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专访欧盟驻华代表团科研创新公使衔参赞薄思睿:创新无止境 开放不停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欧盟,以世界7%的人口贡献了世界五分之一的科研支出,更推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研发创新计划——“地平线2020”,总预算约800亿欧元,致力推动科研创新的国际化。其中,在该计划框架下,中欧启动了联合资助机制,推动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上共同发展。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签署20周年之际,《科技与金融》独家专访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科技环境处处长薄思睿(Laurent Bochereau)。他表示,欧盟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应对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采访、译文︱李慧 编辑︱苏莉娜
图︱由受访者提供
薄思睿 欧盟驻华代表团科研创新公使衔参赞
Q
《科技与金融》杂志
A
薄思睿
欧盟的创新与“地平线2020”
Q
欧盟的创新与“地平线2020”欧盟以仅占世界7%的人口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创新成果,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您是否可以同我们更加详细地分享一下,欧盟如何保持创新的活力?
众所周知,欧盟在世界的科学技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组织,欧盟拥有优秀的研发机构、科学家和创新人员。如今,欧盟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科技文献产出地,亦是世界第二大高质量文献生产者。同时,我们在国际合作文献发表上,也处在世界领先位置。
研究和创新是欧盟建设繁荣未来的重要基石,而当中的重点将落在“ 地平线2020( Horizon2020)”框架计划(下称“地平线2020”)。这项计划由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主导的委员会贯彻落实,目的在于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单一数字市场”战略。①现在,欧盟仍继续不遗余力地在这些前沿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以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去年10月,欧委会宣布,在接下来的3年(2018-2020年)将通过“地平线2020”拨款300亿欧元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社会挑战和实现突破性创新两大方面。为提升国际合作,在“地平线2020”2018-2020年阶段的研发计划中,我们计划拨付10亿欧元的预算,以旗舰计划的形式与其他非欧盟国家开展互利的科技合作。
------------------
译注①:欧盟“单一数字市场”战略提出了单一数字市场的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数字产品和服务;第二大指出是创造有利于数字网络和服务繁荣发展的有利环境;第三大支柱是最大化实现数字经济的增长潜力。
Q
欧盟于2014年启动了第八个科研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为期7年。请问该计划对于欧洲发展的重要性在哪里?重点对哪些领域进行扶持?具体采取哪些措施?目前跟中国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哪些领域为主?
作为有史以来欧盟最大的研究和创新计划,“地平线2020”是建设“创新欧盟”——一项旨在确保欧洲全球竞争力的旗舰计划——的政策工具。该计划从2014至2020的7年间,预计共投入约800亿欧元,加上这些投入所吸引的私人资本、各个成员国政府投资,以及合作性项目和风险投资等,投资额是史无前例的规模。“地平线2020”着重支持卓越科学发现和行业引领性技术,并应对社会性挑战。
我们认为,“地平线2020”有助于欧洲实现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而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欧洲产出世界顶级的科学技术,消除创新障碍,使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携手合作,共同为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地平线2020”优先领域涵盖从“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学、未来和新兴技术、赋能技术、工业应用性技术,以及到社会性挑战等领域的课题,诸如健康、食品、农业、运输、能源和环境,以及研究人员流动性等等。
研究和创新是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地平线2020”为双方研究人员的合作带来机遇,这体现在一系互惠互利的科技合作领域,如食品、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城市化、航空、环境、能源、核能和平利用研发、信息通讯及空间技术等。
上面提到的,将拨付10亿欧元预算的国际合作旗舰计划,本期一共与国际合作伙伴设立30个子计划,其中包括与中国共同发起的旗舰合作计划。
作为欧洲委员会直属科研服务机构,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近年来与中国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建立了积极、紧密的科研合作。同时,中国科技部也设立“中欧联合资助机制”,每年投入2亿元人民币支持中方机构参与旗舰计划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项目。
“
研究和创新是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地平线2020”为双方研究人员的合作带来机遇。
”
Q
目前,“地平线2020”为中小企业提供什么资助?您认为目前欧盟的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其发展面临最大的困境和阻力是什么?
“地平线2020 ”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和非直接的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其中,计划中的两个项目——“社会性挑战”、“赋能和工业技术”的总预算20%投向中小企业。截至2017年10月,“地平线2020”已累积资助超过15,000个项目,总金额达266.5亿欧元,当中有37.9亿欧元用于中小企业发展。这一计划还通过“创融—欧盟新创事业融资计划”的一系列金融工具,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超过1,700万欧元的风险投资。
欧洲的企业家一直身处创新和发明的前沿风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中小企业不断与时俱进——一方面需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商业和组织模式,令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虽然“地平线2020”已经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但他们仍然面临着商业策略、业务流程、技术或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地平线2020”也将采取各种措施,如推出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创新管理能力建设计划等,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的活力和弹性。
而在“地平线2020”最后一个阶段研发计划中,欧盟将拨款27亿欧元用于启动欧洲创新委员会(EIC)。该委员会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支援——从可行性研究阶段(例如概念的证明或商业计划的制定)开始,贯穿开发阶段以及商业规模扩展阶段。
此外,该委员会已推出试点项目,为一些具有奇思妙想、技术或商业创意的一流创新者、企业家、初创企业、小公司等提供支持。所有这些累加起来,“地平线2020”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突破性研究和市场创造性革新的预算将高达27亿欧元。
Q
近年,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您认为欧盟在推进“地平线2020”战略时,面临哪些挑战、障碍或阻力?如有,欧盟将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应对?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科技繁荣的世界,但仍有许多需要共同应对的全球挑战。欧盟是世界重要的科研力量,是科学知识领先的产出者。然而,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将研究转化为创新,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在适当的创新框架下,通过改革监管环境,促进私人投资于研究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平线2020”的影响力。我们还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促进更有活力的知识传播。虽然我们面临着全球挑战,但这些挑战是我们研发和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欧盟需要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对话,更好应对挑战。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在去年10月27日,欧盟宣布“地平线2020”在2018年至2020年将投入300亿欧元用于寻求社会性挑战的新解决方案和突破性的创新。未来3年,欧盟将进一步聚焦更少但更关键的议题,例如移民、安全、气候、清洁能源及数字经济,以使研发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欧盟还将更积极有力地推动突破性、市场创造性创新。
Q
据最新发布的《2017欧洲创新记分牌》(下称“记分牌”)报告,丹麦、德国、瑞士等国在创新表现中脱颖而出。且欧盟的创新表现虽然优于中国,但对中国的优势也正在急剧缩小,其中中国创新效绩的增长速度超出欧盟7倍。您对上述结果有何评价?您如何评价上述国家在欧盟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在推进创新的进程中有何共同点?
《欧洲创新记分牌》(下称“记分牌”)是对欧盟的创新形势及各国创新体系优缺点的比较评估,以帮助各成员国提高创新能力。2017年的报告由采用最新修订的评价框架——从原来的“赋能创新”、“企业行为”和“创新产出”3个类别指标调整为“框架条件”、“创新投资”、“创新活动”与“创新影响”4个类别、10个维度、27个指标,以更好地监测创新绩效随时的变化。
记分牌显示欧盟的整体创新绩效在持续增长,但各个成员国并不尽然。瑞典依然是欧盟创新的“领头羊”,其后紧跟着丹麦、芬兰、荷兰、英国、德国。而立陶宛、马耳他、英国、荷兰和奥地利是创新绩效增长较快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各个维度综合表现优异,如在“人力资源”、“有吸引力的研究系统”、“创新友好型环境”、“金融支持”、“知识资产”等方面,有助于提高欧盟整体的创新绩效。
从记分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尽管欧盟创新势头强劲,但增速过于缓慢,成员国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作为“企业初创和升级计划”的一部分,我们推出了 “泛欧创业投资母基金”,这支基金为创新性、高风险、高增长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欧洲创新委员会亦将为这个母基金补充资金,以更好地为企业家和创业者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创新的价值。
在全球范围来看,虽然中国在记分牌中的表现不如欧盟,但其增速却是所有国家中最快的。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创新绩效不断提升,其创新指数优势主要来源于研发投入、商标申请和外观设计申请等方面的快速增长。欧盟关注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业已取得的成就,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产出绩效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高度赞扬中国在研究创新领域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以及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Q
近几年,欧盟的创新发展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如果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总结2014年以来欧盟创新的特点或风格,您会选择用什么词?
就我而言,开放是最好的关键词。数字技术的出现令科学和创新更加开放、更具协作性和全球化。科学与创新塑造我们的未来。为了拥抱创新带来的机遇,在基础研究和尖端科技创新上保持领先地位,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挑战,保持开放是一个先决条件,因为科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作为当中一员,我们需要分享智慧和创新的思路,开放合作,探索科学的前沿和创新的潜力。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为大众服务,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未来。
为此,欧盟研究、科技和创新委员卡洛斯·莫达斯(Carlos Moedas)为欧盟研究与创新政策定下3个目标:开放创新、开放科学和向世界开放。具体而言,开放创新意味着向学术界和科学界之外领域的有经验者开放创新过程;开放科学的重点在于利用数字化和协作技术尽快地传播知识;向世界开放是促进研究的国际化合作。
向世界开放和融入世界对欧洲而言是优先战略,有利于我们掌握最好的科学和技术,把研究成果向市场更快地推进,尤其是向密集型产业推进,创造新的商业机遇。
中欧合作
Q
您认为中欧的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过去3年,中欧在科学、技术和创新合作中,硕果累累。“中欧高级别创新合作对话”(ICD)始于2012年,目前已经在中欧峰会期间举行了3次。此外,每年举行副部长级的“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推动和巩固中欧科技创新合作。此外,我们不断强化在共同关心领域的合作,并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携手承担应对全球社会性挑战的责任。如今,创新在中国和欧盟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经过两次“中欧高级别创新合作对话”,中欧双方在2015年确立了“科研与创新联合资助机制”(CFM)。在2017年6月,第三次“中欧高级别创新合作对话”上宣布启动《中国科技部和欧洲委 员会关于依托联合资助机制实施2018-2020年度中欧研究创新旗舰合作计划和其他类研究创新合作项目的协议》。双方围绕改善创新框架条件、推进开放科学、加强创新平台联系、强化在制定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合作,以及鼓励研究人员跨国研发和创业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
在具体的项目上,中国是参与“地平线2020”计划数量位居第二的非欧盟国家。截至2017年8月,中方在108个合作项目、“玛丽·居里行动计划”、以及“欧洲研究理事会行动计划”中,共开展了234项合作。“龙星计划+” ②是当中一个成功的例子, 它在支持中欧科技界在“ 地平线2020”框架下或其他合作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龙星计划+”,我们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日后加强中欧之间的科技和创新合作。
获得“地平线2020”资助的“龙星计划+”,在促进中欧科技和创新合作,以及加强各个机构的对话上发挥了作用。虽然该计划已经结束,但欧盟刚成立了一个国际合作促进项目,在今后几年,将继续开展与“龙星计划+”的相关活动。
总而言之,中欧在科技和创新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
译注②:“龙星计划+”旨在提升中国科技与产业界对于“地平线2020”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为欧盟与中国的科技合作提供建议。
“
就我而言,开放是最好的关键词。数字技术的出现令科学和创新更加开放、更具协作性和全球化。
”
Q
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签署20周年。您认为,当前中欧科技合作有哪些亮点?您对中欧整体合作发展有怎样的规划和设想?
201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签署20周年。在过去20年中,我们见证了双方在科学技术合作关系上的蓬勃发展。如今,中国在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源方面优势突出,已成为欧盟重要的国际合作研究伙伴之一。
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年间,中国在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令中欧双方的合作从单一经贸拓展至多个层面,而研究和创新是当中的重要基石。
自中欧双方在1998年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开始,我们合作从单纯的科研合作上升至意义重大的研发创新伙伴关系,在2012年双方签署的《中欧创新合作对话联合声明》便可充分体现到这一点。多年来,我们在科研、创新等领域携手合作,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和机遇,致力解决如健康卫生、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清洁能源供应等全球挑战。如今,我们双方正努力增进对各自创新体系和扶持政策的了解,突破框架条件约束,为创新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支持。
在采访中,我多次提到的“中欧高级别创新合作对话”、“中欧科研与创新联合资助机制”和旗舰计划,这些都是双方多年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的关键词,成果斐然。事实证明,我们在追求以创新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时,双方均可从中受益。研究与创新已然成为中欧峰会上,以及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对话中的重要话题。
我认为,中欧双方科研创新人员应该继续加强共同关心的互利共赢的科研议题方面的合作,令科研和创新更迅速、更有效地推进。随着“地平线2020”2018年至2020阶段的各项工作逐步落实,展望未来,我坚信双方在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END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18年3月刊。
欢迎微信分享,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科技与金融》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科技与金融》2018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