一般读者可能不会关注文本中“我”的情感的微妙变化,熊老师带学生梳理出文本复杂的情感线,并将学生引向理解作者以猪写人的表现意图,这也是她的过人之处。

猪兄,在文本中是作为理想人格象征的符号。作者以惯用的“反讽”加“自贬”的手法,写比人更有人样的猪,敬称猪为“猪兄”,这不是单纯的搞笑,作为人,他敬重、仰视猪兄。他故意贬低自己——人,刻画自己不敢对抗领导的怯懦、见死不救的卑鄙、言行不一的虚伪,以反衬、突显猪兄挑战权威、临危不惧的强悍、尊严与高贵。描写“我”的情感、行为,形成与猪兄的情感、行为的“二元对立”。

该文本虽是寓言,在王小波笔下也带有抒情、叙事文本的某些特点:抒情性文本情感的分化、变化,叙事性文本的情节的发展、高潮、逆转。可见作者从心所欲驾驭语言、文本、文体的能力,其言语创造力非同寻常。

 

孙评:老师在这个阶段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分析到“有些猪,活得像人”“有些人,活得不如猪”。第二,是分析了文章的修辞手法:对比夸张等。第一件做得是很到位的。第二件虽然接触到了知青们心情的对比,但是,不是很到位。因为,王小波在这里的修辞,只是表面现象,其深层的内涵是,自我贬低,把自己写得和猪一样,很亲密,称猪为“猪兄”,把猪写得很可爱,很勇敢,拒绝被安排,把自己写得不如猪,说自己不敢“对抗领导”。这一切都是抒情散文的美化心灵和环境是很不一样的。这种自我贬抑,甚至自我“丑化”。如我对猪“尊敬”,“佩服之至”甚至“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

在幽默学上,叫做自我调侃,在美国的幽默学中,属于最高层次的。从散文的美学分类来说,抒情散文是表现审美情感的,而幽默散文则表面上是相反的,可以称之加上引号的“审丑”散文。在许多优秀老师那里,在幽默理论上还是空白。在课堂上,限于用所谓真情实感,用修辞格来解读。遇到像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汪曾祺的《跑警报》以及梁实秋、钱钟书等经典性的幽默散文,在解读时,往往就言不及义。其实,真正要作语言分析,就应该从语词的运用的特殊性上着眼。例如,把特立独行、谈谈爱情、花花公子、正人君子、潇洒。浪漫,这样的只适用于人的褒义词用来形容猪的我行我素,又把“破坏春耕的坏分子”,“对它采取专政手段”这样政治性极强的词语用来概括行政手段,如果仅仅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应该都是用词不当,荒谬。但是,在荒谬中却显示出一种趣味,这不同于抒情的情趣,而是一种诙谐的趣味,或者叫做幽默感。

师:“不如猪”,一点都不夸张。有没有读过毕淑敏的《我的五样》?

知道的人不多。吴展国表示他知道。

师:文章里面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心灵游戏?

吴展国: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然后依次去掉四样,最后只留下一样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师:对。一位数学老教授做这个心灵游戏时,他最后留下的那一样,竟然是“猪”。面对众人的愕然,老教授解释说,文化大革命时,他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尽折磨,后来被发配到边疆放几十头猪。他的妻子为了不受牵连,和他离了婚,孩子也和他划清了界限。他说:“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上,只有它们不歧视我,不打我不骂我不侮辱我,它们那么善良和老实,从不会欺骗我揭发我,也不会弃我而去。从那时起,在我心中,猪比我的妻儿更重要。猪甚至比我的事业我的理想更重要,丢了猪,我的命不保了,还奢谈什么事业、理想?有猪就有一切,所以我要留下猪。猪比人仁义可信,不搞打砸抢,不搞逼供信,不会背叛,没有阴谋,你说我这最后一样不留下猪还留下什么?!”

你看,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异化了,人性也被异化了。不过不用悲伤,有些人在某些时期活得不如猪的现象,不只是中国有,西方也有。譬如文中列举的例子——

生:斯巴达人。

师:对。这是一个为什么而活的民族啊?

生:战争。

师:对。一个为战争而活的民族,王小波说他们的男人像些斗鸡,而女人像些母猪。其实这样的说法,我觉得还太温和了一点。(点击幻灯片——)


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不健康的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7岁就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12岁编入少年队,不许穿鞋,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平时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如果被人发现,回来要挨重打,因为他偷窃的本领不高明。斯巴达女子不像中国女子一样学习纺纱织布,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为什么这样啊?

生: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体质强壮的孩子。

师:对。所以斯巴达的男人,是战争机器;斯巴达的女人,是生育机器,是生育战争机器的机器。机器,连猪都不如呢。所以我说王小波的比喻太温和了些。而他笔下的“我”、“我们”,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

江颖:“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

师:对,作者在说:你们这些被安排的猪,虽然“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但你们也该知足了,看看我吧,也不比你们好多少啊!继续看,还有哪些句子在讲述“我”和“我们”的生活状态?

生:“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师:对,因为“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甚至有时候,我们的被动并不完全是因为别人的设置,还是因为我们怎样?

生:接受别人的设置。

师:对,王小波剖析自己最终没站出来和猪并肩战斗的原因时,就说“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还有什么地方在说我们的生活状态?

生:“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师:很好。王小波还说过另外一句话:“不但对权势的爱好可以使人误入歧途,服从权势的欲望也可以使人误入歧途。”对应刚才你们说到的这句话来理解,对权势有爱好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

生: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

师:有服从权势的欲望的人呢?

生: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师:很好。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说过这样一句话:“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果以“自由”为核心,将上面那句话换一种说法,那么,对权势有爱好的人就是热衷剥夺别人的自由的人,而有服从权势的欲望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呢?

黄琳芸:甘愿放弃自己的自由的人。

师:非常好!要深刻理解王小波所酷爱的自由,还需要读一读下面这段话。(点击幻灯片——)


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也非常优秀,学哲学的。王小波的意思是说:我不是不爱你,不是不尊重你,我只是不喜欢奉承,不喜欢顺从。我只喜欢做我自己,也愿意你们都做自己。我要我自己的人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预设和安排的,即使是父亲和哥哥。这就是王小波所谓的“自由”,不是低级的“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概念,而是一个高级概念:自我实现。然而,偏偏在那个荒唐的年代,盛行奉承和顺从,不这样就无法存活。这里我必须提到一个人,王小波说自己在文学方面师承于他,他在多篇文章中说到这个人的作品是最好的,让他终身受益。(点击幻灯片——)


穆旦原名查良铮。有没有听过一个有些类似的名字?

张诗慧:金庸,原名查良镛。

师:对。他俩是同族的叔伯兄弟。金庸是将名字中“镛”字左右拆开,成为两个字:金庸。穆旦是将自己的姓氏“查”上下拆开,成为两个字:木旦。利用谐音写作“慕旦”,后来才改为“穆旦”。穆旦曾赴美留学,并因成绩优异而获奖学金,本可以留美深造,但他一派天真、满怀热情地回了国(他是非常爱国的,曾经参加抗日),他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语言写诗,然而回国后才发现,那已经不是一个适合诗人尤其是用真心写诗的诗人生存的时代。那个时代流行的是颂歌,是奉承与顺从。他必须为自己的过去送葬。于是,他走上了那个时代很多真正优秀的诗人不约而同选择的道路:翻译外国诗歌。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吗?

生(齐):不必为别人的文字负责!

师:太聪明了!借别人的口,说自己想说的话。在某种意义上就获得了一种豁免权。这是一种曲折的自我实现。他翻译普希金的《致大海》,其实是两个诗人对自由的同声呼唤。但,文革中他还是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和沈从文、杨绛一样,他也扫过厕所。

1975年,穆旦终于可以重新开口说自己的话了,这首《苍蝇》,就是1975年创作的,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苍蝇,在人们眼中是一个讨厌的异类,尽管卑微,它却执著地爱着光明,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自居为平等的生命/你也来歌唱夏季”,它以为众生平等,它以为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利歌唱夏季,它在最卑贱的地方也能够存活,只为了能够继续追求心中的理想。小小的生命作出了最大的努力:“飞进门,又爬进窗”,结果却是什么啊?

生:“来承受猛烈的拍击。”

师:对,这是一种飞蛾扑火式的悲壮。正是诗人自己生命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见证。他曾先后在诗中写到“生活”(点击幻灯片):


《葬歌》是穆旦回国后写的。他在挣扎中看清了当时的中国:历史的潮流必将每个人席卷而去,余下的,只有残缺的诗歌、将就的“生活”(其实只是物质层面上的“存活”)。

《冥想》是穆旦死前的内心独白,当一切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普通的生活”,是诗人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沧桑之后通透平和的人生领悟以及谦逊冲淡的人生态度,要知道,穆旦的人生并不平凡:他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称为现代诗歌第一人,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期间编选的《现代诗钞》,曾破例选入穆旦诗11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他的译作,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坛上都有着重要影响。就像王小波所说:“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我的师承》)

“普通的生活”,更是对那个时代扼杀诗人艺术生命的一种质问。虽然诗人后来得到了平反,而且一度诗情高涨,一举创作了近30首作品,但毕竟诗人最灿烂的年华已经逝去了。“普通的生活”,是对天才的扭曲,使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最终只能拥有趋同的平庸人生。

所以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最低限度的道德:对受损害生活的反思》中说(点击幻灯片):


如果一个时代是错误的,一个社会是错误的,一个环境是错误的,一个选择是错误的,人在其中,不会有“正确的生活”(顺从自己内心呼唤、顺应自己天赋才能的生活)。这也是王小波作品经常表现的主题。

 

潘评:这部分是熊老师这一文本教学的华彩乐章,是蓄势后的高潮。她以宽广、博大与深刻,猛烈撞击人类、社会的精神命门,轻易地将咬文嚼字或玩弄噱头、小聪明的老师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整理一下她的思路:

一、强化文本中“人不如猪”的意向。举毕淑敏的《我的五样》:“猪比人仁义可信”。作为“导入”,前奏。

二、揭示“人不如猪”的原因:人被异化。她指出这种情况不但中国有,西方也有。觉得王小波将“斯巴达人”比作“斗鸡”“母猪”太温和了,应是战争、生育机器,连“斗鸡”“母猪”都不如。——与作者“对话”甚好。

三、人是如何被异化的:服从权势,被权势异化。她提出“……他笔下的;‘我’、‘我们’,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答案是:动物被人设置,人也被设置。人被设置,是因为人安之若素(所以被异化)。因为人有服从权势的欲望。

四、怎样才能不被异化:不服从权势,追求“自由”。李银河说:“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他连父亲与哥哥也不愿意“奉承”与“顺从”。 

五、对何谓“自由”进行阐释(为了不致流于肤浅,也为了避免学生误解,很有必要)。指出:“王小波所谓的‘自由’,不是低级的‘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概念,而是一个高级概念:自我实现。——似乎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阐释也许更贴切。关于“自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对此似可以展开讨论。

六、不被异化、对抗权势的结果是什么。将像“苍蝇”——穆旦一样,承受“猛烈的拍击”。 天才将因此沦为平庸:“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是千千万万人类精英的人生缩影。而其中许多人,甚至连“普通的生活”也不可得,像傅雷、老舍、陈寅恪、彭德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因此有了崇高——悲剧美。

七、结论:在错误之中没有正确的生活(阿多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化是必然的。错误的环境必定使人拥有错误的生活。须建构一个正确的环境,才有正确的生活。

八、她告诉孩子们:个人的“自由”与“正确的生活”是有条件的,不是靠个人可以追求得来的:“如果一个时代是错误的,一个社会是错误的,一个环境是错误的,一个选择是错误的,人在其中,不会有‘正确的生活’。”

九、鉴此,是否可以认为她想这么对王小波说:“设置”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该如何“正确”地“设置”,避免“错误”地“设置”。需要建立良性的“设置”机制,其关键是“纠错”机制。这样才能根除“错误设置”,铲除所有人“错误的生活”的土壤。

十、她的目的是要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要过自由、正确的生活,就要去创造自由、正确的社会。这是对文本的深度开掘。即“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再创造。

大多数教师因为学识视野的局限,往往被文本给“设置”了,没法像熊老师那样“自由”地出入于文本,只能“教教材”,没法像她那样“用教材教”,“超教材教”,以致“反教材教”。

当然,这不能怪广大的教师。用熊老师的逻辑思考:一旦教育思想、教材、文本被“错误设置”,作为个体的教师便只能过 “错误的教育生活”——即便是才华出众的熊老师自身也很难幸免。在错误设置中,熊老师的“自由”与“才情”势必也要大打折扣,也只能过平庸的、错误的教育生活。 因此,首要的是改变教育思想、教材、文本的“应试”“应需”“阅读(吸收)本位”的“错误设置”,使之回归到言语生命“表现与存在”本位的“正确设置”中来,这才是治本之举。

师:李银河曾夸赞自己的丈夫比鲁迅伟大,也有人说,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解放前是鲁迅,解放后是王小波。经常有人将他们两个相提并论,本节课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这两个人的写作风格有什么异同?

李中汇:我觉得两者的相同之处就是都很深刻,都擅长讽刺,但鲁迅是直接强势逼近,如同匕首投枪;而王小波是跟你逗着玩儿,玩儿着玩儿着你就中招了,温柔的一刀。

师(笑):说得很好。我觉得王小波跟鲁迅性格不同,性格决定风格。鲁迅严肃庄重,王小波更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读这篇文章,你会感觉一路跟着他淘气下来,肚子笑痛了,脑子里也有了些想法。他好像是故意把什么东西给搅得乱七八糟了,然后自己坐在一边坏笑。

黄琳芸:嗯嗯,是有这种感觉。

师: 所以,一个是强者的突围,一个是顽童的游戏。而且我认为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鲁迅一直在否定些什么,他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不能再过下去了。而王小波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值得我们去追求(黄琳芸点头赞许。呵呵,我一向很在乎她的评价。她是个读过很多书、很有思想的姑娘!),就好像他在这里告诉我们的:你瞧,人家一只猪都能活出个人样!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他以肯定的格调为我们划出一道道明亮的线条,导引出一个个美丽的方向:自由、智慧、尊严、艺术、科学、思维的乐趣等等。

智慧与乐趣是王小波一生追求的目标: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照我看,任何一个文明都该容许反讽的存在,这是一种解毒剂,可以防止人把事情干到没滋没味的程度。……我总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得无趣。

 

潘评:这是熊老师精心准备的结尾,她挑选出的三段话,是王小波留给后人宝贵的人生、生命、文学体验,也是熊老师理解了王小波的审美追求:智慧、乐趣,还有反讽,捧献给孩子们滋养心灵的礼物。

熊老师是王小波的知音。她对鲁迅与王小波的“感受”,感性而贴切,引发了孩子们内心的共鸣。语文教师是言语、精神生命意识的传递者,熊老师尽到了这份责任,从王小波手中,把言语、精神生命的接力棒,准确无误地交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这是让我由衷赞赏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王小波的创作是超视域、超时空的。他用智性、诗性之思,幽默之趣,反讽之笔,刷新了中国文学,荡涤、激活着国人僵硬、疲惰的心灵。读王小波,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师:好,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大家课后可以多读一读王小波的其他作品。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孙评:王小波的幽默不同一般恶搞,高出于滑稽,因为其中有思想的含量,他善于在荒谬的反语中,引申出格言式的警句:如“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又如文章的结语:“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王小波的幽默散文的独创性就在于这种荒谬中的深邃。

 

潘评:这些年读过的课例不少,读过的好课例不多。在厌读之时,读到熊老师的教学实录,颇感被挑战的惊喜(这种感觉在读黄玉峰老师时曾有过)。我以为她已具备了登顶的实力,如果能找到正确的路径的话。

 

新浪网友:哲思一堂课,感性导入,理性探讨。而且,课堂拓展广泛,学生收获很多!

萤火虫2012:这样的课,我会备上一个星期:一天构思,两天查阅资料,两天整合修改,而且结果肯定数字有余,质量可怜。你的文字,你的课堂,是以热血和激情为燃料的吗?可是读来却又那么自然舒畅,关闭时才觉刚刚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洗礼。做你的学生多幸福!做你的读者多快乐!叹服!感谢分享!

宋艳花:真的见识了!什么是语文教学

漯河朱老师:好的文章与好的老师相遇就是学生生命里的一场盛宴,受教。以前读过王小波此文,但理解很粗浅。听芳芳老师讲后,理解就深得多了。学习。

134xxxx8397:哎,要是当年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有这水准,我一定读文科

漯河朱老师:今天和办公室几个老师聊,如果有可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芳芳老师的班上,即使一年多花几万元,用了按揭也值。真心的话。

沧水漪漪:王小波的原始文本黠趣通俗,熊芳芳生成的教学文本灵动蕴藉,同样的精彩!

江茳:熊老师,做你的学生太幸福了!我从来没有碰到过向你这样的老师,我求学时代听过很多教授的课,但带来的思想上的深度及思考还不及你和高中生的课堂。

水之魂:很久以来关注熊老师的博客,总是如时下春季的麦田:一望无垠的汪洋,一片绿色的生机。不求做你的学生,能够借此类实录一睹风采,也是荣幸之至了。谢谢!

往事在风中:有点头脑风暴的感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