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评价|紧扣时代脉搏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1年第7期第88—94页。
作者
教育部考试中心
摘要
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遵循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原则,注重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引导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彰显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
高考;新高考;高考文科综合;高考命题;高考评价体系;考试内容改革;试题评价
正文
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有甲卷、乙卷2套,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充分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第二,强化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迁移运用;第三,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通过优化情境设计提高能力考查的有效性。
1
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落实立德树人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高考文科综合各科深入梳理和整合课程标准中有关党史的学习内容,注重呈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使学生深入思考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脱贫攻坚、红色旅游资源等素材,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同时持续深化体美劳考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1 全面融入立德树人,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命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入题,引导学生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全国甲卷第23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相互关系的重要论述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本质联系等哲学道理,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和战略眼光。全国甲卷第40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新性的理论内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引领作用组织材料,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重大实践意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文科综合试题以社会主义建设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领悟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文化特色。全国乙卷第43题以云南元阳阿者科村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为案例,展现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通过激发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将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全国甲卷第43题以我国苏区模范县和将军县——江西省兴国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为案例,讲述京九铁路和昌赣高铁建设过程中2次“绕弯”兴国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驱动力,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而且弘扬了革命文化,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科综合试题强化对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甲卷第29题通过党的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对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发生的必然性,彰显革命先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全国乙卷第20题以电影《夺冠》为背景,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学习领悟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涵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1.2 党史巧妙入题,筑牢信仰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文科综合试题巧妙结合相关学科党史内容,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把高考打造成助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全国乙卷第1~3题以新疆棉花生产为案例,展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劳动收益、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
全国乙卷第40题以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和关于“进京赶考”的谈话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如何理解“两个务必”、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全国乙卷第42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党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任选2次会议,分析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党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完全新式、弱小的无产阶级政党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试题用事实说话,启发学生在作答和思考过程中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1.3 深化体美劳考查引导,促进全面发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2]。国家也陆续出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实施意见,对推动和改进体美劳教育作出全面部署。文科综合各科在总结以往体美劳考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体美劳素材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机融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全国甲卷第21题以我国举办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和“90后”钳工小曹扎根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先进事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价值,明白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全国乙卷第20题以1981—2019年中国女排10次夺得世界冠军的辉煌战绩为主线,通过对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的阐述,考查学生对体育精神具有社会激励作用的认识,深入挖掘试题以体育人、以体育智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塑造健康的体魄。
全国乙卷第43题选取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区内的阿者科村为素材,强调遗产保护与脱贫致富相协调,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地和谐之美,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
增强试题开放性,落实《总体方案》考查要求
《总体方案》提出,要“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2021年文科综合各科在以往开放性试题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试题呈现形式和设问方式,探索不同类型试题的开放途径,注重对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2.1 创新试题设问方式
2021年文科综合开放性试题不仅注重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还从设问角度、问题解决路径的差异性、答案的多样性方面,探索开放性试题新的设问方式。
全国乙卷第44题要求学生从局部或整体的角度自拟结论,根据论证的需要,合理选取材料给出的时间、空间、沙漠化土地类型和面积4个要素的数据,对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青藏铁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比较,充分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
全国乙卷第37题第(4)问,设问方式不是常见的正反观点或利弊分析,而是提出把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其作用在于改善巢湖水质和缓解洪涝灾害,要求学生从两方面的作用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答。试题引导学生开打思路,思考如何解决人类与河湖争地的矛盾,如何实现人湖关系协调发展。这种设计方式更加适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使高考能力目标的考查更加全面和充分。
全国甲卷第42题引入“卫所”概念,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创设了包含政治、经济、民族、边防等多重要素在内的复杂情境,要求学生提取有效图文信息,在给出的明代疆域图中直接标示出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该题设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如何应对陌生、复杂、开放、真实的历史问题情境上,要求学生结合历史、地理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同时能够应用地图信息,凸显试题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2.2 融合核心素养考查理念
2021年文科综合开放性试题较为鲜明地融入核心素养考查理念,引导学生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人地观念等运用于解决探究性问题,并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全国乙卷第42题要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客观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成长。学生须将问题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并选择合理的时空尺度进行准确论述。在论述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历史解释,由此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
全国乙卷第36题以某品牌的咖啡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创新产业园为案例。试题的设问不局限于昆山的区位条件,而是要求学生分析这一布局所考虑的上海因素。学生需要从两地之间的位置、交通、成本、政策的不同加以思考,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凸显试题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养的考查。
2.3 探索题型的多元开放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增加开放性设问的分值比重,同时在问题设置上拓展宽度和深度。
全国乙卷第41题属于历史学科内综合性试题,情境围绕希罗多德的《历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创设,设问分别从“史家”“史书”“史学”入手,紧扣主题层层深入,在前两问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第三问相对开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针对特定主题进行系统化的探究,将认识从对具体史实的理解上升到理论高度。
全国甲卷第41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以及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不断威胁与封锁为背景创设情境,综合呈现学者论述、档案资料、经济发展数据等不同类型的材料,要求学生在分析原因、概括特征的基础上评价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对外贸易政策。这种评价方式属于开放性设问,重点考查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民族、国家的立场思考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关键能力是使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是高水平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23。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是落实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求的重点,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继续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提高能力考查的有效性。
3.1 强调逻辑推理能力考查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围绕某个特定主题组织材料和创设情境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要仔细甄别信息,迁移所学知识,对相关的要素、过程、联系等进行推理。
全国甲卷第37题提供祁连山西段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山间谷地综合剖面图,考查祁连山山麓的地貌、沉积物组成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思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时间空间、内部外部的角度对地理过程进行恰当推理,引导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全国甲卷第9~11题给出珊瑚礁形成过程的一种模式,全国乙卷第9~11题给出苔原带分布的变化规律,这些试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教学加强对地理学“尺度-结构-时间-过程-机理”这一逻辑思维脉络的理解和把握。
3.2 加强辩证思维能力考查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高中教学实际,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合理论证,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形成独立的见解。试题以情境为基础,通过增强探究性、丰富作答指向等手段,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全国乙卷第47题引用不同时期史料和不同评价者对五代时期“长乐老”冯道的评价,这些评价有自评,有他评,评价的角度和所持的标准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历史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即历史人物是客观的,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多元的。试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分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从不同角度着眼完整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从而学会客观描述历史对象的方法和途径。
全国甲卷第46题以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为背景,引导学生将观察角度从参战国转向联合国,深入思考国际力量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中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发挥的作用,以辩证的眼光认识联合国维和的局限性。
3.3 提高能力考查的有效性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根据情境的呈现形式、表现内容、测试目标的不同,设置不同类型的情境,包括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
简单情境的表现内容、呈现形式、测试目标单一,一般适用于选择题。如全国乙卷第23题以简短文字配上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的方式构建情境,文字说明与构图都很简单,但包含的哲学原理很有张力,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和漫画中辨识主人公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而作出“种蛋”行为的荒谬,进而判断其实际行为中包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错误。
一般情境的表现内容、呈现形式比较复杂,但测试目标比较单一,通常适用于需要补充性、注释性场景设计的简单主观题。如全国乙卷第14题运用坐标图的形式,反映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的变化走势,并附上我国2020年、2021年的财政赤字率及其国际警戒线的注释信息。学生要正确作答,必须能够解读出2方面的有效信息:一是近5年我国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增大,这是作答的前提;二是财政赤字率及警戒线信息,这是排除干扰项的根据。
复杂情境反映的内容层次较多,呈现形式多样,测试目标综合,需要学生深入解析,一般适用于综合性主观题。如全国甲卷第40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多维度、多层次展开,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材料,调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论证与阐释、探究与建构等学科能力解决具体问题,完成情境任务,从而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逻辑,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4
深化基础性考查,发挥“以考促学”导向作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3]6。基础性试题在高考试卷中应占据一定比例,以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进一步深化基础性,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引导高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4.1 突出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而言,之所以能准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内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不同的学习专题展开,通过情境创设,融合概念和原理要义,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全国甲卷第7~8题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为案例,考查学生对城市热岛效应基本原理的理解。全国甲卷第17题围绕新修正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增加的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职责的规定内容,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专门委员会的关系,人大立法权的涵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全国甲卷第25题通过汉代“辟召”制度考查学生对监察体系运行原理的掌握。全国甲卷第32题以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剧作中的故事创设情境,考查雅典民主的特点和实质。全国甲卷第34题以苏俄内战时期的史实为例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些试题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夯实学科基础。
4.2 强调知识融会贯通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突出考查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能力的综合运用,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重视知识的整合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全国乙卷第38题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民族品牌龙头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案例为素材,介绍其生产经营从“垂直整合”向“供应链开放”模式的演变历程,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其战略转型的经济动因。
全国乙卷第27题以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的广泛流行为例,考查儒家学说影响的深入和正统地位。全国乙卷第28题从维新变法时期废除八股文对书商经营的影响入题,考查“百日维新”期间新旧势力斗争的激烈和政局的剧烈变化。全国乙卷第45题将“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学生已有知识——洋务运动的内容相结合,要求比较二者相同点,强调问题与学生所学知识的结合。全国甲卷第24题从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对于“礼”的不同观点出发考查周代礼乐文化内涵。全国甲卷第26题通过宋代士大夫对“婚姻论财”现象的关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3 关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021年文科综合试题通过选取生产实践场景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典型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克服困难、锤炼意志、提高本领。
全国甲卷第36题引入英国滨海湿地开垦过程案例,全国乙卷第37题围绕巢湖流域圩田的开发与利用,这些试题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只有通过劳动不断努力奋斗,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全国甲卷第38题以2020年我国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出现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的政策指引下,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试题着眼于我国经济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客观理性认识推动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识消费在经济稳定运行中的压舱石作用,进而提出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5
结束语
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落实《总体方案》改革要求,命题紧扣时代脉搏,注意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情境的时代性,同时深化基础性,加强开放性问题设计,在现实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水平。总之,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既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又引导高中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点
“高考试题评价”相关文章
■ 教育部考试中心. 立德树人自然融入 内容改革持续深化: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1(7):63-69.
■ 教育部考试中心. 聚焦核心素养 考查关键能力: 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1(7): 70-76.
■ 教育部考试中心. 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 考查综合能力正向引导教学: 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1(7): 77-81.
■ 教育部考试中心. 深化学科基础考查 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1(7): 82-87.
“《中国考试》杂志”
学习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