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2022年第1期目次
恭
贺
新
年
- Happy New Year -
专稿
擘画高质量事业发展新蓝图 开启现代化机构建设新征程
孙海波(1-6)
专题:考试文化溯源与当代考试文化建设
考试文化的承续演变与分类析论
刘海峰 蔡正道(7-17)
考试文化的内涵、分类与选择
——兼析“双减”政策下教育考试改革的导向
张亚群(18-25)
论中国考试文化在民国时期的融合发展
胡向东(26-36)
中国科举考试文化的内涵、特征及镜鉴
宋永林(37-44)
语言测试的公平性:中国考试文化回眸
张娟 何莲珍(45-52)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结构、问题及完善路径
袁建林 熊颖(53-62)
“双减”背景下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骆文淑 杨志明(63-68)
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发展的教师评价语探析
牛宝荣 李如密(69-75)
教育质量监测
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基于PISA2018数据分析
夏林丽 杨龙仙 颜宝平(76-85)
中国4省市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基于PISA2018测评的潜在剖面分析
钱荃 肖磊峰 陈沛(86-94)
擘画高质量事业发展新蓝图 开启现代化机构建设新征程
摘要:《教育部考试中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新时代教育考试改革发展实际,聚焦当前教育考试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统筹谋划,坚持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门问策,坚持战略协同。《规划》确定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十四五”事业发展近期目标是“推动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现代化教育考试机构”,2035年远景目标是“总体实现教育考试现代化,建成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现代化考试机构”,提出了加强党对教育考试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考试改革、提升教育考试治理效能、推动现代化考试机构建设4个方面的任务举措。《规划》不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推进教育考试改革与事业发展的工作指南,还可以为全国教育考试战线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教育考试事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教育考试机构
考试文化的承续演变与分类析论
摘要:考试文化是指因考试而形成和衍生的文化,或者说是与考试相关的文化,考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考试观念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考试改变命运三个观念。考试制度文化具有严密、刚性的特征。考试礼仪、考试崇拜或考试信仰、考试习俗等,则是从考试习俗文化方面,使得考试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考试机构文化体现了考试机构的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文化素质,影响着考试机构的效能和形象。考试价值观最核心的部分可以概括为“至公至正,明远明察”。
关键词:考试文化;科举文化;考试价值观;考试机构文化
考试文化的内涵、分类与选择——兼析“双减”政策下教育考试改革的导向
摘要:考试文化是对考试活动的理性认识,它包括考试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媒介载体等构成要素,发挥文化整体的功能。运用文化学理论,阐释考试文化的内涵、类型、特征和教育影响,可为当今基础教育考试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实施“双减”政策,需要构建良好的考试文化,以科学理性、公平公正、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考试观念,淡化竞争,重视反馈;变革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改进考试功能;选择适宜的考试内容,提升考试质量;科学规范校外培训项目,保障学生的教育公平和学习权益。
关键词:考试文化;“双减”政策;教育考试改革;基础教育改革
论中国考试文化在民国时期的融合发展
摘要:中国考试发展至民国时期,随着社会情势的巨变和西方考试文化的引入,发生了制度重构和文化转型的双重深刻变化。在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民国考试分类发展十分迅速,从单一的科举文官考试种类扩展为文官考试、社会考试和教育考试,大大拓展了考试制度文化的内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的考试行政管理机构,构建了繁复的考试法规体系。在观念文化方面,民国考试文化总体上仍沿袭着科举考试文化所带有的浓厚政治色彩,注重考试贯彻国家意志、强化政治教化的作用,考试观念由狭隘走向开放,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向近代化考试转型。民国考试文化融合在呈现守正开新整体特征的同时,由于政府权威缺失和社会失序,又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和曲折性。
关键词:考试文化;民国考试文化;考试制度;科举文化
中国科举考试文化的内涵、特征及镜鉴
摘要:考试文化是指将考试作为甄别个体差异的主要方式及围绕考试活动而产生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约等要素的复合文化体系。从历史的视角审视科举考试文化,其发展轨迹呈现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公平性的特征。科举考试文化对当今考试文化建设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立足社会发展大局、构筑中国特色的考试核心价值观、推动分类分级考试实施、育才与选才相结合、强化考试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考试文化;科举考试文化;考试文化建设;考试价值观
语言测试的公平性:中国考试文化回眸
摘要:回望以科举考试为代表的中国考试文化,对了解我国社会追求考试公平的历史动因、反思我国现行的语言测试实践、深化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大有裨益。我国封建社会文官选拔体系彰显的公平理念在取士标准、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及录取原则4个方面均有体现,对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语言测试实践而言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应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完善我国的语言测试实践:1)结合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依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内容,考试构念优先,兼顾测试方法;3)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保证程序公平;4)合理使用考试结果,力求决策公平。
关键词:语言测试;考试公平性;考试文化;科举考试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结构、问题及完善路径
摘要: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是基础教育评价活动所需遵循的特定行为准则和规范。依据制度基础、功能与形式考察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结构,可将其划分为督导评估制度、质量监测制度、升学考试制度和常态化教学评价制度4种类型。当前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未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制度共识的异化、评价制度的内部动力不足、评价制度的多元性不足、制度功能迷失、外部评价制度不健全。为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要着力反思制度的建构逻辑,从促进形成基础教育评价的多重社会共识、激活评价制度的内在活力、优化评价制度的形式与内容、改善评价制度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基础教育评价;评价制度;教育评价改革;外部评价;第三方评价
“双减”背景下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是为了减少学生过多的学习任务“量”,而且要增强学习的“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要发挥形成性评价诊断学情、教情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加强形成性评价实践的措施有:1)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任务,尤其是适当增加表现性评价任务;2)充分使用评价信息改进教学,给学生提供优质反馈;3)引导学生进行形成性自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育评价改革;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自评
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发展的教师评价语探析
摘要:教师评价语是发展学生成长型思维最便捷、有效的途径。聚焦过程、基于反馈的教师评价语能够正向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习惯、个性潜能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教师评价语存在形式空洞、注重内在特质和固定能力而忽视成长与发展等误区,评价语的反馈低效甚至失当会阻碍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重视评价语的工具性与价值性,基于智力可变、努力过程、积极心态与学习挑战等方面改进评价语,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评价语;评价误区;成长型思维
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基于PISA2018数据分析
摘要:研究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基于PISA2018测试数据,从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3个维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阅读元认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信息评鉴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最大;理解与记忆策略、信息概述策略、信息评鉴策略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信息评鉴策略显著扩大了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对25%分位点及75% 分位点处的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阅读元认知策略;数学成绩;PISA2018 ;阅读素养
中国4省市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基于PISA2018测评的潜在剖面分析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理论模型,采用中国4省市PISA2018测试数据,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中国4省市阅读教学的典型模式,并就不同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教学模式主要有综合发展型、普通支持型和纪律导向型;2)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科知识与理解、动机、情感与注意力和学习时间维度上均表现最佳,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各指标上表现较弱;3)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城镇和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容易感知到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更难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男女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为教师采用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创造条件、教师要强化元认知教学并关注课堂教学的群体差异与区域差异等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潜在剖面分析;PISA2018
“《中国考试》杂志”
学习强国号
需要本期杂志可长按二维码识别购买,预计当月10日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