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端访谈 | 芬兰,它的基础教育为何全球第一
那么,“芬兰模式”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芬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芬兰改革国家课程框架,率先引进“现象式学习法”,意味着什么?芬兰的基础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哪些启示?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科技与金融》记者独家采访了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及科学参赞Mari-Anna Suurmunne博士,解构“芬兰模式”,分享北欧教育强国的成功经验。Mari-Anna博士的学术背景深厚,曾在四个不同国家的大学担任要职,来到中国前她曾是芬兰顶尖学府阿尔托大学国际关系学的系主任,致力于建立国际伙伴关系。说起与中国的渊源,Mari-Anna博士在阿尔托大学任职期间,就开始接触中国高等教育,并促成了该校与全球首个战略伙伴上海同济大学的合作。
Mari-Anna Suurmunne 博士
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及科学参赞
采访|李莹亮
文︱李莹亮
Q:《科技与金融》记者
A: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及科学参赞Mari-Anna Suurmunne博士
我们的教育理念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始于幼儿的终生教育;教育为学习而非考试;保持思维灵活,凡事都没有死胡同(no dead end);公平的学校制度;基于科学的教师培训和对教师的高度尊重。
良好的教育不单是以学术为导向的教育,社会需要具备各种各样技能的人才,而全面的基础教育有利于评估并选择最适合孩子们的教育道路,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芬兰的教育体系里面没有死胡同,学生可以在基础教育之后选择职业道路,但之后也可以重返学术道路。
“现象式学习”是2016年国家课程框架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引入“现象式学习法”是革命性的做法,有些人则认为这是芬兰教育体系生命周期中的必经阶段。世界在变化,教与学也在变化。“现象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分科学习,因为它假定了未来的挑战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跨学科能力。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全面的学习技能,而不是为了记住科目知识点。
第二,教师是受人尊敬的专业人士,他们应当在工作中享有自主权。
第三,校长既是教育的领导者,也是经济和行政方面的推动者。
第四,家长应与老师相互配合,支持孩子的学习。第五,除了高等教育外,市政当局和城市还应为国民组织其他教育活动。
我对其他北欧国家教育体系的了解并不如对芬兰那么深,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但是,北欧国家的学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包容、民主和平等,我们都希望建立一个教育体系,让孩子们不受社会经济背景的束缚,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我们常说教育让芬兰摆脱了贫困,芬兰的学校是建立在平等和高质量的研究型教师培训基础上的。芬兰花了几十年时间来调整教育体系,我们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让所有人得到良好的教育。
在芬兰,教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芬兰的教师在授课中是自主的。
本文摘选自《科技与金融》杂志2019年11月刊。
欢迎前来订购,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购所需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