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科普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8】防癌核心知识,你问我答⑵

健康南通 2022-01-17

4月15日~23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防癌知识,您问我答

共有39点

1~20点←点这里

21、发霉的食物还可以吃吗?

答:大米、花生、玉米、坚果等食物发霉坚决不可以食用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会大大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22、哪些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答:有肝癌家族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此外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长期嗜酒者等都是肝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3、要想尽早发现肝癌,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答:肝癌可以首先使用甲胎蛋白检测和B超检查进行筛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可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


24、为什么说注射乙肝疫苗对肝癌有预防性作用?

答: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是人类肝癌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防止机体感染乙肝病毒,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25、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易诱发胃癌?

答:饮食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最为直接,高盐饮食、爱吃腌制、烧烤和油炸食物、饮食中少新鲜蔬菜水果、暴饮暴食、喜烫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26、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什么关系?

答: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寄居在人胃黏膜上皮的螺旋形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建议使用公筷或采取分餐制,避免感染。


27、肠道内长了息肉,需如何处理?

答:肠道息肉以结直肠最为多见,随着年龄增加肠息肉的发病也逐渐增加,常常为多发性,男性多于女性,并且息肉的恶变率也是随着息肉的变大而增加。腺瘤型息肉是最常见类型,有一定的恶变几率。如明确了息肉的病理类型为腺瘤型,应早期进行内镜下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预防其恶变并发展为结直肠癌。


28、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答:结直肠癌最首要的前期特征是大便习惯改变,以及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大便次数递增,或大便原来的规律、干稀改变。


29、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答:饮食中脂肪含量高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量饮酒、吸烟也会增加得结直肠癌的几率。少吃高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较多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适量运动,避免超重和肥胖,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30、为什么吃饭时不提倡“趁热吃”?

答:进食过烫食物增加食管癌、胃癌的发病风险。


31、除了进食过烫食物,还有哪些饮食习惯会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答:经常食用腌制、霉变等含有亚硝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真菌毒素的食物,如酸菜、泡菜、咸肉、咸鱼、香肠、霉变食物等,易诱发食管癌。


32、食管癌的常见早期症状是什么?

答:食管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尤其是进食时觉得食物下咽缓慢,有不适感。



33、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癌症?

答:胃镜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癌和胃癌,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34、听说接种了HPV疫苗就可以预防宫颈癌,这是真的吗?

答:注射HPV疫苗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最为现实可行的措施,接种了HPV疫苗,也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35、用什么方法早期筛查宫颈癌?

答:早期宫颈癌筛查通常采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36、早期宫颈癌有症状吗?

答: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和白带增多、白带异常是常见的宫颈癌早期症状。


37、心理健康也会影响癌症的发生吗?

答:会。长期压力过大、心理紧张也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38、什么是癌症康复治疗?

答:癌症康复治疗包括心理康复和生理康复两大部分,是临床治疗必要的延续和完善。癌症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39、癌症病人在康复治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要在医生帮助下通过科学的止痛方法积极处理疼痛。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来源:江苏疾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