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抢鲜”看——《全球教育展望》2022年第3期
专栏
课程教学基本理论
素养时代大概念的生成与表达:理论诠释与行动路径
李凯 范敏
摘要 大概念教学被视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如何生成和表达大概念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焦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地获取和表述大概念,就需要教师把握大概念的课程意蕴,明确大概念的主要来源,遵照选择大概念的基准,厘清大概念的生成思路与表述方式。
关键词 大概念;课程整合;核心素养;真实情境
作者简介
李凯/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曲阜 273165)
范敏/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重庆 400715)
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性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伍远岳
摘要 近年来,国际大规模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受到各国(经济体)的高度重视,对各国和地方的教育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价值负载的活动,体现着特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精神,而当前的教育质量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具性监测的诸多流弊。发展性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价值体现,教育质量监测应回归教育本真,实现发展性价值,具体表现为对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回应与体现、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重视、对监测对象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对特殊需要个体的关怀与干预。为彰显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性,需要确立发展为本的监测价值观,彰显质量监测的教育性意义;需要形成“过程量”的质量观,兼顾过程性监测和对过程的监测;需要确保质量监测的系统性,建构促进发展的教育行为规范;需要关照质量监测对象的异质性,破解质量监测的同质性困境。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教育价值;发展性;教育性;异质性
作者简介
伍远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武汉 430079)
专栏
教材研究
教学转换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新编教材中数学建模的知识形态
黄健 徐斌艳 王思凯
摘要 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界也对其日益重视。随着高中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出版,数学建模教学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实践。然而,数学建模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表现形态与关注重点等却不尽一致。本研究在教学转换理论的视角下,选取三个关于数学建模的知识样本,比较分析数学建模的学术知识、待授知识、教学知识在概念界定、过程描述、教学目标与教学侧重四个维度上的差异。由此,本研究厘清了数学建模概念进入教学环境的演变路径与关键特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编数学教材进行数学建模教学,也为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数学建模;教学转换理论;高中新编教材;学术知识;教学知识
作者简介
黄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62)
徐斌艳/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上海 200062)
王思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62)
素养导向的教材学习活动任务和诊断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王全 邹紫微 武雯佳 李芳芳 王磊
摘要 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应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教材中最具素养发展和诊断评价功能的内容是学习活动任务和诊断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系统构成模型,以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分析如何科学规划、整体设计素养导向的教材学习活动任务和诊断评价体系:指向核心素养内涵实质,设计教材的活动性栏目;促进核心素养融合发展,创设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微项目;依据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表现要求,设计教材习题系统。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和诊断评价体系的方法论和范式参考,为一线教育实践者开展素养导向的学习活动和诊断评价提供指导。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活动任务;诊断评价体系;高中教材
作者简介
王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5)
邹紫微/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5)
武雯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5)
李芳芳/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5)
王磊/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5)
专栏
学习研究与课堂转型
课堂视频分析研究六十年:脉络、热点与发展趋势
姚鹏飞 屈曼祺 李宝敏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已经成为记录课堂的重要工具,对课堂研究从理念到方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课堂视频分析领域的发文量、关键人物与节点文献进行分析,再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深入解读,把握研究发展脉络,将课堂视频研究划分为蛰伏期、萌动期、新兴期和跃发期,进而从理论与视角、功能与价值、过程与方法、技术与环境四个方面归纳解读热点研究主题。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课堂视频分析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理念上,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分析对象上,从示范课堂转向日常课堂;分析内容上,从课堂话语转向课堂整体;分析方法上,从话语分析转向融合分析。
关键词 课堂视频分析;文献计量;课堂研究;课堂互动;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姚鹏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 (上海 200062)
屈曼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 (上海 200062)
李宝敏/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研究员 (上海 200062)
新课改改了什么?:基于课堂话语变革的探索——以J省D小学30年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为例
张娟娟 陈旭远 范会敏 毛清芸
摘要 2001年启动的新课改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20年过去了,对其成效进行回顾和分析对后续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课堂教学的变革与课堂话语密不可分,因此本研究通过纵向比较D小学新课改前后30年课堂话语的变化,以“滴水折射世界”的视角,来探讨这次课程变革在课堂层面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首先借鉴会话分析理论的转录方法对D小学新课改前后30个教学视频里的多维信息进行了转录,建成了20多万字的小型语料库,其次通过对语料逐句编码和统计分析了课堂话语在序列结构、话轮交接机制、解释权威、交流基调四个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 课堂话语;话语分析;新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
张娟娟/伊犁师范大学副教授 (伊宁 835000)
陈旭远/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长春 130024)
范会敏/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长春 130024)
毛清芸/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 (北京 100084)
专栏
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关注:沟通教师知识信念与教学行为的桥梁
李丹杨 吴颖康 鲍建生 蔡金法
摘要 教师关注被认为是沟通教师知识信念和教学行为的桥梁。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新兴术语,它在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正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围绕什么是教师关注、为什么研究教师关注和如何研究教师关注这三个核心问题,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关注的源流、内涵和分类,分析了教师关注的重要性,讨论了研究教师关注的方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教师关注;经验;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
李丹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241)
吴颖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 (上海 200241)
鲍建生/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上海 200241)
蔡金法/ 美国特拉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纽瓦克 19716)
中学教师课堂技术融合影响因素研究的质性元分析
马云多 刘力
摘要 信息技术的更迭出新推动了教师技术融合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双重发展。本文尝试采用质性元分析对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项研究成果进行深度阐释,以探明教师技术融合受到哪些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相互关联。本研究发现,教师综合评估技术融合带来的教学效益和教学风险成为其进行技术融合的动力机制。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三者在教师技术融合过程中协同作用成为这一动机机制的重要特征。其中,个人信念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技术融合的关键因素。基于质性元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教师课堂持续、有效技术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融合;中学教师;质性元分析;建议
作者简介
马云多/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杭州 310028),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宜春 336000)
刘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杭州 310028)
扫码订阅
投稿网址:
http://wgjn.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