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云在干嘛

绘木 深海官察 2022-09-09



自从去年教师节,马云“退休”之后,很少看到有关他的消息了。

疫情之中,宅在家的网民们还是挺想念他的。

互联网江湖上,好像没有他的声音挺空寂的。




“非典”时期马云在干什么



2003年5月,阿里巴巴一位女员工被确诊为非典病人,按照规定,阿里巴巴全公司都需要被隔离。马云得到确诊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那时正是阿里巴巴高速发展时期,员工们每天在公司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如果要全员隔离,对公司是巨大的灾难。


但是灾情之下,阿里巴巴没有第二种选择,一切只能以防疫为重。马云和所有员工一样,被关在各自家里,12天不许出门。




隔离的日子,马云在思考,阿里巴巴该如何应对疫情。此前,阿里巴巴的业务主要是BtoB,没有面向个人的零售。马云敏锐地觉察到,网络零售将成为人们的刚需,阿里巴巴有必要推出零售业务。


就在疫情发生不久的4月份,马云就秘密组建了团队,安排在阿里创业圣地:湖畔花园,紧锣密鼓地工作。5月10日,淘宝上线了。打开页面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非典过去两年后,马云把5月10日定为“阿里日”这一天,阿里人的家属可以去公司参观,游玩,公司也会举行各种庆典,和一年一度的集体婚礼。

 



近期有关马云的新闻


 

疫情发生后,马云第一时间就通过淘宝向武汉捐赠了大批口罩,分给一线医护人员。其后,阿里巴巴方面捐出了10亿元现金用于医疗物资的海外采购。


1月底,马云基金拿出1亿元现金投入到病毒疫苗的开发之中。

 

2月17日,湖畔大学公布了马云对湖畔大学学员企业复工之后的 3 点建议。

 

3月8日,安徽援鄂医疗队护士王琪在微博@马云,表示想请他吃火锅。支付宝回复:重辣挺适合,感情深、一口闷。马云回复:约起,告诉我时间地点。

 

3月11日,鉴于日本疫情的扩大,马云向日本东京都捐赠了10万个口罩。下午,马云发微博称,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筹集的180万个口罩和10万个病毒检测试剂盒,将捐赠给意大利、西班牙等疫情严重的国家。一时之间,“马云”“口罩”成了中日网络热门搜索关键词。

3月15日消息,外媒The Verge报道了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向美国捐赠50万个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以及100万个口罩的消息,并给予高度赞誉。



马云旗下企业抗疫在行动



马云,虽然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但仍然是阿里巴巴000001号员工与合伙人,说白了其实还是阿里的“一把毛”。在这次抗疫战争中,阿里系一直在行动。

 

捐赠并服务捐赠。阿里巴巴采购超医疗物资,送往武汉和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菜鸟“绿色通道”向武汉等地运送来自海内外捐赠的医疗物资。

 

研发”健康码”。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健康码”,并围绕“健康码”设计推出一系列配套举措,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 

 

助力居民宅生活。淘宝、天猫的调整交易时间与发贷流程,尽可能满足网民的购物需求。支付宝为了解决“菜篮子”难题,聚合了盒马鲜生、饿了吗等大量买菜、餐饮类服务。支付宝还面向社会各界开发者发布“10大疫情期最急需服务开发清单”。 

 

支持商家出实招。疫情袭来,对商家,店铺经营冲击巨大,淘宝网及天猫平台整合阿里全生态资源,鼎力帮助商家解决最切实的经营困难,推出支持系列措施。

 

发力健康有动作。疫情开始,阿里健康线上医疗服务平台,联动全国的医生、专家展开线上问诊、心理援助等行动。2月6日,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健康8.6多亿股,持股比例达到74%。2月13日,马云公益基金会与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等3家机构达成合作,捐赠600万给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用于疫情科研项目的紧急攻关。




马云在思考未来该做什么



宅在家里,马云肯定没闲着。我以己之心度马云之思,想像马云这段时间的生活是个这样子:

 



关心疫情形势之余,打打太极、喝喝茶、看看书、上上网,时常会与老朋友电话、网络聊一下天。有时听听张勇们关于经营与疫情的汇报,偶尔发点指示,该怎么援助、该怎么发展。有时接到湖北、武汉朋友求援的事情出面协调支持。

但更多的时间,却是思考生命与自然、财富与健康、当下与未来、企业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线上与线下等重大哲学命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谋划未来该做些什么。

 


怎么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阿里虽已解决了一些信用缺失、支付困难、零售业中间价格高、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物流基础差等不足,但这还不够。疫情暴露了当下的商业秩序、商业文明、交易方式、线上服务不够等问题,电商如何化危为机,去解决这些问题、去适应新需求呢?无人零售、“无接触式”配送、共享员工、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还需强化。人们宅在家时,有些需求没有满足好、有的根本没有办法满足,我们有没有更好解决方案呢?疫后电商为迎接“报复性消费”有没有做好准备呢?


什么产业是未来有前途的产业。早已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的“五新”经济仍然是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口罩、防护服等医疗资源紧缺,新制造如何快速的响应呢?如果AI发展得更快一些,不是能规避护理人员感染的风险吗?疫后,阿里系的战略布局应该作些调整了,得向大健康、人工智能进军了!医院信息化、医疗设备智能化、在线平台便捷化,我们大有作为。湖畔大学应该反思过去的办学模式和风格了。医护人员的事迹太让人感动了,可不可以办一所湖畔医院呢?“五新”经济是否得拓展,加一个“新生活”呢?


 


 

如何用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疫情防控映照一些地方政府的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和水平不高。企业家怎样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政企关系呢?我们和政府联合推出的“健康码”为疫情做出了贡献,全国都在推广,下一步期待政府能够让渡更大的空间给企业,比如人员排查、车辆痕迹、高速通行、公积金缴存甚至税收等这些事如果交给我们来做,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得拿出“硬核”技术去帮助政府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怎样更好地发挥慈善公益作用。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在这次疫情之初就迅速行动,依法、合规筹措大量资金驰援湖北。应该是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为什么有网民投诉呢?红十字为什么被人诟病呢?让慈善公益更阳光、更规范、更快捷,恐怕是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为什么大家特别关注我捐了多少钱呢?公益不分大小,公益不是看捐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爱心,是否能够唤起更多人一起参与。看来,人们的公益意识还得去校正。

 

如何帮助摆脱贫困和知识匮乏。富有可能限制了我的想象。人们都叫我“首富”,其实我是“首负”,负有重大社会责任。企业家不反哺社会就不是企业家。看到全中国还有那么多人因为疾病、因为偏僻、因为技能、因为思想而贫困,听到那些来自底层的呐喊、,我马云是寝食难安。我将不遗余力地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民。我作为乡村教师代言人,还得多花些时间去呼吁更多的人去农村支教,让更多的农村人受到最基本的教育。

 

怎样构建人和自然命运共同体。非典时期,我见证了生命的脆弱;肺炎疫情,我体验到自然的力量。病毒寄生于野生动物,瞎吃瞎喝必然要遭到惩罚。盒马鲜生今后要在这方面作表率,让人们吃到健康新鲜的食品。我作为大自然保护全球主席,有责任唤醒和带动更多人参与环保。未来最好的东西不是房子、不是车子,应该是宁静的大自然。我们怎样用商业和技术手段去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才能构建人和自然的命运共同呢?



相关阅读


马化腾   雷   军    董明珠   阎   志   高卫东

最震撼   最预测     最厉害    最聪明    最低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