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26) 战地日记227

健康南通 2022-01-17


黄燕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驰援地点:黄石市中心医院ICU


今天是达到黄石的第三天,我也正式进入黄石市中心医院ICU开始临床工作。来黄石时,我们南通医疗队特意带了珍贵的550毫升康复者血浆。时间就是生命,在抵达后,血浆也尽快被用于救治患者。

令我惊喜的是,今天我护理的患者中,有一位恰巧就输注了南通带过来的血浆!当他看到我的防护服上写着“南通”二字的时候,心情特别激动,一直不停地道谢。无论是血浆还是我们南通医护人员的支援,都给了他和其他患者很大的帮助,他铭记于心,十分感激。

他还表示自己康复后也会主动捐献血浆,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救治更多的患者。我心里也非常感动,血相溶,心相连,同心协力,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马丽

南通市肿瘤医院ICU护师

驰援地点: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人民医


一到黄石市阳新县,我们就进入严格的岗前培训,待考核合格后,我们将走上抗疫一线。每天晚上,完成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培训任务后,回到驻地宾馆,我最牵挂的就是我的儿子满满。

我爱人的工作单位在离家较远的县区,我妈妈在不久前摔了一跤,骨折了还没完全康复。但是,在知道我报名加入援助黄石的医疗队后,家人们都给予了支持。尤其是我的小宝贝满满,他才4岁,竟然也那么懂事。我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一再叮嘱他在家要听外婆的话,不能再调皮捣蛋。哪知道小家伙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你放心去打败病毒坏蛋吧,家里交给我吧,我是男子汉!”说完,还从背后拿出一张画送给我。满满最喜欢画画了,是他们绘画班里的“小能手”。我的小小画家画了一幅我全副武装与病毒怪兽作战的图,还请他的爸爸在画上写了“加油”两个字。多生动的图画,多可爱的孩子。我把儿子的画用手机拍下来,带到了阳新县的抗疫一线,我每天晚上回到驻地宾馆,都会拿出来看看。满满,放心吧,妈妈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一定会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战斗!你就等着妈妈的好消息吧!


王小丹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护士

驰援地点:黄石市中医院


今天是进入黄石中医院第一个工作日,我分管的应该是病情最重的一个90岁老奶奶,呼吸机,crrt,有创血压,心电监护,肠内营养,静脉补液,8组微量泵,4联血管活性药物,虽然我也是做重症的,但只有自己亲生经历才知道有多不容易,很敬佩之前管床的老师们。

之前在自己科室,总感觉自己身轻如燕,行动敏捷……今天工作的我感觉是疯狂动物城中的闪电……慢动作模式……也终于体会到什么是挥汗如雨,两层隔离衣,一层防护服,四层手套,5个小时的班我的内层室内衣和体恤全部湿透……可以滴水的那种,摘下最后一层手套看到自己双手的那一瞬间自己都想流泪。

不过没关系,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王培涓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驰援地点:黄石市中医院


昨天前往黄石中医院对四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陈念主任全程陪我进出病房确保我防护到位,晚上回到驻地发现队里给我们发了鲜花,我利用房间的冰桶插了一盆,缓解一下自己焦虑紧张的心情,期待春天早日到来。


龚凌雁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驰援地点:黄石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来黄石第四天正式进舱,作为危重症医生,我需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进行细微的调控。比如一个微泵从先前的每小时走2毫升改成3毫升,虽然只是调了1毫升,但是每一个细微的调控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都可能带来重大的变化,所以需要时刻去观察,看生化指标、仪器的监护数据、呼吸监测情况等。有位患者总体情况在好转,所以今天安排他去拍个CT。外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总共去了6个医护陪同。因为ICU病人管路多,在搬运过程容易造成管道脱落,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生病危险,所以一点都不能出差错。

很开心,今天患者江阿姨可以从危重症监护病区转去病情相对轻的重症监护病房了,我们鼓励她要坚定信心,照这个趋势,再好转就可以去轻症病区了,那就有希望出院了。阿姨听了也非常高兴,充满了信心,说话的时候连嗓门都提高了几个度,转病区的时候,阿姨提出要跟我们来个合影,录个视频,大家都为她高兴。


任一美

启东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驰援地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深夜24点,我和倪建花在更衣室穿好防护服。健花说:“小美姐,我们提前20分钟去接班吧,上一班就可以早下班几分钟休息。”正说着,我看见她手摸着胸口,弯腰扶墙蹲了下来,我急忙扶她坐下休息,当时舱内的温度有20度,我估计是这丫头和我一样前半夜没睡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有点缺氧的不适,我扶着她来到走廊出口通风处透透气,大概过了半小时健花稍微感觉好点了,我们就接班巡视病房,投入工作。

走在夜里的方舱里,在这个像野战医院一样的空间里,我仿佛就是那个“提灯女郎”在守护着这里的病人,有的病人怕灯光亮睡不着,在床上反反复复翻身,我就给他加了一个眼罩,让他安然入睡;有的频繁起来上厕所,我就给予指引和陪伴;有的病人打呼鼾声特别响,我就协助他翻身,给予合适的卧位降低鼾声;有的病人要检测血糖;有的病人要监测体温……就这样我和倪健花在忙碌中迎来了26日的曙光。

健花,这个90后扛住了身体的不适,和我一起坚守了这个深夜,她的护目镜里满是雾水,已经模糊了她的双眼,我也感觉呼吸的空气里都是二氧化碳的味道,我们俩经历了手指发麻、胸闷、恶心、疲倦,但是看到我们的病人是安全的,我们俩隔着带有雾水的护目镜对视,眼神里满是欣慰,做了一个ok的手势!


张小铨

南通瑞慈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驰援地点:江苏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


我和孟醒被借调到前线指挥部的物资保障组工作,领导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跟我们说物资保障组有两位姑娘怀孕了,正好又有一批物资到来,急需帮手。在这边是暂时的,等过两天活儿没有那么多了,就安排你们上前线。

现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都在支援湖北,所以支援的物资非常地丰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防护用品都适用于医疗救治现场工作。在黄石,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很重要,我们必须非常地细致,否则很有可能让前线的战士因为我们的工作疏忽受伤,甚至危及生命。虽然没有上临床一线有些许遗憾,但是一想到物资的甄别筛选与战友们的安危息息相关,我们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这里的事情确实不少,分发物资,接收物资,清点数目,出库入库等等。

虽然忙碌了一天,但我们不觉得劳累,晚上回到酒店,我们俩又温习了下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想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把所有的细节都刻在脑子里,时刻保持着紧绷的备战状态,随时准备着接受组织命令,冲向临床一线。


张婷焱

海安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

驰援地点: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刚跟老公视频,说辰辰哭醒了。我也想哭,我想辰辰了,他是否也想妈妈了。外面仍雪花飘飘,都说瑞雪兆丰年,你能否早日结束这疫情,好让万家灯火团聚。

说说工作吧,在这二十多天,给病人发饭、测体温血压血氧、输液、雾化、抽血气等,这是日常工作,但是穿着几层防护服,戴着几副眼镜、手套,无一不是给我们的工作增加难度,每次给病患扎针找不着血管的时候,都有股冲动,卸下这层层装备,我知道我不能,我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像今天,有个阿姨需要重新置留置针,我先给扎上止血带,心里没底啊,摸不着就算了,还看不着,阿姨说我血管小啊,平常去体检都得扎好几针抽血,习惯了,姑娘你放宽心,随便扎。也许是阿姨的宽慰,我给一次扎上去了,放心了,过后我问她疼不疼,阿姨说不疼,跟你们比起来我这点疼不算什么,你们千里迢迢来帮助我们武汉,谢谢你们。

是啊,谢谢你们,有你有我有他,这场战役终会胜利。


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


(1) 出发前的15个瞬间

(2) “有你们在,希望就在!

(3)  “你看,太阳出来了!

(4) 元宵节致敬,这场暂时的别离!

(5)0点命令,1小时集结,10小时出发,第3批,逆江驰援!

(6) 9名护士应征加入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湖北,祝凯旋!

(7)  致援黄石大冶医疗队,山水依稀,盼君归期!

(8)让党旗在抗疫前线高高飘扬!

(9) 江海白衣们,这份《援湖北医疗队武汉方言手册》请收好!

(10)武汉方舱,第三批医疗队今天上岗!

(11) 援大冶医疗队正式进驻当地医院开展工作

(12) 百名勇士湖北战“疫”图

(13) 南通疾控消杀专家紧急出征武汉

(14) 战地日记218

(15) 战地日记219

(16) 战地日记220

(17) 虽未识卿桃花面,阡陌从此多暖春

(18) 战地日记221

(19) 战地日记222

(20) 战地日记223

(21)带着550ml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援黄石第二批医疗队今凌晨出发

(22) 战地日记224

(23)重症病房里,南通护士与南通血浆的“不期而遇”

(24) 战地日记2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