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最野的路,看最美的景——一名筑路人眼里的新疆

都护君 西域都护 2021-04-25


高原,再出发


清晨,在喀什老城附近的馆子里,吃上一盘子刚出锅的肉抓饭,便开启了元气满满的一天,也为之后的行程,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储备。



早上9点,翟师傅准时在驻地等待着,我们经过朋友介绍,联系到了此行的司机兼向导翟师傅。他是典型的新疆男儿,虽然人到中年,但是高大的身躯,方正的脸庞,因常年行走帕米尔,脸上布满了岁月的雕琢和紫外线抚摸的印痕,炯炯的目光流露出坚毅的性格,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此行的司机兼向导翟师傅)


汽车行进在荒原上,沿着平坦的公路,一路向南。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隐藏在帕米尔高原深处的塔莎古道。它曾被朋友们多次提及,我却一直未曾踏足,今日终于如愿成行,兴奋之余,又有了些许期待。



过了盖孜检查站,算是进山了。汽车骑着蜿蜒的道路在盖孜河两岸来来回回的穿梭,一会爬上了近百米的高架桥,一会又匍匐在几乎和盖孜河面平齐的河谷台地上,让人既紧张又兴奋。翟师傅介绍,盖孜河发源于喀喇昆仑,流经岳普湖绿洲,消逝于瀚海。河谷的落差悬殊,水嚣喧天,景观壮丽,远看半山腰上的不足半米的小径,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遗存。现在我们走的这条新路,是2017年改扩建完成之后的,原本的老路年久失修,加之奥依塔克至布伦口这段盖孜河谷地质水文条件极差,每年的洪水季节都会有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滑坡和泥石流,严重影响着来往车辆的安全。2013年,国家开始对这段70公里左右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对洪水威胁严重的地段架设桥梁,在俗称“老虎嘴”,经常有落石的路段修了一条隧道,彻底排除了行车的隐患。翟师傅又讲道,现在路修好了,旅游的人数近几年如同夏天的盖孜河水,不知不觉就慢慢涨起来了。我观察了一下,走在这条高原公路上的小车,竟有大约一半是外地牌照,可能都是来帕米尔自驾游的吧。


滑坡


回忆往昔,初上高原


当车子一路走过白沙湖,公格尔峰,喀拉库勒,慕士塔格……我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踏上高原的往事。2007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内心是无以言表的激动。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我买了一个MP4,价钱还不便宜,当作宝贝一样,一路上拍拍拍,碧蓝的天,洁白的雪山,晶莹的冰川,看见什么都觉得美,美得那么纯粹。走出盖孜河谷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白沙湖,当时的白沙湖只是木吉河与康西瓦河在白沙山前宽阔地带的汇流处,面积不大。每到夏秋时节,慕士塔格的冰川融化,水流丰满的时候,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湖面;冬春枯水期,水流沿盖孜河谷流去,洁白的沙滩便露出水面。如今,这里筑起了大坝,修建了布伦口电站,不仅调控了盖孜河谷上下游的水利资源,保护了下游的公路,而且建站之后的白沙湖,湖面比过去大了好几倍。风平浪静的时候,沙湖对面的沙山在宽阔的湖面当中映射出了清晰的倒影,冰川、沙山、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令人心醉。



走到慕士塔格脚下,我不由想起了1963年长影出的《冰山上的来客》,美丽的塔吉克姑娘古兰丹姆,英俊的解放军战士阿米尔,在慕士塔格冰山脚下上演的爱情故事。尤其是源远流长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雷振邦先生根据塔吉克民歌《古丽碧塔》改编的,原作讲述的是一位塔吉克青年,跟随商队赶骆驼,爱上了喀布尔城的一位普什图公主,但是遭到了反对。在万念俱灰之中,他顺着商道一路流浪,将自己的遭遇传唱到故乡帕米尔,这就是优美凄凉的《古丽碧塔》。



即将被淹没的古道


塔莎古道,可能新疆本地人都不一定十分熟悉,它是沟通塔什库尔干与莎车之间的一条道路。千年以前,玄奘法师归途便走过此路。说它是路,或许并不恰当,因为它悬挂在半山腰上,路面狭窄,大多数地方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过,会车困难。即便知道这条路的司机,也因为路途的艰辛而少有涉足。


窄路


这是我第一次走这条古道,心中既紧张又兴奋。沿途看见坠入河谷的车辆残骸,大到挖掘机、混凝土罐车,小到越野车、皮卡车,大约十几辆,更加印证了此路的凶险。翟师傅紧握着方向盘,眼睛凝视着前方,小心稳健的驾驶着汽车。


(坠入河中的挖掘机)


我也紧张地望着前方高悬的尖石,担心有松动的碎石坠落。这些犹如猛虎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狰狞獠牙的“老虎嘴”不计其数。被碎石砸扁的汽车孤零零的卧在路边,默默地提醒着过客不但要注意边坡下湍急的塔什库尔干河,还要留心山上的“老虎嘴”,着实考验司机的驾驶功力。


老虎


如此崎岖难行的道路,让我无法想象当年玄奘大师是怎么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才得以越过重峦叠嶂,复归长安的?或许是对佛法的虔诚赐予了他强大的意志力罢!


翟师傅介绍,这条古道,走一次就少一次了。国家现在治理叶尔羌河流域,古道附近正在修建下坂地水库,库容大约有八亿方,绵延十几公里。等到蓄水之后,不仅能有效调控洪水,灌溉下游绿洲,还能发电,造福当地的老百姓。一条千年的古道即将被淹没,多少热衷户外旅游的朋友可能会扼腕叹息,然而古道两岸的山民却可能因水库而受益,过上比现在好得多的生活,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世外桃源,人间胜境


一路颠簸,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沿路大大小小的村落,遍地都是杏树,盛开着的杏花,追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如约而至。布满了整个河谷。一阵清风拂过,落英缤纷,花瓣遍地,宛如童话故事里的胜境。


(幸福之桥)


乡民们一派农忙的好场面:父亲在树下的麦田里辛勤的劳作,用汗水浇灌属于自己的幸福;母亲怀抱着婴儿,细心地做着刺绣,将美好的生活一针一线编织进自己的劳动果实当中;老爷爷在和煦的春风中,晒着太阳,追忆着杏花年复一年的绽放,孩子们一岁又一岁茁壮的成长……


(摄影师在采风)


(千年的杏树)


(妇女在剥杏仁)


和乡民聊天,了解到他们这边几个交通不便的村子明年要搬到山下去,政府已经修好了富民安居房,而且在村里乡里都有小企业,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连护边员的补贴都从几百元提到了两千多元。老乡们年纪大一点的国语稍微有点吃力,娃娃们个个国语说的字正腔圆。但是不论语言是否沟通流畅,从他们每个人的目光当中流露出的,满满的都是感激祖国。没有祖国的繁荣强大,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这是当地人给我留下的十分深刻的印象。


(健硕的老人)


(孩子在学习国语)


翟师傅的到来,仿佛成了孩子们的节日。翟师傅从汽车手扣里取出一个大信封,里面是洗好的照片,有他自己拍摄的,也有摄影师来这里采风,制作好寄给他,托他转交给老乡的。翟师傅在照片背面都仔细的备注上了时间和地址,在沿途的村落里陆续发了三次,每每都是亲手交到主人公手中,不出丝毫差错。这真是一个优秀驾驶员经年累月严谨态度的最好体现啊!


(孩子们欢呼雀跃)


(翟师傅)


回程和翟师傅喧慌,他叫翟春海,是喀什本地人,在这块土地上出生,长大。年轻时候在纺织厂车间当过工人,九十年代下岗后,和兄弟开过修理厂,但是始终感觉不自在。当他第一次开车走喀喇昆仑公路,在高原的旷野上远眺的感觉令他心情舒畅,从那时候起,他便再没有离开高原,常年为游客,工程师,科研人员当司机兼向导。二十多年行走高原,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地方他了如指掌,为摄影爱好者指点了许多难得的取景地。(在这里插播一条广告:若有想去新疆自驾、租车旅行的朋友,可以在后台联系劳道君,我们将推荐靠谱的向导司机带领你近距离体验新疆的壮美自然风光和多元的人文景观。


后记


这次高原行,我感触很深。小时候爷爷告诉我,他当兵的时候开“老解放”上塔什库尔干,足足要走一个星期,估计路况和塔莎古道不相上下。今天,一条隧道,多跨高架桥将行车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老喀什人或许还记得1999年8月那场大洪水,冲垮了七里桥的半幅桥梁,多人遇难。如今,布伦口水库,下坂地水库相继建成,造福流域的百姓,相信以后再不会出现损失那么惨重的洪水了。


我是一名筑路人,看着不论是首都宽阔繁华的长安街,还是西域边陲的喀喇昆仑公路,这些年都在不断地更新、完善,越来越好,对祖国七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真是由衷的喜悦、振奋!新疆的旅游近几年越来越火爆,这首先归功于社会全面和谐稳定,这是旅游最基本的保障,无数的干部群众努力拼搏,创造出这样一个大好局面,使得游人们络绎不绝的来体验祖国美好的江山!其次,交通事业全面发展、巩固,也是旅游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天山南北处处有高速公路,没路的地方修路,有路的地方升级改造,连塔莎古道也在改建,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游客的体验也越来越舒适。这离不开广大筑路人的辛勤付出。


为新疆所有辛勤付出的各条战线的同志们点赞,没有他们日以继夜的拼搏,就不会有现在和谐舒适的美好生活!


作者:疏勒盐,自由撰稿人。

延伸阅读给中国最后进贡的藩属国是谁?竟是这般世外桃源
新疆到底有多少飞地?!!
今天,这对汉回情侣终于鼓起勇气领证了!
新疆大地,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正在上演!

朋友,你不必专门为我找清真餐厅

清华维吾尔族博士揭示“泛清真化”背后的阴谋

被迫假离婚13年后,这对维汉夫妻终于复婚了!

维吾尔族,也需要解放思想

重磅!《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发布


您的转发点赞,是对劳道君最大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