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红:浅析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

冯小红 中国考试 2023-06-28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1期第21—25页。


作 者


冯小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


摘 要: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本质是服务人的现代化,其价值追求是通过职教高考的导向作用,促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满足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回应人民对满意教育和多元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选才原则是公平、科学、效率,战略任务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化定位、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构建。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应以观念更新推进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征程、以试点实施稳健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步伐、以理论研究指导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实践。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职教高考;高考改革;综合评价;招生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从基本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安排等维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释[1]。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逻辑,审视新时代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定位,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现代化强调形成目标的动态过程,这就为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提出了新的价值意蕴和战略任务。


1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内涵与价值


1.1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本质是服务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能力、行为方式等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其内在的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分别由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党的教育方针决定。政治逻辑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家选拔人才。实践逻辑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施“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学生成长成才的考试招生制度。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是承载新时代、新征程历史使命的现代化,是服务于教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更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职教高考制度的本质是为国家建设发展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通道[2]。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是在充分尊重我国职教高考制度的历史与传统、全面总结我国职教高考的现状与成效、客观剖析我国职教高考的积弊与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探寻新的改革机理和实践路径。根据职业教育属性特征和类型特色,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职教高考明确“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要求,结合当前我国职教高考现行政策与改革要求的目标差距,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着力于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改革和建设。


1.2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价值追求,首先是满足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3];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是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中国教育现代2035》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4]。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旨在通过职教高考的导向作用,促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从而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然而,现有职教高考制度选拔技术技能人才的科学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在服务技术技能人力资本开发方面还有待加强。为回应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其次是回应人民对满意教育和多元教育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追求和向往,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有效路径,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基本内容[6]。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是心系人民、关注人心的初衷和使命的现代化,以开放、多元的人才观、质量观、培养观和评价观,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科学的育人目标,引领科学的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统筹推进科学的治理体制和保障机制,顶层设计科学的职教高考选拔人才制度,满足人民对职业教育的美好期盼,引领人民对技术技能的美好向往。


2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原则与任务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应始终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性、维护国家稳定的社会性、促进社会流动的民生性、面向产教发展的全局性等功能特征。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过程是一项兼具系统性、艰巨性和综合性的复杂工程,应始终坚持公平、科学、效率的选才原则,在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化、信息化、现代化中促进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2.1 坚持公平原则选拔人才,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化定位


  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是3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与3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相对应、相配适的教育实践活动和高考制度功能价值也截然不同、各有侧重[7]。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教育部随后正式发布实施方案,部署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工作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更加广泛和更大规模的劳动者加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这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普及教育阶段。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基于普及教育的现实样态,如何公平选拔人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重点与难点不在于满足民众的上学需求,而在于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让民众能到自己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选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如果认为普及教育下职教高考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和意义,那么职业教育类型优化便无从谈起。


2.2 坚持科学原则选拔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考试追求选拔人才的科学性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意。如何保障科学原则贯彻落实才是关键要点。在新时代,任何行业、产业离开信息化必然举步维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要保障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应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考试的全过程。一方面,促进考试中采集的数据高维化、结构化,考试的工具虚拟化、情境化(从纸和笔到信息系统),测量的模型现代化、拓展化(从传统测量模型到机器学习模型、大数据算法模型)[8];另一方面,促进全方位、全过程了解学生成长周期和个性样态,通过动态的、全面的综合数据分析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避免一考定终身的遗憾)和科学的学习模式(减少学业负担带来的压力)。这些数据信息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对学生后期的培养提供基础性参考。在共享理念下,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前期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职业教育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


2.3 坚持效率原则选拔人才,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构建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坚持效率原则选拔人才,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建立全国统一的职教高考制度,保障考试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取消现有种类繁杂且分散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模式(如对口单招、自主招生、中高职融通招生、面试入学等),避免国家层面宏观计量总消耗和微观层面高校、考生在时间、精力、物资、人力等方面多次投入的不经济。二是提高公信度和合法性,从制度层面对选拔分配标准合法化,约束各种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三是提高改革实施的操作性和导向性,通过加大职教高考内容中技术技能的权重,创新职教高考评价机制,注重根据专业大类组织“职业技能”分类测评,引入企业一线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管理者等共同参与对考生“职业技能”基础水准评价,引导考生重视并掌握岗位技术技能和职业技术技能。通过改革职教高考测试、录取、管理等制度体系,满足考生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不是空中楼阁,不能一蹴而就,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是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力。


3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3.1 以观念更新推进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征程


  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是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特征和特色的现代化。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理念,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应充分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相配适的招生制度。因此,首当其冲应更新观念,跳出普通高考制度的定式思维,建立与职业教育相匹配的人才观、质量观、培养观和评价观,从重精英到重人人,从重分数到重实践,从重理论课堂到重生产情境,从重选拔到重测试,从重知识到重技能等。基于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区域、强化技能的显著特征,中国式职教高考制度在观念上,应从普通高考制度彰显选拔性和能力素养考查,转变更新为强化水平性测试、兴趣性选择、职业性技术考查,并从宏观设计上、长远考量中、微观实施处3个维度,分别根据学生志愿按照专业大类统筹组织、根据学生兴趣按照产业布局合理调配、根据学生志向按照职业规划多元录取[7]


3.2 以试点实施稳健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步伐


  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C.E.Lindblom在渐进决策理论(progressive decision theory)中所指出:任何政策制定囿于政府权力的有限性、社会认知的分歧性、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事物发展不确定带来的变动性等因素都无法实现“完全理性”,为了维护稳定、保持秩序、减少冲突,需要经过不断补充和修正来实现[9]。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进程的稳健性至关重要,须最大程度降低改革风险和改革难度。结合渐进主义政策分析和理性主义政治分析全面比较权衡,实事求是地稳健改革步伐。对此,可探讨通过分地区、分任务进行区域性试点改革任务,如以省域为单位,探索专业大类职业能力测评机制、搭建第三方非营利职业教育考试平台、建构多元合力开放协同治理运行机制,在局部创新中推动整体改革;也可探讨运用信息化技术赋能,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融入中国式职教高考制度中,试点构建双阶段(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职教高考)能力本位评价模式。当前,山东省已经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启动了分专业大类建立职教高考题库,着力于增强技能测试技术含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选拔质量。


3.3 以理论研究指导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实践


  没有创新的理论,就不会有创新的活动。高考制度是教育制度中的“牵牛鼻子”政策,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核心,具有优先地位。加强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应从其本质、发展和实践3个层面深入研究。首先,基于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本质着手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原理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方向指引,研究其本质特征、价值取向、生成机理、逻辑理路以及与之关联的事物之间动态的、合理的、应然的、必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关系。其次,基于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发展着手研究。检验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标准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前提是立足国情、把握教情、顺应民心、遵循教育规律和事物发展原理,必要路径是构建中国式职教高考科学理论体系。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人民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逻辑起点,应对统一性与多样性、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冲突,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的问题、普职和谐融通的问题,化解社会发展对育人目标的新要求与现有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矛盾开展深入研究。最后,基于中国式职教高考现代化的实践着手研究。在操作层面落实考试内容和基础教育阶段所学内容的有机对接问题,落实各类人员有序报考、参考、入学等管理问题,落实技能测试如何科学有效评价问题。基于实践逻辑,针对文化理论测评研究构建适应性评价模型,针对职业能力测评研究开发高信度和高效度的科学评价模型,针对专业大类技术技能测试研究开发可操作性评价工具,针对政策风险与责任分担研究多元共治机制与督导问责机制,针对职教高考相关要素、程序和标准研究关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制约、法律援助等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国考试》杂志”

学习强国号


需要本期杂志可长按二维码识别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