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专访 | 纬世新能源肖世玲:满格电量 “锂”想启航

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杂志 2022-10-09

如团队研发的高密度高倍率锂电池一样,纬世新能源蓄势待发,以“满格”电量深耕细分市场,以技术创新打造品牌优势,让“锂”想启航。


肖世玲

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采编│李莹亮

文︱苏宝茵

责任编辑︱余健仪

︱由受访者提供


跳出来

去年10月,97岁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hn B.Goodenough因为中文名字“ 足够好” 成为热搜,锂电池研究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就如“足够好”教授的人生,锂电池的研发曾历起伏。

直至1991年,索尼公司生产出全球第一块商用锂电池——锂电池“足够好”的技术效应终于在现实中充分发挥。

1996年,准备高考的肖世玲将志愿锁定在中南大学材料类专业。她坚信,“新技术质变的根本在于材料革新。”

肖世玲记得,1997年,中国的比亚迪公司开始了商业化锂电池的研发。那时的她已是中南大学一位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这所当时“王牌专业”为采矿、特种材料冶炼的知名学府,如今被誉为“ 锂电池研究黄埔军校” 。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锂电池储能技术研发水平已站上世界第一梯队,中国企业已能在全球市场争锋。”她如今骄傲地说。

千禧年之初,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逐渐流行。研究生在读的肖世玲认定,“便携式数码锂电池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将此作为事业方向的她,参与了校内多个锂电池研究项目,是国内最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之一。

毕业后的她进入了深圳一家知名锂电池公司,从工程师一路升至高级副总裁。平静的生活在2014年起了变化。公司发展重点转移,但肖世玲无意放弃坚守近20年的锂电池研究。

当时37岁的肖世玲做出决定:跳出来创业。

2014年5月,承载着团队对于技术革新、行业表率的理想使命,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简称“纬世新能源”)正式成立。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可充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封装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科技企业。


独辟蹊径


“我们生产的是数码类细分领域、快速充电、大功率放电的聚合物电池。”肖世玲总结了自纬世新能源诞生便已确定的产品定位。

由于政策、资本簇拥的动力电池风头正盛,团队选择避“风”,主攻研发适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数码锂电池。“ 正因对动力电池心存敬畏,我们才不轻易去碰。”肖世玲笑说。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人员,她表示动力电池是多个模块,成千上万只电池组合使用,在电池的材料研究、制造技术、模组工艺、BMS系统方面仍待提高。

只有资金、生产、技术等实力足够浑厚的企业才能将动力电池做好。相比之下,数码电池的市场空间不亚于动力电池。智能机器人、航模、电子烟、家居储能等方面,机遇广阔。同时肖世玲深信,团队有将数码电池“做通做透”的实力。

比起单一的规避竞争,公司的另辟蹊径更多源于对行业的深度认知,还有一种尽善尽美的做事态度。这种被肖世玲笑称为“技术人员戒不掉的执拗”,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高倍率快速充放电”也是核心切入点。肖世玲介绍,目前数码锂电池产品提高客户使用满意度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研发高容量锂电池,二是提升锂电池快速充放电能力。

“锂电池续航技术现阶段可提升空间十分有限,若材料不发生根本性革命, 电池容量并不会发生数量级变化。”因此,团队致力通过快速充放电技术的完善,为数码产品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锂电池根据外包装材料不一样,可分为钢壳电池、铝壳电池、聚合物电池。围绕着“数码产品应用”“高倍率快速充放电”的大方向,团队选择了聚合物电池。具有重量轻、形状多样、安全性能高等特点的聚合物电池是目前高端数码产品的主流选择。

以上3个选择凝聚了肖世玲团队深耕锂电池行业多年对市场判断的深厚功底。差异化优势层层叠加,打造出纬世新能源的核心竞争力。

波折


“究竟该不该坚持下去?”

向来坚定果敢的肖世玲在公司成立的第7个月陷入了自我怀疑中。她开始反思,“创业是不是错了?”

纬世新能源自诞生起便锁定高端产品市场,目标客户是下游数码应用行业的前五强企业。为打好开局,团队在设备购置等投入不菲。然而工厂正式运转后的半年,每月订单量远低于预期。接连的亏损让越来越多矛盾暴露,公司内部有不同声音传出:“或许先做一些低档产品,先活下来再算。”

“越是高端的客户对技术研发越有较高要求,而且更看重厂家生产的稳定性。”反思那段低潮期,肖世玲认为“当时太理想主义了”。但冥冥之中也是一份理想主义让团队坚守定位,最终在生死存亡的关口等来转机:一笔来自知名数码企业的400万订单突然而至。

客户认可的,正是团队对技术与产品的执着。

纬世新能源由此打开市场,得到越来越多目标客户的订单。

公司刚缓过一口气,又一场风波却已悄然逼近。自2016年底,作为锂电池核心制造原料的钴,进货价格一路飙升。钴价每往上窜几块,掐住公司脖子的力劲便紧上几分。

公司自内而外的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地铺开:一方面是通过工艺优化提升良品率;另一方面与产业上下游密切沟通。除了向原料供应商争取提货优惠,肖世玲还积极与下游客户沟通,动员他们提早下订单以锁定原材料。

“2017年,珠三角很多从事锂电池制造的初创企业都倒下了。”肖世玲感慨,“纬世新能源活下来了,而且茁壮成长。”走过那段难熬的岁月,她认为各方的支持很重要。这种认可也让团队对于技术创新的追求更坚定。

起步

随着我国5G网络全面商用,锂电池行业将迎来新的巨额增量市场。与传统铅蓄电池相比,锂电池在轻型化、便携化等方面具优势,通信基站后备电源的“锂电化”大势所趋。

“万物互联”时代催生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日新月异,背后离不开一系列动力支撑体系。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类设备、物联网装置、无人机、智能生活等,都是纬世新能源的机会点。世玲透露,公司目前正积极与相关行业的头部企业寻求合作,探索下一代产品的目标客户群。

层出不穷的数码产品催生出不同的新兴行业,这行业走向成熟需要过程,期间因资金、政策等影响高低起伏, 难免波及上游锂电池制造业。肖世玲坦承,近段时间政策监管的收紧对新兴电子烟行业带来冲击,占公司业务不小的电子烟锂电池生产因此受到影响。但她认为我国电子烟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

从长远来看,相关规范的制定与完善将有利于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行业规范期间所引发的“阵痛”难以避免,肖世玲认为公司一直坚持的多元化业务布局此时在风险分散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通过不同业务间有效的产能协调能将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前方仍有很多挑战。在肖世玲看来,国家近10年对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扶持力度颇大,她期待更多针对数码锂电池的优惠政策,同时希望银行在贷款、抵押等给予制造企业更多便利。

然而行业迅猛的潜力可以从纬世新能源业绩的快速增长中得到印证。2018年,纬世新能源销售总额为1.02亿元,距公司成立仅4年。2019年,公司业绩有望突破2亿元大关。

“在快速成长的行业市场,我们仍是起步者。千“锂”之行,始于足下。肖世玲表示,公司正积极扩大产能,并与不同投资人进行洽谈,希望为公司带来更多行业资源、人才输出及管理经验。“未来5年的目标是完成10亿元销售额。”肖世玲信心满满。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20年1-2月刊。

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订购本刊

(如需转载请与融哥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