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专访荷兰科技与创新参赞万宁:在荷兰创立一家公司不用4天时间
科技与金融杂志
只做有价值的内容
关注
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领取免费赠阅
采访︱李莹亮
译文︱李莹亮
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两位欧洲国家元首——荷兰首相吕特和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来到了中国,还顺道派出了高级别、大规模的访华代表团。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两国领导人时,都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也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荷兰首相吕特指出:荷中关系强劲且重要,荷方期待深化两国合作,共同打造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实际上,荷兰远不只是“风车”和“郁金香”的国度,根据KOF全球化指数,荷兰的全球化程度位居世界第一,WII世界创新指数中,荷兰的创新排名高居第三。而中荷间的科技合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范围包括了航空航天、化学、废水处理等,中荷共同研发的长波探测器还被搭载到嫦娥四号中继卫星上,探测太空中无线电波频谱中的信号,共同探索宇宙奥秘。
本期《科技与金融》专访了荷兰科技与创新参赞Taake Manning(万宁),了解中荷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探讨荷兰如何将创新、开放与绿色发展进行到底。
Q:《科技与金融》记者
A: 荷兰科技与创新参赞万宁
Part
1
中荷科技交流与合作
Q: 据了解,您所在的“荷兰科技与创新网络”隶属于荷兰大使馆,旨在鼓励和促进中国与荷兰企业家及研究人员之间的技术合作,请问能否介绍一下该部门的具体工作?
A:“荷兰科技与创新网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职能,包括撰写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文章和报告,为荷兰工业界、学术界和决策者提供有关中国科技创新的信息,并提高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度;在社交媒体上与合作单位进行互动,分享其他官方媒体的文章等;组织大批公司和研究机构以及官方代表团,往来中荷两国进行交流;举办研讨会、讲习班等,为双方组织相互了解提供平台;举办中荷企业家和研究人员一对一交流活动。
Q:作为荷兰科技与创新参赞,您参与过哪些中荷技术合作项目?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A:荷兰和中国之间至今已进行了几十年的技术合作,期间开展的项目不胜枚举。从起初主要由荷兰向中国进行学术及技术方面的转移,到现在两国已经成为完全平等的合作伙伴。我参与过的项目非常多,范围包括了航空航天、化学、废水处理等。例如,荷兰与中国共同开发的中荷长波探测器( The Netherlands – China Low Frequency Explorer,简称NCLE),就被搭载在嫦娥四号中继卫星上。NCLE将探测太空中无线电波频谱中的信号,从而揭开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另外,我们与广东省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联合研究项目,项目虽然仍在进行中,但初步成果喜人。我们还帮助中国引进了荷兰废水处理技术,目前仍处于示范工厂的水平,但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面运行。这些技术将有助于在河流和湖泊中降低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量。最近,我们还组织了8家荷兰肥料处理企业访问了北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进行了接触,并通过它们联系上了福建省的相关机构。经过这次接触后,我们得以在荷兰驻广州领事馆举办一个研讨班,将各方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学习。
Q:作为一个具有多国文化背景的人,您如何将这种背景转化为跨文化交流的优势?能否分享一些与中国合作伙伴打交道的经验?
A: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的基本假设是:人本无异,所求相似。而人与人之间出现差异,有时候只是他们实现目标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在与中国人合作时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语言障碍使得我与中国人难以建立人际关系,这反过来又会让我难以理解中国合作伙伴的期望与目标,可操作的空间也就更小。另一方面,我发现许多中国人倾向“以领导为导向”,凡事要等领导首肯才开始行动。虽然这种工作方式效率比较高,但问题在于这样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决策中来。相比之下,荷兰人讲求合作与共识,确保利益相关的各方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工作当中。虽然在开展初期可能会进展缓慢,但只要所有人准备就绪,工作就会非常迅速并且全面地推进。
Q:近年来中国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您在中国工作多年当中看到了哪些变化?一个富有创新精神与开放市场的中国,对荷兰而言意味着什么?
A:中国近年来确实在努力促进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在我来到这里之前,中国早已开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且成效显著。例如,这里涌现了大批独角兽公司,形成了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另外还有像大疆、亿航这些优秀的无人机公司。我认为,在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科技领域的研发中,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荷兰一贯支持开放市场,以及在基于规则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开展贸易和投资。得益于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市场,更多荷兰公司能够在中国进行贸易和投资。我们相信市场开放对两国而言是一种双赢。
Q: 中国作为荷兰科技与创新合作关系网中的重要一员,对荷兰有何特殊意义?能否阐述一下中荷双边科技合作的利与弊?
A: 中国是我们在欧盟以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荷合作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并将进一步加深。随着中国在研发领域不断加大投资,技术驱动型企业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充满雄心,希望成为所有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并在如“十三五”规划、十九大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如《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多次重申。荷兰非常有兴趣在科技领域中与中国进一步合作。
两国合作的明显好处是我们可以分享知识。知识是为数不多、能在分享中增长价值的东西之一。开发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因此跨国合作成为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即便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和强国来说也不例外。中荷合作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荷兰的机构组织注重自下而上的团队合作,相对而言,很多中国的机构则仍以自上而下、不同部门间各自独立的方式开展工作,决策往往在最高层做出。这种差异在两国合作过程中,可能导致误解,甚至产生摩擦。
Q:跨国技术合作经常会遇到法律与条例的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与摩擦。如果荷兰研究人员希望在中国市场上将研发产品商业化,他们是如何在中国确保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保护?
A: 通常情况下,荷兰的研究人员不会在中国将研究成果直接商业化,他们往往选择通过荷兰的企业实现商业化。一般来说,企业有能力决定如何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以中国为例,知识产权的相关法例能够提供足够的保障。然而,某些法律条文的细节可能使中国市场准入或者技术合作变得复杂。这些条款涉及公司注册要求(如中荷合资企业),以及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允许中方使用其外国合资伙伴的知识产权。另外,遗憾的是,我们注意到当知识产权纠纷进入司法程序以后,进程会变得相当缓慢且不完全公开透明。
Q:荷兰的鹿特丹港不仅是欧洲第一大港,也是北欧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物流和经济中心。这座城市对中国来说同样意义非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建设的新欧亚大陆桥,东起连云港,向西一直延伸至鹿特丹港。请问您对新欧亚大陆桥有何看法?
A: 荷兰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反之亦然。我们拥有世界级的“硬实力”——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同样先进的“软实力”——熟练的劳动力和国际化视野。我们可以将亚洲与西欧及中欧的市场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如果以可持续的方式建立和使用,将会成为两国人民的一大福祉。
Q:就我们两国的经济利益和科技交流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对荷兰意味着什么?它以何种方式影响荷兰政府与中国科技合作的议程?
A:荷兰在物流、智能绿色交通以及农业、食品和高科技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其中,科技领域的合作尤为紧密。许多具体合作项目正在进行当中,我们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合作。这为进一步加强连通性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遵循市场规则及国际条例与标准框架内进行。
Part
2
荷兰的创业与开放精神
Q:荷兰有着数百年的贸易传统,并转化为现代企业家精神和开放意识。请问您如何描述荷兰的创业精神?荷兰政府如何促进创新创业?
A: 历史上,荷兰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成为一个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家。我们对移民持开放态度,无论是17世纪的胡格诺派教徒(译者注:胡格诺派教徒(Huguenot),亦称法国新教徒,16-17世纪期间,法国天主教徒与胡格诺派教徒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宗教斗争,导致25万胡格诺派教徒逃离法国,流落到德国、荷兰、英国等地),还是今天来自中国的博士生,这些人带来了新的见解、新的技能和新的想法,为荷兰的创新体系增添色彩。
这也反映在荷兰的创业精神上,荷兰不仅是欧洲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创业国家。我国政府在政策上鼓励创业,为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促进。例如,优化创业的过程,在荷兰创立一家公司只需不到4天时间。我们还拥有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和连通性,以及非常稳定和透明的税收体系来支撑创业活动。
更重要的是,“创业研修”已经成为荷兰众多大学甚至高中的一门课程。荷兰政府鼓励研究机构与产业、青年学生密切合作,并将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初创企业。
Q:荷兰的著名科技中心埃因霍温,是世界科技巨头飞利浦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荷兰许多高科技公司的聚集之地。据报道,2005年荷兰三分之一的研发资金发生在埃因霍温及其周边地区,该地区四分之一的就业为技术类工种。埃因霍温从一个小城镇成功改造成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和创新中心的原因是什么?埃因霍温是否能成为荷兰甚至北欧的“硅谷”?
A:回顾过去,自20世纪初以来,在埃因霍温及其周边地区,像飞利浦这种大公司与周边许多小供应商合作形成大型高科技制造中心。而自从飞利浦开始将业务重心摆在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以来,这一趋势明显加快。除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被剥离、出售或以其他方式分离出母公司,而技术熟练的人员仍留在该地区。这些规模较小且高度集中的小型公司被迫寻找新的市场,他们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最后,当地一些具有商业理念的科技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培训学校,对形成良性创新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地创新生态系统最好的例证就是ASML。1984年从飞利浦公司剥离出来,员工人数不到100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光刻设备的领导者,员工总数达19000人。ASML最新的机器是同超过100家供应商共同研发的,其中大部分供应商分布在距埃因霍温不到50公里半径内。
至于埃因霍温能否与美国“硅谷”媲美,我认为世界上每个高水平的创新中心各有特色和历史,相互进行对比的意义不大。荷兰还有其他高科技创新中心,例如瓦赫宁根(农业食品)、莱顿(生命科学)和阿姆斯特丹(信息及通信技术和先进仪器),这些城市可能不如埃因霍温出名,但同样拥有高水准的研发能力。
Q: 去年,荷兰在全球创新指数(WII)中排名第三,紧随瑞士和瑞典之后,在商业成熟度、知识和技术产出和创造性产出方面表现强劲,并拥有良好的监管和政治环境。请问荷兰在维持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方面,面临哪些主要挑战?从人才资源和行业竞争来看,毗邻的瑞士、瑞典和芬兰会是荷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吗?
A:荷兰人天性爱好合作,总是秉持开放的态度。我们愿与欧洲其他国家乃至更远的地区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因此更倾向于将实力明显的国家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如今,人才短缺正普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瓶颈。我们从荷兰劳动力市场可以看出这一点,荷兰的失业率几乎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那些需要相应技能人员的岗位缺口越来越大。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鼓励青年人参与STEM课程的政策(译者注: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科目的总称)。现在,这些政策的影响初步体现在入学率上,相信不久将会在劳动力市场上逐渐显现出来。在我个人看来,政府还需要在企业身上下功夫,让STEM相关职业更具有吸引力。
Q:荷兰政府对于科技创新有什么长远目标?议程是什么?
A:荷兰政府的科技创新战略是促进优势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在解决社会问题上,进行长期合作。制定科技创新议程各方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其他利益攸关方,他们最了解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如何应对。政府的职责则是促进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交流,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和提供支持。
Part
3
荷兰的绿色发展前景
Q: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已是全球大势所趋。几个世纪之前,荷兰人就会利用风车发电,您能否为我们分享这方面的一些经验?风力发电行业的技术创新点在哪里?是否有中荷合作的机会?
A:风能,尤其是离岸风能,是我们目前可持续能源组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后更是如此。虽然荷兰只有小型风力涡轮机生产商,但这些公司极具创新能力,他们在离岸风能的服务、安装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业务扩张。目前,这些创新的努力已大幅降低了风力能源约40%的生产成本。
荷兰政府大力支持绿色能源的发展,最近政府为一个不需要任何公共补贴的离岸风电场给予了税务减免,此外政府也鼓励私人业主在屋檐上安装光伏系统。我们的下一步,是将更多的可变能源供应纳入荷兰和欧洲电网内。这是我们寻求与其他欧盟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议题。
显然,可持续能源是荷兰与中国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我们的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例如,荷兰海上风电领域的商务代表团会定期访华,而这种合作也不仅限于绿色能源生产。
在绿色减排方面,如何优化使用化石燃料,起码作为一个中期目标,也同样重要。我们大力支持在清洁技术方面的合作,据我了解,中荷间的清洁技术合作包括了高效无焰燃烧、工业废水处理、烟气处理、粉尘监测等多项议题。
Q:荷兰是《巴黎协定》的成员国之一。作为对环境可持续性承诺的一部分,荷兰政府启动了一项计划,到2015年在全国各地建立200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并计划在荷兰每个家庭50公里半径范围内提供至少一个充电站。该项目由总部设在瑞士的电力和自动化公司ABB和一家荷兰初创公司FastNed共同承担,发展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是否会成为荷兰下一个创新驱动?
A:这些目标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希望让人们使用新能源汽车,给车子充电必须跟加油一样方便。因此荷兰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充电基础设施。FastNed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稳步扩大其快速充电站网络,并开始将快充电站扩展到高速公路网络以外的地方,以及欧洲其他国家。今天,我们的高速公路网络上的每个加油站都设有这种充电设施。荷兰正致力为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欧洲最好的实地路面测试场地。
Q:此外,荷兰政府将在2025年之前禁止生产和销售内燃机驱动的车辆。这似乎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荷兰政府计划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这是否会影响为国家带来巨大收入的天然气生产行业?
A:荷兰政府努力尽快把内燃机汽车的销售量降到零。为此,它与欧盟伙伴密切合作,鉴于欧洲单一市场,这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电动汽车的推出将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产生何种影响,目前难以预测。我们生产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国内供暖、工业和发电。也有一种看法认为,电动汽车的使用量增加,将使电力供应的需求上升,从而推高天然气的生产量。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18年5月刊。
欢迎微信分享,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科技与金融》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科技与金融》总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